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刘家大少,一路进部! 第250章

作者:是青青青青衫啊

  却听刘光奇的声音从后面传来:“爸,您等一下。”

  下一刻。

  他便是朝着刘海中,拿来一个牛皮纸袋。

  从袋子里。

  他取出了两条用素色纸包装的香烟,上面没有花里胡哨的图案,只印着两个鲜红的“特供”小字。

  那两个字——

  像是有魔力一样。

  刘海中的眼神瞬间就定住了。

  他那双老眼,直勾勾地盯着那两个字,呼吸都停了半拍。

  这可是真金白银都买不着的好东西!

  平常刘光奇会给他拿一包两包,但今天这可是直接拿两条,这可太多了。

  当即就要拒绝:

  “光齐,你这是干什么?这烟多金贵,留着给你招待领导用,你爸我一个拎铁锤的,抽这个不是烧得慌吗?”

  刘光奇直接把烟塞到他手里:

  “您拿着吧,我平时不怎么抽烟,放着也是放着。”

  他笑了笑,话锋一转。

  “平常求你来这边,你都不来,今天难得来一趟,哪有让爸你空手回去的道理。”

  “这要是让院里人知道了,还以为我这个当儿子的多不孝顺呢。”

  ……

  ……

  无疑。

  刘光奇这话,算是说到了老爹刘胖胖的心坎里。

  是啊,儿子出息了!

  他这当老子的脸上也有光。

  捏了捏手里的香烟,硬实的烟盒隔着纸袋都能感觉到。

  他不再推辞。

  小心地把纸袋揣进内兜,还特意拍了两下,确保稳妥。

  这才咧开嘴,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了。

  “行!那爸就不跟你客气了!”

  “你在部里好好干,家里有我跟你妈呢,都好着!”

  说完。

  他转身的步子都轻快了不少,像是年轻了十岁。

  走到楼梯口。

  刘胖胖又回过头,嗓门都亮了几分。

  “光奇啊,你工作是重要,可也别忘了,早点让我跟你妈抱上孙子!”

  刘光奇笑着点头。

  目送着父亲的身影消失在楼梯拐角。

  吱呀一声,门被关上。

  刘光奇背靠着门板,看着朝他走来的赵蒙芸。

  “爸今晚挺高兴的。”

  赵蒙芸帮他理了理有些褶皱的衣领。

  刘光奇捉住她的手,低头在她耳边吹了口气,声音有些沙哑。

  “我听见的,可不止这一句。”

  “他还让咱们……早点让他们抱上孙子。”

  赵蒙芸脸色一红。

  就算结婚后她也有点难以抵挡刘光奇这些话。

  因此。

  下一刻,她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人已经被他打横抱起,大步朝着卧室走去。

  夜晚——

  实木大床再次晃动了起来,一首交响曲徐徐展开。

  ……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

  刘光奇的生活,也是被压缩成了部里、厂里、家里三点一线。

  眼下。

  电烤箱的生产线,已经彻底铺开。

  至于电磁炉和电饭煲,两大车间的产量也是节节攀升,报表上的数字一天比一天喜人。

  值得一提的是。

  那批从水木大学招来的学弟学妹们,如今已经成了红星厂的技术骨干。

  在刘光奇这段时间手把手的教导下。

  他们已经能独当一面,应付车间里绝大多数的技术问题,得心应手。

  偶尔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

  就是打电话过来摇人,请刘光奇出面,下厂里给他们操作。

  渐渐地。

  刘光奇也是不怎么频繁往厂里跑了。

  大多数时间,开始留在部里的研究处,红星厂那边,已经不需要他时时刻刻盯着了。

  因此。

  刘光奇的目光,也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没错。

  电烤箱只是开胃小菜,他真正想啃的,是当前机床中的硬骨头——高精密数控机床。

  这个年代,工业发展离不开机床0 ..

  因此。

  机床也向来被称为工业母机,国之重器。

  越高端的精密机床,某种程度上,也代表工业发展上限。

  立体晶体管。

  听起来像是一个很小众的词汇,但它却是高精密数控机床的心脏。

  换而言之。

  想要研发真正的高精尖数控机床,就绕不开这个晶体管。

  只要能把它搞出来!

  种花家的机床制造业,就能一步迈入全新的天地。

  什么高精密加工,什么复杂曲面。

  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

  ……

  作为上辈子的机械工程博士。

  立体晶体管的原理和技术,刘光奇其实是了解的比较透彻的。

  可问题是。

  脑子里的原理和技术,要怎么变成这个年代的产物?

  现在难就难在——

  如何以当前这个年代的条件,制造出立体晶体管。

  作为一个研发者。

  刘光奇很清楚,许多事情,不是你知道原理和拥有技术,就可以马上研发出来的。

  年代的条件限制,才是最大的枷锁!

  好在,对于这些限制,刘光奇心里有数,并不着急。

  如今的他。

  远没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地步。

  起码,毛熊那边答应的2654型精密机床,已经在路上了。

  这台机床的分量,刘光奇比谁都清楚。

  这可是日后,毛熊家保障各项尖端制造的绝对利器,是压箱底的宝贝之一。

  即便再过三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