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吨力量,我在红楼莽穿天下 第361章

作者: 慕辰辰

  红楼大汉!

  京都城!

  皇宫外!

  贾琥在看到武云帝吃惊的表情,嘿嘿一笑,随即吩咐将士将身旁的马车上的麻布掀开。

  武云帝看着一辆辆马车上面堆积的那一个个的箱子。

  武云帝的呼气渐渐的急促了起来。

  贾琥看着武云帝的神情,表示能理解。

  按理说武云帝作为皇帝,应该是富有四海,是天下最富有的人。

  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然而在这个红楼大汉,武云帝却是非常的穷,经常为钱发愁!

  贾琥穿越的这红楼时间也有几年的时间,对于大汉的财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红楼的大汉王朝算是贾琥映像中最穷的帝国了。

  自从大汉立国后,经历过开国皇帝,太上皇一朝,现在到了武云帝时期,大汉目前最重要的困难就是是财政困难。

  在内忧外患的岁月里,东边的是鞑靼所在的草原,西边则是突厥,南边则是有鲜卑,女真,契丹等一些小族,北边则是匈奴了,其危害不小于鞑靼和突厥。

  朝臣在国库堪忧的情况之下,曾多次提出用皇帝的私房钱(也就是内帑)来应对大汉王朝危机。

  然而武云帝为了大汉帝国,无可奈何!

  也曾多次从内库中拿取钱财,以至于从大汉立国不足百年,武云帝的内库中,已经是没有多少的余粮了。

  所以上次贾琥赠送天香楼的股份是,武云帝才会那般的高兴。

  红楼大汉的开国皇帝建立大汉,为了约束后世皇帝,以避免后世皇帝因为昏庸无道而奢侈浪费,从而波及天下!在财政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财政政策!

  大汉的税收政策规定,地方政府收齐税收之后,统一运送京城入库。

  库房也分内库与外库,外库也就是国库,而内库则是皇帝的私人小金库!也就是所谓的内帑,也叫私帑。

  而国库的范畴很广,包括户部管辖的太仓库,全国收取的税收,最大的一部分就是贾琥前几日去江南的盐税了。

  而内府诸监,如牺牲所,神乐堂,太常寺,光禄寺,国子监则各有自己的仓库,这些都是相互独立的仓库,不属于户部管辖,但是,他们都属于国库!

  而皇帝内库更加简单了,简单的来说,就是各地给武云帝上贡的供物。

  而且,在大汉,,律法明确规定了官不可与民争利,这里面就包括了皇帝。

  所以武云帝在朝廷重臣请求下,从内库中取出的钱财,都是先辈们的积蓄。

  而大汉各地献给武云帝的供物,也只是基本上刚好够用于宫内的生活开支而已!

  而武云帝为什么不在国库中拿钱给自己用,这其中还有另一个故事。

  在大汉开国的时候,大汉的开国皇帝认为全天下都是自己的了,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直到开国期间,异族入侵,需要钱财的时候,发现朝廷无钱可用。

  好不容易度过这次危机后,这位大汉的开国皇帝自我反省后。

  便下令把国库与内库分开,目的就是为了约束皇帝滥用国库!

  经过这件事,这位大汉的皇帝明白。

  皇帝动了国库的钱,以后有需要花钱的地方,官员会说钱被皇上用了,国库没钱!

  大汉开国的时,那时文官还是相当牛的,逆鳞之事太常见了。

  所以说是这位大汉的开国皇帝反省,还不如说是被朝廷的重臣给约束的结果。

  但是,这也为以后的文官独大,从而埋下了隐患。

  这些文官大臣们见皇帝开了这个口,后面这种现象也成为了常态,这也是造成武云帝现在几乎是穷困潦倒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这些文臣的心中,天下是皇帝的天下,在大汉王朝危难的时候,皇帝应该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私房钱解国家燃眉之急!

  然而实际却是,皇帝官僚都是既得利益者,如果帝国灭亡,大家谁都没好日子过,大家的利益都会受损!

  红楼大汉在这种情形畸形发展,官僚文臣,手里有的是钱,还有江南财阀,他们堆积了大量财富,而老百姓却穷困潦倒!

  其中最为代表的就是江南的官员,盐商们。

  这些商人与官员,官官相护,欺上瞒下,手中积累了大量的钱财。

  然而在大汉王朝危难之际,这些官僚除了大声疾呼,似乎没有其他办法。

  他们不愿意皇权干涉他们的利益圈!

  于是他们天天嚷着让皇帝拿私房钱解决帝国危机!

  因此,每逢大臣们问皇帝要私房钱,因为有了先例,这让武云帝无话可说!

  官员们一看,皇帝词穷了,更是得理不让人。

  以后只要谈到经济问题,他们就拿内帑搪塞。

  第一方便甩锅,第二有道德支撑,天下都是武云帝的,我们只是在帮武云帝打工的。

  于是,时间久了,大家就会觉得,帝国灭亡是因为皇帝不舍的拿私房钱造成的!

  好像皇帝拿了私房钱就可以解决一切烦恼一样!

  事实上大家都一样,谁也别说谁,更何况,现在的武云帝压根就没什么钱了!

  而在武云帝时期,前科探花林如海曾像武云帝觐见,建议武云帝向江南富户不仅仅是收盐税,还要这些江南富户们纳税,以此来填充国库。

  然而这些文臣大呼小叫,说这是妖言惑众,要斩首以谢天下!

  这其中包括户部尚书也在反对。

  因为他们都知道,一旦开了这个口。

  武云帝之后一旦没钱了,就会伸手想这些富户们要钱。

  而这些文臣,恰好也属于这一类。

  林如海因为动了大家的奶酪,被朝廷的官员排挤。

  最后林如海下江南,一方面是收到了武云帝指示。

  另一方面也是应为林如海的这番话,让他在这京都城待不下去了,武云帝想要庇护他,只得将林如海外放了。

  而这些文臣们也是十分的精明,皇帝的内帑到底有多少钱,在他们的圈子中,已经不是秘密了。

  武云帝在没有贾琥的天香楼之前,内帑年收入大概一百万两左右。

  它的收支都会有专门的财务进行管理!

  虽然大臣无权查皇帝的账,但是皇帝的账本也绝不是什么秘密!

  重点在于,皇帝年收入与支出,必然需要政府部门做预算。

  这个肯定与皇宫的生活相匹配!

  因此,说白了,无眼底其实也是月光族。

  不对,是年光族,因为武云帝压根存不住钱!

  虽然武云帝的内帑到底有多少钱,这些文臣们都知道,但是却没人去戳破这个秘密。

  每年该要钱的时候,还是张口就要,因为大臣们需要用这个去堵皇帝的嘴!

  就算武云帝天天喊没钱,财政连年亏空。

  皇帝开口让大臣们捐,大臣们怎么办?

  只能拿内帑说事,只要一提内帑,武云帝便无话可说!

  因此,武云帝在看见贾琥运回来这般多的银两,才会直接正经当场。

  “贾莽夫,这些你从何来的々〃 ?”

  武云帝吃惊的看着眼前地那一个个的箱子,对着贾琥开口询问道。

  “皇上,这些都是臣从江南带回来的。”

  贾琥自得的对着武云帝开口说道。

  “这些都是从江南带回来的?”

  武云帝继续吃惊的对着贾琥开口询问道。

  “嗯,没错,臣把那些盐商的家都抄了,一共抄家所得一亿六千多万两。”

  “还有若干的奇珍异宝。”

  “皇上,臣都给你拉回来了。”

  贾琥站在原地,语气十分自得的对着武云帝开口回应道。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江南八大盐商之一的横游前,在贾琥即将出发的前一天。

  自动备好了自己的八成身家,足足有三千万两白银。

  横游前亲自带着小厮们,将这些银子装上马车,给贾琥运了过来。

  而武云帝对于前面贾琥说的话,完全没有听到心里去,口中喃喃自语道:

  “一亿六千万两!”

  “一亿六千万两!”

  武云帝连连的深吸了几口气,但是不管怎么做,都平复不了自己心中那十分激动的心情。

  “贾莽夫...”

  武云帝十分深情的看着贾琥,对着贾琥呼喊道。

  “额...”

  贾琥一阵恶寒,这武云帝看着自己的眼光,就像是看着自家的小媳妇一样,令贾琥浑身不自在。

  “皇上,这些东西给放在哪里?”

  贾琥急忙的对着武云帝开口说道。

  武云帝抬头看着天空,闭上眼睛,再次深吸了几口气后,缓缓的吐了出来。

  “先拉到你那个冠军侯府去吧,你那冠军侯府大致已经修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