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是有意错字
“如果敌人还有‘神’呢?”石飞说道。
他知道洋人背后是旧日支配者。
阎三勤枯瘦的身躯之中,爆发怒吼:“什么勾八神,不让老子活,老子一样砍了他!”
听到阎三勤的话,其他的人不禁被阎三勤的气魄感染,纷纷嚷嚷道:
“我们的痛苦都是那些神造成的!一定要砍了他们!”
“他们是神又如何,老子只信手里的刀!”
从古至今,不让他们活,他们就让谁死!
神都不行!
石飞闻言,不由得高看了阎三勤一眼。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枯瘦的汉子,竟有几分英雄气概。
“对!砍了他们!”之前那个说要帮助石飞的少年也大声喊道,稚嫩的脸上满是坚定。
石飞拍了拍少年的头,对着所有人说:“造反一定要规划和目标,我跟大家说个几十年前故事吧。”
几十年前,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等人以宗教为纽带,在广西金田揭竿而起,迅速席卷整个南方,建立了太平天国。
他们的旗帜上写着“天下太平”,口号是“杀妖除魔”,吸引了无数饱受清廷压迫的百姓。
太平天国的崛起如同一场狂风骤雨,短短几年间便占据了半壁江山,甚至一度威胁到清廷的统治核心。
然而,太平天国终究只是昙花一现。神权与皇权的矛盾,成为了其内部的核心问题。
洪秀全在太平天国中更像是一位宗教领袖,类似于教皇,专注于思想与信仰的传播。而军事和内政的大权则牢牢掌握在杨秀清手中。
两人在太平天国的建立过程中,一度配合默契。一个抓宗教信仰,一个抓军事,相互扶持,共同推动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
但是,随着权力的膨胀,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的没落。
杨秀清死后,洪秀全难以全面掌控太平天国的局势,内部权力斗争愈演愈烈,最终引发了严重的内乱。
清廷趁机反扑,太平天国在内外交困中迅速崩溃,曾经的辉煌化为泡影。
尽管太平天国有许多农民起义的局限性,但它并非世人想象中的那般愚昧。
权力巅峰时期的太平天国,颁布的《资政新篇》让西方传教士都瞠目结舌:设立女科科举,准女子参政;推行公产制度“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更明令禁绝鸦片、废除奴婢。
在南京城里,戴玳瑁眼镜的读书人用自鸣钟计时,在铅活字印刷的《天朝田亩制度》上勾画乌托邦蓝图。而千里之外的紫禁城,军机大臣们还在用朱砂誊写“夷务折“。
洪秀全更是一位宗教天才,他通过对《圣经》的深入研究,发现了其中的“漏洞”,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套独特的宗教体系,成为太平天国的精神支柱。
石飞继续说道:“天下苦清以久也,太平天国的兴起,更多的是清廷的狠辣剥削,让人好想反他娘的!”
“可若是没有好好的规划和远大的目标,最终也不过是太平天国一般,昙花一现。不仅你们的深海血仇也没有,还被敌人所嘲笑。”
“所以,眼下咱们先活下来,积蓄力量,制定计划,一步一步的去实现,才能达到咱们心中的目标!”
赵久书沉浸在太平天国“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故事之中,不可自拔。
阎三勤已经明白了石飞的意思,造反也是要讲究方法和规划的!没有规划的造反,哪怕是像太平天国那样拿下南方诸省,最终也只会如昙花一现,转眼熄灭!
他说道:“俺明白了!先吃饭,种地,然后活下去,再砍翻清廷那些人的狗头!”
“还有洋人和洋人的神!”赵久书也反应过来了。
阎三勤一拍大手,豪气干云地说道:“杀人!杀神!杀特娘的!干翻这个世道!然后建设一个人人都能吃上饭的世道!”
第218章 琴岛
石飞见众人达成共识,便继续说道:“红薯和玉米的种子很快就会送到。这两种作物耐旱,生长周期短,正适合现在的鲁南。等咱们有了足够的粮食,就可以收拢其他人。”
“好!”阎三勤一拍大腿,眼中闪烁对未来的希望。他说:“这片土地空着也是空着,咱们种上粮食,既能养活自己,也能吸引更多走投无路的人加入咱们!”
赵久书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惋惜:“那些都是上好的土地。以往……”
以往这些田地都是抢破头的肥田,如今却荒废无人问津。
“听说,去年冬天的时候,很多人就去琴岛了。”人群中忽然有人开口说道。
听到他这样说,阎三勤点了点头说:“你这么说,我想起来了。今年过年的时候,镇子上的老爷都不见了,过年也没有什么年味。”
春江水暖鸭先知,大旱来临之前,那些有门路的人早已逃之夭夭。只剩下他们这些无依无靠的百姓,眼睁睁地看着大旱与蝗灾席卷而来。
“琴岛吗?”石飞低声重复了一遍,脑海中浮现出阿箬三人的身影,还有极乐天的线索。
一切似乎都指向了琴岛。
他对阎三勤说道:“我有几个友人失踪了,他们好像就是去了琴岛。我还有一些恩怨在琴岛需要了结,琴岛我要去一趟。”
“恩人要去多久?”阎三勤问道。
“多则半个月,少则五六天。”石飞回答,“临走之前,我来跟你们说说我这一路的所见所闻。”
于是,石飞将自己从南到北的经历娓娓道来,分析了现阶段各个阶层的情况。众人听得入神,仿佛一下子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整个世界。
世界原来是一层一层的,非常清晰。
说完后,石飞便离开了庙宇,向着西边的琴岛而去。他的脚程非常快,很快就来到了琴岛。
琴岛,位于山东东南,因其靠近海边,形似一把古琴而得名。
越是靠近琴岛,石飞就越感到这里与其他地方的格格不入。
首先是气候。山东大旱已久,虽然石飞引发了一场雨,但沿途依然可见枯草、枯树,以及被蝗虫啃食殆尽的草根。
琴岛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没有蝗灾的肆虐,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仿佛连风都带着海水的咸味。
其次是人气。其他地方百里无人烟,偶尔见到的人不是饿死的尸体,就是被衙役押送的囚徒。
琴岛依旧人声鼎沸,街道上熙熙攘攘,仿佛从未经历过灾情。小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闹声,甚至还有街头艺人的琴声,交织成一幅繁华的画卷。
最后,则是这里的洋人很多。
不是一般的多,而是出奇的多。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西班牙人、荷兰人等等。他们穿着奇异的服饰,操着陌生的语言,在街道上穿梭。
更让石飞震惊的是,他们驾驶的并非普通的汽车,而是一种冒着蒸汽的钢铁巨马!
这些钢铁巨马高达两三米,四肢铁蹄踏在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屁股后面喷出白色的蒸汽,仿佛从某个诡异的梦境中走出的怪物。
巨马的身上还挂着火枪和长矛,显得既威风凛凛又令人不寒而栗。
琴岛的街道两旁,高耸的蒸汽管道如同巨蛇般蜿蜒盘旋,齿轮装置在机械的轰鸣声中缓缓转动,仿佛整座城市都被机械与蒸汽所支配。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煤烟味和机油的气息,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低沉汽笛声,像是某种巨兽在低吼。
这里的建筑风格与传统的中式建筑截然不同,尖顶的钟楼直插云霄,铁铸的桥梁横跨河流,镶嵌着彩色玻璃的窗户在阳光下折射出斑斓的光芒,透露出一种异域的风情。
街道上,蒸汽驱动的机械马车缓缓驶过,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路边的摊贩叫卖着稀奇古怪的机械零件,铜管、齿轮、蒸汽阀门堆满了摊位,仿佛整座城市都在为某种巨大的机械装置服务。
强烈的蒸汽朋克风格,巨大的荒谬感,让石飞啧啧称奇。
这特么的给我干哪来了!
同样是沿海城市,琴岛与鱼城完全不同。
鱼城的街道上还能看到些许传统的影子,而这里却仿佛被某种外来的力量彻底改造,成了一座机械与蒸汽的乐园。
琴岛的本地人似乎对这些早已见怪不怪,他们匆匆走过街道,脸上写满了疲惫与麻木,只顾着为生计奔波。这一点,倒是与其他地方的人没什么两样。无论什么年代,为了生计奔波的人,都是一样的。
石飞的目光越过街道,望向远处的海面。几座岛屿上冒着浓重的黑烟,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滑腻腻的气息,仿佛某种不可名状的存在正在暗中窥视。
这一切无一不在表明,琴岛的背后,依旧有旧日支配者的影子在操纵。
尤其是琴岛之中,两股不加遮掩的气息高调地宣告着自己的存在。
一股是克苏鲁,另一股是哈斯塔。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陌生的旧日支配者气息,在这座岛屿城市中飘荡。
其中就有……伊戈罗纳克的气息!
终于在这里找到了阿箬他们的踪迹!
石飞顺着感应到了伊戈罗纳克气息,朝着一个地方赶去。一路上蒸汽气哨的声音和蒸汽的白雾,让他觉得自己好像并不处在山东地界上!
街道上,他看到许多人围在洋人开的米行前,愤怒地抗议洋人囤积粮食、哄抬粮价。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绝望与愤怒,手中的标语在风中颤抖。
不远处,教堂前排起了长队,人们衣衫褴褛,眼神空洞,只为了领到一口救命的食物。
在街角的奢华餐厅里,洋人和富商们正享受着山珍海味,红酒与牛排的香气飘出窗外,与街边的饥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路边,一个瘦骨嶙峋的流民蜷缩在墙角,已经饿得昏了过去,他只有等死。
石飞看到一幕一幕人间的悲剧。
他知道,不会错了。这就是山东,这里就是清末的神州大地!
第219章 入庙
顺着蝎神伊戈罗纳克的气息,石飞来到了一处寺庙前。
这是一座真正的寺庙,飞檐雕花,古色古香,静静地矗立在琴岛闹市之中,与周围蒸汽朋克的机械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寺庙的正门上悬挂着一块斑驳的牌匾,上面用苍劲的字体写着“黄云寺”三个大字。
石飞站在寺庙门前,抬头望了望那高耸的飞檐,檐角上挂着铜铃,微风拂过,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寺庙的墙壁上爬满了藤蔓,青砖黛瓦间透出一股肃穆的气息。然而,这座寺庙却隐隐透着一丝诡异。
明明是佛门清净之地,却让他感觉到一股若有若无的怪异气息。那气息,他非常熟悉。
正是黄衣之王哈斯塔。
“难道这里不是阿箬藏身的地方,而是被阿箬打伤的极乐天僧人的地盘?”石飞眉头微微皱起,心中猜测。
他原本以为伊戈罗纳克的气息会将他引向阿箬的藏身之处,却没想到竟会来到这样一座寺庙。
他正要迈步进去,却被两名和尚拦住了。
“施主!本寺乃是佛门清修之地,除了初一、十五,不对香客开放!”其中一名和尚身着黄色僧袍,双手合十,语气恭敬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他年纪轻轻,面容清秀,但眉宇间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尚身上隐隐散发着一股奇特的气息,既不像普通的僧人,也不像普通人。
直白的说,不太像人!
石飞没有多言,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随后径直朝寺庙内走去。
那两名和尚站在原地,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定住了一般,愣愣地看着石飞走进大门,无法阻拦,也不能阻拦。
进了大门,迎面便是韦陀殿。
上一篇:火影:从吃下黄金果实开始
下一篇:斗破,这个熏儿好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