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青青青青衫啊
部委的普通干部是两斤肉,五斤面粉,而他们这些从直属厂抽调来的车间工人,因为立了功,凭着会餐时发的特供票,可以多领一倍福利。
四斤肉,十斤白面,四两油!
对此。
其他的部委干部谁都没有多说什么,他们心知肚明,这是人家应得的。
队伍缓缓向前挪动,终于轮到了刘光奇。
负责发放物资的后勤处办事员一抬头,看见是刘光奇,脸上的笑容顿时热情了不少。
“哟,这不是刘组长吗?等急了吧?”
办事员也是个人精。
麻利地放下手里的活计,转身从旁边单独码放的一堆东西里往外搬。
“来来来!”
“刘工,你的关晌福利在这儿,领导特意嘱咐过,给你单独备好了的!”
周围排队的人。
目光“唰”地一下全聚了过来。
只见后勤处的办事员,先是搬出一大块用油纸包着的猪肉,看那厚度,少说也有十斤,
肥瘦相间,是最好的五花!
紧接着,他又扛出一个沉甸甸的大面口袋,往地上一墩,激起一阵白色的飞灰。
目测最少是二十斤白面!
最后,还有整整一斤的油。
这还没完——
后勤处办事员,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厚实的纸信封,郑重地交到刘光奇手上。
“刘组长!”
“这些除了部里领导特批的,还有外贸部单独奖励给您的。”
“您研发的那些产品,不光是给部里,更是给外贸部立了大功!这新厂不都快建起来了嘛,你可是头功一件!领导们都记着呢!”
刘光奇摸了一下信封,分量沉得惊人。
里面硬邦邦的,似乎除了钱之外,还有一部分叠放整整齐齐的票据。
……
——————————
PS:求订阅,求全订,求自订于.
第66章 回四合院!刘海中被拆穿心思!
“那就替我谢谢领导们了!”
刘光奇毫无烟火气地的手下信封,淡淡笑了起来。
办事员还想多聊几句,套套近乎!.
可看后面排队的架势越来越多,也知道不能再多聊了,只能客套了几句,眼瞧着刘光奇转身离开。
刘光奇心中一算。
说起来,这段时间,他已经得到了两次来自部里领导的票据奖励了。
一次是研究加热元件和那两样加热产品!
一次是不久前,提前完成订单。
这次——
显然是外贸部那边给的!
不过。
该说不说,从这信封的厚度来看,这可比一机部的奖励丰厚多了。
这人情往来。
有时候倒是比真金白银还实在。
刘光奇自然看的出来,外贸部这显然不是什么年底福利,而是对他之前功劳的追加奖励。
顺道再卖他一个好!
正好!
自己这段时间以来,各种票证也是攒了一堆,刚好可以趁着过年这个空档,把这些票都花了。
这倒不是刘光奇手脚太大方,不知道节俭!
而是那些票据上面,绝大多数都是有着时间限制的,过期就作废,必须要用掉的!
……
……
拎着部里发的关晌福利,刘光奇走在回研究处的路上,北风卷着雪粒子,直往人脸上“一八零”扑。
冷是真冷,但那股年味却也越来越近了!
指尖捏着那个厚实的信封!
硬邦邦的边角硌着掌心,透着股踏实的分量,刘光奇回到办公室后,就随手拆了信封。
里面的东西让他挑了挑眉。
最上面是十张大黑十,崭新的票面上,工农兵的头像在雪光下泛着油墨的光泽。
值得一提的是。
大黑十还是才刚发行不久的币种,是1957年12月1日发行的。
在此之前。
最高的面额币种,其实只有5元!
十张大黑十。
这就是整整一百块!
在这个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才二三十块的年代,这笔钱堪称巨款。
随即。
刘光奇把钱抽出来,底下压着的各色票据更是晃眼:
伍市斤的全国粮票,足足六张。
这就是三十斤细粮!
三尺的的确良布票,也是六张,够全家一人做一身新衣裳了。
底下还有火柴票、香烟票、白糖票、糕点票……
五花八门的票证!
几乎囊括了市面上所有紧俏的商品。
这还没完。
在所有票据的最底下,还压着四张硬邦邦的卡纸。
刘光奇一张张抽出来,只见上面赫然印着“凭票供应”的红色大字。
自行车票!
手表票!
缝纫机票!
收音机票!
三转一响的票证,一张不落,整整齐齐!
刘光奇捏着这四张分量最重的票,一时间竟有些失神。
这年头——
一张自行车票就能让一个车间的老师傅们,争得脸红脖子粗,更别提这全套的三转一响票证了。
……
……
看着这些票据!
饶是刘光奇也不得不感叹一声:“不愧是外贸部,出手就是大方!”
当然,他也清楚……
这哪是关晌福利,分明是外贸部借着这次的福利,在给他补以奖励。
毕竟。
不管刘光奇在一机部是如何被奖励,如何被升职的。
原则上来说,与外贸部的功劳不沾边。
现在毛熊的订单提前完成!
他们自然也得弄一些拿得出手的东西,向刘光奇表示表示感谢。
笑了笑!
刘光奇随即将票据重新叠好,塞进贴身的口袋,这些东西留着过年用,正好给家里添点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