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三十九
“报告,前往赤塔的侦察机已返回,照片已取回。”
说着,他将刚刚冲洗好的照片放在梅京美治郎身旁。
“嗯?”
梅京美治郎顺手拿起照片看了一眼,看完后便愣在了原地。
他看到了什么?
一群穿着他们军装的士兵正在城内活动,城头之上还有膏药旗飘扬,还能看见一堆士兵聚集在一起吃饭。
“真的是帝国的军队?”
梅京美治郎一脸茫然,接着将照片递给吉本贞一,皱着眉头道:“吉本君,这是帝国哪一支军队?”
吉本贞一看完照片后也一脸茫然,摇了摇头道:“刚才已经给关东军各部发去电报,没有部队抵达赤塔,这也许不是帝国的军队,会不会是谁冒充帝国军队?”
“有人冒充帝国军队?进攻毛熊?”
第436章 远东军的覆灭
梅京美治郎此刻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着他前行。
突然现身于赤塔的“帝国军队”,还有突然冒出来的西伯利亚自由军。
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推动着他与毛熊开战。
但这些人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难道是想让毛熊和他们鹬蚌相争,最终这个幕后黑手坐收渔翁之利?
可他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从相貌上看,这些人与帝国士兵并无区别,会不会是支哪人伪装的?”
吉本贞一提出了一种可能性。
“支哪人?”梅京美治郎听到后,思索片刻,接着摇了摇头说:“不可能,支哪人如今自顾不暇,怎么可能出现在赤塔?”
梅京美治郎直接排除了这个可能性。
“那会是谁呢?”
“让特高科和情报部门去调查吧,或许能查出些结果。现在不管是谁在帮我们,对我们而言都是好事。赤塔被攻占,毛熊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彻底瘫痪,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调集更多部队进入外兴安岭地区。”
“哈衣!”
“命令……”
随着时间的推移,鬼子逐渐意识到,他们对毛熊部队战斗力的判断确实出现了偏差。
开战一周后,鬼子关东军第一方面军成功攻占了远东的两座小城市——红亚尔和埃基姆昌(更新时候记得配图)。
这两座城市被攻占后,毛熊远东方面军的退路被切断。
随着第二方面军从南向北推进,兵临共青城城下,第三方面军从伯力一路打到共青城,此时共青城内的三十万毛熊部队面临着被全歼的危险。
这三十万部队可是毛熊在远东的精锐力量,如果这支精锐部队覆灭,毛熊将彻底丧失对远东的掌控权。
然而,随着鬼子完成两面合围并切断退路,如今毛熊这三十万部队要么死守共青城,要么就继续往东撤退,撤到庙街,然后上演一场远东版本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从庙街撤往库页岛。
五月二十四日,共青城战役打响。
毛熊远东方面军撤到共青城后便开始修筑防线,在共青城外十公里处挖掘战壕、设置路障,还修建了各种堡垒,试图以此拖延鬼子的进攻。
同时,伯力被攻占,毛熊在远东地区最大的机场——伯力机场也落入敌手,毛熊开始丧失制空权。
无论是从雅库兹克、恩格里,还是从库页岛等地区机场起飞的飞机,往返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鬼子的飞机则开始掌控制空权,在开战前就对毛熊进行了狂轰滥炸。
关东军此次可谓是倾巢而出,将这些年积攒的军火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甚至连华夏战场原本准备的一些战役都被迫紧急叫停。
与此同时,关东军方面向大本营求援,希望能调集一支分舰队,在鞑靼海峡附近进入阿穆尔河,逆流而上炮击共青城。
而鬼子陆军则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开始向共青城发起总攻。
鬼子大本营起初是反对关东军与毛熊全面开战的,但战事开启后,关东军不仅没吃亏,反而占了上风,鬼子大本营的态度也逐渐发生转变。
其实鬼子大本营也是无奈之举,原本关东军与大本营关系不佳,关东军听调不听宣,大本营的陆军官员中很少有人支持关东军。
但此次关东军的行动,得到了陆军派系的支持。毕竟对于陆军来说,与关东军之间的矛盾属于内部矛盾,而与海军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只要能压制海军,陆军也就顾不上其他了。
哪怕关东军因此再度壮大,那也是陆军内部的事。
所以,鬼子大本营陆军在接到关东军的求援后,立刻组织舰队北上,进入鞑靼海峡,与毛熊的太平洋舰队对峙。
没错,鬼子陆军是拥有舰队的,只不过这支舰队大多由运输舰和一些小炮艇组成,战斗力并不强,要是面对美国海军,只能充当靶子。
但他们面对的是毛熊的太平洋舰队,这支太平洋舰队的大部分舰船服役寿命都已超过二十年,全是老旧船只,且仅有两艘巡洋舰和十一艘驱逐舰。
虽然毛熊战斗舰的吨位占据优势,但舰船太过老旧,能出动的舰船仅有一半。双方交火后,部分鬼子陆军舰艇进入阿穆尔河,逆流而上支援共青城。
攻城第一天,在重火力的掩护下,鬼子对共青城外的防御阵地进行了火力覆盖。
不过,此时毛熊守军的重火力依然充足,双方打得难解难分,鬼子损失了大约半个师团的兵力,仅仅占领了毛熊在共青城外的部分阵地。
但由于鬼子掌握制空权,毛熊的炮兵阵地一旦暴露,鬼子的轰炸机和战斗机便立刻俯冲轰炸。
经过一天的战斗,毛熊的重火力损失大半。等到第二天鬼子再次进攻时,毛熊的重火力已被压制,不得不出动装甲部队进行防守反击。
然而,同样因为缺少制空权,坦克部队一出动,鬼子飞机就在毛熊坦克上方狂轰滥炸。
即便如此,毛熊在第二天还是守住了外围阵地,但代价是六百多辆各式坦克、装甲车被摧毁,鬼子也有六千多人被击毙,一万三千人受伤。
到了共青城战役第三天,缺少了重火力和装甲部队的掩护,鬼子的进攻没有遇到太大阻碍,第三方面军从两个方向攻入共青城内,与毛熊部队在城内展开了巷战。
共青城并非大城市,在鬼子连日的狂轰滥炸下,共青城内的毛熊守军渐渐支撑不住,再加上逆流而上的鬼子舰艇提供火力支援,毛熊部队每天都有两万多人伤亡。
共青城战役开始后的第七天,毛熊部队趁着夜色的掩护,开始向庙街方向撤退。
但此时再撤退已然有些迟了,鬼子第一方面军在占领红亚尔之后,便向庙街发动了进攻。
最终,毛熊远东军还剩十七万人被鬼子部队围困在了拉扎列夫附近,与库页岛隔海相望。
……
……
……
五更万字送上,正好一百万字了,一共用了一百一十八天,平均每天八千四百多字,看在我这么勤奋的份上,大家送点礼物吧,孩子饿了。
然后今天飞国外,所以白天没空码字,明天请假一天,感谢诸位一直以来的支持,安顿好了就补更,最后磕头感谢一直以来支持的书友,我会继续努力!~
第437章 鬼子在远东的胜利
鬼子并没有学德三,将毛熊大军包围在拉扎列夫之后,直接选择猛攻。
毛熊部队虽然拼死抵抗,但是缺少补给,缺少重武器,最终只有两万多人成功登上了船只,被运送到了库页岛,剩余的十五万大军,全部都在拉扎列夫投降,成为了鬼子的俘虏。红色为鬼子进攻方向,补上昨天忘记放的图历时接近二十天的远东战役彻底地画上了句号。
此次战役,从进攻伯力,再到彻底占领远东外兴安岭以东到鞑靼海峡,共计八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鬼子一共有四万两千三百余人玉碎,受伤六万四千余人。
对于关东军来说,这个损失不算小,但是相比于战果,这点损失根本不值一提。
除了占领了八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鬼子击毙毛熊远东方面军十三万六千余人,俘虏十五万人,远东军除去少部分成功撤退转移之外,大部分被鬼子歼灭或者是俘虏。
除此之外,远东最大的城市,伯力,第二大城市海参崴还有第三大城市共青城全部落入鬼子手中。
鬼子占领了远东油田六十三座,各种矿场一百七十二个,林场一千七百二十七个,缴获了大量物资。
这些物资可以说极大的缓解了鬼子内部的资源紧缺。
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是,远东战役结束之后,鬼子在远东算是一家独大,没有对手,可以继续往北向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现在都是鬼子的囊中之物。
六月初,鬼子第一方面军成功越过了外兴安岭山脉,抵达西伯利亚地区,占领了恩格里,并且持续向北进军。
六月十五日,鬼子先头部队抵达了雅库兹克,雅库兹克的守军奋战两天之后,最终寡不敌众,东西伯利亚最大城市雅库兹克被鬼子占领,飘扬起了鬼子的膏药旗。鬼子占领西伯利亚示意图六月二十三日,鬼子登陆部队从库页岛的南北两端登陆,分别占领了南部重要城市霍尔姆斯克,和北部重镇奥哈,开始对库页岛上的毛熊守军进行最后的总攻。
六月二十六日,鬼子海军的一支分舰队在鄂霍次克海峡找到了毛熊的太平洋舰队,经过了一天激战,消灭毛熊太平洋舰队,击沉巡洋舰一艘,驱逐四艘,毛熊在远东的军事力量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几乎被鬼子全部歼灭。
莫斯科,克林姆林宫内。
大胡子看着远东传来的噩耗,面部表情凝重,朱可夫站在一旁沉默不语,局势的发展已经超越了他们的预期。
“远东军队战斗力居然如此不堪?”
大胡子对于远东被鬼子占领并没有过于愤怒,实际上鬼子这种速战速决的打法,反而让大胡子松了一口气。
“远东军队缺少训练,装备也比较老旧,精锐部队被我们抽调了到了莫斯科……”
大胡子摆了摆手道:“我不需要你解释失败的原因,战败就是战败,我现在只想知道,鬼子他们能够吃下远东多少区域?”
朱可夫思索了一下之后,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只有这一片区域,再往北冬季他们受不了,我觉得鬼子接下来的重心应该会是西进,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占领远东的精华地区,特别是贝加尔湖地区。”
“远东地区还有多少兵力?”
“贝加尔湖军区还有十五万兵力,从其他各个地区抽调还能抽调大约三十万兵力。”
听见三十万的兵力,大胡子看着地图思索了一下道:“你觉得我们应该守住哪里?”
朱可夫在地图上指了指赤塔的位置:“赤塔,虽然赤塔之前被鬼子部队偷袭占领了下来,但是又被我们重新夺回,远东方面军之所以会战败,完全是因为远东地区地形复杂,不适合大兵团作战。”
“赤塔地形开放,适合装甲部队活动,鬼子装甲力量不如我们,加上我们抽调了不少空军集中在赤塔周围,只要不丢失制空权,赤塔不会丢,只要能守住赤塔,就可以遏制住鬼子西进,等到我们解决欧陆战场,就可以转头解决鬼子问题。”
朱可夫看的很明白,当初远东军被包围的时候就曾经想要下令撤退,但是却被大胡子阻止,结果远东部队被全歼,但是三十多万远东军被全歼,对于毛熊来说并不算是伤筋动骨,动员一下就能再武装出几十万的部队。
“哦,就按照你说的办,远东那边应该交给谁负责?”
现在远东的唯一问题就是没有一个合适的指挥官,朱可夫在远东指挥过作战,对于那边的将领比较熟悉,所以大胡子想要听一听他的意见。
朱可夫思索了一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科曼,他指挥装甲部队的能力见识过,将科曼从第十七集团军司令员位置调走去组建坦克军,也是朱可夫的意见。
但是科曼已经被调走,剩余的将领朱可夫快速的过了一遍之后发现,有能力都已经被提拔走。
这个时候朱可夫突然想起来一个人,一个自己之前没有什么印象的人,前段时间第十七集团军新上任的集团军司令员加斯蒂洛维奇向统帅部发来了一份电报。
电报内容就是加斯蒂洛维奇判断,德三接下来的攻击目标可能是斯达林格勒,希望统帅部可以重视。
当时这一份电报内容朱可夫看了一眼,不过没有重视,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德三已经开始向斯达林格勒周围开始增兵,同时从打入德三的内部情报人员获得的情报,德三确实要准备对斯达林格勒动手。
这一份电报被翻了出来。
所以朱可夫对于这个第十七集团军司令员有了一些印象。
人在万里之外的外蒙地区,但是却能够判断出欧陆的局势,证明这个人有一定的统帅能力和大局观。
“第十七集团军司令,安东加斯蒂洛维奇这个人能力不错,他在一个多月前发了电报到统帅部,判断德三接下来的进攻方向可能是斯达林格勒。”
上一篇:斗罗,什么?我竟成了唐三他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