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傻柱你哥咋天天揍你? 第68章

作者:留半截烟头

何卫国坦然点头,没有隐瞒:

“是的文队长,那天在商场刚好遇见了刘主任。”

文铁柱眉头习惯性地一皱,但这次不是生气,而是带着点释然和亲近:

“嘿!甭叫队长,生分!叫老文就行!”

“说实话,兄弟,那天听说厂里要派车给一个新来的拉私人物品,我这心里头老不痛快了!”

“寻思着又是哪个草包关系户塞进来混饭吃的!”

“可今儿见了你,知道了你的根脚,兄弟,我服气!真服气!”

“朝鲜战场十年汽车兵,这是真本事!我文铁柱就佩服有真本事的人!”

他拍着胸脯,油污的工装拍得啪啪响。

何卫国感受到他的直爽和敬重,也笑道:

“老文,你太客气了。以后都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兄弟。”

“对!就是这话!”文铁柱很高兴何卫国上道,大手一挥:

“兄弟,你开车修车的手艺,我是一百个放心!”

“不过嘛,这厂里送货的路线、各车间的门道、仓库的规矩,你还得熟悉熟悉。”

“这样!”他转头冲着不远处正检查轮胎的刘军喊道:

“刘军!今儿卫国兄弟就跟你搭班!”

“跑两趟活儿,你带着他认认路,把咱们这摊子事儿,里里外外的门道,都给兄弟讲透了!”

“得嘞!队长!您放心!包我身上!”刘军放下手里的撬棍,高声应道,脸上带着笑走过来。

文铁柱满意地点点头,又对何卫国补充道,手指点着场地上停放的嘎斯车:

“对了,卫国,咱们厂的家伙什儿你也看到了,就这些‘老嘎斯’和几辆更老的雪佛兰,都是从战场退下来的老东西。”

“出车前,必须里里外外检查一遍,机油、水箱、刹车、轮胎、传动轴……一样不能马虎!”

“这玩意儿路上趴窝可不是闹着玩的!另外,”

他指了指远处几个探头探脑、略显局促的年轻面孔:

“那几个小子,是咱们运输队的学徒,也是咱们队里未来的苗子。”

“我一个人实在掰扯不过来,以后你有空,也帮我搭把手,带带他们。”

“教会了他们,咱们也能松快点儿!” 他的语气带着老技工的责任感。

何卫国对此并无抵触。

既然队长发话了,这就是他分内的工作。

技术这东西,在规矩内传授,他没问题。

他爽快应道:“行,老文,你安排了我就照办。带新人也是应该的。”

文铁柱看何卫国答应得干脆利落,不推诿不矫情,更是觉得对脾气。

他就喜欢这种干脆、有本事、能扛事儿的!

掏出半包揉得皱巴巴的“大前门”,自己叼了一根,又递给何卫国一根:

“来一根?”

何卫国笑着接过:“谢了,老文。”

文铁柱又给刘军散了一根、

三人就着文铁柱那沾满油污的火柴点着了烟。

文铁柱吐出一口烟圈,对刘军道:

“刘军,卫国兄弟就交给你了。今儿任务轻,两趟货,送完就带他好好熟悉,甭赶时间!”

“明白!”刘军应着,对何卫国笑道:“走吧,卫国兄弟!咱先去拿单子!”

何卫国跟着刘军往场边那排红砖平房走去,手里还拎着崭新的工装和饭盒。

刘军瞥见他手里的东西,眼中闪过一丝羡慕,忍不住感叹:

“嘿,卫国兄弟,你这门路可以啊!”

“头天报到,工服、手套、连饭盒都齐活了!还是崭新的!”

何卫国一愣:

“嗯?老哥,这……上班领工服不是应该的吗?”

刘军摆摆手,压低声音:

“嗐!哪有那么快!”

“一般新来的,头一周都旧的临时装凑合。”

“得等政审材料、档案啥的彻底落听了,行政科那边才给批条子领工服,还不见得是新货!”

“饭盒更得自己买,厂里顶多给你个搪瓷碗打饭就不错了!”

“你这全套崭新的,啧啧……”

他语气里没有嫉妒,只有纯纯的惊奇和“果然有背景”的了然。

何卫国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张友海科长虽然没亲自送他过来,但这无声无息的照顾,已经给得足足的了!

他心里对周振邦的“打点”又加深了认知,同时也有些不好意思。

他含糊地解释道:

“咳,可能……张科长看我是退伍军人,给了点特殊照顾吧。”

刘军心照不宣地嘿嘿一笑,没再深究。

他更看重何卫国这个人——有背景却不拿架子,技术硬还懂礼数。

他岔开话题,指着前方一个房间:

“走,先去拿派车单和钥匙!待会儿你来开,试试咱们这‘老嘎斯’的脾气,跟你在部队开的车有啥不一样!”

“路上我再给你讲讲厂里送货的规矩,从仓库提货到出门条,再到各个车间接头的人……门道多着呢!”

“还有啊,跑外头也得留心眼儿,油耗、路况、跟装卸工打交道……老哥我慢慢给你说道说道!”

第72章 配送规矩

两人并肩朝调度室方向走去,刘军边走边低声解释:

“卫国,拿配送单子,通常都在调度室。”

“但有个例外——”他刻意停顿了一下:

“送特供系统的活儿,单据得去厂委办公室领。”

“今天这趟,就是这路数,给友谊商店和区委机关送的。”

他看何卫国眼神里带着询问,继续道:

“跟普通调度比,送特供这套流程,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规矩和流程都要多一些!”

何卫国了然地点点头。

他明白,在这个物资管控极其严格的特殊年代,涉及友谊商店这种专供外事机构的地方,任何环节都必须加倍谨慎。

背后的考量盘根错节,绝非三言两语能道尽。

说话间,两人已快步来到厂委办公室。

这里的气氛明显比调度室肃穆许多。

刘军熟稔地跟门口的人打了招呼,很快,一张盖着鲜红印章的“特供物资配送单”就交到了他手里。

单据的纸张似乎都比普通的要厚实些。

拿到这至关重要的“通行证”,两人立刻返回停车场。

发动了那辆老嘎斯,径直开往厂区深处一个戒备森严的区域——特供物品专用装车点。

车刚停稳,何卫国就感受到了此地的不同寻常。

装车过程在两名神情严肃的人员全程监督下进行:

一位是挎着枪、眼神锐利的保卫科干事。

另一位则是戴着眼镜、胸前别着钢笔的厂委办公室干事。

两人目光紧紧锁定搬运工手上的每一个箱子,核对单据上的品名、数量,一丝不苟。

所有贴着特殊标识的货箱终于稳妥地码进了车厢。

就在何卫国以为可以关门走人时,让他略感意外的一幕出现了。

那名保卫科干事并未离开,反而开始对嘎斯车进行极其细致的检查!

他猫着腰,仔细查看车底盘、轮胎缝隙、引擎盖下甚至驾驶室座位底下,不放过任何可能藏匿物品的角落。

确认车辆本身绝无夹带或异常后,他才直起身:

“行了,可以走了。路上注意安全,封条不得破损!”

何卫国这才走到车头,从工具箱里抽出那根沉甸甸的摇把。

只见他腰背发力,大臂猛地一抡!

“吭哧……吭哧……突突突——!”

只几下,老嘎斯便启动了,排气管喷出一股淡蓝色的烟雾。

很快,车子驶离了食品厂大门。

“老哥,”何卫国打破了车内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