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吨力量,我在红楼莽穿天下 第376章

作者: 慕辰辰

  这位琏二奶奶意向是雷厉风行的,她晴雯还没有见过王熙凤这个样子。

  贾琥余光看着小晴雯这个样子,也不说话,

  在贾琥的映像中,这王熙凤应该是并不缺钱。

  但是贾琥也明白这王熙凤为什么要这样做。

  王熙凤不缺钱,但贾家的荣国府缺钱啊,而且出的多进的少。

  作为荣国府的管家人,王熙凤只能想尽办法赚钱。

  王熙凤出身显赫的王府,舅舅更是九门提督的王子腾,就连父亲和哥哥均在朝为官。

  王熙凤作为家中的独女备受宠爱,后来在姑姑王夫人的撮合下,嫁给了贾府的贾琏做妻子。

  王熙凤出嫁的时候带了丰厚的陪嫁,而在贾府又每个月都有月例银子,可她却甘冒奇险做起了放贷的营生。

  这不得不说这王熙凤嫁入荣国府之后,这荣国府其实就已经开始落败了。

  王熙凤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在嫁到贾府之后却立刻接手了管家职权。

  她做事果断,言谈举止颇有男儿风范,贾府中的长辈对她都十分满意,出来进去十分有派头。

  既然享受了管家带来的权利,也要承担这份压力,所以王熙凤平时除了拼命省钱之外,还要思虑赚钱之道。

  荣国府虽然也是侯爵府,但是并没有想宁国府这般,在玉之辈中出了一个冠军侯贾琥。

  在老爵爷荣国府贾代善去世之后,这荣国府却一天不如一天。

  后辈子孙没有一个争气的,整日只知道花天酒地。

  再加上年头不好,庄子里的收成一年差过一年,贾府也逐渐没落,开支远远大于收入。

  可没有任何人认识到这份危机感,大家照旧吃喝玩乐,可王熙凤作为管家的人却不得不管。

  在依靠不上别人的时候,只能自己想办法,而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能想到的生财之道只有放高利贷。

  以此来拼命的维持贾府表面的繁荣。

  贾府甚至还知道,王熙凤多次将自己当陪嫁首饰解贾府的燃眉之急。

  贾府虽然没落,可所有人出来进去仍然讲究排面,日常饮食起居照旧精细讲究。

  尤其是贾母,日常花费够普通人家一年的用度。

  王熙凤自嫁到贾府之后,贾母对她十分照顾,王熙凤不愿委屈了贾母,所以想尽办法满足贾母的要求。

  而且不仅如此,贾琥想到这里,扭头看了一眼平儿。

  原本在红楼中,这王熙凤放银子的事情,本来是没有这么多人知道的。

  就是因为平儿将这个消息悄悄的放给了贾宝玉的大丫鬟袭人。

  可能这平儿的出发点是好的,想要通过袭人将这个消息告知贾宝玉。

  在通过贾宝玉,让贾母知道现在荣国府的收支情况。

  但是,估计平儿也没有想到,就因为这件事情。

  导致王熙凤最后被休的下场。

  平儿在贾家的口碑,远比王熙凤更好。

  王熙凤管家手段酷烈,引得人怨声载道。

  周瑞家的作为王家人都觉得受不了,更别说其他人。

  还是平儿在王熙凤背后经常“做好事”,小厮兴儿都夸她好,说有了罪责求一求平姑娘就完了。

  之前刘姥姥被女婿指使来荣国府,就是受到了女婿的指点,

  让刘姥姥来荣国府之后,先来找周瑞家的。

  而这周瑞家的也知道刘姥姥的来意,便直接带着刘姥姥先去见了一面平儿。

  而平儿的作用,就是在这其中作为一个缓冲。

  由平儿将话带给王熙凤,比自己或者是刘姥姥直接见王熙凤的面还要好。

  也正是平儿如此周到,使得她在贾家广受好评。

  然而人无完人,平儿也有缺点。

  比如她的口风不紧,经常会将王熙凤的家事透露出去。

  其中就包括王熙凤挪用月例银子放高利贷的事。

  就算是平儿的出发点是为了王熙凤好,但是王熙凤放利钱的伏笔,早在林黛玉进贾府,她登场时就有伏笔。

  王夫人当时就问她月钱可放完了没。

  如今袭人问月钱问题,平儿告诉她月钱被王熙凤拿出去放利钱了。

  按说王熙凤挪用公款放利钱这件事非常严重。

  管家人提前支取月例银子放出去牟利,涉嫌“监守自盗”。

  大汉的律法不允许,荣国府家规同样不允许。

  在大汉,原本对女人的约束极多,其中“七出之条”明确规定“偷盗出”。

  也就是偷窃婆家以及其他人的财物者,涉嫌行为不端的媳妇,可以直接“休”妻。

  王熙凤如此大量挪用月例银子放贷牟利,就是涉嫌“偷盗”。

  既然挪用了月例银子,必然造成月例银子不能够按时足额发放。

  肯定损害家里人的利益。

  比如袭人之所以主动询问平儿为什么还不放月例银子,就是因为怡红院如今银子短了。

  她提前未雨绸缪才开口询问。

  怡红院都着急了,说明月例银子发放时间肯定是超了极多。

  比如原来每月十五发放,如今到了月底还没动静,当然要人着急。

  怡红院不缺钱,袭人只是怕偶尔贾宝玉出门要用钱再短了。

  但不表示别人不缺钱。

  贾家内部的丫头们,大多不用什么钱。一切衣食住行都由主子发放。

  她们的月钱不多,也不是工资而是零花钱。

  但外头那些婆子、男丁们则不一样。

  他们每人背后都有一大家子人口,都要指着这项收入养家糊口。就像柳家的好几个女儿,很多都没进来工作。

  需要靠她的月钱养活。他们的月钱就是工资。

  王熙凤挪用月钱晚发放,那些有钱的人家不在乎。

  但没钱的人家,万一再有个病症需要用钱,可就抓瞎着急了。

  放贷肯定影响到各房各家的正常运作。

  所以,王熙凤放高利贷这件事,知道的人有限。

  影响极坏十分隐秘,绝不可能告诉任何人知道。

  可如今平儿就偷偷将这个秘密告诉了袭人,尽管袭人与她关系亲密,口风严谨能替她守口如瓶。

  但秘密终究不是秘密了。

  平儿走漏消息给袭人,若单纯用用二人闺蜜情深是解释不通的。

  万一消息走漏了,袭人是不是成了嫌疑人?

  况且秘密泄露对王熙凤也不好。

  真要被长辈们知道问责如何交代,是不是真要被“休”?

  平儿看似随口一说,却关系重大。而她并没有泄密的觉悟,这就是个人的短问题。

  以及她与王熙凤主仆之间存在的问题。

  平儿有问题,不光是高利贷这件事。

  后面贾琏被打,也是她去告诉的薛宝钗。王熙凤羞于出口的下红之症,平儿告诉了鸳鸯。

  王熙凤暗中下手害人,平儿又隐晦告诉了尤二姐……

  这些事串联起来就会发现平儿的立场有问题。

  如果再联系小厮兴儿对平儿交口称赞,则显得很怪异。

  王熙凤管家尽管手段极端,却也不是不问是非,还是有问题才惩戒。

  可她发号施令后,平儿则在后面常常放水。

  于是王熙凤的名声越来越臭,平儿名声越来越好。这也是鲍二家的提议贾琏把平儿扶正的原因。

  坏事都让王熙凤干了,平儿却借着王熙凤的“坏”得了好名声。

  这是什么道理?

  尤其她经常劝王熙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行权”大观园小厨房也是各种和稀泥掩盖,弄来弄去全是王熙凤的不是。

  得罪了林之孝家的,王善保家的和邢夫人这些人。

  如此平儿真是一心为了王熙凤好么?

  为她自己才对吧。

  一旦平儿成了侍妾,再生下儿子,以她积攒的好口碑,对没有儿子的王熙凤威胁巨大。

  人无完人,平儿口风不严就是一个缺点。而因为她的言辞对王熙凤造成的损害看似不大,实际很严重。

  起码放高利贷这件事日后被很多人都知道了,让王熙凤极为被动,吩咐旺儿赶紧收回来。

  至于口风是不是从平儿那走漏的,则不好说。

  但平儿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人。

  王熙凤日后众叛亲离,平儿这次背后口舌,也是个重要伏笔。

  贾琥看着同样有些着急的平儿,虽然如今的事情都还未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