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青青青青衫啊
不是给厂里的?那你搁这叽里咕噜半天?
……
……
紧接着。
只听毛熊代表继续说道:“这是我们赠予刘同志的私人礼物。”
这话一出,比刚才的炸弹威力还大。
李厂长的表情瞬间从狂喜转为错愕,再到茫然。
私人礼物?
一台精密机床?
毛熊这帮人……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
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
毛熊代表团看着刘光奇,眼神里满是期待:
“我相信,以刘你的工业知识,有了这台设备,一定能研究出彻底解决【让刀和震动】问题的更高精度机床。”
“到那时也一定会与我们分享成果,对吗?”
无疑。
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用一台样机,换一个未来的技术突破!
他们并不亏。
至于说,研究成功了刘光奇会不会分享给自己,他们是完全不担心。
刘光奇不分享——
种花家一定会有乐于分享的自己人。
“谢谢毛熊同志的信任!”
刘光奇笑了。
他认真地点了点头:“我会让这台机床,为我们两国的技术交流,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该说不说。
毛熊这一波及时雨下的还真是及时。
事实上。
在电烤箱的设计完成之后。
他已经在考虑从零开始,去捣鼓一台种花家真正意义上的高精度数控机床。
作为上辈子的机械工程博士。
没人比他更清楚,在这个工业基础一穷二白的年代,一台高精度的数控机床意味着什么。
一旦研发成功。
种花家的工业水平,就会跨步式前进。
这相当于——
大家都在这场竞走比赛,而你却突然跑起来了。
可以说。
数控机床足以影响到很多个领域。
……
……
刘光奇没想到。
毛熊这次倒是干了件好事,真是想瞌睡了来枕头。
虽然他们的动机,也并不是那么单纯。
但刘光奇对此完全不在乎。
毛熊的动机不单纯,他的动机就单纯了吗?
大家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也要一步一步的走,机械工业从来没有捷径。
它需要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坚持。
从零到一。
从无到有不断地开拓。
刘光奇有把握从一到一百,但是从零到一这个过程,说实话,它比从一到一百难多了。
毕竟。
在这个年代,种花家的工业确实太薄弱了。
从零到一的过程!
光是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刘光奇有信心完成从无到有的第一步,但这里面,显然也要耗费不少的时间。
现在好了。
毛熊代表团主动赠送他一台最先进的机床,这无疑会省去他不少前期功夫。
很快。
毛熊代表团终于结束了这次访问与参观。
外交车队缓缓驶离红星厂。
直到连车屁股都看不见了,红星创汇机械厂紧绷的气氛,才终于松弛下来。
接待结束后。
王建国拍着刘光奇的肩膀说:
“行啊光奇,刚才真给咱们长脸!那毛熊一开始傲得跟什么似的,还不是被你说得心服口服?”
刘光奇闻言笑了笑。
心里却远没有表面上这么平静:
“咱们现在的技术,或许不如他们先进,但早晚有一天,我们的机械工业,会进入世界一流水平。”
李厂长也点了点头:“说得对!”
“只要咱们坚持搞研发,总有一天能超过他们!”
……
……
很快。
不到半天的时间。
毛熊代表团,将一台高尖精密机床当成礼物,送给了红星厂总工程师刘光奇的消息。
像长了翅膀一样。
传遍了整个红星厂,乃至整213个一机部,和各大部委。
红星厂,第一车间。
工人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活,探头探脑地往厂里技术办方向张望。
嘴里满是惊叹:
“刘总工也太厉害了吧!不仅让毛熊服服帖帖,还顺手牵回来一台宝贝机床?”
“什么叫顺手牵回来一台宝贝机床?嘴上没个把门的!”
“那叫凭本事挣回来的脸面!”
“就是!没听人怎么说的吗?毛熊的代表亲口承认,这是感谢刘总工的技术交流!是感谢!”
“嘿,管他骗来的还是挣来的,反正机床到手了!”
“刘总工就是牛!”
……
一机部。
司长办公室。
林司长看着眼前的刘光奇,笑得合不拢嘴。
“光奇同志!”
“你可真是咱们部里的福将啊!”
外贸部陈司长那边,更是拍着刘光奇的肩膀,笑道:
“这台机床要是自己买,起码得花上百万外汇,现在人家主动送上门,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何止是好事!”
林司长补充道:“有了这台机床,咱们还能顺带研究毛熊的技术,尝试自主研发咱们的机床!”
阎参赞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走上前。
拍了拍刘光奇的胳膊:“光奇同志,这次接待任务圆满完成,你立了大功!”
“我们外交部会给你和红星厂发感谢信的。”
刘光奇笑了笑:“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