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天龙:我练武长生 第372章

作者:落叶化春生

玄渡内心不安,他感觉林灵素要用他少林举例了。

玄渡看了上方的江微尘一眼,微微一叹,低声宣了声佛号以平复心境。

林灵素的声音没有停止,“圣人是道德模范,是行为标杆。可若是他们做这一切本就怀着某种目的呢?那他们还是圣人吗?”

林灵素看向四周,知道的不语,不知道满脸懵逼。

“怎么就又不是圣人了?”

“一会儿是,一会儿不是,耍人玩呢?”刚刚说自己在家乡是圣人的那人不满道。

林灵素等众人议论片刻后说道:“圣人若怀有目的去做这一切,他就不是圣人,或者只是暂时性的圣人。

这种人我称呼其为伪君子,若能伪装一辈子,那不是圣人也是圣人,但若不能,那当他们野心暴露的那一刻,其就是大盗。

他会盗什么?盗名誉,盗声望,盗钱财,盗权利,甚至是盗国。”

众人一惊,特别是刚刚自诩圣人或者内心自诩圣人的更是如此。

林灵素说道:“我告诉你们他们会如何盗。他们对外以圣人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以此收揽人心,获得威望。

有了人心,有了威望,他们就有了权利,一村之中德高望重者受人尊敬,盗了声望,其若再有私心,他就能享受众人尊敬的同时偷偷利用众人的信任为自己牟利,盗了钱财利益。

一村尚且如此,一县一城一国又将如何?”

“如今有科举,但在没有科举之时,选官选的不就是这些人吗?这些人真的全部都是圣人吗?

不,他们大多都只是伪装,只是为了达到做官的目的罢了。”

“大家想想身边有没有这种道貌岸然的人,有没有那种明明名声极好,暗地里却无恶不作,贪赃枉法的人?”

来到这里的人大多都有一定的经历,都不是啥都不懂的萌新,稍微一说自然就明白了。

林灵素等众人消化后,接着道:“上述只是小盗,算不得大盗。”

“四百年大汉中间为何夹了一个新朝,王莽何以成功篡汉,因为在登基之前,他对外维持的就是圣人的人设。

在外勤奋好学,待人恭敬有礼,在家孝顺老母,一切优良的品质都在他身上得到了体现。

他做这一切的目的是什么?获取人心、获取威望,进而窃国,他成功了。

窃国之前他是圣人,获得威望、人心后,他就变了,由圣人变大盗。”

“当圣人是王莽的目的吗?不,不是,他当圣人是为了当大盗,窃国大盗。”

“我道门庄子早已看清了这世间的运转规律,所以留下此言,警醒世人。只可惜人性如此,纵有警世之言也是无用。”

“这是远的,也只是暂时的,接下来我要说的是近的,其就在我们身边,且当大盗当了千年了,我今天就要揭露他们。”

林灵素此话一出,众人看向佛门之人。

今天是什么场合,道佛论战,有时限的辩论,林灵素岂会说废话,最后必然要指向佛门的。

上方,江微尘笑道:“有意思,解释了这么多,铺垫了这么多,终于是直奔主题了。”

赵匡胤也是笑道:“如此能言善辩,我要不要给他封个官,不然可惜了这张利嘴。”

赵匡胤本是玩笑,但江微尘却接话道:“给他封个外交官吧,其必然比那些使臣强。”

“外交官?”赵匡胤第一次听说这官职,微微思索,问道:“是专门对外交涉的吗?”

江微尘笑道:“正是,负责对外交涉谈判,为大宋争取利益。”

“这个提议甚好。”赵匡胤笑道:“就封他为我大宋第一任外交官。”

江微尘和赵匡胤说笑间就决定了林灵素未来的官职。

而一旁的段思平则是悠悠一叹,有这人在,佛门文斗没希望了。

这第二论题虽是对经文释义的阐述,但言行一致才是根本。

光说不做是站不住脚的,你说的天花乱坠,但实际没做到,那就是还没理解到位。

这一点对佛门太不利,即便他亲自上,面对林灵素接下来的话语也是无力辩驳。

林灵素接下来的话语他预料到了,场上的三人也是有所预料。

玄渡说道:“这一问,我佛门认输。”

不能让林灵素再说下去了,再说对佛门的名声影响就大了。

林灵素笑道:“输也要输的明明白白,不能让一众见证人带着疑惑离开,不然还以为这次道佛论战不公平呢。”

林灵素话落,场外那一众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江湖武者当即叫道:

“说下去,我要听!”

“对,说下去,我要听听这个千年大盗到底盗了什么!”

“我读书少,不明白你们在说什么,所以我要听大白话解释。”

“……”

第487章 文斗(五)

场外众人起哄,场内玄渡却道:“施主,我佛门已然认输,得饶人处且饶人。”

“认输?”林灵素反问一声,不等玄渡回答就说道:“除非你们同意改佛为道,加入道门,否则免谈。”

玄渡面色冷冽,拳头紧握,几欲动手。

“玄渡大法师,我劝你冷静。”林灵素提醒道。

“大法师”三字被林灵素讥笑着从嘴中说出,玄渡感觉到了一股深深的讽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动手的同时骂道:“我冷静你……”

玄渡刚有动作,脏话还未出口,枯荣已然率先制止了他。

“玄渡大师,这是文斗,切勿恼羞成怒,否则落人口舌。”枯荣说道。

听到枯荣的话,玄渡深吸了几口气,口中连连念着佛号,这才恢复躁动的情绪。

方丈师兄已然被气晕,若是他再被气得动手,那就真的是输不起了。

想他在少林一向待人平和,为人温和,深受弟子爱戴,此时竟无法忍受林灵素的嘴脸。

林灵素见目的没有达成,也没有在刺激玄渡,而是环顾四周说道:“想必大家已经知道我要说的这个大盗是谁了,没错,他就是佛门。”

“佛门自传入我华夏大地,已经一千多年了。这一千多年他们都盗了什么?

财富,源源不断的财富。佛门不事生产,佛祖却铸就了金身,菩萨罗汉亦是镶银镀铜。

寺内僧侣不是武艺高强,就是脑满肠肥,这一切都是信徒贡献的。

信徒为什么要给他们贡献财富?因为他们行欺骗之事,求子、求财、求平安,几乎有求必应。”

“但真的有求必应吗?若求子有用,男人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若求财有用,百姓商人还有劳作奔走的必要吗?

若求平安有用,我们还有练武的必要吗?”

“若所求无应,他们又会如何对信徒说呢?一句“你心不诚”即可解决一切。为何心不诚?答曰:钱不够。

若还是没应,那又怎么办呢?简单,他们会告诉你,你所求应在了来世,正所谓今生受苦,来世享福。”

“灵验了是佛祖显灵,是佛祖保佑,功劳归佛祖,而忽略事实。

不灵验,则是你心不诚,或者不是不灵验,而是应在了来世。”

“正所谓盛世佛门,为何说是盛世佛门,因为盛世信徒才有钱,而乱世信徒都吃不饱了,如何还有钱?

信徒没钱了,佛门也就因此封山闭寺了,信徒想要再进去,没门,因为:我佛只渡有缘人,有缘即有钱。”

“千年以来,他们都是如此,三武一宗为何灭佛,因为佛门太有钱了,有钱到连一国帝王都看不下去了。什么是富可敌国?我想这就是了。”

“这是盗钱财,除钱财外,他们还盗声望,盗名利。

少林何以为武林泰山北斗?因为他们声望高。

上任少林方丈玄慈何以能因一则真假不知的消息就纠集许多武林人士去杀萧峰一家?

同样因为他声望高,且假消息言萧远山要偷盗少林武学。

所以他纠集武林同道将其对少林的威胁提前扼杀,他……”

林灵素还要说,可却被一道大喝声打断:“林灵素,你过了,玄慈师兄或许有失察之罪,但萧远山是契丹人,玄慈师兄防患于未然并无不妥,容不得你污蔑。”

林灵素看着玄渡笑道:“好,此事先不谈他的出发点是为少林提前扼杀威胁还是出于民族大义。

但玄慈他真的是大义凛然之人吗?我看未必?二十多年前的少年除魔大会,玄慈亲口承认和叶二娘育有一子。

虽不知其子是谁,但他犯色戒不说,单其放任叶二娘作恶多年而不发一言就可见他对外大德高僧的形象全是装的,目的就是为了盗取声望,获得人心,树立佛门光辉伟岸的形象好继续欺骗世人。

佛门的领袖人物之一尚且如此,那其下这样的人又有多少?”

“这样的事他们一干就是千年,他们不是大盗谁是大盗?”

林灵素说完,环顾四周,最后朗声道:“此次改佛为道,为的就是纠正他们这种风气,阻止他们继续愚弄世人。

最后,我送大家一句话: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存身正大,见佛不拜又何妨。请大家将我这话传出去。”

“好,说得好,我等练武之人只修自身,何须求神拜佛?”

“林道长说得好,我道门之人只修今生,哪管什么来世。”

“对,什么今生受苦,来世享福,狗屁。今生都过不明白,还想来世。”

“就是,我今生受苦,可我也不记得前世享了什么福。”

“佛祖只渡有缘人,原来渡的不是有缘人,而是有钱人。我说怎么盛世开山门,乱世封山门,原来是信徒没钱了。”

“该死啊,林灵素这厮该死啊,他这是在毁我佛门根基啊。”

“阿弥陀佛,林灵素污蔑我佛,实该下十八层地狱,诸位同门,我欲除魔,可有同行之人?”

“阿弥陀佛,算我一个。”

“也算贫僧一个。”

“……”

“好,诸位同门,等此事结束,我等分批行事,不死不休。”

上方,青云笑道:“林灵素今日之话语若是传扬出去,对佛门的打击不下于以前的灭佛了。”

江微尘笑道:“这么多人在场,必然是要传出去的,而且有你们推波助澜,影响将遍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