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视知否:定亲华兰,妹妹是黛玉 第77章

作者:落子天下

  在林奕他们在前堂商议之际,盛家内院,宴请女眷所在之处。

  等到王大娘子赶到的时候。

  还没进入院中,便听到了一阵说笑之声,进入屋内的第一眼,便看见了刚才在府外亲切打招呼的那个有着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以及苗条身形和体态风骚的女子。

  正是王熙凤。

  看到王大娘子前来,王熙凤笑着走上前来,当着众女的面,就开始夸赞起王大娘子。

  “我们方才还在说大娘子呢,697同时教养出华兰和明兰这般好的女儿,真是让诸位娘子羡慕。”

  王大娘子此时心中,就如清泉流淌,舒畅无比。

  王熙凤本就是个善谈的,接下来三言两语,便将王大娘子说的开心不已,不过她是个嘴笨的,只是支支吾吾,面对王熙凤,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这一幕看得黛玉等小一点的捂嘴偷笑,不知道的,还以为风嫂嫂是这家的主人呢。

  华兰和明兰此时陪在黛玉身边,见自家母亲一边开心,一边疲于应对,也是有些难为情的抚额。

  盛老太太今日本就开心,所以也就由着王熙凤和王大娘子说笑。

  此时前来的诸多女眷,说笑了一番,也都忍不住偷偷的打量着盛家的两位女儿。

  今日明兰穿了一身浅粉云纹折枝莲花样的纱袄,发型很乖巧,梳成刘海样式,头上简单簪了个羊脂白玉的簪子,气质如清晨的珠露,明丽而又娇艳。

  华兰一身月白色百褶如意月裙,头发梳成个反绾髻,缀下细细的银丝串珠流苏,耳坠带着珍珠样式的耳环,摇曳生光,斜簪一(ahfj)支明兰同款簪子,气质雍容,端庄沉静。

  虽然没有言语,但只是浅浅一笑,便让人觉得眼神善意明亮,满屋的衣香鬓影都失了颜色。

  平宁郡主此时也在。

  看着自家儿子曾经提起过的盛家女儿,一个肤如凝脂,螓首蛾眉;一个清艳美丽,小鸟依人,真真是长相极美的人儿。

  曾经齐衡提起盛家的时候,她还觉得如此小门小户,怎么能配得上她们齐国公府,没想到只是短短几年,便成了今日这般。

  随着勋贵一脉的崛起,她们齐国公府,就连如今这种局面恐怕都很难维持,盛家却是抱上了燕王的大腿,犹如一颗新星冉冉崛起,真是造化弄人。

  又想起自家儿子齐衡哭哭啼啼的模样,她只觉得心累。

  儿啊,不是娘不帮你,只是如今我们齐国公府,已经没有机会了啊。

  这时盛老太太身边的房妈妈踱步进来,行礼后,将手中的礼书交给了盛老太太,说道。

  “这是燕王那边送来的聘金和礼书,老爷那边已经看过,只是燕王说,华兰和明兰自幼养在您身下,这些东西,您是应当看看的。”

  “若真是有什么疏忽,燕王说,他那边也能尽快补齐了去,不会失了规矩。”

  闻言,盛老太太神色感慨,她虽身子不便,方才没有前去府外,但眼前的房妈妈也将一切都告诉了她。

  不说前堂的那些人物,只看现在在场的这些女眷,子奕还要如何看得起她们盛家。

  不过自小看着林奕长大,知道这孩子性子向来便是这样,做事滴水不漏,考虑全面。

  如今不仅是看得起她们盛家,也定是爱极了她的华儿和明儿,才会事事考虑,在方方面面给足了盛家面子。

  盛老太太此时神情虽有些动容,但还是象征性的看了一眼礼书,见到里面这般丰厚的聘金,也是惊讶的不轻,不过心中虽惊讶,但面上却是不显。

  本来还想着明兰华兰出嫁后,为她们各准备一份嫁妆,如今看来,却是不必了。

  都说子奕权势滔天,联想到前些时日林奕送来盛家的那几十箱贵重物件,盛老太太对林奕那富可敌国的财富,此时也有了个大概的认知。

  “我看过了,你去告诉王爷,就说他准备的礼书自然是极好的,不曾有疏忽。”

  房妈妈退去。

  王熙凤拍了拍胸脯,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这些东西除了林伯负责的主要物件外,其余小细节都是她在操持把关,一切东西,都是按照最高规格采办,此时听到盛老太太无意见,自是不自觉的松了口气。

  在场的许多女眷,虽然不知道礼书里罗列的是什么,但方才门外那绵延数里的队伍,她们都是看到了的,而且礼书这般厚,如何能猜不出聘金的丰厚。

  一时之间,都是羡慕的目光看向华兰和明兰。

  “燕王对盛家的两位姑娘真好,以后两位姑娘有福了。”

  “是啊,这般丰厚的聘礼,就是皇子下聘,恐怕也就是如此了。”

  “真是羡慕盛家的两位姑娘,王爷这般人物,以后的日子不知会有多舒心。”

  “...”

  众女此时都对华兰和明兰说着好话,只是这时却听见外面一阵喧嚣,刚刚离开的房妈妈再次折返了回来,许多家眷的丫鬟也都着急而来,神色慌张。

  “老太太,宫中来人了,燕王和几位老爷此时已经前去接旨了。”

  什么!

  除了盛老太太和黛玉几人外,其她的女眷此时都是震惊的站了起来,显然是没料到,会发生这种突发状况。

  上次盛紘被正德皇帝留下,告知想要赐婚的事情,因此自然不会瞒着盛老太太这个母亲。

  而黛玉几人,是因为林奕提前早有预料,她们知道上面那位皇帝要为自家哥哥赐婚,抬高盛家门楣。

  只是为了以防万一,这件事情盛紘是没告诉自家两个女儿的,只说了是好事,没具体仔细说是什么。

  众人先是齐齐看先盛老太太,而后又看向黛玉这个在场女眷之中最尊贵的郡主,想要看接下来如何行事。

  没耽搁时间,盛老太太率先起身,黛玉紧随其后,分别带着盛家和林家这边的家眷,出了内院。

  这种事情,耽搁不得。

  ...

  ....

第一百零四章:皇帝赐婚,淑兰品兰至神京(求订阅!)

  此时盛家院中香案已经摆上,这是盛紘早早准备好了的,就等着今日迎接宫中旨意。

  林奕此时站在最前,和神色有些谄媚的夏守忠说着话,盛紘牛继宗等人都站在后面,并且在右边留了一大片位置,等着一会儿女眷的到来。

  除了牛继宗这些林奕带来的显赫公侯,朝廷要员,此时前来做客的盛家亲族,主要就是宥阳老家的那些人,显然没资格站在这边,只得在远处围观.

  盛家的淑兰品兰几女,此时看着朝廷的天使,又看着那边神色奕奕,器宇轩昂,被无数人恭维,身处最中心的林奕,眼中是说不出的羡慕。

  此时的淑兰,并没有如原路线一般早早嫁人。

  更没有那个宰相根苗的孙母纠缠,虽然年龄比华兰还大上几岁,但一身婉约高雅的气质,却是像极了摇曳的百合花。

  一旁的品兰皓齿明眸,香腮粉黛,望着远处的林奕怔怔出神。

  没令众人等太久,在盛家老太太和黛玉的带领下,华兰和明兰众女,很快就出现在了院子中。

  黛玉轻轻一笑,看着自己哥哥和华兰明兰两位姐姐含情脉脉的相视,也是将牵着的手主动松开,并且将两女轻轻~往前推了推。

  饶是华兰向来端庄大方,此时被众人注视着,此时也是害羞的低着头,明兰更是像极了一只温柔的小绵羊,不敢直视林奕-那有些炽热的目光。

  两女一左一右,站在林奕身边,林奕深邃的眸子中,此时仿佛有着柔柔的光,一瞬间想要牵着两女的小手,只是碍于身后众人看着,被他忍住,没有做些太-过亲昵的举动。

  夏守忠见此也不浪费时间,等两女到场后,开始宣德正德皇帝的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盛家之嫡长女华兰,之嫡六女明兰,待字闺中,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恬静舒雅,温柔端庄,贤惠淑良...”

  “皇后与朕闻之甚悦,特许配其于燕王林奕为平妻,可称天设地造,一来为成佳人之美,二来为两家连谊。”

  “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专办,令择良辰吉日,允其成婚...钦此。”

  正德皇帝选择的婚期在来年三月,离此时也就几个月的时间,是由皇宫专人选出来的黄辰吉日,不过这么短的时间,其实还是挺紧迫的。

  陛下为我和子奕哥哥赐婚?

  此时华兰和明兰有些发愣,为何这件事情父亲没告诉她们,刚才也只是说宫中来人,没说是要赐婚啊?

  这时还没等两女反应过来,便一左一右被林奕牵着,上前接过了圣旨。

  “臣,叩谢皇恩!”

  在场的众人也都跟着行礼,左边的牛继宗等人是欣慰,黛玉等女是高兴,而其余女眷嘛,感受则更加复杂,欣慰,羡慕,向往,嫉妒,咬牙切齿...尽皆有之。

  此次戴权也是第一次见到盛家的两个女儿,看着华兰和明兰两女,一个端庄贤惠,一个明艳娇媚,他总算知道,为什么燕王这般权势,还愿意对盛家这两个女儿念念不忘了。

  确实是极好的人儿。

  “华兰姑娘,明兰姑娘,奴才这次来,除了宣读陛下赐婚的圣旨之外,皇后娘娘也让奴才为两位姑娘带句话。”

  “娘娘说,今后两位姑娘是要有诰命之身的人,和黛玉郡主一般,平日里闲来无事,可以去宫中找她说说话,也让娘娘看看两位姑娘长什么模样,也好过来回打听。”

  华兰和明兰行礼,将这些话记在心里。

  “臣女知道了。”

  不过林奕和其他人却是听出了夏守忠一闪而过的那句话,看来上面的那位,赐婚只是第一步,等到今后大婚的时候,或许还要为两女封诰命。

  但想着林奕的身份,这般只是荣誉性质的封赏,也算不上什么,燕王的女人,就是一品诰命也配得上。

  之后盛紘和牛继宗等人上前,依次见过,此时林奕可以大方的牵着两兰的手了,毕竟陛下下场赐婚,这事已经板上钉钉,没人会说什么尚未婚配,此举孟浪之类的话。

  客套了一番,夏守忠来到了盛老太太处,开口道。

  “皇后娘娘在奴才来时,好生嘱咐了奴才一番,有件事想要让奴才转告老太太。”

  盛老太太虽然不知道夏守忠此举为何,但还是恭恭敬敬的听着。

  “皇后娘娘说,燕王看重盛家两位姑娘,那两位姑娘自是个顶个的好,只是燕王府今后不似寻常家庭,今后两位姑娘,在礼仪上或许会有些欠缺。”

0 ·······求鲜花····· ·········

  “娘娘便想着,借奴才的嘴,问问老太太,要不要让宫中的嬷嬷来盛家,也好让两位姑娘提前学些礼仪。”

  “日后代表燕王和许多官眷打交道,也好能够游刃有余的应对才是。”

  对于这般滴水不漏的安排,再加上是皇后的意思,老太太自然没有半点意见。

  而且皇后的意思,其实恰好说到了她的心坎里,跟她这段时间的想法不谋而合,就算皇后不说,她也有打算,想要过些时日托些关系,找她的旧友孔嬷嬷,来教授这两个孙女一些必要的规矩和礼仪。

  日后燕王府不比其他,那是风云汇聚,无数势力目光注视之地。

  自家两个孙女到时候代表的就是子奕的颜面,要是不懂这些,以后和那些名门望族打交道时,难免做出些不符合礼仪的事情,那是万万不行的。

... ...... ....

  “请公公告知皇后娘娘,娘娘想的周当,老身这边没什么意见。”

  将这最后一件事办成,夏守忠该说的话也说完了,于是提出了告辞。

  他心中清醒,知道今日这般喜庆的日子,他一个阉人实在不好多待,免得找人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