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让当时军内对于特派员制度有一种很强烈的抵触。虽然抗战时期也有上级党委派来的特派员,但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完全不是一回事情。抗战时期中央更重视根据地党委意见。”
谭震林点头。
陈谈秋和谭震林他们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战时期都是党内高级干部。所以对于当时党内军内的一些情况比魏红军熟悉。
魏红军听懂了两个人的意思。党的巡视制度之所以慢慢的沦为沉睡的东西,中央领导也不再谈巡视制度,是和党内,军内对于特派员的抵制是有关系的。
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所谓的中央特派员,省委特派员,特委特派员,他们来到根据地各种骚操作,让根据地损失惨重。
后来薄谷他们来到中央苏区,更是把中央苏区都丢了。而且大批干部受到了批判,乃至于死在了自己人手中。在根据地很多干部看来,薄谷他们就是王铭的特派员。
这种印象之下,党内军内对于上级党委的特派员,当然是抵制的,甚至是敌视的。
这主要是因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特派员权力太大。一个特派员,可能刚刚入党没有多久,级别也不是很高。但以特派员名义来到地方党委,就能够随意的指责中央委员级别的干部。
就像是井冈山革命的时候。主席是什么资历的党员,那可是党的创始人之一,还是“八七会议”之后的政治局候补委员。整个湖南的国共两党都是主席一手创立的。结果随便来一个省委特派员,特委特派员,二十来岁的小年轻都能够指着主席的鼻子说他是错误的,说主席犯了路线错误。可以免主席的职务,可以指挥井冈山的部队。
可以看出当年的巡视制度之下的特派员权力是有多大。
经历了这些之后,党内军内非常反感这种上级党委的特派员。抗战时期各个部队又是独立发展,中央也支持各个根据地“一元化领导”。所以慢慢的各级党委的特派员就越来越少。就算有特派员,也没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那种威势。
“谭震林同志,我重新提起巡视制度,不是想要恢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那种特派员制度。抗战开始党内慢慢的不再使用巡视制度,这表明原来党内的巡视制度是有问题的。所以我的想法是我们能不能把党内巡视制度进行一些改革。中央巡视组,省委巡视组,他们去地方不干涉地方工作,也没有权力处理地方事务。巡视组的任务就是去监察地方情况,听听人民群众的声音。主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党内监察。”
九大和九届二中会议好不容易完成了干部任免条例,干部任用条例等等,慢慢的有了干部任用的正规化。魏红军是不可能弄一个特派员制度来破坏。
早年中共采取特派员制度,虽然弊端很多,但也是为了统一党内上上下下的思想。因为当时是战争年代,统一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特派员制度,一旦中央政策是正确的,那么会促进革命的发展。可是一旦上面的政策是错误的,那么破坏力也非常严重。可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整体的路线基本上就没有几次正确的时候。所以党内才会极度的反感特派员制度。
“魏书记,你说说具体的想法。”
谭震林虽然反感特派员制度,但魏红军只是想把巡视制度用在监察上,他就有些兴趣。
对于目前出现的层出不穷的各种干部问题,谭震林也是非常头疼的。特别是很多事情监察委员会都是后知后觉。事情都发生了,光是处理有什么用,不好的影响都已经扩大。所以如果有好办法可以促进工作,他当然是愿意的。
“我也只是有一点点想法,大家一起讨论。而且这种需要广泛的征集意见。我的想法是首先要明确规定巡视工作的指导思想,从指导思想上要区别于历史上党的巡视制度。早前党的巡视制度的主要任务就是传达中央精神,或者说传达上级党委的精神。然后亲自领导和监督下级党委实行中央精神或者上级党委的精神。但现在不是战争年代,巡视制度的指导精神要有变化。派出去的巡视组不再拥有领导下级党委的权力,而是以监察为主。”
“还要制定巡视制度的基本原则。派出去的巡视组工作目的是什么,到了地方之后要做什么工作,要怎么做工作,要如何协调和地方党委的关系等等。”
“然后是机构设置。我的意见是组织部,政法委,监察委员会联合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下辖几个巡视工作组。巡视工作组主要以组织部,政法委,监察委员会工作人员组成,但需要的时候也可以从其他部委抽调。如涉及到农村工作,可以从农村工作部调干部。涉及到工业,就从几个工业部抽调。”
“现在不少省份的干部,都是多年一起革命的战友。所以就算有什么问题出现,他们都喜欢内部处理。这是非常不好的事情,久而久之会变成山头主义,甚至变成官官相护的局面。这样我们的地方政府容易成为封建国家的地方官府。所以我们中央派出去的巡视组,就是为了揭盖子。”
1046 调整
对于巡视制度,因为历史原因党内军内有些反感,这是大家比较担忧的。毕竟正因为党内军内反对太多,抗战开始党内巡视制度就渐渐消失。
至于其他的,陈谈秋,谭震林,赵震生他们都是支持的。认为巡视制度在党内监督上是一个不错的思路。中央包括省级机构,可以利用巡视制度监督基层党委,同时增加和基层之间的联系。
他们三个人加上文教工作委员会书记邓合,基本上可以决定书记处的很多工作。因为其他两名书记处书记,一个是管统战的,一个是军队代表。
军队内的巡视制度,是需要中央军委推动,而不是书记处负责。
所以有了他们的支持,那么党内巡视制度就可以在书记处通过。至于党内军内反感巡视制度,魏红军是不在意的。
因为巡视制度是一个大事情,除了书记处通过,还要政治局通过,最后更要在中央委员会通过。所以就算真的要实行,那也是等到九届三中会议或者说九届四中会议。如果党内分歧太多,那么甚至要推迟到十大通过。
所以魏红军有的是时间在党内做工作。再说魏红军现在要推行的巡视制度不是以前特派员制度,只是完善党内监督机制。
会议结束之后,谭震林和赵震生离开。谭震林需要回去和监察委员会副书记,常务委员等人商量这个巡视制度。因为巡视制度主要的任务就是党内监督,正是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一旦确立巡视制度,监察委员会肯定是主力。
魏红军提出的巡视制度,也只是一个方向,一个大概思路。具体的巡视制度,需要大家一起讨论。特别是监察委员会这边这要有自己的想法。
赵震生则是需要去跟聂帅汇报这个事情。本来这种巡视制度和政法委关系不大。
但现阶段来说,政法委虽然不参与党内监督。但党内监督是离不开政法委的配合,因为政法委是实力非常强大的机构。
要是政法委不配合工作,那么很多事情是落实不下去的。特别是到了地方之后,更是离不开政法委。
谭震林和赵震生离开之后,魏红军和陈谈秋谈话。魏红军更进一步的阐述自己关于巡视制度当中巡视机构的想法。
在书记处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全权负责中央巡视工作。在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下面成立若干中央巡视组,负责中央各部委,各省市,各个工厂的巡视工作。
陈谈秋仔细听着魏红军的想法。陈谈秋和魏红军一起工作也有两年多时间,对于魏红军的工作风格有一定的了解。魏红军既然提出巡视制度,那么肯定心中已经有腹稿。所以问道:“关于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构成,是什么章程?”
“我党的巡视工作是为了党内监督,所以主要是以中央监察委员会和组织部为主。我的建议是你或者是谭振林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再从监察委员会和组织部抽调几名副部长担任副组长。”
陈谈秋没有第一时间回答。按理来说巡视制度属于党内监督,组长应该是监察委员会书记谭振林担任。可是现阶段党内监督来说,又是绕不开组织部。而陈谈秋和谭振林当中找一个人担任组长,那么肯定是陈谈秋担任组长。
毕竟陈谈秋是党的一大代表,党内资历非谭震林可比。而且党内巡视制度,历史上一直是组织部负责的。
但陈谈秋觉得不对。巡视制度一旦真的开展,到时候组织部,监察委员会,政法委,还有其他各个部委都要配合。
可是陈谈秋这些年下来,虽然党内资历深,但想要平衡这么多的机构,陈谈秋没有把握。
所以想了一会之后道:“我认为不合适。巡视制度真要实施,组织部和监察委员会需要紧密合作。我和谭振林同志任何一个人担任组长,都不利于组织部和监察委员会的合作。我的建议是,魏红军同志你来担任组长,我和谭振林同志,如果可以再加上政法委那边的赵震生同志,我们三个人担任副组长。”
“这样的话,首先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级别就很高,表现出中央对于巡视工作的重视。然后有你的调度,可以让监察委员会,政法委,组织部可以密切配合。”
对于陈谈秋的建议,魏红军没有第一时间回应。
因为巡视制度一旦建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权力不能说很大。毕竟魏红军要发展的巡视工作,不是以前那种手握大权的特派员制度。只是去监察各个部委,地方党委,国营工厂的情况。
不过就算是没有以前那种大权,但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也不是一个虚设的机构,绝对是一个无人能够忽视的机构。毕竟巡视之后整理材料进行汇报,这个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任何部委,任何地方党委,工厂党委都不能忽视。
现在魏红军在中央已经是权力很大,如果自己直接挂名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魏红军担心党内会有一些反对的声音。
现在的魏红军并不急于收揽权力。因为对于魏红军来说没有那个必要,现在魏红军需要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
因此魏红军想了想道:“这个先不急,到时候再看看。也听听其他同志们的意思。”
“好。”
陈谈秋也明白魏红军的顾虑,所以没有继续谈这个事情。而是转移话题道:“要是中央巡视组成立,你认为各个中央巡视组的组长应该是什么级别?”
“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般来说应该是行政五六级的干部,军队来说是正兵团级,副兵团级的干部。最低不能低于行政七级,军队准兵团级干部。”
陈谈秋点头。
中央巡视组,你要是组长没有足够的级别,那么到了地方哪里有威慑力。最起码中央巡视组组长,要有资格和地方省委书记省长对话,才能够让地方重视起来。也给一些反映问题的干部群众一个信心。
要不然中央巡视组来几个年轻人,级别也低,那么谁会找你们反映情况。干部群众对于中央巡视组没有信心,那么中央巡视组就无法听到真实的声音。
“但这样的话,需要的高级干部数量不少。”
陈谈秋简单计算一下,就知道巡视工作需要的高级干部数量不少。
一个中央巡视组,不可能只有一个组长,肯定是要配备副组长。这些人的级别都不会太低。
魏红军道:“现在我们不缺高级干部。不管是地方,还是军队,都有大量干部级别很高,但没有多少安置的地方。看看我们现在的大军区,一堆的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各个单位也有一堆副职,就这样还无法解决军队干部多的现象。再说这些军区领导后面还有一堆年富力强,能力出色的干部等着。”
新中国早期干部的问题是,老干部多,级别高的干部多,加上一个个年纪不大,导致安置困难。
更大的问题是,这些干部后面还有一大批年轻干部,一个个革命资历深,都在等着上位,但却是没有位置。无奈之下军委自己就设立了一大堆部门,加上一大堆副职。下面的大军区也是有样学样,涉及一大堆部门,然后每个部门都有一大堆副职。
没办法,不这样就无法安置那么多干部。
所以魏红军最不担心的就是干部问题。不就是兵团级干部,行政五六七级的干部。划拉划拉,迅速能给你划拉出几十个人出来。
“而且巡视工作对于干部也是一个很大的锻炼。毕竟巡视工作的时候,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的巡视干部在中央巡视组要有能力监察,完成巡视任务。放出去要有能力独当一面。”
“你的意思是不固定巡视干部?”
“对。”
魏红军点头,道:“监察干部在一个位置上时间太长,监察工作会越来越难做,因为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人情越来越多。所以监察干部必须要轮换起来。”
陈谈秋好一会之后点点头。
道:“我看如果真的要成立中央巡视组,从军队方面抽调一部分干部,来担任巡视组的组长副组长。”
“说起从军队抽调一批干部,你还记得当年给主席写信,要求清查军队资产的陕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张鸣同志吗?”
“有点印象。”
当年军队清查资产,那真是轰轰烈烈。最后很多军区都只能是上交城市大量房屋,以及农村大量土地。
当时军队清查资产,导火索就是陕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张鸣给主席的那封信。张鸣直接跟主席表示,军队资产庞大,应该全面清查。
虽然后面各个军区清查资产,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完全清查自己的资产,但还是上交了大量资产,每个军区可以说利益损失很大。所以很多人都记住了这个名字。
“他现在在哪里?我记得当时他是副军级干部。”
陈谈秋不管军队工作,所以也不清楚张鸣的情况。
“他后来离开陕西省军区,去了西军工当了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主任,现在是西军工的副政治委员。”
张鸣是被杨全武保了下来,杨全武把他调到了西军工负责政治工作,结果在西军工级别是蹭蹭的往上走。
西军工刚刚建立的时候,杨全武是院长兼政委。不过杨全武工作忙,所以很快就把院长职务交给了副院长上将孙义,政治委员的职务交给了副政治委员上将蔡顺利。而原来的政治部主任张鸣则是担任西军工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这个级别已经相当高了。因为西军工是目前中国军队工程学院第一学校,开始级别是大军区级。所以杨全武才会亲自担任院长兼政治委员。现在虽然没有那么高的级别,但也有兵团级。
张鸣六年前是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是副军级干部。六年过去,现在都是西军工副政治委员,成为了一名准兵团级干部,甚至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副兵团的行列。
“怎么,你想调他来巡视组?”
“嗯。”
魏红军点头。
道:“他在军中只能是一直待在军校。不过西军工已经迈入正轨,还不如让他来巡视组。这是一个很出色的军队政工干部,相信会适应巡视工作。”
陈谈秋没有反对。
陈谈秋知道,张鸣这个人在军中没什么前途。那些大军区别看没说什么,但肯定都不欢迎张鸣。大军区大领导可能不说什么,但军区那么多干部联合起来排斥一个人,那他的工作就无法展开。也就杨全武保了他一下,让他可以在西军工发挥才能。
很明显魏红军是比较欣赏他的。想让他跳出军队系统,进入中央巡视组,这样一只脚进入了监察系统。
“对了,你写的报告我看了。河南干部问题的确是很严重。我看河南很多市县干部的成绩很好,觉悟也很高。偏偏在一些问题上总是出问题,这不是这些中层干部的问题,是河南省委和组织部的指导思想有问题。”
陈谈秋不再继续谈巡视组的事情,开始谈河南问题。
魏红军的报告就是写给政治局的。政治局委员都能够看。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潘复生同志做事情有些瞻前顾后,想得太多。他管理干部的能力还是有的,原平原省的很多干部就非常出色。我和新乡,安阳,濮阳的干部接触过。不管是地委还是公署干部,包括他们的县里干部,他们很多都觉悟很高,能力也很强,一心为了改变落后的经济面貌努力。没想到潘复生同志担任河南省委之后,就没有以往的表现。”
河南省的事情真的是非常违和。河南省不少市县干部,不仅能力出色,而且都是身体力行,一心想要改变河南目前经济落后的局面。他们组织能力,动员能力,动手能力都是一流的。带领人民群众创造了很多奇迹。
但偏偏河南干部总是在一些问题上出事情。而河南省委对于这些问题没有任何的反应。
“情况不一样。平原省当时是隶属于华北局领导,但华北局当时对于平原省没有多少约束。平原省当时更多的是负责前线后勤,只是临时隶属于华北局领导而已。但平原省并入河南省之后,河南省的情况就复杂很多。吴芝浦同志我也听说过,能力很强,但山头主义也很严重。只能说潘复生同志有能力,缺魄力,改变不了河南的很多问题。”
陈谈秋也是直接指责了潘复生的工作。
“是啊,有能力,缺魄力。他都担任河南省委书记已经七年了,但在河南还是没有一个自己的发展思路。实在是顾忌太多。”
陈谈秋点头。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