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视知否:定亲华兰,妹妹是黛玉 第168章

作者:落子天下

  “说来不怕陛下笑话。”

  “其实老王妃今日将奕请入王府,确实是有着自己的一些谋划。”

  哦?

  皇帝闻言,眼中闪烁着莫名的意味,静静聆听。

  林奕避重就轻,说道:“咳,其实老王妃今日除了询问了奕一些兖邕两王之事以外,她....”

  “她和老王爷,还将裕昌郡主介绍给了奕认识。”

  皇帝闻言一愣,而后脸上露出玩笑的神色,装模作样的打量了林奕几眼,打趣道。

  “看来朕的燕王殿下,倒是真的很受大楚女子青睐啊。”

  夏守忠在一旁伺候,脸上也是露出莫名的神情。

  “陛下便不要打趣奕了,陛下知道奕的性子,要不是奕那位妹妹哭嚷求助,今日倒也不会发生这许多事来。”

  他从始至终都未曾试着向正德皇帝掩饰汝阳王府的事迹。

  这些东西,只要眼前这位不问,他主动解释,反而是画蛇添足。

  而也恰恰如林奕想的那般,正德皇帝此时听着这些话,心中对汝阳王府的疑虑,多少也打消了一些。

  毕竟无论是顾晏惜统领的七宿司,还是太上皇那边的皇城司,都未曾朝着自己这边透露出汝阳王府参与两王谋逆之事。

  今日那老王妃将林奕请去,或许只是这些时日朝中动荡,宗亲一脉被打压,下意识的想要为自己寻个靠山罢了。

  那汝阳王性子老成持重,平日里在朝中想来没和自己唱过反调,那老王妃不过一介女流之辈,如何有胆子参与进这种事情之中。

  所以此时正德皇帝只认为,汝阳王府做出这些事,不过是因为这些时日自己疏远他们,引得他们恐慌,下意识的想要做些什么而已。

  军械案早已有之,只不过在西南那边平定之后,凌不疑早早的将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处理。

  那些叛军所用的军械,恐怕也是和先前的军械案脱不了干系,不过只是一些余孽罢了。

0 ·······求鲜花····· ·········

  至于汝阳王府想要将裕昌许配给林奕为妾,倒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他多少也能猜出些。

  现在自己的这位燕王,权势威名可是遍布了整个大楚。

  要不是自己身下没有一儿半女,就是皇室的嫡亲公主,林奕和其相配,那也是绰绰有余。

  更遑论汝阳王府的女儿。

  不过汝阳王府那边倒是有些操之过急了,自己这边前不久才将林奕和芍药这丫头的婚事彻底定下,他们此举,多少有些不合适。

  于是出声问道:“子奕你是如何做的?”

  林奕知道皇帝的意思,想了想道。

  “如今毕竟两王谋逆余波未尽,一些残党和参与其中的臭虫还未清理干净,因此奕这边,并未给汝阳王府那边什么答复。”

..... 0 ....

  其实以如今他的身份,愿意前往汝阳王府,还愿意陪着裕昌孤男寡女的闲逛花园,说了那许多话,意思其实已经不言而喻。

  正德皇帝也明白了林奕言语中的信息。

  堂堂大楚燕王,看不上的东西开口拒绝便是,还要给谁什么答复。

  现在所言,不过是顾忌自己这边,想要征求自己的意见而已。‘

  想着正德皇帝的心中就十分满足,此时看着林奕的眼神都少了许多猜疑,多了几分宠溺。

  “倒也不必如此,既然那汝阳王府有意,只待子奕你过些时日大婚,之后如何,朕不会多问。”

  林奕行了一礼,“多谢陛下。”

  正德皇帝摆了摆手,想着前段时日太医院的汇报,询问道。

  “朕听说盛家那两个孩子,怀上身孕了?”

  他说的自是华兰和明兰,因为燕王府有着特权,可以命御医前来问诊,所以华兰和明兰的事情,自是瞒不住眼前这位。

  林奕脸上带着笑容,故意露出有些幼稚的模样。

  “仰赖陛下恩德,据医者所言,确实已有数月的身孕。”

  这个时间正好是他前往西南之前的时间,只不过在他回来之后,华兰和明兰才将此事告诉他,而后将盛家的淑兰和品兰纳为妾室。

  正德皇帝点头。

  “这两个孩子倒是贤惠的,知道身子不便,还找了家中的两个姐妹去伺候你。”

  林奕不言,静静听着正德皇帝下文。

  这位忽然提起这么一嘴,自然不可能是心血来潮,肯定有什么事情交代。

  ......

  ......尸.

第二百二十五章:拒绝过继,言花屹正(求订阅!)

  果然,只听正德皇帝接着道。

  “子奕,芍药那边如今已经过继到朕身下。”

  “不久之后你便要与这丫头成婚,皇后前日告诉朕,待到芍药身子有喜之后,她有意将其收为养嗣。”

  说着看了一眼林奕的神情,见其并无什么表现,皇帝继续道.

  “子奕你也知道,朕和皇后身下无嗣,朕的身子如今更是一日不如一日。”

  “宗室之中如今已无能承继大任之人,待到朕...将其立为储君,如何?”

  其实这话真的有些令林奕不可思议。

  在如今父系血脉为主的社会架构之中,皇帝愿意立一个过继到自己身下的女儿子嗣为储君,多少有些大逆不道的意味。

  而且哪怕这位言之凿凿,但宗亲能同意吗,那些皇室之人,不得出来极力反对?

  他虽心中有着一些想法,但也知“八零七”道皇帝的另类谋划有些太过于幼稚了些。

  之前只是简单一提,有些猜测,但真的被这个问题摆到面前的时候,林奕却觉得皇帝是有些失了智。

  就算不说宗亲流言的阻力重重,若是现在他真的答应下来,那到时候,自己和芍药真的有了孩子,这还是姓林,还是跟着皇室姓?

  所以这是林奕绝对不允许的。

  就算他真的想要这个位子,也用不到这般手段去得到,到时候大势加身,哪里需要这般麻烦,给自己寻这般不自在。

  就是北齐那位战豆豆,也只是在自己这里借种,到时候就是真的怀上身孕,那暗地里也是要跟着他林姓,不敢说什么承继言语。

  于是林奕直接道:“陛下春秋鼎盛,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

  “不说臣现在尚未迎娶芍药,就是....到时候再说也不迟。”

  正德皇帝闻言心中叹息一声。

  虽然知道此举可能会引来林奕的排斥,但没想到自己这位燕王根据就想都没想,直接就委婉的拒绝。

  这一刻他一瞬间想了很多。

  如今虽然内外安定,四夷宾服,仓谷丰登,但自家皇位却并不安稳。

  原因无他,自己眼前这位燕王的权位实在是太大了。

  手中人脉,权力,武力,乃至于才华,都已经达到了随时能够改朝换代的地步。

  要是自己身下尚有子嗣,能够让后代和其交好,甚至培养感情也就罢了,偏偏自己这边不行。

  今后的皇位,注定要从宗亲之中过继,可事实是,若是真的如此,后面之人,真的就能够压得住林奕嘛!

  想着心中自嘲,不说后来者,就是自己,面对林奕时,刚开始不也是力不从心,后来许诺了诸多地位,靠着赏赐财物,赐婚,这才能够相安无事。

  但他也没继续坚持,知道这种事情需要很长的时间慢慢来,温水煮青蛙,左右自己还有些日子可活,慢慢谋划也不迟。

  “子奕说的也是,这件事情便先搁置,等到你大婚之后再说。”

  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麻烦。

  就和林奕所想一样,就是他真的愿意自己的孩子过继宗室,成为储君,到时候血脉传承之下,这皇位还是他们夏家的吗?

  那孩子到时候跟谁的姓,总不能依旧姓林吧?

  而后正德皇帝主动转移话题,询问道。

  “朕听说那花屹正这一年在北地经营不错,安抚百姓,恢复生产,使得北地在战乱之后,免遭了许多苦楚?”

  花屹正前往北地,虽说是皇帝亲口贬黜,但因为林奕在其中安排的缘故,所以其实也没受多少颠簸苦楚。

  甚至在北地,这位年事已高的老者,再次焕发了自信,能够尽心施展心中抱负。

  而这件事情,皇帝其实从一开始就知情。

  或者说,林奕无论是护持花家众女,还是为花屹正安排路程,在北地任职,两者之间都是默契的相互不言。

  皇帝虽然因为私铸案,被花屹正指着鼻子斥骂,但在顾晏惜弄清楚里面的内情后,他还是多少理解体谅了些这位老者的苦心。

  在林奕不插手这件事情,只是将其保护下来的前提下,他并不介意里面的是非曲折究竟为何。

  林奕面对皇帝询问,轻轻点头,并且为花屹正说了一些好话。

  “北地之前遭辽金侵犯,百姓多蒙受战乱之苦,我大楚虽一战而胜,北拓千里,但百姓损失却是有目共睹。”

  “加之先前北地时局紊乱,各地官员贪墨成风,阳奉阴违,新扩之地不能无人打理,臣便让花中丞在其中调度辗转。”

  “这一年来时局安稳,北地百姓逐步恢复生产,其中花中丞出力不小。”

  说着看了一眼皇帝,接着道。

  “之前因私铸案一事,花中丞虽对陛下多有冒犯之言,但属实事出有因,如今花中丞已然忍受北地一年风尘苦楚0 .... ”

  “依陛下看,是不是免其罪责,将其调回神京...”

  皇城司在北地驻有人手,虽受太上皇指令,但如今这位久居深宫,不问朝事,人手其实已经多数倾向了正德皇帝。

  因此他最近准备将花屹正调回神京的事情,本就不是什么需要遮掩的,皇帝知道也不奇怪。

  而如今随着之前袁慎盛长柏等一众有才能,务实,且想要立下一番政绩的人才相继进入北地,那边其实已经不再需要花屹正于其中统领诸事。

  再者这位年事已高,身子骨毕竟剩不下多少时日,他又答应了花芷,所以将其神京,颐养天年,也算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