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第933章

作者:久违的大晴天

  张静清李阎手中握住剑柄,翻腕向前平抹,长剑铮鸣出声,三道剑光劈落,斩在张之维的身上,发出几声像是用藤条抽在皮革上的闷响。

  张之维低头看向自己的手臂,刚才他感受到了一点痛感,但依旧没破防,只是破坏了表层的皮肤,留下了几道白痕。

  看样子,要是再用力一点,或是在剑锋上附着上真气,应该就能砍破了,这应该差不多就是我的极限了吧……

  想到这,张之维看向张静清,刚想开口。

  就连师父一只手举剑于眼前,另一只手掐剑诀,然后并指扫过剑锋,整个长剑放光,散发出危险的炁息。

  显然,连续两次不破防,让张静清有些怒了,他打算给张之维结结实实的来一记狠的,打破他那龟壳一般硬的皮。

  见此情形,张之维连忙摆手说道:

  “师父,打住打住,我心里已经有数了,不用再试了。”

  虽然他性命合一,又通过两次天劫,锤炼出了一副金刚体魄,面对普通兵刃,说是金刚不坏之身也不为过。

  但在没使用手段护体的情况下,真要被聚炁于锋的神兵利器捅一下,还是能捅穿他的肉身的。

  他又不是受虐狂,既然必然捅得穿,那自然没有必要再试了。

  算你小子聪明……张静清把剑往后一伸,七星法剑化作一道流光,飞入易潜的剑鞘之中,点评道:

  “你小子的体魄已然胜过江湖上绝大部分横练门派了,性命根基深厚的吓人。”

  用肉身强度来测试性命根基,对其他人来说,可能不那么准。

  但张之维不一样,他性命合一,肉身和灵魂协同进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能用这个方式去测试。

  易潜说道:“不是绝大部分,是所有,没有哪个横练门派,敢像这样用肉身硬接我的法剑,除非是使用术法类的遁光护体。”

  这点自信他还是有的。

  “这么说来,之维这小子就算不用金光咒,也能在枪林弹雨里来去自如?”张异说道。

  闻言,张静清没好气的看了张异一眼:

  “不会教就不要瞎教!”

  “金光咒是咱们的看家本领,不管是什么意外情况,进攻也好,防御也罢,第一件事情就是先使用它。”

  “不只是张之维,任何人都是一样。”

  张静清看向后面的弟子们。

  “师父的叮嘱,弟子一定记住。”

  众人纷纷回应。

  张静清点头,随后,他让丹房的人去给张之维拿点恢复自身的丹药,让斋堂的人去准备饭菜,要为张之维庆祝一下。

  众人闻言欢呼起来,托师兄的福,又可以吃一顿好的了。

  随后,众人检查了一下周围,确定无走水的风险后,回到斋堂等着开饭。

  这次的大餐,是每个人三荤三素的套餐,虽比不得酒宴。

  但一想到这是天师标准,众人就吃的很开心。

  吃完大餐,又和师兄弟们聊了会天,张之维便回到天门峰闭关。

  这次渡劫虽然提升了性命根基,但却损失也不小,需要赶紧恢复到全盛状态。

  他盘坐在歪脖树下,施展圣人盗,长鲸吸水一般的鲸吞天地三才之炁,甚至短暂的引起了元气潮汐。

  在这个过程中,歪脖树跟着吸收了一些元气,得到了巨大的好处。

  同样得到好处的,还有来天门峰之下的天通道观来上香的信众们。

  因为距离天门峰很近,张之维的吐纳,让此地聚集了大量的天地三才之炁。

  这是比天师府门口的炁局里的先天之炁还要纯粹的东西。

  普通人即便不能主动吸收,只要身处这个环境里,被动吸收一点,也能百病全消,强健体魄等等。

  这种效果立竿见影,当天很多在此地的信众都感受到了。

  一时间,天通道馆的名气越来越火,慕名而来的信众也越来越多。

第906章 给师父展示重瞳能力

  以前是天师府香火火爆,天通道观跟着分一杯羹,现在天通道观火爆了,开始反哺天师府了。

  毕竟挨得很近,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思,有些专门为了天通道观而来的香客,也会专门去一趟天师府。

  但除了那几天的好运香客外,剩下慕名而来的那些,都没有分到三才之炁的羹,自然也无任何好处。

  不过嘛,拜神就是这样,有效果就是神仙显灵,没效果那就是心不诚。

  事实也确实如此,之前好运撞上三才之炁的那一帮信众,大多是经常来这里上香的。

  后来那些慕名而来的,大多都是听到谁谁谁来这里上香,忽感一口仙气降临,吸入之后,有病者百病全身,无病者身体强健的传闻之后,来这里上香的投机者。

  这些投机者本就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所以即便他们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对天通道观的香火没有丝毫的影响。

  而在张之维闭关恢复自身的时候,外界的风波无一刻停止。

  倭寇对杀死陆军大将的汪雨樵继续了大追杀,但没有成功,反倒损兵折将。

  关外,马将军通电反正之后,借助诈降时搞到的大量资源,迅速扩充兵力,没多久就拥兵六万。

  他联合了吉省的抗倭部队,分三路进攻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冰城。

  但因为有汉奸投敌,以及一些内部因素,再加上两个倭寇师团的围攻,这场大战役以失败告终。

  倭寇一度往外宣传,说击毙了马将军。

  但实际上,关键时刻,一些天通堂口在东北仙家出手,相助他脱离了陷境。

  随后,马将军再次联合各地的抗倭部队,分四路大军,集结兵力进攻鹤城。

  但无奈,倭寇有铁路优势,能迅速支援,所以这次大反攻的结果依然失败。

  马将军再次被围,在多方相助之下,他率领几千残部,一路接连突围,最后退入了毛子境内。

  不过,即便屡战屡败,他依然没有放弃驱逐倭寇,收复故乡。

  他又从毛子那里展转回国,继续坚持自己的战斗。

  而在关外悲壮反抗倭寇的时候。

  关内也是波诡云谲。

  各派系之间政见不一,有主张对内的,也有主张对外的,各方尔虞我诈,下台又上台,上台又下台的操作比比皆是。

  而倭寇的动作也没停,在击溃了马将军等抗倭部队的主力之后,目光放到了关外,开始染指热河,在年初攻占了山海关,并一路向内挺进。

  而在这个关键时刻,金陵方调集了五十万人马,近三十个师的兵力,但却不是为了对付倭寇,而是再次开启内战。

  至于已经进入关内的倭寇,只派了三个旅去应付,并且,因为各系的私心,想残存实力来维持自己的话语权……

  结果嘛,仅仅十天,相当于半个东瀛大小的热河沦陷。

  另一边的结果也不太好,被歼灭了三个师后,灰溜溜的退走了。

  双输!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张之维还在天门峰闭关,上次渡劫的损失,用了几个月才恢复过来。

  歪脖树下,张静清拿着报纸问张之维,道: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以前,一有点事,张静清都是先找易潜,张异,张守成等人商量,但不知什么时候,张静清已经习惯了一有什么事,就来天门峰找张之维商量了。

  张之维看了张静清里的报纸,摇头道:

  “这样的结果,我并不感觉意外。”

  “怎么说?”张静清问。

  张之维说道:“天通教会有很多生意,涉及全国各地,但一直没在热河那边展开,师父您知道为什么吗?”

  张静清是一个聪明人,瞬间便明白了张之维话里的意思:“你是说,那里的军阀太贪得无厌?”

  张之维点头:“现在才三十年出头,那里类似人头税,牲畜税等各种乱七八糟的税,都收到七十年去了,民怨沸腾的很。”

  “不仅如此,所有金矿,盐矿、银矿、煤场等资源,全部都是他的人在承办,外人持有的,那就用各种方法抢过来。”

  “甚至对寺庙、商铺强征保护费,强行收地,手里握有的田地,比咱们龙虎山多十倍都不止。”

  “最关键的是,他连军费都贪,那边是北方,冰天雪地的,战士们还穿着单衣,这怎么对付倭寇?”

  “当老大的,都讲究自己吃肉,给手底下的人留下口汤喝。”

  “而此人,不仅不留汤,连口热乎点的屎都不留下。”

  闻言,张静清沉默片刻,怒斥道:“作为一个军阀,不好好打造手里的兵马,反倒各种克扣军费来削弱自己,他难道不知道,自己的荣华富贵是靠的什么吗?!”

  张之维说道:“弟子也不明白这种人是怎么想的。”

  “当前这种世道,搞到钱,难道不应该用来搞军备,打造一支强军吗?”

  “自废军备,换几仓库钱能有什么用?摆在那里好看啊!”

  张静清说道:“他敢这么做,定然是有恃无恐。”

  张之维摇头道:“那倒也没有,此人在逃离的时候,带了两百多万现大洋,还用了二百多辆卡车运私产,结果嘛……”

  说到这,张之维咧嘴一笑。

  “结果怎么样?”张静清连忙问。

  话一出口,张静清突然有些恍惚。

  从前向来是他在说、张之维在听,偶尔他卖个关子,张之维追着询问。

  如今倒像是风水轮流转,竟轮到自己成了被吊着胃口的那一方。

  张之维没注意到师傅的表情变化,说道:“我让王蔼去了一趟长郡,请了一位张家兄弟出马,使用五鬼搬运大法,直接把这笔赃款给他搬走了。”

  闻言,张静清愣了一下,哈哈大笑起来,

  “你小子做事就是机灵,对付这种鱼肉百姓的家伙。就应该如此。对了,你刚才说张家兄弟,是咱们天师府的人?”

  张之维想了想说道:“不算是我们天师府的人,但也有些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