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特别是军队正规化、现代化,解放军只有一个现成的模版可以学习。
那就是苏联红军。
所以目前解放军从军委开始,下面各个军区,各个军校,充斥着大量的苏军顾问,直接使用苏军教材,苏军条令,苏军战术。应该说成绩斐然,新中国成立之后短短几年之内,解放军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解放军很多将领经过学习之后,开始更加明白什么是现代化军队。
不过接踵而来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还是关于一长制的问题。
杨全武就是因为在军委会议上,在关于一长制问题上和彭老总发生了冲突,所以才离开了总参谋部。现在主要负责核工业方面。
后来罗帅、谭正他们都做了工作,以及主席也几次下发命令,强调党对于军队的领导,彭老总才改变了态度。但在目前的军队内部,想要一长制的军队领导人并不在少数。军委八总部制度,除了总政治部和总干部部之外,其他有些军委部门都有一长制的倾向。
目前担任训练总监部的军事学院和学校部部长的是肖子敬。
是管理全国军校的。“你们没有反映过吗?”
“反映了,但没有用。肖子敬同志对于我们反映的情况,并不是很热衷。”
魏红军点头。
但没有继续说什么。因为这是隶属于军队内部的事情,魏红军目前虽然是军委委员,但在军委并没有分工。这些问题不适合发表太多意见。
“除了一长制的问题之外,也有一些问题。”
武汉军区参谋长徐罗民开口道:“前些日子李达同志和肖子敬同志来我们这里搞军校军事演习的时候,对于坦克部队下令,完全按照苏军教材—样布阵。我们有人就提出,中国山多、丘陵也多,湖北这边更是如此。而苏军教材上的坦克阵型完全是苏军平原作战时候总结出来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根据中国的情况,灵活的掌握坦克部队的战术。结果李达同志和肖子敬同志却认为,必须要按照苏军教材来,因为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战术。”
“对。他们不允许我们更改苏军教材一点点。”武汉军区几名干部都跟魏红军抱怨。
魏红军看了王秋云和罗仁发,王秋云点头道:“确实有这样的现象。训练总监部那边下发的训练大纲,对于苏军教材和苏军训练大纲,连标点符号都一样。我们这边稍微有些改动,他们就批评我们。李达同志和肖子敬同志在安排军事演习,我就觉得问题很严重。”
“你跟他们吵架了?”“不是我要吵架。”
王秋云恼怒的道:“是他们的训练大纲有问题。我承认苏军很强,他们的正规化做的很好,我们应该学习。但我们总不能连吃饭拉屎都要跟苏军一摸—样。这里是中国,地形和气候都跟苏联不一样,包括军队架构、军队历史都是如此。我看李达同志和肖子敬同志都着魔了,好像苏军教材就是皇帝圣旨一样,不允许我们有任何的质疑。我们演习的地方,周围那么多山,丘陵也多,还是跟平原作战模式,这还怎么打仗。”
“你呀。”
魏红军叹口气。
王秋云这性格,肯定不是这么简单就结束。说不定双方都打起来了。
李达同志是宁都起义过来的,红六军团参谋长,红二军团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参谋长。抗战又调到129师担任参谋长,和刘邓大军的很多干部关系很好。
现在又是训练总监部第一副部长,计划部、监察部部长。在训练总监部不比左全话语权差。
魏红军转向罗仁发道:“后来事情怎么解决了?”
“没解决。李达同志和肖子敬同志取消了演习,直接回北京了。”
罗仁发没说的是,先是中南军区一些干部和李达、肖子敬他们训练总监部发生争执,后面王秋云和他们直接发生了冲突。最后训练总监部在武汉军区组织的军事演习无疾而终。
教条主义,反教条主义。
军中发生的反教条主义也是有土壤。只不过反教条主义扩大化,打击面大了一些。等下面各个军区的反应大了之后,军委必然会进行“反教条主义”。
魏红军很是头疼。
只要军委展开“反教条主义”,那么总参谋部、训练总监部,还有目前中国最顶级军校南京军事学院,会成为重灾区。魏红军最担心的就是目前训练总监部的副部长陈中和。
现在的情况魏红军不好插手。
所以道:“这种事情就上报军委,让军委领导去裁决。”王秋云这样顶了训练总监部,往小了说不是什么大事情。但往大了说,什么罪名都能够扣上。然后对王秋云道:“老王,你这个狗脾气还是要改改。这本来就是军区参谋部和训练总监部之间的问题,你这么一出面很容易没有转圜余地。”
976 动荡
因为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武汉军区这边汇报工作多,所以魏红军在武汉停留了一段时间。
把他们提出来的问题,都记了下来。不管是省委省政府提出来的问题,还是军区那边发生的问题,魏红军都详细记录。因为他们提出的很多问题,并不是什么孤立的问题。而且在目前国家政策之下出现的问题。
这不是脚痛医脚,头痛医头就能够解决的。
需要从整体政策方面进行调整才可以。就像是关于地方自主权的问题,那需要中央从宏观层面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才可以,到时候连整体工业建设计划都要调整。以现在的情况,要调整此等国家大政策,还是需要在九大当中一起解决。
只有总路线确定好了,下面的工作才能够解决。
所以这些问题魏红军无法解决。只能是报告给主席,让主席继续完善九大政治报告。
接着继续南下。
去广州任务最简单。
因为罗启容、陶朱、陈韬他们三个人刚刚去北京汇报工作,所以对于中央的情况比较熟悉。给主席状告高刚一些事情的,就是罗启容。
罗启容虽然是军事干部出身。
但后来长期做保卫局的工作,转为政工干部,所以这点政治敏感性还是有的。高刚在广东,在广州军区说的很多话都非常出格。虽然高刚是政治局常委,但罗启容并不在意。因为罗启容是根正苗红的中央红军保卫局出身,和中央、华北山头都有很深的关系,甚至和林帅这些红一军团干部关系也很深。
高刚的做法也就是现在。
这要是放在红军时期,那后果根本不是他能够承受的。不过罗启容虽然不怕高刚,但还是非常谨慎,担心中央真的会有变化。所以一直等到和主席面对面见面之后,才给主席汇报。这一路来魏红军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高刚真是异想天开。
这种事情怎么能这么大张旗鼓。
你要是悄悄摸摸的和一些跟你关系好的干部打招呼,或者和他们商量一下九大人事安排的事情,那么影响也不会跟现在这么坏。他们关系好,有的人会劝高刚,有的人会支持高刚。但其他人怎么可能惯着高刚。现在那些地方干部,军区干部,哪一个是能够随便拉拢的。新中国才刚刚建国没有多长时间,干部之间的山头痕迹还是很浓厚的。
各个军区,包括各个省的地方干部,都各有各的出身,各有各的山头。
就算是在中央,也各有各的门路。
这种情况短时间之内是很难改变的。
凭啥就支持你高刚。
大家历史上没什么渊源,也没有一起工作过。可是谁能够想到高刚竟然敢把自己的想法广而告之。
和广东、广西地方干部和广州军区干部见面传达中央精神之后,魏红军转到去福州。这边的干部魏红军就更熟悉,很多都是共事十几年的老战友、老部下。不管是军队干部还是地方干部,大部分都是晋察冀出身的干部。军区干部主要以第五野战军部队,地方干部主要以华北南下干部团。
再说福建是魏红军的老家。
魏红军一边和这边的干部谈话,中间抽空去了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这边。闽西和晋察冀,是魏红军革命生涯最重要的两个地方。
当年开辟闽西苏区的时候,闽西人民真的是积极支持。中央苏区红军部队当中,闽西出身的指战员数量最多。最后真正能够见到新中国成立的百不存一。
所以看着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魏红军真的是有一些精神恍惚。
想到了好多东西。
1929年红军入闽,土地革命分到土地,自己跟着父亲哥哥一起参加红军,一晃就是二十六年时间。现在不要说是父兄,就是当年同村老乡活下来的都很少。
魏红军在福州军区和福建领导的恳请之下,给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的正门题词“革命先烈精神永存”八个大字。在魏红军之前,邓志辉、张丁程、魏晋水、吴鸿翔等早期领导闽西革命的领导人都给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题词。
魏红军在地方消除高刚带来的坏影响的时候,中央这边已经开始有些动荡。主席召开书记处扩大会议之后,各个部门党组都在传达书记处扩大会议的精神,开始强调党内团结的重要。
大家嗅觉都很灵敏。
虽然书记处扩大会议之后,高刚依旧担任政治局常委,是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一样参加党的重要会议。但高刚最重要的主持书记处会议的权力却被削弱。
之前书记处日常工作是高刚主持,书记处几乎是高刚的自留地。但书记处扩大会议之后,政治局常委决定书记处日常工作交给高刚、陈谈秋、习中迅三个人主持。如果是一些重要工作召开书记处扩大会议,主席会亲自主持会议。这一下就把高刚权力削弱大半。
高刚的情况目前还算是好的。
饶书石现在虽然可以参加一些党的会议,但已经无法正常履职书记处工作。饶书石目前最重要的职务就是书记处书记,之前一直配合高刚处理书记处工作。现在无法处理书记处日常工作,等于是赋闲。
甚至饶书石作为政治局委员,党的一些重要会议,都不见饶书石的身影。
所以很多人一下就明白高刚这是要出事。
高刚毕竟是陕北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又多年在陕甘宁边区工作,因此老战友、老部下还是不少的。陕北根据地在中共历史上是非常特殊的存在。
因为它给长征的红军落脚地。
所以别看陕北根据地地方小,陕北红军人数少,但出来的高级干部还真是不少。加上高刚在东北局的时候亲力亲为,工农业各方面和他合拍的干部不少。
结果一下就成为了靶子。
第一个受到影响的就是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张文天。
因为高刚在地方主要是散播修养同志和伍豪同志的“坏话”。说修养同志,主要是根据这几年的中央政策。批评修养同志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在土改、富农党员、农村合作经济、工会等问题上出现了思想问题。修养同志的观点,都和这几年的中央大政策是背道而驰的。
虽然这样在公开场合批评中央主要领导,的确是违背党的纪律。但说的都是这几年真实发生的事情。修养同志的确在这些问题上,和中央后来的政策不一致,和主席的路线不同。
主席一直以来只是把这些争议局限在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看法上,表示只是工作上的分歧。但高刚把这个事情上升到了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
不过不管怎么说,高刚批评修养同志也算是有根有据,并不是高刚莫须有制造的。
但伍豪同志这边不一样。
伍豪同志在党内一向是名声非常好,上上下下不管是中央高级干部还是地方普通干部,提起伍豪同志谁不是竖起大拇指。因为大家都相信伍豪同志的人品。所以高刚同志对于伍豪同志的“罪名”,都是之前张文天在外交部会议上批评伍豪同志的话。
高刚把张文天说的话总结一下,然后再往重了说。结果高刚在外说的伍豪同志各种罪名就严重很多。但不管高刚怎么加工,这些罪名的源头都是来自于张文天。
这样事情就严重了。
高刚和张文天两个人一向是最合拍的。特别是在东北那几年,两个人在土改、剿匪、工业建设方面合作默契。高刚几次跟中央建议张文天担任东北局副书记。
后来两个人到了中央之后,也一直保持非常友好的关系。
就像是张文天从苏联归国,高刚亲自去接她,平时两个人来往也频繁。
现在高刚这边出现问题,很多人都认为之前张文天就是配合高刚。结果外交部会议上,大家对于张文天是群起而攻,要求张文天承认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的错误。
张文天是什么人。
书生气十足的中央干部。
面对外交部这么多干部的批评,脾气一上来不仅不承认错误,反而再次批评总理的那些问题。竟然直接表示高刚在地方说的那些话虽然夸张,而且不合适,但对于总理的批评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张文天很强硬的表示,自己是一名党员,有权对于总理的问题提出批评。
让自己承认错误?
张文天才不干。
这一下就让矛盾更加尖锐。
外交部党组会议上,大部分人要求对张文天进行免职。
张文天是外交部常务副部长,陈帅不在的时候,他就是主持外交部工作的领导。而外交部是总理直接分管的部门,平时外交部大小事情总理都会过问。
现在事情闹到了如此地步,不管张文天当初是因为什么原因批评总理,大家都认为总理和张文天已经很难一起共事。所以大家的意思是,张文天不应该继续担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
陈帅是想为张文天说话的。
因为张文天虽然书生意气,但工作能力还是很出色的。张文天已经不是当年刚刚空降苏区,只知道理论的书生。可是现在的情况,已经由不得陈帅在中间调和。
现在情况还是比较好的。
大家没有翻旧账。
因为大家还不清楚中央和主席要怎么处理高刚,所以对于张文天还是留有余地的。如果真要翻旧账,张文天身上的问题可不是一星半点。外交部把党组会议报告交给总理之后,总理没有批示。虽然这是总理分管的事情,但总理做事情一向是谨慎。
这是要罢免张文天的外交部职务。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