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刘家大少,一路进部! 第20章

作者:是青青青青衫啊

  刘光奇笑着点头,脚步没停。

  他知道,自己这要是站定了聊天,没半小时脱不开身。

  没办法。

  谁让他是这片胡同里,唯一一个大学生呢?

  刚到95号院门口。

  就见阎埠贵背着手站在门墩上,见人就打招呼:

  “哟!李大爷遛弯呢?吃了吗?”

  “王婶儿买酱油去?”

  此刻的阎埠贵,活脱脱一尊门神。

  很多四合院小说,都把阎埠贵这种行为,当作是占便宜没完,甚至笑称门口大粪车经过,都得尝尝咸淡。

  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

  刘光奇心里门儿清,这阎老抠住在前院,借着管事大爷“街道联络员”的名头,管着大门钥匙。

  每天晚上锁门开门,能多领两块钱补贴。

  别瞧这钱少!

  那也够他买十斤棒子面了,是典型的阎埠贵算计之道。

  小学老师的工资虽然稳定!

  但那也是稳定的少,更架不住家里人口多,不多搂点外快咋活?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

  这话还是没错的。

  ……

  “光奇回来啦?”

  见刘光奇回来,阎埠贵笑得眼睛眯成条缝:“部里上班咋样?还适应不?”

  “还行,挺顺的。”

  刘光奇没多聊,侧身进了院,懒得跟他磨牙。

  跟跟阎老抠这种自诩文化人聊天。

  基本上,三句不离“恭维”和“好处”,忒费脑子。

  穿过前院往中院走!

  满院子,依旧是熟悉的烟火气。

  秦淮茹蹲在石板上搓衣服,肚子已经显怀了,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小当就要出生了。

  该说不说。

  这朵白莲花也是懂的装勤快的,天天雷打不动地,在众人下班后才开始洗衣服。

  洗两下就直起腰揉揉后腰,额头上挂着细汗。

  那姿态……

  难怪看的傻柱心痒痒的,蹲在对门墙根儿,眼睛却跟粘在秦淮茹身上似的。

  嘴角时不时地还挂着痴笑。

  这也就是贾东旭还没死,否则他可就不只是躲在家里偷偷地看了。

  至于易中海。

  则是在院子里,教着贾东旭钳工技术:

  “三级工考试,就考这齿轮咬合,间隙必须两毫米,多一丝少一丝都得返工,记牢了!”

  总有些四合院小说,爱写易中海不教贾东旭真技术。

  其实仔细想想就知道不现实。

  要知道!

  自从1956定级之后,之前的初级技术工人,对标的就是一到三级钳工。

  主要负责基础的钳工操作和维护工作。

  初级!

  顾名思义,不管是钳工,锻工,还是其他工种……

  前三级是真不难!

  轧钢厂几千人,哪怕他易中海不教,贾东旭多花点时间,问问其他中级工,都能琢磨出来。

  以易中海的精明……

  又怎么可能靠不教技术,故意留一手,去拿捏贾东旭,让他死心塌地给自己养老?

  还是那句话。

  这个年代的人都不傻。

  相反,经历过战火的摧残,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他们其实更有心机,更懂得怎么维护自己的利益。

  易中海不傻,贾东旭更不傻。

  ……

  这时。

  秦淮茹眼角的余光,也是看见了刘光奇。

  随即抬头,笑着打起了招呼:

  “光齐回来了!”

  即便以秦淮茹的眼光来看,都不得不承认,整个四合院里,乃至整个南锣鼓巷,最好看的就属刘光奇了。

  跟画报里走出来的人似得!

  可惜,当初她18岁嫁到四合院的时候,刘光奇才12岁,刚上初中,不然高低要考虑一下还嫁不嫁贾东旭。

  大学生,部委干部,浓眉大眼又好看!

  哪一条都是最理想的选择!

  果然。

  秦淮茹这一开口,中院的目光,也是适时的转向刘光奇。

  “贾家嫂子!”

  见状,刘光奇也是笑着挨个打招呼:“这不,刚下班……”

  “一大爷,东旭,柱子哥,吃了吗?”

  秦淮如目光望向刘光奇,笑着说:“听说你今天是第一天上班,部里伙食咋样?看你这饭盒鼓鼓囊囊的。”

  “挺好的,食堂给打了肉丝青菜。”

  “那可真不赖。”

  傻柱正愁没机会,离他的秦姐近一点,只能躲在屋里偷看。

  这会。

  见刘光奇下班回来,他也是凑过来,笑道:“部委食堂的伙食可以啊,改明我也去轧钢厂食堂申请申请,向部委伙食看齐。”

  易中海白了他一眼:“别在这儿耍贫嘴。”

  转头又对刘光奇点头:“光齐第一天上班怎么样?还习惯吗?”

  “挺好的,同事们都挺照顾。”

  刘光奇笑着应着,脚底下没停,再聊下去,饭盒里的肉该凉透了。

  后院里。

  二大妈正蹲在灶台前添柴火,看见刘光奇回来笑道:

  “可算回来啦!”

  “我给你和你爸做了炒鸡蛋,刚出锅还热乎着呢!”

  刘海中早搬着小马扎蹲在院里。

  见刘光奇回来,“腾”地站起来,俩手在衣襟上蹭着:

  “今天上班表现的怎么样?我可是听说,那大机关里规矩多,稍有不慎就挨批。”

  “爸,您想啥呢。”

  刘光奇把帆布包往桌上一放,笑道:“挺顺的,还帮下属厂解决了点机器毛病。”

  …….

第19章 想啥来啥的自行车票!

  “下属厂?那个厂?”刘海中往前凑了凑,鼻尖都快碰到刘光奇的帆布包。

  “第二机械厂!”

  “嚯,那可是不比我们轧钢厂规模低的大厂啊?”

  刘海中眼睛瞪得溜圆:“你说解决机器毛病?啥机器能难住他们整个技术科,需要你们工业部出面解决?”

  这话刚落音!.

  屋里又蹿出俩小脑袋。

  正是15岁的刘光天,拽着13岁的刘光福,扒着门框直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