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子宁
本索夫准时走进大厅,挑了个靠窗的座位,侍者看到他,直接对后厨说:“搞科学的先生来了。还是老样子。”
这个搞科学的中年男子盯着街面的人潮,思绪仍旧沉浸于工作。
一旁的助理提醒他,“您今天有个会面。”
“推掉吧。”
“地点就在这里。是维伦·珀尔子爵先生。”
本索夫犹豫不决。
助理有些紧张。
好一会,就听他说:“我是不是该多点一份菜?”
酒馆门后悬挂的铃铛响起,一个戴高脚帽的年轻贵族带着一群身体改造的朴实乡下人走进大厅,用餐的宾客悄悄观察这个组合,不少人认出了他们的身份,目光频频注视闪亮的机械义手。
石塔镇的老人并不怯场,挺直脊背穿过大厅,两旁的顾客能听到他们手部机械传动结构摩擦发出的沙沙声,像是有活力的野兽。
“本索夫先生,见到您真荣幸。”
二人握了手,维伦双手托起高脚帽,小心翼翼放在桌上。本索夫忽然说:“帽子很重。”
“什么?”珀尔子爵被打断了思路。
“你的脖颈有点僵硬,现在灵活多了,帽子放在桌布上,能压出明显褶皱,都说明它分量不轻。”本索夫语速很快,平铺直叙。
“您很敏锐。这大概是优秀学者的特点?”
本索夫不置可否,却望向厨房,他低头看表,“今天上菜有点慢。你想吃什么?我点的分量只够自己吃饱。”
“果然传言是对的,您是个直白的人。那么我也不说什么废话。请瞧,奥秘机械工坊的尖端医疗产品。”
本索夫看着石塔镇民展示义手功能,眼睛发亮,得到允许后,把义肢捧在手里,用放大镜仔细观摩每个关节和缝隙。
“加工很精致。非常非常精致。是钟表匠手动打磨的吗?嗯,驱动力来自哪里?为什么能这样灵巧?这些技术……我没见过,为什么?是来自哪个国家的?”
“与其说,是来自哪个国家,不如说,这是神赐的工艺。”子爵笑容含蓄矜持。
“胡扯。神都是假的。呃……我不是有意伤害你的信仰情感,不过,在涉及实际问题时,最好别说这种傻话。如果你做过实验就能理解我。”
本索夫注意到对面的这群人脸色都黑下来,不自觉挪动两下,脚尖朝外。
“别担心。我尊重无知之辈。这不妨碍我们合作。”
维伦的话让本索夫皱起眉,但接下来又让他的眉毛舒展。
“本索夫先生,如果我将这套义肢,不只是手掌,而包括眼睛和四肢,全部的设计图纸向你开放,能否请你出席两天后的万国博览会,作为我们奥秘机械工坊的代言人,主持介绍这款产品?”
“我不擅长对公众讲话。不过,可以试试。我什么时候能看到图纸?”
“博览会当天。”维伦·珀尔和本索夫商量好交易细节,随后起身告别,此时恰好后厨的餐点端了上来,“那么祝您用餐愉快。”
本索夫恋恋不舍地目送石塔镇民离去,低头心不在焉地喝了一口汤,忽然抱怨:“都凉了,为什么不早些上菜?”
两天后的洪都鸣钟广场,克宁帝国举办的第二届大博览会在钢铁之殿举行开幕礼,展示各国工业成就与地方文化。
本次大博览会邀请到了全世界二十六个国家的参与,故而媒体早早就冠以万国之名,实际只是噱头。不过参会观众不乏远道而来的外国游客,是名副其实的国际盛会。
维伦·珀尔四处奔走,为名不见经传的奥秘机械工坊争取到了一个小展台。
前夜,一群海鸥飞跃大海,从石塔镇来到洪都,给珀尔子爵送来了一套崭新机械义肢,一沓沉甸甸的设计图纸。
在博览会总计超过十万件的展品中,奥秘机械工坊与赐福医药公司的联合展台只有简简单单七件展出品。人造机械眼球,人工耳蜗,机械四肢,金属神经元,小型电池,止血凝胶,机械设计图纸。
而展厅里其他的物品却是新型的鲸油发电机,来自丰饶大陆的燃煤发电机,高速滚筒印刷机,体积庞大的收割机和造型精致的汽车,华美富丽的奢侈品服装,光彩夺目的宝石、丝绸,大量的新奇日用品,如电烤箱,抽水马桶等等。
纵然面对如此多潜在竞争对手,奥秘与赐福两家公司的展台依旧在博览会首日引爆了话题。
本索夫的名声给这个小展台带来巨大人气,而被皇家科学院长吸引来的游客很快就将注意力转移至展品本身。
机械义肢的数万个零件排列开来,足以让任何人为工艺之美而失语。划时代的能源储存装置足以让发明家抓耳挠腮。洪都医师们更是对金属神经元和止血凝胶的神效惊佩不已,不惜用手术刀割伤自己也要试一试凝胶的作用。
头戴高脚帽的珀尔子爵站在展台中央,接受闪光灯的光芒洗礼。一旁的本索夫似乎不怎么开心,低声嘀咕:“你一开始就打算公开图纸,这是欺骗行为。”
“别担心,本索夫先生,如果你渴望更多知识,我们可以满足你。让你一跃成为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发明家。”
“我已经是了。”
“但你可以更进一步,比天才更天才。”珀尔子爵轻轻取下高脚帽,递给本索夫,“想知道这些义肢的秘密吗?那就请带着它。奇迹将注视你。”
第181章 义肢普及,学术交流
一切如维伦·珀尔所想,奇迹行者赐予的金属义肢成为万国博览会最热门的展品之一,或许要归功于这个时代普遍的截肢手术。从工人、军人到富商、贵族,各个阶层都普遍存在残疾群体。
作为本国产品,金属义肢技术在引发外国游客惊叹嫉妒的同时,也是让克宁帝国上上下下与有荣焉。在展出首日的下午,珀尔子爵就收到了来自皇宫的邀请,他又要和那位皇帝陛下见面了。
本索夫被报社误解为义肢技术的发明人,他的解释又被当作是人品端庄,无私奉献。
接踵而至的采访、宴会邀请等等,他都尽可能推脱掉。只不过向皇帝述职的任务免不了。
于是下午时分,他就和珀尔子爵一同入宫。
柯文·埃温说话很弯绕,先是赞许了子爵公开义肢技术的无私,表示帝国支持这两家公司的发展。又询问本索夫对这项技术的看法,以及公开资料可能导致的后果。
“绝对的天才之作。”本索夫垂头解释,“设计思路非常成熟。假肢本身足够灵巧有力,对截肢者来说,不仅能恢复正常生活,说不定还会具有一定的力量优势。”
“那么,它有什么缺陷?”
“加工难度太高。有些零件只能靠最好的钟表匠一点点手工打磨,产量不高。”
埃温皇帝听完后默默凝望珀尔子爵。
维伦毫不怯场,“陛下,我请愿在洪都建立机械工坊的分部,召集全国最好的工匠,全力生产义肢,再与善母医院合作,为所有在战争中负伤截肢的老兵免费提供移植手术。”
“珀尔卿,你能有这样的想法,足见勇气。”埃温语速缓慢。
“您的臣仆不敢僭越,凡事若能成功,皆是陛下的旨意。”
一旁的本索夫心不在焉,他对贵族和皇帝的对话不感兴趣,无非是维伦·珀尔需要钱,而皇帝需要好名声,这俩人总归会达成统一意见的。
他在意的是发明义肢技术的无名科学家,还有子爵递给自己的高脚帽。
自从得到高脚帽,这几小时里他翻来覆去研究,试图寻找它如此沉重的原因。从材质上根本解释不通,内部也没有夹层。但就是如此,才显得不寻常。
皇家科学院院长一言不发地摆弄着手里的帽子。
很快,子爵和皇帝的对话满意收场。
最终结果是,奥秘机械工坊和赐福医药公司接受皇室注资入股,以皇帝本人的名义,给帝国伤残老兵提供免费治疗。这两家声名鹊起的小公司,如今背靠皇室,一跃成为背景深厚的新兴企业。
走出皇宫,维伦·珀尔就急不可耐地接受媒体采访,迫不及待宣布义诊的消息。
本索夫刚要走,又被内阁大臣的秘书拦下,拉到单独会议室里打听义肢的技术参数,以及可否武器化等等,分明就把他当作发明人。
他一概回答:不知道。
傍晚,应付了洪都各路人马的本索夫已经身心俱疲,拽着腿脚回到研究所,总算能喝上一杯热咖啡,舒缓烦躁的神经。
助手和学生们没有来打扰他,研究所的大家心里很清楚,今天闹得沸沸扬扬的义肢技术绝对不是诞生于本索夫之手。毕竟任何发明从理念到落地,都少不了重复的试错,必然会留下大量实验资料,绝不可能无中生有。
本索夫注意到今天研究所里的人有些少,询问后得知,他们都拿着画板去博览会,临摹机械义肢的设计原稿了。
“让他们早点回来。那份原稿,珀尔子爵答应送给我了。”
“院长真是厉害!”
本索夫又气又笑地摆摆手,转身回到办公室,看到眼前景象,忽然僵在原地。
放在桌角的高脚帽此时跑到了居中位置,它面前放着一篇论文《无线电在通讯领域的应用》,一缕清风吹过,翻动手稿,它似乎读得津津有味。
本索夫看了看关紧的窗户,额头开始渗出汗珠。
灯塔的法师盘膝坐在软垫上,身前地面放着一枚晶球,他阖拢双眼,共享飞鸟的感官。
林博游览了本索夫的书架,挑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来阅读。
一直以来,他对本世界的学识体系没什么了解,也不清楚帝国的学者们走到了哪一步,现在倒是可以看看最新的科学成果。
本索夫慢慢倒退,想要夺门而逃。
但不知为何,他的手脚定在原地,一股冰冷的气息贯穿了神经系统,即便能感知自己的手脚,可就是无法控制。
他甚至在一步步朝着那顶帽子走去。
最后,他像个受罚学生一样站在桌前。
高脚帽在本索夫面前解除幻化,变回浑身白羽的三眼海鸥。这位科学院院长抖得比之前更厉害了。
桌上的墨水瓶里飞出一团红墨水,落在论文手稿上。
本索夫忽然不抖了,他眨巴眼睛,看着红墨水批改的内容,一部分是计算错误,一部分是公式错误。批改完的稿纸还会翻转方向,好让他看清楚。
“这是我的论文。”他干巴巴地说。
奋笔疾书的墨水停顿了一下,在稿纸空白处写了一句:“水平一般。”
本索夫又开始发抖,这一次没有流汗,而是满脸涨红,尤其是在他看过批改的内容后,脸膛憋得像一颗半红半青的未熟番茄。
他张口解释道:“这只是初稿。而且这部分公式不是我推导的。”
墨水写下:“低级错误。”
本索夫垂头丧气,询问:“所以你就是珀尔子爵一直在暗示的那个神灵?”
墨水没有回答,继续批改。
“不承认也不否认。”本索夫打起精神,压低声音,“所以我应该假设你是一个掌握强大手段的天才学者,从你设计的金属假肢就能看出,你的技术水平领先时代至少一个世纪。你只是在假扮神明,方便达成自己的目标。”
林博莞尔一笑,写道:“从见面起,我就欣赏你的敏锐。”
“恕我直言,神灵在这个理性时代已经没有位置了。迟早有一天,人们都会意识到五神只是一个谎言,就像世界上一切用语言构建的虚拟概念一样。只有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大地真实不虚。”
“希望你说到做到,而不是把科学当作神灵来崇拜。”
本索夫一边游览批改好的论文,一边回答:“科学怎么可能变成神灵?它只是一套方法论。”
“神灵也只是几段经文。”墨水写道,“关键在于追随理念的人。你认为有多少人相信科技能解决一切问题,就像信徒相信神灵能挽救所有苦难?”
“科技的确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是需要时间。”本索夫皱眉,“科技能带来力量!农田增产,渔船丰收,照亮夜晚,这都是宗教做不到的。”
“然而掌握科学的人总归屈居当权者之下,你们的研究需要资金,实验需要帮手,生产需要工人,普及需要民众。科学只是一个环节,它无法解决其他环节上的问题。这不是科学的窘境,而是科学家的窘境,也是人类本身的窘境。”
本索夫呢喃道:“总有一天,科技能满足所有环节。让人类衣食无忧。”
“那也是人类消亡的时刻。”墨水的字迹蔓延,“机器研究,机器实验,机器生产,机器消费。假如这一切可以运转起来,人的位置在哪?坟墓里。人类被机器这个更高效的群体取代了。”
上一篇:斗罗,我的分身固拉多
下一篇: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