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视知否:定亲华兰,妹妹是黛玉 第42章

作者:落子天下

  林奕摆了摆手。

  “世伯,在扬州之时,父亲离世后世伯为我林家操持良多,我前往北地,妹妹在神京也多亏世伯照料,奕为后辈,世伯在奕面前永远都是长辈,无需如此。”

  “待过些时日,料理好家中琐事,奕会亲自前往盛家一趟,感谢世伯这些年对吾兄妹的照顾,也将吾与华兰之事定下。”

  假装喝醉,实则一直注意这边情况的诸多大臣,此时都忍不住竖起了耳朵,关注着这边的情况。

  作为燕王长辈,母亲娘家的贾家,都是主动邀请,才能得到燕王点头,前去拜访。

  这盛紘一个小小的五品弘直郎,礼部的小官,何德何能,能得燕王如此,而且,燕王的话也很难人寻味,将华兰之事定下“六六七”,这华兰莫非是盛紘女儿?

  这时有将消息打探清楚的官员,小声的为身边同僚解答疑惑。

  “燕王父亲林如海曾为太上皇心腹,都管扬州盐业,与盛紘同地为官,情谊极好。”

  “林如海死后,盛紘曾帮着燕王操持丧事,照顾颇多,后搬至神京后,对燕王胞妹多有照顾。”

  “而且传言,盛紘曾早早的将自家嫡长女许配给燕王,只是燕王当时前往了北地,这才耽搁了下来...”

  “...”

  许多不知情的朝臣,闻言都是诧异非常,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和燕王交谈的盛紘。

  而后纷纷感慨,觉得盛紘真是运气不凡,居然能在燕王微末之时帮助这许多,甚至早早的便将自己女儿许配给他,真是高瞻远瞩,眼光不凡。

  而且方才燕王可是说了,过段时日就将事情定下,显然并没有因为如今地位的差距就自恃身份,这是在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在给盛紘承诺啊!

  燕王当真仁信!

  盛紘自然明白林奕的意思,有些激动,更多的还是感动。

  “好,待王爷前来,盛家定然大开正门,下官携全家迎接王爷。”

  盛紘还是如此,不愿或者说不敢以字称呼林奕。

  林奕也不强求,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分别确定了前去两家的时间后,林奕也是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集英殿的宴会一直持续到后半夜。

  待到众人各自领着封赏告辞之后,林奕也被留了下来,随太上皇前往了永寿宫。

  原本喧嚣的大殿顿时冷清下来,独留下皇帝周恒一个人孤独的坐在龙椅之上。

  摇摇欲灭的灯火,被夜晚的冷风吹的忽明忽灭,映照在皇帝周恒沉思的脸上,少了份帝王威仪,多了几分落寞。

  夏守忠拿起灯罩,罩起烛台,而后将集英殿的大门关上,缓步来到周恒身边。

  这时皇帝周恒看着夏守忠,冷冷的问道。

  “那燕王,当真是大宗师嘛?”

  虽然此前皇城司早就传来消息,将战场之上林奕的表现全部记录了下来,但这位正德皇帝还是有些不敢置信,这才有此一问。

  夏守忠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得将刚才的那番感受说了出来。

  “陛下,奴才前些时日破九品,本来以为世间已经没有几个敌手。”

  “但方才在燕王身边,奴才只是微不可查的试探了一番,便只觉得气息如渊,可怕至极,若是动手,想必燕王捏死奴才,不比捏死一个蚂蚁难上多少。”

  周恒闻言不再言语,只是静静的看着一旁燃烧的灯火,忽然开口道。

  “既不可为友,更不可为敌...”

  很难想象这番话,会从一位九五至尊的嘴中说出,而且对象,居然还是自己的臣子。

  但周恒此时显然已经不想纠结这许多,若真是一条道走到黑,自绝与燕王甚至整个开国勋贵一脉,到时候自己这个皇帝,还能安稳坐个几日?

  想着对着夏守忠道。

  “我知燕王有一胞妹,名为林黛玉,你去为朕准备笔墨,在太上皇那边反应过来之前,朕为其下道恩赏旨意。”

  夏守忠正欲离开,又被周恒叫住,问道。

  “皇室之中,此时是否还有年龄适宜的公主,尚未嫁娶。”

  他口中的公主,自然不是自己的女儿,而且虽然御极十年,但他身下一直都不曾生养子嗣,现在所言,说的其实是那些皇室亲王膝下的女儿。

  夏守忠想了想,回答道。

  “陛下,凌王膝下好像养有一女,只是心智上面,好像有些不似常人。”

  “除此之外,其他几位王爷虽育有子嗣,但年龄方面,与燕王大多相差悬殊。”

  周恒却不管这许多,直接问道。

  “那凌王之女何名?”

  “芍药。”

  “晏惜的妹妹吗...”

  看着周恒皱着眉头,夏守忠说着又提醒道。

  “陛下,今日燕王与那盛家盛大人似乎有些渊源,若是燕王对那盛家女儿有意...”

  对此周恒显然是已经考虑过的,不过却并没有回答,而是将这个想法留在了心里,皇家女儿,纵使不能为妻,为妾也是无妨,毕竟此人还是燕王。

  燕王年轻气盛,这般年纪,想必也不会拒绝。

  届时再亲自为燕王赐婚盛家,虽不至于说让其倒想自己这边,但也不至于如现在一般,什么也不做,将其彻底得罪,完全倒向太上皇。

  而且燕王今日的表现他也看在眼里,对他并无亲近,现在抛出些好意,燕王这般人物想必也能想得明白,届时朝堂之上,也能有些阚璇的余地。

  在周恒知道林奕不可为敌,并准备施法拉拢的时候,后者此时已经过了几道宫门,来到了永寿宫。

  这里和集英殿不同,就是太上皇周祁镇平日里居住和休息的地方。

  林奕一遍回答着太上皇的问话,一边观察着这里的布置。

  很朴素,没有雕梁画栋,更没有珠围翠绕,就是一个寻常官员家中的老人布置。

  等到太上皇坐下后,林奕也在这位的示意下,坐到了一旁。

  他能感觉到,自从今日进入皇宫后,便有两道气息,在若有若无的观察他,对于之前便打探清楚皇宫深浅的林奕来说,并没有将这两位的试探放在心上。

  反而放开了气息,让这两位宗师修为的皇室供奉好好感受。

  而就如所想的那样,在这两人感受到林奕那浩瀚的不像话的真气后,一下子就蔫吧了下来,再也不敢肆意试探,忌惮不已。

  林奕和太上皇说着话,这位对林奕收复雁门和灭辽的整个过程,显得格外感兴趣,战报中虽然记录的很详细,但此时听着林奕说于他听,却是来的更加震撼。

  等到听完林奕讲述后,这个老人于是叹息一声。

  “北地,一直都是孤的心病,如今北地能平,也算是能够了却孤毕生心愿。”

  说着看向林奕,从怀中掏出数匝地契。

  “这是神京城中的十几座皇庄,如今赏赐于你的那座王府,还要修缮整理些时日,孤知道你们兄妹在神京的那座府邸不大,也是孤的一番心意。”

  林奕犹豫了片刻,不过还是接过,不过他也能够猜得到,这位封赏如此隆恩,下了血本,自然是有什么所托之事。

  果然,等到林奕接过这些个皇庄的地契后,太上皇适时开口道。

  “如今西面的齐国,和西南的庆国,很不安生,虽然大楚北地已平,收复了燕云恢复元气,但这都需要时间。”

  “孤担心,消息传到齐庆两国后,那位野心勃勃的庆帝,会给我大楚制造麻烦。”

  “...”

  林奕静静的听着,对于这位的担忧也是了然。

  与大楚不同,庆国实在是太强大了,强大到哪怕大楚如今收复了燕云,还灭了辽金,都很难触其锋芒。

  而且这两国都有大宗师,若是以前,大楚只有龟缩,隐忍的想法,但现在林奕也是大宗师,这就让太上皇有了想法。

  重赏他,甚至让整个大楚都知道他的强大,除了安定大楚百姓,震慑宵小之外,很大程度上还是在做给齐庆两国看0 ....

  大宗师这般定海神针一般的强大存在,能够影响两国的时局和国运,有一位在明面上震慑,那位野心勃勃的庆帝,以及贪婪的齐国,也能够收敛些自己的爪牙,为大楚争取出最大的发展时间。

  而如今有了燕云之地,再加上辽国的养马之地,只需要十年的时间,甚至更短,大楚就能够从过去的灰败中缓过气来,并且不断充盈自己的国力,强大起来。

  到时候,三足鼎立的局面一旦行成,三国都有大宗师作为底牌,谁也不敢轻易动手,这,或许就是对大楚最有利的局面。

  而且林奕也知道,自己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实力也太强大。

  强大到太上皇根本生不起打压的心思,而既然不能打压,那自然就捧得高高的,高到所有人都能看见,都只能仰望。

  这样一来,在皇室不犯错的情况下,造反,也就成了一个空话...

  等到太上皇说完,想明白一切的林奕,也是保证道。

  “陛下,有本王在一日,便会护我朝百姓一日,陛下无需担忧。”

  虽然只是一句保证,但太上皇还是安心了许多,他在林奕的封赏中,特意将京城禁军统领一职加上,为的就是现在。

  毕竟谁能保证有朝一日,那齐庆两国的武夫,不会突然杀出一个大宗师,来取他们皇室的人头。

  林奕一万铁骑如辽,生擒辽皇和萧太后的事迹,可还就在眼前。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见此太上皇也不再多言,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即可,日子还长着呢,不急于这一时。

  “这些时日你战场奔袭,转战万里,也该好好歇息,先休息段时日,回趟姑苏,到时候再上任也不迟。”

  林奕行礼:“臣,谢陛下体恤。”

  而后太上皇又说了一些勉励之语,并且和林奕商讨了一下辽国皇室的安置问题。

  毕竟辽国如今刚刚灭国,很多地方并不安生,有辽国皇室在手,一些事情处理起来,也能少去很多麻烦。

  时间渐渐到了深夜,在太上皇的强烈要求下,林奕也就顺势在皇宫住下。

  ...

  荣国府。

  虽然还没得到消息,但贾母等人,还是早早的按品级大妆,穿戴的整整齐齐,规规矩矩的在街道两旁等待。

  等待的是谁,自然不言而喻。

  哪怕知道自家这个外孙可能今日不会前来贾家,但万一呢,毕竟今时不同往日,有些礼仪,须得早早准备好了才是。

  而左等右等,始终不见来人,众人也是有些着急。

  而此时从宫中回来的贾政二人,也是从远处的街道露出了身影。

  见后面没跟着任何队伍,贾母也顿时明白,自家这个外孙果真是没跟着回5.9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