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79章

作者:随遇而安

我们审批之后,会交给军区最后审批。”

“是。”

“还有我已经从司令员那里拿到了明确的答复。未来察南根据地的建设,就是你们八纵的事情。之前平西支队和平西地委派到察南地区的所有工作组,你们八纵可以接手。但如果有人不愿意留,在八纵,想要回到原部队或者是原单位,你们不许阻拦。”

听到这句话魏红军皱眉。

然后质疑道:“师长,这对我们不利。平西支队和平西地委和我们没有隶属关系,级别也比我们高。如果他们命令那些工作组的干部回去,我们怎么办?”

虽然给了第八纵队的番号,但和平西支队、平西地委相比,依旧是啥也不是。

平西支队和平西地委,那里面比王秋云、魏红军资历深的干部,那真是一抓一大把。

“刚说你们聪明,你小子就犯傻。军区任命你们为八纵,还需要军区党委会批准,需要一些时间。等到平西支队和平西地委得到消息,怎么也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你们现在赶紧回去,把那些人都编入你们的八纵当中。资历深的,去你们八纵司令部。资历浅的,编入到十六团、十七团团部,再不行也可以去下面的营级单位。然后给我报上来,我第一时间批准,然后交给军区批准。这样他们就已经是你们八纵的干部了,还怎么回去。”

杨全武没好气的说话。

王秋云和魏红军大喜。

有这么支持的老领导,做什么事情都高兴。

不过魏红军还是觉得不够,因此舔着脸道:“师长,我们成立八纵,师部是不是也应该有所表示。我听说总部派来了不少年轻干部,你也给我们分一分。我们八纵司令部,也应该成立作战科、宣传科这些科室啊。独立支队的时候,我们没有干部成立这些科室。如果成立纵队,还是空架子,说出去也丢您的脸面。

“滚滚滚。”

杨全武都气笑了。

这两个小子可是真不要脸。所以赶苍蝇一样的挥手,道:“别打我的主意。你们要是有本事,北平、天津有的是学生。去抢他百八十个回去,什么都有了。”

“师长,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北平地下党送来的学生干部,都被总部和军区瓜分,要么就被近在尺的平西支队、冀中部队拿下,根本轮不到我们。”

“那我也没办法。”

一分区作为晋察冀军区的主力部队压力大。

部队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每天都要和日伪军打仗。因此干部牺牲大,干部缺口也很严重。杨全武现在可没有干部给第八纵队。

“师长,我们这一次缴获了两台发报机。你看师部能不能帮我们解决发报员?”

“这个倒是可以。我给军区发电报,让他们帮我们看看。

第117章 整编

晋察冀军区第八纵队。

相比起独立支队来说,第八纵队是军区的正式番号。

大家都非常高兴。

已经给了正式番号,那就是军区正式承认这支武装。这支武装进入了军区正规序列当中。以后军区有什么好处的时候,也不能落下第八纵队。

就像是干部安排也是如此。

大量的青年学生进入根据地,还有很多从延安过来的年轻干部,军区都会给下面的部队分配。之前独立支队只是临时的编制,好事情都轮不到独立支队。

但从现在开始,军区分配干部,第八纵队也会有份。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有了正式番号,大家的级别也可以确定下来。独立支队之前是临时番号,所以大家的级别不是很明朗。

现在不一样。

纵队大致是旅级编制,也就是军区承认王秋云和魏红军是旅级干部。这样第八纵队的干部们,也都开始有明确的级别。

魏红军立马召开了独立支队党委会,讨论部队改编为第八纵队的事宜。魏红军简单介绍了情况之后,道:“军区此次给我们第八纵队这个番号之后,允许我们拥有两个主力团,分别为十六团和十七团。十六团和十七团干部任命之后,需要军区和一分区的批准。至于其他部队,在军区没有番号,我们可以自行扩军。大家都说说,十六团和十七团要怎么组建。”

组建第八纵队是大事情。

所以大家都很谨慎。

好一会之后,肖勇实开口道:“我觉得十六团和十七团的整编,应该根据我们部队的任务来整编。我们第八纵队是要扛起开辟察南根据地的重任,所以在察南地区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部队。所以十六团和十七团当中的一个,必须要放在北边。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我们八纵是一分区的部队。

目前一分区任务很重,日军围剿军区,一大半的兵力都在对付一分区。我们作为一分区的部队,应该要配合他们。所以另外一个团,应该放在南边。从,我们盛县的道路情况来看,应该放在三区、四区这一带。一旦日军从同铺路调派兵力围剿一分区,我们也可以派部队配合他们。

魏红军看着地图微微点头。

对于肖勇实的建议非常满意。

这一次军区能够给他们第八纵队的番号,老领导的贡献很大。虽然一分区目前发展非常顺利,部队扩张速度也很快。手里已经拥有三个主力团,每个主力团都有两千多人。但面对的敌人也强大。

第八纵队是一分区的部队。

虽然之前一分区没有要求,但第八纵队也要自己主动一些。一分区反扫荡的时候,应该派兵帮助。杨全武是一个非常豁达之人。

你派兵帮助他,他绝对不会亏待。

所以魏红军点头,道:“我赞成肖勇实同志的思路。我们的十六团和十七团,应该南北两个方向上各放一个。老王,你看呢?”

“嗯,有道理。”

王秋云也同意。

指了指地图道:“:我看这样。开辟察南根据地是我们第八纵队重中之重的事情。我们把目前在桑巩地区的三营,北岭庄的一营合并为十六团。专门负责开辟怀来根据地。”

“可以。”

魏红军支持。

察南根据地的开辟困难,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个是因为这里正好是平绥路所在地,日军有重兵把守。另外一个是这个地方八路军没有根基,这里的百姓也不支持八路军。想要在这里开辟根据地,需要付出更多。

而且必须要有足够的部队。

让三营一个营开辟根据地,还是力有不逮。把,一营也拉上去,可以对三营进行有利的支援。

“十七团放在三区吧。我看就以二营和六营为主干营,打造十七团。配合目前驻扎在灵丘的一分区二团,主要防备来自同铺路的日军。”

“我赞成。”

魏红军这个政委赞成,这又是肖勇实这个副司令员提出来的建议。只要副司令员李世平和政治部主任韩卫国不提出反对意见,那么就直接通过。

“至于人事任命,老魏,你先说说。”

“好。”

魏红军开口道:“我先从纵队开始。王秋云同志担任八纵司令员,魏红军同志担任八纵政治委员,韩卫国同志担任八纵政治部主任。我提议肖勇实同志、张子华同志、李世平同志担任八纵副司令员。肖勇实同志负责教导大队和司令部的工作,张子华同志兼任十六团团长,李世平同志负责纵队后勤。”

李世平这几个月一直都是负责部队后勤工作。

相比起让他担任副政委,副司令员更加合适。

王秋云点头,道:“我认为可以。”

其他人也是点头。

因为除了李世平的职务发生了变化之外,就是增加了一个张子华。这一点几个人也没有反对。因为张子华的资历、级别都很高,而且大家曾经在独立团并肩作战过,彼此都很熟悉。

主要是这一次吞下平西支队和平西地委的干部,肯定是要彻底把他们成为八纵的干部。如果要这样就不能分彼此。

“我此次去桑巩地区,见到了平西支队锄奸科科长姚子明。我的意见是调他来到纵队,担任根据地保卫科科长,隶属于政治部,由韩卫国同志领导。”

平西支队的那些干部,既然被魏红军见到了。

魏红军当然要把他们一网打尽。

所以按照杨全武教的那样,先给他们纵队的任命。只要经过一分区和军区的批准,他们就是八纵的干部。平西支队就再也没有理由,把他们重新要回去。

“肖勇实同志,其实我和司令员曾经讨论过。

我们未来必然会需要更多的干部,如果光是靠着上级的调配,我们永远都会缺干部。最好的办法还是我们自己培养干部。我的想法是,除了教导大队之外,我们成立一个察南干部学校,肖勇实同志全权负责。培养察南本地的那些干部,未来开辟察南根据地,我们需要大量本地干部。你有这方面经验,也有人脉,给我们八纵介绍一些出色的教官。组建我们自己的察南干部学校。”

“司令员、政委,抗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我认为完全可以从军队和地方抽调一些人,先组建察南干部学校再说。”

“可以,先搭个架子。

魏红军点头。

八年抗战,离抗战胜利还远着呢。

魏红军已经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盛县就是最好的后方根据地。光是靠着教导大队是不够的。

因为教导大队是培养军队基层干部的。

但抗战不仅仅需要军队干部,也需要大量的地方干部。

开辟根据地、建设根据地,地方干部少了可不行。所以魏红军准备学习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在八纵根据地成立一个察南干部学校。

“至于十六团的架子不好搭。一个团部,需要多少干部。但我们现在手中根本没有足够的干部调配给十六团。所以我的意思是任命张子华同志兼任政委,调夏侯文同志担任十六团政治处主任,派张大虎同志去十六团担任副团长兼参谋长。先简单把团部建立起来再说。”

“可以。先搭起架子,以后慢慢的完善。十六团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领导一营和三营,团部建设可以缓一缓。把手枪大队调派到十六团,当做是团部直属武装。”

王秋云同意。

目前八纵刚刚成立,连纵队的很多机构都不完善。

更何况是下面的十六团。

不过王秋云考虑到十六团任务重,所以把纵队直属的精锐部队手枪大队交给了十六团。

“再说十七团,比十六团问题更多。二营陶来峰谨慎稳重,打防御战非常不错。六营是刚刚整编的部队,虽然我们从一营调了一个连,但还是有一大堆的问题。在支队无法派遣更多干部的情况之下,整编十七团问题就更多。所以我提议,十七团也跟十六团一样先搭个架子。六营教导员孔德担任十七团团长兼政委,调平西支队宣传科科长蔡欣担任六营教导员。”

虽然军区给八纵,两个主力团的番号。

但对于根基很浅的八纵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甚至团部搭个架子,干部都不够。所以只能是任命一些重要位置。空出来的位置,肯定是要慢慢的填补。

王秋云缓缓地点头。

虽然成立两个主力团,但魏红军其实并没有调太多人。

王秋云道:“十六团和十七团,都是两个营编制,部队大约在一千人到一千五百人之间。相比起一分区的主力团,我们的十六团和十七团还是太弱了。给十六团和十七团一个空编制,也就是每个团都可以扩编一个营。至于怎么扩编是他们的事情。”

之前独立支队的一个营,规模还是很大的。

但两个营组建一个团之后,十六团和十七团实力却一般般。因为两个营加起来不到一千五百人。

和一分区的主力团根本不能相比。

所以王秋云给这些团一个营的编制,让他们自己发展。

第118章 围剿桑巩根据地

“除了十六团和十七团,我们还有五个营,也就是四营、五营、七营,以及独立营和特务营。这,些部队的编制,不需要汇报给军区,但必须要汇报给一分区。我们八纵是隶属于一分区的部队,以后一分区有什么大动作,说不定需要我们的配合。因此我们部队的情况必须要上报给一分区。”

魏红军顿了一下,道:“目前独立营负责开辟西宁县根据地,特务营负责宣化、涿鹿地区开辟根据地。因此我的想法是独立营改为第一支队,特务营改为第二支队。他们在外面发展,不适合在编制上给他们条条框框。如果他们有本事,就能够把支队发展为团级单位。如果没本事,那就继续当他们的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