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青青青青衫啊
话音落下!
方副厂长叹了口气,脸上却没有太多失望。
事实上!
他心里也清楚,津城渤海厂是新厂,技术和产能本就比不过那些老牌电器厂。
能来参与选拔,已是积累经验。
一旁。
方丽丽却僵在座位上!
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她看着身前从容淡定的刘光奇,看着他一句话就能决定一家厂的合作去留。
她突然想起。
自己当初相亲时,曾坚定的认为,跟她回津城,凭着她的副厂长爸爸,能让刘光奇少奋斗几十年。
现在想来,那番话是多么幼稚可笑。
眼前的男人!
根本不需要靠任何人帮忙,他靠自己的能力,就已经远超她的想象。
……
……
选拔会结束后!
东风电器厂、燕京电器三厂等五家实力强劲的轻工电器厂成功入选。
紧接着。
这几家电器厂的代表们,围着刘光奇和王建国,兴奋地讨论着后续的合作细节。
方副厂长拉着方丽丽,准备离开。
路过时,他忽然停下脚步,对着刘光奇诚恳地说:“刘总工,我们渤海厂这次回去后,会好好改进技术。”
“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能跟你们红星厂合作。”
刘光奇站起身,笑着点头:“方厂长客气了,只要符合要求,我们随时欢迎你们合作。”
“谢谢刘总工!”
方副厂长闻言,总算松了口气。
对于眼前的刘光奇,既公正,又给足了自己渤海厂面子,很是感激。
这样的年轻人——
难怪能被部委看重,能做出一番大事业。
……
——————————
PS:求订阅,求全订,求自订于.
第111章 产量暴增!连锁反应,掀起一场电饭煲风暴!
下游协作厂敲定!
一时间,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的——
自然是那些成功拿下红星厂下游协作的电器厂代表。
离开时,一个个红光满面,走路都带风,手里攥着那份薄薄的下游协议,像是攥着厂里未来几年的技术。
当然。
愁的也并不是那么愁。
尤其是来自津城的渤海厂代表,临走时那脸色带笑,倒也没有太多落选的低沉与失落.
相反,那是一种干劲十足,卷土再来的势头。
原因很简单。
刘光奇并没有堵死他们下次合作的机会。
只要实力足够,符合下游合作的要求,红星创汇机械厂这边欢迎他们下次再来。
在这样的勉励与鼓舞下。
这些轻工业电器厂代表们,一个个也不觉失落,反而很感谢这位年轻的刘总工。
……
……
会议室的门关上,隔绝了外面的嘈杂。
王建国长舒一口气,整个人松弛下来,他几步凑到刘光奇身边,压低了声音,眉眼间全是佩服。
“光奇,行啊你!”
刚才那事处理得漂亮,既公正,又给足了津城那边的面子。”
刘光奇笑着摇摇头。
他知道王建国想说什么,目光落在桌上的合作协议上:“咱们“一九七”选协作厂,是为了把产品做好,为了创汇。”
“公私要分明,不能因为私人关系影响工作。”
“渤海厂态度是好的,只是因为改制新建的缘故,技术暂时跟不上。”
“我给他们一个机会,也算是给津城那边一个台阶。”
“等他们什么时候能达到咱们的要求,合作的大门随时敞开。”
“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嘛!”
王建国咂咂嘴,这才彻底回过味来。
刘光奇这一手——
既坚持了原则,又卖了人情,还留了后路,简直滴水不漏。
“你小子,心眼子比蜂窝煤还多。”
王建国忍不住笑骂一句。
刘光奇也笑了。
他靠在椅子上,话锋一转:“不过说真的,津城那边的轻工业底子,却是不能小瞧。”
“好几家电器厂,实力都很强劲。”
“就说那个津城无线电厂,去年就捣鼓出了咱们种花家第一台电视机!”
“虽然去年一整年,产量仅为100台,信号也仅能覆盖四九城,但这也足以说明人家的技术实力。”
刘光奇眼里闪着光。
是的,津城无线电厂去年,就已经试制出了种花家第一台国产电视机。
四九城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
这台电视机的诞生,标志着种花家电视机制造业的起步。
只是因为产量太低。
电视机这玩意,只能作为高端奢侈品,存在于四九城的几个顶级大院里面。
所以说,津城的技术并不差。
可惜的是。
那家无线电厂并不打算生产电饭煲,所以没有过来参加下游协作。
不然他还真想见见他们的技术骨干!
老一辈的研发人员,或许没有刘光奇这种站在巨人肩上的方向感,和专业知识感。
但他们的能力,却永远不必怀疑!
……
……
王建国这边。
听完刘光奇的话后,也是连连点头,心里越发佩服刘光奇的格局。
他之前,只想着怎么处理好眼前的人情世故。
而殊不知。
自己这个技术总工的搭档,目光却早已放在了整个行业的格局上。
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看着王建国脸上变幻的神色,刘光奇站起身,将桌上的协议一份份整理好,拍了拍。
“行了,别在这感慨了。”
“咱们下游协作的电器厂也谈好了,也是时候通知下去,让工人们加快进度了。”
就这样。
刘光奇和王建国结束了交谈。
而王建国这位抓生产的副厂长,也没闲着,回去后便喊来了所有车间主任。
让他们全力以赴的投入生产。
而事实证明。
这次下游协作的电器厂敲定,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