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傻柱你哥咋天天揍你? 第111章

作者:留半截烟头

“你小子可以啊!在部队这么干,回到地方上了还这么干?”

“合着老子就该一直给你小子擦屁股,是不是?”

何卫国嘿嘿一笑:“那没办法嘛,谁让你是我老营长呢。”

“滚滚滚,少来这套!”周振邦笑骂一句,但语气里并没真生气。

十年的战火情谊,早把两人绑得比亲兄弟还亲,“那你安排在哪吃?”

何卫国这才想起来:

“诶,老哥你这一提醒我才想起来,光急着说吃饭了,具体在哪儿吃,在家还是在外头,还没定呢!”

周振邦想了想,一锤定音:

“嗯,也别在家做了。”

“一来,我估计傻柱那小子刚被你揍了一顿,脸上挂不住,在那儿也吃不好。”

“二来,你们院人多眼杂,好几个都在轧钢厂上班。”

“李怀德今天刚在厂里跟傻柱闹成这样,晚上又跑去你家吃饭,像什么话?”

“去‘鸿宾楼’吧!那儿的鲁菜还挺地道。待会儿我让通讯员去跑一趟,订个包间。”

“另外,”周振邦从抽屉里拿出一把车钥匙,扔给何卫国:

“待会儿你开我那辆吉普去接他。”

“吃饭嘛,得给对方面子上做足。”

“你开你们厂那破卡车去接厂领导,不像话。开我的吉普去,显得你也重视。”

周振邦作为武装部长,对一辆车的使用权还是有很高自由度的。

何卫国也没细问这车是部里的还是周振邦私人的,他记得钓鱼时就是这辆。

不过他并没有去过问,接过钥匙:“行,谢谢老哥!”

“谢个屁!晚上记得给老子开回来!”周振邦笑骂一句,随即摆摆手:

“还有事儿没?没事儿赶紧滚蛋,别在这儿碍老子眼。”

何卫国站起身:

“那大哥我就先走了。我早上给轧钢厂送完货,还没回队里报到呢,得回去跟队长说一声。”

“赶紧滚!”周振邦头也不抬地挥挥手。

何卫国拿着车钥匙出了办公室,找到停在一旁的草绿色军用小吉普。

他先把自己的自行车抬起来,挂在吉普车屁股后面,又找了两根绳子捆结实了,这才发动车子,朝着食品厂的方向开去。

第117章 回食品厂

很快,何卫国就开着那辆军绿色吉普回到了食品厂运输队。

当文铁柱和刘军看到何卫国从吉普车上跳下来时,俩人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文铁柱率先围了上来,摸着吉普车的引擎盖,啧啧称奇:

“卫国!你小子可以啊!从哪儿搞了辆这玩意儿开回来?”

“他娘的,老子天天做梦都想开开这种小车!”

“那破货车开着嘎吱嘎吱响,颠得屁股疼,还是这种车得劲!”

刘军也是一脸羡慕,围着车转了好几圈。

他们这些开大货的,平时跟这种给领导坐的小车接触少,基本都是跟补丁摞补丁的大货车打交道,看见这吉普,没有不眼馋的。

何卫国也没瞒着,笑了笑说:

“哦,从我老哥那儿开过来的。下午有点事,得接个人,用一下车。”

他这么一说,文铁柱和刘军立刻明白了。

两人心里更是羡慕,有这么一位硬实的老领导罩着,真是太爽了。

俩人围着车稀罕了一会儿,才回到正题。文铁柱收敛了笑容,问道:

“卫国,你那边事儿……办得怎么样了?”

他俩肯定已经从回来的李大锤那儿听说了轧钢厂的事。

这也不算李大锤把何卫国给卖了,主要是文铁柱作为队长,何卫国没有归队肯定是问候一番具体事由的。

何卫国摆摆手,语气轻松了些:

“没事儿了队长,一点小麻烦,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

“就是下午估计还得再耽搁一下,我得早点走,去请轧钢厂那位李主任吃个饭。”

“今天这事儿,确实是我家那小子做得不地道,得给人家赔个不是。”

文铁柱听了,点点头:

“行!反正下午也没急活儿,你把分配给你的那辆车保养一下就行。”

“看着点时间,到时候你自己走,不用再特意跟我说了。”

“哎,谢谢队长。”何卫国应道。

文铁柱捶了他肩膀一下,笑骂道:

“嘿!都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兄弟,谢啥谢!外道了不是?”

这时,旁边的刘军凑过来提醒道:

“对了卫国,你的饭票是不是还没买呢?”

“你的份额都空了好几天了。要不趁这会儿没事,去财务科把饭票买了?”

经刘军这么一提醒,何卫国才想起来这茬儿。

最近两天他确实没怎么在厂里食堂吃,偶尔一两顿也是蹭文铁柱或者刘军的。

是该去买饭票了。

“行!多谢刘哥提醒!我现在就去财务科。”

何卫国说完,就朝着厂办公楼走去。

食品厂不小,何卫国转了好一会儿才找到财务科办公室。

他敲了敲门,听到里面传来一声“请进”,才推门进去。

财务科办公室里摆着几张旧办公桌,几个会计正在埋头打算盘或者写写画画。

科长是一位五十多岁、留着齐肩短发、戴着眼镜的中年妇女,看起来就很干练。

看到何卫国进来,她抬起头,扶了扶眼镜问道:

“同志,你有什么事吗?”

何卫国连忙说:“科长您好,我是运输队的何卫国,来买一下饭票。”

那女科长对何卫国没什么印象,毕竟厂里工人多。

她对着办公室里一位年轻的女干事喊道:

“小李,这边有位同志要买饭票,你来对接一下。”

那位叫“小李”的女干事,看起来二十出头,梳着两根又黑又粗的麻花辫,模样挺清秀。

她抬起头,看到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的何卫国,脸微微红了一下,声音很客气地说:

“同志,你来我这边吧。”

何卫国点点头,走到小李的办公桌前。

“同志,你要买多少饭票?”小李拿出票本问道。

何卫国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呃,同志,是这样的。”

“我刚从部队回来没多久,不太懂咱们厂里饭票是怎么个买法,您看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下?”

小李听了,态度更耐心了些,解释道:

“同志,是这样的。咱们厂的馒头票是二两粮票加四分钱一张,一张票可以买一个二两的标准馒头。”

“素菜票是三分钱一张,荤菜票是一毛钱一张。”

“你看你需要多少?”

何卫国想了想,自己虽然不一定天天在厂里吃,但懒得总跑财务科,便说:

“那同志……你先给我来一个月的量吧。”

小李听了,稍微有点惊讶。因为这年头大家手头都不宽裕,粮票更是金贵,大部分工人都是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地买,一次买一个月的人不多。

不过当她注意到何卫国胸前挂着的“运输队”工作证时,又有点理解了——运输队的师傅们好像都买得挺多,虽然她不太明白他们经常出车在外,为啥还买这么多厂里饭票。

“行,你稍等。”小李没多问,熟练地清点起来。

很快,她就将一叠整理好的饭票递给何卫国,然后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算了总价。

何卫国掏出相应的钱和粮票递过去,接过饭票道了声谢,就转身离开了财务科。

他走后,那个叫小李的女干事还忍不住朝着门口方向望了几眼。

她今年二十一了,在厂里算是大龄未婚女青年,平时眼光有点高,一直没遇到合适的。

今天看到何卫国,觉得这人高大精神,又是司机,说话也挺客气,第一印象相当不错。

正当她有点出神的时候,旁边一位年纪稍长的女同事,笑着用手在她眼前晃了晃:

“嘿!看啥呢?人都走没影儿了!”

小李瞬间闹了个大红脸,赶紧低下头假装整理票据:

“哎呀,吴姐……你就知道打趣我!”

那吴姐是过来人,凑近了些,压低声音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