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青青青青衫啊
一机部的林司长看着台上口若悬河的陈司长,忍不住小声嘀咕。
“瞧把老陈给能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那些玩意儿是他们外贸部研发的。”
话里带着点酸味,却又藏不住那份自豪。
掌声稍歇。
陈司长发言后,一机部的林司长才走上台前。
同样的。
他也没有太多废话,而是简短地讲了几句。
至此。
冗长的官方讲话,总算告一段落。
台下的工人们早就有些不耐烦,伸长了脖子等着真正的主菜。
……
……
接下来。
便是所有人最关心的任命环节。
林司长清了清嗓子,而后目光扫过全场,在念完新厂的厂长和副厂长之后,刻意停顿了片刻。
然后才一字一顿地念道:
“经部里研究决定,暂任命刘光奇同志,为红星创汇机械厂技术总工!”
话音落下的瞬间。
雷鸣般的掌声轰然炸响!
这掌声跟刚才给司长们鼓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此刻的鼓掌,是有力度的,是发自肺腑的,甚至有人激动地吹起了口哨。
“好!”
“就该是刘总工!”
台上的陈司长和林司长对视一眼。
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丝惊讶,他们知道刘光奇在工人群众里的威望高,却没想到高到了这个地步。
台下的掌声更响了。
所有人都知道,整个红星创2.4汇机械厂,真正的核心并非厂长和副厂长。
而正是这位传说中的刘光奇同志!
刘光奇走上台,接过任命书,目光扫过台下熟悉的面孔,心头也是感慨万千。
“工人同志们!”
“技术是咱们厂的根。从今天起,我将跟大家一起,把每一个技术产品都做好——”
“咱们不仅要挣外汇,更要挣面子!”
“让那些老外,提起种花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咱们红星厂!”
话音刚落。
工人群里就有人喊:“刘总工,我们信您!”
紧接着。
更多人跟着附和,声音里满是信任和期待。
仪式结束后。
林司长和陈司长没急着走,跟着新厂的一众班底,去了生产车间。
看完一条条整齐的生产线后!
又转身对刘光奇笑着说道:
“光齐同志!”
“新厂这几个车间的生产线,我们也了解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开个会吧。”
“正好,我们也有点事要和你谈谈。”
……
——————————
PS:今天去了趟医院,刚打完吊瓶回来,大家放心,更新不会少的。
求订阅,求全订,求自订!.
第107章 领导面前,句句都是红色语录!
巡视完车间,会议室里的气氛便有些微妙。
烟灰缸里,多了几个烟头。
林司长和陈司长一路上对生产线的成本、性能和效率问得极为详尽,显然是做足了功课。
此刻,两位部委领导坐定.
却不再谈生产线,反而将一份文件推到了刘光奇面前。
“光齐同志,你先看看这个。”
陈司长的声音不疾不徐。
刘光奇闻言接过文件,纸张不厚,拿在手里却感觉沉甸甸的。
他目光一扫,阅读速度快得惊人,数字和文字仿佛主动往他脑子里钻。
广交会订单汇总表。
当看到最下方那个用红笔圈起来的总数时,饶是刘光奇早有心理准备,心跳还是漏了一拍。
上面的数字。
简直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人眼热。
坐在一旁的王建国伸长脖子瞥了一眼,差点没从椅子上滑下去,他下意识地看向刘光奇,嘴巴张了张,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这泼天的订单,要把人砸晕了!
“我跟老林合计了一下。”
陈司长掐灭了手里的烟,身体微微前倾。
“就咱们红星创汇机械厂这几条生产线,马力全开,工人三班倒连轴转,这笔订单想在年前交货,恐怕也是痴人说梦。”
林司长跟着敲了敲桌子,补充道:“问题是,国际市场的交货期,从来不会等人。”
话说到这里。
两位领导交换了一个眼神。
最终,还是林司长开了口:“这次电饭煲在广交会上的成绩,轻工部那边也注意到了。”
“他们……已经联系了我和老陈,想要和我们谈谈上下游的电器厂合作问题。”
“不过这事,我们不能替你做主。”
陈司长缓缓说道。
听完这番话后,刘光奇顿时反应过来。
这是打算分一些订单给轻工部下面的电器厂啊!
……
……
王建国这边。
听到领导说,让轻工部直属的电器厂,也跟着一起生产的时候……
他当场便有些着急。
这可是他们红星创汇机械厂的拳头王牌。
自己还没站稳脚跟呢!
怎么把他们研究处辛苦研究的东西,就这么给出去了?
不过,他也就是在心里着急一下。
这年头,可是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直属厂的生产和调度,都由部委统一分派。
他这位抓生产的副厂长,也改变不了部委的决定。
某种意义上来说。
轻工部现在是不如一机部受重视,毕竟重工关系到国防、工业基础等各个方面。
但轻工部也有自己的优势……
那就是能创汇!
这几年的广交会,大部分的外汇产品,都是由轻工部创汇创出来的。
更何况——
电饭煲、电磁炉这些加热产品,本质上都属于轻工部的范畴。
电器这一块。
轻工部下面的直属厂,才是最适合生产的单位。
在订单够多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