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刘家大少,一路进部! 第240章

作者:是青青青青衫啊

  整个红星创汇机械厂的众人,对这次的接待任务,都不怎么满意。

  不过这是外贸部和外交部安排的。

  更是在会议上举手通过。

  他们没法拒绝。

  而部委领导那边,也知道红星厂这边有情绪,私下里特意找阎参赞叮嘱过……

  让他看情况办,灵活处理。

  ……

  ……

  李厂长倒也不愧是在外贸部待过的人。

  对这种场面门儿清。

  他快走几步,主动伸出手,笑着开口道:

  “欢迎各位同志,欢迎各位专家,来我们红星厂考察指导工作!”

  率先与李厂长握手的那位毛熊代表。

  只是象征性地碰了一下李厂长的手,注意力完全没在对方身上。

  相反。

  他的目光越过人群。

  漫不经心地扫视着厂内的车间和设备,那眼神,就像一个富豪在打量一处破落的农庄。

  在他看来——

  种花家的这些生产车间。

  更像是捡了他们毛熊的垃圾,修修补补出来的破烂玩意儿,完全上不了台面。

  “真是想不通。”

  “这么普通的设备车间,是怎么创造出那样的东方魔法?”

  对此。

  翻译脸上一阵尴尬,不知道该不该翻译。

  索性——

  毛熊这边的代表,也没有为难身后的翻译,目光在人群中逡巡片刻,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他忽然用毛熊语开口。

  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喙的命令意味:“刘总工是哪一位?我想先见到他。”

  他身旁的翻译正要清嗓子开口传话。

  一个清朗平淡的声音却直接响了起来,用的同样是字正腔圆的毛熊语。

  “你好,我是刘光奇。”

  人群中,刘光奇往前站了一步。

  他本不想这么早出头,奈何人家指名道姓,点名要找他,他自然也不会藏着掖着。

  话音刚落,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毛熊这边的代表,猛地扭过头,眼睛里满是惊愕:“刘总工,你会说我们的语言?”

  “天呐,你说得比我的翻译还要标准!”

  他身旁的翻译官脸色一僵。

  表情有些尴尬。

  刘光奇则是从容地回答,既不炫耀也不谦卑:

  “大学时选修过,顺便读完了你们毛熊动力学院的全套机械专业教材。”

  这话一出。

  鹰钩鼻代表眼中的惊愕瞬间转为了浓厚的兴趣。

  ……

  ……

  随后。

  在所有人的目光中。

  毛熊这边的代表,也是将这钱那副懒散傲慢的态度,一扫而空,连珠炮似的问道:

  “既然你读过我们的教材书。”

  “那我问你,关于重型卧式车床,在加工大直径长轴时,如何抑制让刀和震动问题?”

  “要知道,此前我们教材上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

  这个问题又急又专业!

  毛熊的翻译一时没跟上,卡在了让刀这个词上。

  然而。

  刘光奇却无缝衔接,直接用毛熊语回答:

  “教材上说的是通过调整刀具几何角度,和切削三要素来改善,但这治标不治本。”

  “真正的问题在于现在的机床精度,尾座刚性不足……”

  “以及主轴箱的齿轮传动间隙过大。”

  他顿了顿。

  看着对方愈发专注的眼神,才继续道:

  “在高负荷切削时,尾座产生的位移,回影响齿轮间隙的震动被放大,两种效应叠加,才导致了严重的让刀。”

  “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研发精度更高的机床!”

  一番话,说得从容淡定。

  不仅点明了病灶,还直接给出了最优解。

  毛熊代表彻底被镇住了。

  这个问题,当初他们毛熊专家组讨论了小半年,还在为到底是刀具问题,还是床身问题争论不休。

  最后得出的结论——

  正如眼前这个年轻人,说的那样。

  解决的办法。

  唯有研发出更高精度的机床!

  之后,毛熊这边的代表,拉着刘光奇又问了一连串关于机床设计,生产线优化的问题。

  同样的。

  刘光奇一样是对答如流。

  他很清楚,面对这群高傲的毛熊,想要让他尊敬你,首先你就要有压得服他们的学术能力。

  否则。

  从根本上他们就瞧不起你了,就别指望会对你有多少客气。

  毛熊为什么一起瞧不起种花家的工业技术?

  说到底。

  还不2.4是他们认为,种花家的工业都是在他们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

  ……

  最后。

  刘光奇的一番话,让毛熊代表彻底收起了轻视。

  他拍着刘光奇的肩膀说:

  “刘,你很有才华!我们毛熊研究院,正好缺你这样的人才,有没有兴趣来我们毛熊工作?”

  “待遇随便你提,还能给你分配公寓和汽车。”

  在场的众人。

  出了能听懂的人外,其余的人一脸懵逼。

  不知道毛熊代表叽里咕噜在说什么鸟语,反而是外交部这边的众人,都脸色大变——

  毛熊的邀请可不是谁都能得到的,这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阎参赞刚欲开口。

  却见刘光奇已是笑着摇了摇头,用毛熊语坚定地说:

  “谢谢毛熊同志的看重!”

  “但我是种花家培养的工程师,我的根在这里。”

  “我更想把自己的技术用在祖国的工业建设上,而不是去国外发展。”

  一旁的阎参赞看着这一幕。

  忽然有些明白,刘光奇为什么能够让他们这么多领导喜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