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第927章

作者:久违的大晴天

  再观察。

  再出现。

  一连试验了很多次。

  张之维心里有些明白了,变化,其实一直都在那里。

  不观察的时候,它就是线条。

  如果进行观察,或者进行推演,它就会变成火球。

  内景中,窥探天机所遭遇的天劫,和火灾天劫,在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

第901章 魔都事了,开始渡劫

  “两者虽然本质相同,但在表现上有差异!”张之维心里思索起来。

  他对天劫的理解更加深了,同时,管中窥豹,窥探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内景中的火球,是在窥探天机的时候产生的。

  所谓的天机,其实就是万事万物的命运线,交织而成的“变化”。

  这个“变化”,在不被观察的时候,是线状,观察它,它就会变成光球。

  如果观察的“变化”,所涉因果较小,线条很少,那所变成的光球也小。

  小到一巴掌就能拍碎,得知里面的信息。

  如果所涉因果很大,那就是大光球,或者是大火球。

  这个时候,你再去打它,那就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因为火球里交织的命运线太多,你自身的命运线又太少,承受不住那么大的因果,一旦接触,就会被同化进去,那你的命运也就断了。

  命运线断了,人自然也就死了。

  有些因果咒杀之术,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而如果说内景里的火球,是主动观察“变化”所出现的劫难。

  那天劫,就是被动观察“变化”,所出现的劫难。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

  当你的修为越高,自身的命运线越丰满,能看到的东西也就越多。

  就算不进内景推演,不主动窥探,也可以一眼看穿很多东西,这是无可避免的。

  而当你在观察“变化”的时候,“变化”其实也在观察你。

  因此,内景中,当你问问题时,它的形态才会改变。

  而当自身强大到一定程度后,无时无刻都能洞察到很多天地变化,那自然,天地也时时刻刻都在注视着你。

  因为你已经强大到它不得不注视你了。

  而一旦这种注视到达某种界限,它就会开始影响你,就会有三缺五弊,三灾九难。

  这也是江湖上说的遭“天妒”。

  “天妒”这个说法,有些言过其实,天和你无冤无仇,为何要妒你?无非就是一个相互注视的过程。

  而解决办法嘛……

  如果是前者,你不去内景中注视它,它就不会来注视你,劫难自然消。

  而后者就行不通了,因为是它在注视你,是它在找你,你避不开。

  这种情况下,要么你自废修为,戳瞎双眼,这样你就看不见“变化”了,“变化”自然不去看你了,劫难消失。

  要么就是借助外物,躲在一个“变化“看不到的地方,就好像现在的这个炁局一样。

  要么就是继续加强自己的权重,让“变化”只能看你,不能影响你。

  就像一个穷光蛋,如果要去内景中推演一张百万大奖的彩票号码,会很难,不是推演不出,是你打不开那个光球。

  但你要是一个亿万富翁,你去推演一个百万大奖,那光球可能一拍就能拍开。

  这就是自身权重所带来的变化。

  而一旦度过了火灾,哪怕是里面最弱的内修火灾,自身的命运线也会强大一截,强大到外界的“变化”暂时影响不到你。

  这么说有些玄乎,说简单点,其实就是自身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碰撞。

  修行,就是把自身的主观,打磨到能摆脱客观的束缚,从而和客观平等的状态。

  也就是所谓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这并不是说谁开悟了,谁达到五蕴皆空的状态,就能一蹶而就的。

  这需要时间,需要通过修行去打磨。

  搞清楚了天劫的本质之后,张之维开始观察头顶出现的那团火球,判断自己能不能应付这东西。

  判断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对比自身的“变化”,和天劫的“变化”。

  如果天劫中的“变化”比自身的“变化”大很多。

  那就不要去碰了,这是自寻死路。

  如果相当,或者自身大过天劫,那就可以去试试。

  张之维目光直视天劫变化,眼中金焰沸腾。

  虽然天劫是一团巨大的火球,但他自身实力强,“观”的境界很高,依旧能看到火球内部那乱麻一般的密集线条。

  这些线条在不断的交织,衍化,每条线走势都代表着一种未来。

  这种方式和内景推演是不一样的。

  内景推演,虽然是你主动去推演,但所得到的结果是被动的。

  它就好比在ai软件上问答案一样。

  这个答案不是绝对的,它只是基于当前的问题,从多线段的未来中,给出其中一个答案。

  而当前的这种推演,可以看到所有的线段,以及线条的走势。

  简而言之,内景推演得到的是答案,没有过程。

  这种方式得到的是过程。

  最终的结果,需要自己裁定。

  这也是为何真正本领高超的术士,都是通过夜观天象等手段来推演大势,而不是去内景中挨个去问答案。

  张之维看着天劫内的各种线条的走势,并不急着找寻答案。

  因为,他处在炁局之中,遮蔽了部份天机,所以天劫的整体线条趋于平稳,没有过于突出的。

  这代表未来什么情况能都发生。

  而且,他也不觉得,推演得出的结果就一定是准确的,最终怎么样,终究要自己去趟一遭。

  观看了一会儿,张之维收回目光,转而内视自身。

  这一观瞧才发现,比起天劫中繁复的线条,自己身上的线条竟也不遑多让。

  同时,他观察自身的时候还发现,自身的“变化”也成了一团火球。

  其炽烈程度,甚至不输在内景中推演奇技时显现出来的火球。

  这意味着他如今也成了内景中的禁忌。

  谁要是敢在内景中问和他有关的事,便会触发一个恐怖的火球。

  当然,因为这个火球就是自身的缘故,张之维并不会被伤到。

  他看了看自身的火球,又看了看天上的火球。

  忽然想到了一个取巧的办法。

  放弃复杂的推演,直接简单粗暴的对比两颗火球的大小。

  这一对比,张之维便发现,两者旗鼓相当,甚至在凝实度上,他还要胜过一筹。

  他瞬间就心里有了数。

  “既然如此,那就渡大火灾吧!”

  张之维是个果决的人,眼中金焰消失,自身炁息收敛,已然拿定了主意。

  不过,渡劫终究是大事,马虎不得,张之维打算花个几天时间调养状态,等精气神都达到最佳后,再去应对天劫。

  随即,他再次运转圣人盗,开始吸纳天地间的三才之炁。

  就在他潜心调整自身状态的这段时间。

  外界的局势却如同滚油遇火般愈演愈烈。

  魔都那边的谈判已接近尾声,尽管民众强烈不满,纷纷呼吁采取强硬立场,但谈判桌上的颓势难以扭转。

  对此这次谈判的结果,斧头帮的帮主汪雨樵大为火光,直呼这是汉奸行为,等他抽出空,非得将那些汉奸都给宰了不可。

  不过,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怎么挽回这次的谈判。

  思考良久,他打算把参与此次谈判的倭寇话事人直接杀掉。

  杀手之王做事,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但这次要杀的目标有些大,是倭寇此次行动的司令官百川。

  百川是陆军大将,这军衔放眼整个倭寇军部都没几个,杀他的难度可想而知。

  就连汪雨樵这个“杀手之王”都觉得棘手。

  汪雨樵突然有些怀念戴二当家了,若二当即不背叛自己,以他的智谋,配合自己的武力,一定能宰了那倭寇大将。

  这时,他手下四大金刚之一的“车夫”提醒他,要不要去请教一下天通教会的教主张之维?

  毕竟张之维曾在辽东宰过倭寇中将藤田,以及倭寇大将鬼岛重雄,这方面的经验比较丰富。

  汪雨樵一听有道理,若得小天师相助,强强联合,何愁事情不成?!

  最关键的是,从小天师过去的行事作风来看,在此事上,他和自己的立场应该相同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