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青青青青衫啊
在机关单位里,级别和职位从来就不是一回事。
一个萝卜一个坑!
坑就那么几个,想占坑的萝卜却能堆成山。
行政级别到了,那是你的资历,但实权的职位,得靠机遇、靠背景,更得靠慢慢熬。
特别是像后勤处,总务处这些地方!
别说行政15级了。
就是有一批行政14级的老同志,不也照样在正科的位子上干着?
说白了——
副处级,从来不等于副处长。
这是部里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而这。
也是王建国为什么最后选择申请调往红星厂的原因。
在一机部,他只是行政15级的研究处小组组长,但到了红星厂,他可以成为厂里的副厂长。
如今。
刘光奇年纪轻轻就跨进了副处级门槛,并且还直接成为了研究处的副处长。
0 ··求鲜花·· ····
这速度绝对比坐火箭还快。
当然。
对于刘光奇的火速提拔,一机部里,绝大部分人还是表示认可的。
不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人认可,就难免总有那么一两个酸溜溜的声音。
“这就副处了?不合规矩吧?”
“规矩?什么规矩?”
“人家研究处能跟你们那些养老部门比?为了大西北的军事项目,研究处正副两个处长都被调走了!”
“位置本来就空着,只不过之前一直由林司长代管而已!”
那人被怼得脸一红,还想嘴硬。
“那也不能……”
“不能什么?再说人家刘光奇同志,晋升凭的是什么?是天上掉下来的?”
“人家是拿得出实打实成绩的!”
“不说人研发的那些创汇神器,就说红星厂赚回来的外汇数字,说出来吓死你!”
“眼下人研发的电烤箱,又要冲欧罗巴西方市场……”
“这些功劳加在一起,换谁不得升?”
“你只看到人刘处长被火速提拔,却没看到人刘处长创下的成绩和功劳,愚不愚蠢?”
旁边的年轻干部,回想着刘光奇的功劳,语气里满是敬佩。
俨然是把刘光奇当做自己的偶像!
.. . ...
这哪是部委同事。
这简直就是他奋斗路上的灯塔啊!
……
……
一机部大楼里。
几个不同部门的处长,难得地凑在一块儿,手里捧着搪瓷缸子,话题也绕不开刘光奇的名字。
“咱们部里,多少年没出过这么年轻的副处长了?”
一个处室的处长咂了咂嘴。
眼神里满是感慨:“而且还是正儿八经搞技术出身,能钻研,还能抓生产,两手都硬!”
“何止是硬,简直是钢板!”
“我在部里待了快半辈子了,就没见过这么能干的年轻人。”
另一个处长接话道:
“技术上的事儿我不懂,但我就知道一点,他把咱们的东西卖到国外去,换回一沓沓绿油油的票子,这就是天大的本事!”
“可不是嘛!我听说,商务部,外贸部那边的人,谁不想挖他走?”
“好几次想跟咱们借调刘光奇同志,过去指导工作,都被林司长给顶回去了。”
“哈哈哈,想得美!”
“这是咱们一机部自己孵出来的人才,还能让他们给叼了去?”
“这副处级,他坐得稳,担得起!”
几位在部里浮沉多年的老干部,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刘光奇这年轻人。
靠得住!
说不定就是他们一机部未来的顶梁柱!
……
……
同一时间。
红星创汇机械厂。
厂区上空的大喇叭里,也同步播报了关于刘光奇的任免通知。
正在组装电烤箱的工人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活。
抬头望向广播喇叭的方向。
“刘总工又升了?”
“行政15级,而且还是部里研究处的副处长!”
“刘总工好样的。”
一个年轻焊工激动地喊道,手里的焊枪都忘了关,火花溅在地上噼啪作响。
“就是,刘总工早就该升了!”
“咱们厂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全靠刘总工带咱们搞这些外汇产品!”
这边的工人们语气里满是自豪——
他们可不管什么年纪轻轻,不管什么升职太快,他们只知道自己这个厂,可以没有厂长,没有副厂长,但绝对不能没有刘总工。
升职好啊,这职得升啊!
至于那些技术科的技术员,他们之中,有不少就是刘光奇从母校带回来的学弟学妹。
他们此刻也是兴奋不已。
刘光奇学长,毕业才多久,就晋升研究处的副处长。
太牛了!
……
——————————
PS:求订阅,求全订,求自订于.
第136章 赵父的心思!总后大院接亲!结婚!
车间里。
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王建国正俯身检查着一条崭新的生产线,手里攥着一把活动扳手,仔细调试着电烤箱外壳的固定螺栓.
听到广播时。
他手里的扳手顿了一下。
他抬起头,望着办公楼的方向,嘴角露出一丝释然的笑。
几秒钟后。
他紧绷的嘴角慢慢松开,化作一抹发自内心的笑。
那是一种卸下了千斤重担的释然。
一机部,研究处!
副处长。
曾几何时,这几个字是他在一机部,反复念叨的执念。
当初。
大西北项目上马,部里的研究处人才,几乎被搬空,连处长和副处长,都亲自带队去了大西北。
他以为自己终于等来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