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中国外交使团和法国工作人员几次想要收回大使馆,但因为几个人赖皮没有成功之后,直接惹毛了戴高乐。法国是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真正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情分。戴高乐可不想浪费这种优势,因为这点小事情影响中法两国关系。特别是中英共同声明当中,英国是很直接的表态,只承认新中国的合法地位。
所以戴高乐亲自插手此事,法国直接派出警察,把赖在大使馆的几个人都抓起来,然后全部驱逐出境。
这个过程当中总理是费了很大的心思。美国看到无法阻止中国和欧洲国家建交,所以就开始用这种下作手段,阻止中国外交官进入大使馆。总理在欧洲和美国是针锋相对。
现在其他欧洲国家也是这种情况,台湾代表利用各种各样的关系,加上美国的支持,欧洲有一股力量一直在阻止欧洲国家驱逐台湾代表。所以总理要在欧洲把这些台湾代表全都赶走。
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总理出国最长的一次。也可以看出中央对于欧洲国家的重视。
总理没有回国,所以魏红军以中央专委第一副主任的身份,全权处理涉及原子弹的一切事情。
1959年2月21日晚上8点,魏红军召集了文教工作委员会书记邓合,外事工作委员会书记陈老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祥,中央统战部部长廖程志,宣传部代理部长段成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伍修全,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官华,新华社社长吴冷希,宣传部国际宣传处处长姚真,新华社副社长兼总编辑柳齐他们来办公室。
大家都是不明白这么晚了,魏红军怎么突然叫大家过来。当中有些人是直接从家里叫了出来,也没说发生了什么事情。
其实像陈老总,作为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的书记,并不需要对魏红军汇报工作。不过也没有人会没有眼力劲,问这种问题。
“同志们,有个消息要通知大家。”
魏红军好一会之后才进来,没有任何客气直接道:“明天下午三点,我国要正式进行原子弹爆炸试验。”
一声炸雷,响在了大家耳边。中国的原子弹工程,参与的人不少,认真说起来有上百万人,几百万人。但真正知道一切内容的干部却很少。更不用说原子弹具体的爆炸试验这种事情,更是没有多少人知道,这是非常秘密的事情。就连很多参与原子弹核心工程的干部,也不知道准确的原子弹爆炸时间。
在场的这些人当中,也只有陈老总和邓合两名政治局委员知道大概的情况。
其他人更是完全不知道。所以魏红军的话刚刚落下,大家瞬间兴奋莫名。喜悦的表情直接浮现在脸上。
毕竟这可是原子弹,是中国自己的原子弹。以前美国动不动就威胁中国要使用原子弹,这让大家都是憋了一肚子气。现在中国竟然要有自己的原子弹了,大家怎么可能不兴奋。
魏红军给了大家一定的时间,让大家消化一下。好在大家都是经历过革命年代,见识过大场面,所以很快冷静了下来。
“同志们,我不用具体说,你们也应该明白,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他涉及到我国的国防安全,更涉及到世界的和平。”
“所以今天听到的内容,第一步就是保密。在中央命令下达之前,谁也不允许提前透漏关于原子弹爆炸试验的任何消息。”
“是。”
大家都是点头。
魏红军继续道:“之所以连夜和大家开会,是为了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之后,我们要如何宣传的问题。”
“这次宣传报道要明确一点。那就是我们的这颗原子弹,是我们自己的领土上爆炸的,是我们的盾牌,而不是武器,这是我们与那些帝国主义国家的根本区别。”
“我们中国拥有了原子弹之后,是为了保卫我们国家,是为了保卫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所以中国拥有原子弹,代表世界和平力量越来越强大,会更加维护世界和平。”
原子弹有了,不能说老子现在也有了原子弹,你们都给我小心一点。这是美帝国主义干的事情。
中国要做的是,向世界宣布中国原子弹是防御武器。中国有了原子弹,表明世界和平的力量又强大了。
“等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对内,对外都要有宣传稿件。统战部到时候要在华人华侨当中宣传,这方面都要做好准备。同志们,时间不多。”
“特别是报纸上对内,对外,以及对华人华侨的报道稿件必须要连夜写出初稿,等主席看过之后正式定稿。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对外的公报姚真同志起草,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对内的公报柳齐同志起草,吴冷希同志你来帮助廖程志同志起草一份写给华人华侨的公报。”
姚真38岁,是新四军出来的干部,之前一直在上海宣传部工作。调到中央之后担任宣传部国际宣传处处长,是一个大才子。
历史上是康盛六十年代手底下最重要的笔杆子之一,起草了当时中央不少文件。大运动时期姚真受到批评,康盛没有保护反而直接踹了一脚,姚真想不开就自杀了。
柳齐是晋察冀三大笔杆子之一。因为聂帅是读书人,政工干部,所以非常重视培养有文化的干部。晋察冀不管是党政机关,还是军队当中,文化人多,也非常重视学习。在整个抗战当中,描写晋察冀战斗的小说最多,就是因为晋察冀学生多,整体文化水平高,笔杆子最多,从战争年代开始各种宣传工作做的最好。
晋察冀真正的笔杆子基本上都在杨全武一分区当中。这个和杨全武对于这些笔杆子宽容,支持有很大的关系。
柳齐就是其中和魏巍齐名的晋察冀三大笔杆子之一。平津战役结束之后,魏巍去整编国军部队,被任命为师政委,是一名师级干部。而柳齐当时已经是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是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李志敏最器重的干部。后来从军队来到了新华社。
柳齐最厉害的就是,刚刚解放的时候得了肺痨。加上他战争年代身体就一般,所以他觉得自己活不了多久。找了一群晋察冀一分区的战友,跟他们一起照相,说死之前要留个纪念。结果这张照片当中,柳齐活的最久。不仅是这张照片,整个晋察冀一分区当中,柳齐都是长寿的。
“陈义同志和王家祥审核对外的公报初稿,邓合同志和段成伟同志审核对内的公报。”
“好。”
在场的基本上都是笔杆子。但还是用了大约四个多小时,才完成了稿子。等几个人审核之后,已经是凌晨一点钟。
魏红军立马带着稿子去主席这里。主席看着稿子,一字一句的斟酌。三份稿子加起来还不到一万字,但主席却足足看了一个多小时。
每一个字主席都考虑好一会,有些字改了之后,又改了回来。特别是对外的稿件,包括对华人华侨的稿件,主席非常重视。
终于整改完了之后,主席道:“你说,我们的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美苏这些大国能够测出来吗?”
“按照钱三强同志的说法,只要我们的原子弹爆炸了,美苏这些大国是可以发现的。虽然具体的位置,具体的情况他们不可能准确的知道,但他们肯定能够知道我们完成了核试验。”
“嗯。”
主席想了一会道:“那我们的报道可以晚一会,往后推半天时间。先看看他们的反应。”
“是。”
主席一生见识过大风大浪,但这个时候依旧是表情很是凝重。因为主席知道,这不是一颗简单的原子弹的事情。他会直接影响世界局势的变化。
中国成为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苏联老大哥会怎么想,美帝国主义会怎么想。刚刚打开的欧洲外交局面会不会出现波折?
这些东西主席都要统筹考虑。
等主席改完了,嘱咐魏红军一些话之后,时间已经到了凌晨三点。魏红军回去之后,根据主席的改稿,大家又是重新整理了一遍。
然后这份稿子就留在了魏红军这里,他们回去之后必须要保守秘密。等明天需要发表文章的时候,魏红军会派人把正式稿件送到新华社,人民日报要晚一些登报。
“新华社中俄英三种文的文字广播和口语广播要同时播放。”
“魏书记,英文稿件和俄文稿件呢?”
吴冷希问魏红军。
这可是大事情,吴冷希必须要把所有细节都弄好了。魏红军道:“我已经让中央翻译组那边进行俄文翻译和英文翻译,王家祥同志和乔官华同志对于俄文稿件和英文稿件进行最后的审核。到时间我会派人把中俄英稿件送到新华社。”
“是。”
大家离开的时候,有兴奋,也有紧张。
“魏书记,稍微休息一会。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睡不着啊。”
魏红军摇摇头,道:“很多事情挤在了一起,任何一个事情都是不能有稍微的马虎。”
魏红军本来工作就多,现在又是九届三中会议的主席团团长,每天都有大量的文件要处理,要和以省为单位的小组组长,副组长他们开会,了解各个小组会议上代表们的意见。
既然睡不着,魏红军就审核会议代表们的意见。
中共的会议就是如此。不是说某个代表在正式会议上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大家讨论。如果那样会议开几个月都开不完。
所以都是在正式会议之前的预备会议和小组会议上提出自己的意见,每个小组进行讨论之后,有的意见被采纳可以出现在正式会议,有的意见直接在小组会议就被枪毙。
所以这种小组会议,中央都会派主席团成员去参加。就是为了监督这些小组会议,不让组长和副组长联合起来压制代表意见,肆意的枪毙代表建议。
不过就算是小组会议通过的提案也不是说一定会出现在正式会议上。因为主席团对于这些提案会做最后的审核。有些提案依旧会在主席团审核当中被枪毙,无缘进入正式会议议题。
魏红军作为会议筹备主任,主席团团长,既要审核这些提案,而且根据这些提案也要调整流程。
魏红军主要是审核这些提案,看看适不适合在正式会议当中出现。至于会议流程的调整会交给自己的政治秘书赵寒,魏红军最后只是确定一下。为什么政治局常委的政治秘书级别高,就是因为他们会直接参与政治局常委的一些具体工作。
天亮之后,魏红军按照行程和会议主席团开会,讨论这些议题。而且一些正式会议要通过的议题在预备会议,小组会议受到反对比较多,那么就会打回去重新调整提案。
到了下午之后,魏红军调整了工作,人一直在办公室。杨全武,赵陆,张爱平,刘杰几个人也都在魏红军办公室。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到了下午2点50分的时候电话铃响了起来。
“叮铃铃……”
“我是魏红军。”
“魏书记,我是核试验基地党委书记蔡欣,请您下达命令。”
“蔡欣同志,你好。我代表中共中央向你们发布命令,22日15点正式进行原子弹爆炸试验。”
“是。”
蔡欣接受命令,放下电话之后,正式下达原子弹爆炸试验指令。
虽然魏红军有很大的信心,但坐在电话旁边还是有些紧张。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电话铃声再次响起。魏红军立马抓起了电话,道:“我是魏红军。”
“魏书记,也是韩玮啊。成功了,爆炸成功了。你听听这边的欢呼声,我们的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韩玮资历深,而且解放战争的时候就开始和魏红军一起工作过。所以汇报喜讯的时候也没有和其他人一样一板一眼。
“老韩,你确定是核爆炸吗?”
“是,真的是核爆炸。我们的科研人员已经确定,是核爆炸。”
韩玮在现场很是兴奋,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魏红军压住兴奋道:“老韩,替党中央祝贺所有参加原子弹爆炸试验的同志们。他们都是英雄,党和国家要感谢他们,祖国和人民群众不会忘记他们的贡献。”
106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三号院14号楼,这是原子弹项目理论部的科研办公楼。
办公楼里面的办公室面积都不大,只有十几平方米。但理论部的工作人员数量不少,所以理论部的四名副主任都在一个办公室办公。这是这个年代最常见的。
不仅仅是他们这些科研楼是如此,现在大部分部委的办公条件也是这样。很多中央部委的副部长,他们也要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办公。
不要说是现在,就是半个世纪之后,很多国家部委的司局级干部办公室还比不上地方科长的办公室大。所以九十年代才有北京的保安大爷说,每天骑自行车上班的全是少将。
理论部的主任彭桓五不在这里,他本人在核试验基地现场。其他理论部工作人员已经投入了新的工作当中。
“铃铃铃……”
下午三点半左右中央专委办公室给理论部打来了电话,理论部第一副主任邓家先接了电话。
“是,好,好。”
邓家先放下电话之后,手已经开始颤抖。因为中央专委办公室的电话,是通知原子弹理论部的工作人员,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邓家先是出生在中国最混乱的年代,亲眼看到过日军占领北京,要求他们这些学生举旗欢迎。当时的邓家先只是十几岁的中学生,所以这种耻辱邓家先铭记在心。因为撕扯了日军军旗,所以邓家先为了避祸,1940年从北京到上海、香港,绕道越南海防、老街,到达云南昆明。
经历过这种耻辱的邓家先他们这一辈科研人员是亲身感受到国家如果弱了,就会受帝国主义欺负。所以他们出国留学的时候,都是想着以后要回来报效祖国,一定要让祖国强大,再也不会被人欺凌。所以他们都铭记一句话,那就是“我愿以身许国”。
他刚刚回国就进入了原子弹理论研究室,原子弹理论研究室的保密级别非常高。关于原子弹的事情,父母亲人都不能告诉。就像是魏红军作为中央专委第一副主任,又是科学工作委员会书记,但关于原子弹的事情,家人是完全不清楚的。因为这就是纪律。
这种严苛的苛纪律,对于很多科研工作者来说是,是非常大的限制。但邓家先毅然接受了命令,义无反顾的参与了原子弹理论部。
彭桓五虽然是理论部主任,但他还有更多更重要的工作,所以这几年理论部主要工作是邓家先领导完成的。
原子弹理论工作在两年前就已经结束,理论部早就已经开始进行氢弹的理论研究。
可以说原子弹就是理论部,邓家先他们的孩子。因为理论部后面只是偶尔参与原子弹研制,所以原子弹具体的爆炸时间,邓家先他们是不清楚的,
现在听到原子弹爆炸成功,邓家先先喝了口水,压住了兴奋之情。然后从办公室走出来,看到正在工作的同事们,缓缓的,不是很高的声音道:“我们的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大家先是一愣,很快明白邓家先说的是什么。
因此大家立马鼓掌,跟旁边的人握手,拥抱,但没有一个人欢呼。因为大家都知道保密纪律。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