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美苏两国先做了一些交流。美国想让中国停止战争,不要真的把尼赫鲁政权给打没了,但找不到门路和中国高层谈判。
中美两国目前也有交流渠道,但级别比较低,这种大事情无法解决。所以美国只能是找苏联。
苏联当然也不希望印度就这么没了。
但苏联没有美国那么急迫,相反苏联还想看看具体的情况再决定。
特别是国大党和印共完全决裂之后,
苏联正在考虑是应该继续支持国大党,还是扶持印度的共产党夺取印度政权。以前因为苏联支持国大党,和尼赫鲁的关系好,所以印共也跟着支持国大党。说白了世界共产党组织,一直以来都是深受苏联影响。
如果苏联不喜欢尼赫鲁,想要推翻尼赫鲁政权,那么印共的政策自然就是武力斗争。而苏联既然支持尼赫鲁政权,印共的政策就是议会斗争。
但现在不一样了。
一些印共基础好的邦,国大党和印共势同水火。双方从打嘴仗上升到武力冲突。
有些激进的印共基层党员,已经在农村强势推行土改。甚至不少印共党员认为现在的情况,就应该学习中国进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来夺取政权。
如何应对这种新局面,苏联需要观察。既要看国大党的诚意,也要看印共自身的实力。
所以苏联并不急于在印度问题上发表看法。
相比起来美国更着急。中国这种强势表现让中南半岛的共产党都是深受鼓舞。
特别是中南半岛很多年轻学生。年轻学生本来观点容易“左”,现在看到中印战争之后,他们对于马列主义就更加向往。主席的“李德胜文选”在东南亚地区风靡。
东南亚年轻人如果没读过“李德胜文选”,那都是落伍的。至于东南亚左翼势力就更不用说,你连“李德胜文选”都没有读过,也敢说自己是左翼派系。
之所以中印战争的影响力这么大,是因为中国二十年前还是被日本侵略,在亡国灭种的边缘苦苦挣扎的国家。可是中国革命成功之后先是在朝鲜暴打美军,现在又是在西南暴打印度。
更不用说现在的中国已经有自己的导弹,原子弹,氢弹,经济发展也是蒸蒸日上。
这就是马列主义政党建立的国家,新中国的成就,一下就吸引了年轻学生。结果大批的年轻学生越来越向往中国这样的马列主义政党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系。
所以像泰共,缅共,老挝人民党,忽然之间都多了很多愿意跟他们学习马列主义,跟他们一起革命的年轻学生。如果仅仅是这些,美国还不至于这么紧张。美国之所以紧张是,在中国一系列成功之下,本来都快灭亡的马共都有了起死回生的迹象。
特别是在泰国南部地区,马共部队和泰共部队彼此配合,在这里建立根据地。
马共武装再次恢复到4000人左右。
另外一个让美国寝食难安的是印尼。
印尼共产党作为东南亚人数最多的党派,
也是深受中国发展的影响和中南半岛革命的影响。1961年党员数量开始膨胀。
这些都是美国非常头疼的事情。所以美国必须要保住印度,可不能让中国赤化印度。一旦印尼真的被中国赤化,到时候美国在整个亚洲都没有话语权了。
所以肯尼迪为了让苏联出面,在很多方面做了让步。首先就是撤销引发了“柏林危机”的武装联邦德国的计划,包括已经运进联邦德国的武器装备,美国也都选择拿走。在柏林问题上虽然没有完全退让,但做了很多妥协。
可以说柏林危机上,苏联虽然没有得到完全想要的东西,但整体上占据上风。
苏联的很多要求美国都选择答应。
在柏林问题上获得足够好处的苏联拍胸脯跟美国保证,关于中印问题,苏联一定会在短时间之内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苏联想的更多的是,只要自己能够顺利解决这一次的事情。那就是告诉世界,中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事情,苏联还是有足够的话语权。
用不好听的话来说,苏联可以告诉所有人,特别是告诉美国人,中国再强大那也是我的小弟,我的话中国还是尊重的。
苏联虽然拍胸脯保证解决这个事情,
但现在的中国毕竟今非昔比。不是早年苏联可以呼来唤去的中共。想要让中国退让,不是简单的事情。所以赫鲁晓夫是亲自来到中国,和中国谈关于中印战争的问题。
主席和修养同志,总理一起隆重的接待赫鲁晓夫。不过见面之后,主席只谈关于中南半岛的革命问题,主席畅享未来整个东南亚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好愿望。
后面赫鲁晓夫实在是急得不行,这个时候主席才跟赫鲁晓夫说,关于中印战争的问题,魏红军全权负责,可以找他谈。
赫鲁晓夫知道魏红军已经代表主席主持中共中央的工作,明白魏红军就是中共接班人。赫鲁晓夫急,所以见到魏红军之后,
也没有藏着掖着,很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希望中国不要继续进军,看看能否和印度坐下来谈谈,解决目前的问题。
魏红军先是表达了中国对于苏联意见的尊重,然后道:“赫鲁晓夫同志,你应该清楚。我国并没有任何想要侵略印度的意图,也从来从没有想过和印度打仗,实在是因为印度对我们步步紧逼。他们不仅要根据当年英国殖民者划定的‘麦克马洪线’设定边界线,还要进一步侵占我国实控地区。”
“如果我国不出兵反击,印度军队都要进入我国的新疆和西藏,乃至于云南等地。这是我们绝对不能接受的。”
赫鲁晓夫点点头。然后道:“印度的确是做错了,尼赫鲁也做错了。”
对于信奉拳头的苏联领导人来说,印度自己没本事还挑衅中国,被揍一顿也是活该。
如果这一次战斗,印度不仅抗住了中国军队,甚至在战场上占据优势,那么赫鲁晓夫就会是另一种想法。
说白了,在赫鲁晓夫眼中,菜就是原罪。你这么菜,就不要那么高调,来挑衅中国。
之前有多高调,现在就有多狼狈。看看中国一直低调,从来不装逼,但一出手就打的你毫无还手之力。
“赫鲁晓夫同志,我们为了这场反击战,东西线调动了快五十万部队。因为交通问题,我们在后方动员了100多万人为他们运输物资。”
“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侵略,是想要彻底解决西南方向上的麻烦。此战我们虽然胜利,但印度是一个大国。随时都能够卷土重来,威胁我国的边境。
“所以我们的军方更想一次性歼灭印军国防军部队。现在战事顺利,突然让他们停止战斗,这怎么都说不过去。”
魏红军表示很为难。
赫鲁晓夫点点头,表示理解。但他还是道:“中国维护自己的主权,是很有必要的事情。但现在目的已经达成,如果继续打下去,很容易被人认为是侵略印度。
这不是我们马列主义国家应该干的事情,
甚至会让世界以为我们要发动世界大战。”
“可是……”魏红军依旧是犹豫。
看向了邓希贤道:“你觉得怎么样?”
“比较困难。”
邓希贤也是一脸为难的样子。这个时候参与谈判的彭老总硬邦邦的道:“哪里有打了胜仗,还没有达成目标就撤退的事情。如果我们现在撤退,会严重打击我们的军心。”
看到邓希贤,彭老总他们都反对,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列日涅夫道:“印度国防军主力已经被歼灭,短时间之内根本不会影响中国西南边境的安全。我认为中国的反击作战已经完成目标,不需要继续打仗。”
印度现在都被中国打成什么熊样。印度军队现在看到中国军队,或者类似于中国军队的事物,都会有应激反应。
中国这些高层竟然还说没有完成目标。
一直不说话的军委总参谋长邓国道:
“我国的新疆,西藏地区和其他地方不一样。这里的交通条件非常差,公路动不动就会中断。很多时候物资都需要人背着,
所以我们无法长时间在这里保留军队,因为后勤跟不上。”
“但印度在这方面就非常有优势。也就是说印度只要恢复元气,大部队就能够随时在这里增加兵力,但我国却不能。”
“除非我国能够大力改善这里的交通条件。只有这样我们军队才心里有数,有信心保护西南边境。”
“要是没有这种保证,就让我军结束战斗,我们真的想不通。凭什么要我们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如果以后印度卷土重来,这个后果谁来负责。苏联同志们能负责吗?”
魏红军轻轻斥责道:“邓国同志,苏联同志们是为了整个和平大局,也是为了我们着想。有不同意见可以说,但不能耍脾气。”
“是我有些着急了。”
邓国立马道歉。
米高扬看着魏红军和邓国在这里一唱一和,忍不住道:“可是中国要改善西藏,新疆的交通条件,需要很多年的时间。难道中国要一直占领印度吗?”
“当然不是。我们的目标是彻底歼灭印度国防军,解除印度对于我国西南边境的军事威胁。”彭老总开口,依旧是坚持解决印度国防军。
“中国的这一次军事打击,印度军队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恢复。中国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交通问题。如果中国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来。我们是兄弟党,兄弟国家,互帮互助是应该的。
赫鲁晓夫不是笨蛋。
当然明白中国之所以不松口,就是想要跟苏联讨价还价。
赫鲁晓夫也不在意。毕竟中国现在占据绝对的优势,甚至中国真的占据印度一些领土,别人又能咋的。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国怎么可能会乖乖的撤退。
赫鲁晓夫要的是,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位置,中国依旧能够听从苏联的召唤。所以付出一些代价,赫鲁晓夫并不在意。
只要这一次的事情圆满解决,那么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会再次紧密团结苏联这边。毕竟中国在这种优势之下,都能够听从苏联的安排,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还有什么可说的。
而美国自然也能够知道苏联的分量。
以后苏联出去说话,不仅代表苏联自己的意见,还代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当然也能够代表中国的意见。
所以赫鲁晓夫让魏红军不要转移话题,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魏红军看向了邓希贤。
邓希贤立马道:“西南地区交通非常差,主要原因是这里的地理条件非常不好。我们尝试用人力进行交通建设,但非常困难。所以我们三五计划想要在四川发展大型的重型工程机械厂,但技术力量不足。”
“这是大事情。”
赫鲁晓夫点头道:“中国的交通是要改善。以后对于工程机械的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多,应该发展一些工程机械工厂。”
中国现在对于工程机械的需求,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
虽然中国目前有一些工程机械工厂,
就像是柳工,还有徐工的前身工厂,都在生产工程机械。
但产量实在是太低,根本无法满足国家的需求。
这个时候当然是需要老大哥的支持。
中国如果自己发展,产量增加速度会是非常缓慢的。
只有得到苏联的支持,才能够把工程机械的产量迅速提高。
“要发展工程机械,要发展交通,都离不开钢铁供应。我们在四川虽然有一些钢铁厂,但远远无法满足需求。所以三五计划准备发展攀枝花钢铁基地。但不管是资金还是技术方面,都有所不足。”
三五计划在西南省份要部署一些大型的工业项目。
其中最大的项目就是攀枝花钢铁基地。这不是简单的一个钢铁基地,而是西南大建设的一个支点。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会带动周围好几个地区一起发展,以及为西南发展工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自己负担,实在是太困难。所以中国需要苏联给与一定的支持。“有什么需求可以详细谈。”
赫鲁晓夫点头。
对于邓希贤提出的一些要求,赫鲁晓夫基本上都是同意。
和赫鲁晓夫想要的相比,这些支持什么都不是。
魏红军最后才道:“赫鲁晓夫同志,
这也就是苏联同志们,也就是您亲自过来。要不然我们是绝对不会停止在印度的行动。”
米高扬在旁边心中腹诽。
狗屁看在赫鲁晓夫面子上。从苏联要走了这么多东西,还说看在兄弟党的面子上。要是今天赫鲁晓夫不同意这些,中国会怎么选择?不过米高扬和赫鲁晓夫一样,都不觉得亏了。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