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漫:我在大萧条画超人 第340章

作者:月上心偷

  这在1977年所拍摄的《超人》中,很明显能够看到特效的场景,虽然场面壮观但还是能够让看电影的观众一眼就看出特效的部分。

  1977年上映的《超人》电影尚且如此,身处大萧条时代的剧组自然无法做到比后世更好的特效设计。

  但好在,他们也不需要却设计。

  恰巧在洛杉矶,就有那么一处大坝废墟,可供《超人》剧组进行拍摄取材。

  圣弗朗西斯大坝,于1926年完工,为洛杉矶蓬勃发展的人口提供水源,在当时被称之为美利坚杰出的世纪工程。

  而这个杰出的世纪工程,仅仅只维持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在1928年3月12日,一夜之间溃决,在峡谷中释放出一道10层楼高的水墙,当居民们睡觉时,近5200万吨水推平了圣克拉拉河谷,造成数百人死亡,以及大的墨西哥移民劳工的失踪。

  也使得,圣弗朗西斯大坝这个世纪工程,成为了20世纪美利坚历史上最致命的工程灾难之一。

  如今,距离这一场灾难已经过去六年,但整个峡谷依旧可以看到当时倒塌时留下的痕迹,各种混泥土大坝的碎片遍布峡谷四周,《超人》剧组的众人在感叹这灾难惨烈的同时,也将这一切尤其是峡谷两端大坝的残骸拍摄下来,作为后期《超人》电影的素材之一。

  这种真实灾难场景所带来的临场感,绝对是特效无法比拟的。

  在遍布大坝碎石的现场进行了近三天左右的拍摄,完成了一组飞行戏份之后,柯林在《超人》剧组的戏份也随之杀青。

  作为整部电影当之无愧的主角又是剧组背后的老板,不管是否真心实意,整个剧组都为柯林的杀青献上了热烈的掌声。

  而随着主演戏份的杀青,《超人》电影也很快的进入到了后期的特效制造当中。

  圣弗朗西斯基多峡谷现场只留下大坝的残骸,特效师威尔斯·奥布莱恩需要制作一个完整的大坝模型,用以前半部分剧情的拍摄,这是一个十分耗费精力的工作,但好在威尔斯·奥布莱恩拥有丰富的特效经验。

  与此同时,电影中很多超人飞行的戏份,也需要通过二次剪辑的方式让其真正的在剧中飞起来。

  这些工作处理起来,并不比真正的电影拍摄来的轻松,但同样好在,导演梅里安·C·库珀已经有过《金刚》的拍摄经历,对这些剪辑特效同样也算得上得心应手,因此整部电影的后期速度基本上还算符合柯林的预期。

  根据梅里安·C·库珀透露的消息,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最快一个月的时间或许就能够看到《超人》的粗剪内容。

  这还多亏了电影剧情中真正用到特效的部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加之已经有了一定的特效拍摄经验,不像是他当初所拍摄的《金刚》那般,一切都要通过自己摸索完成。

  而在得到导演的保证之后,柯林也当机立断的开始了电影的宣传工作。

  纽约,《信使世界报》专门在左上角开辟了一个专栏,对电影的上映展开倒计时。

  CBS广播电台也在广播剧《超人冒险》后,专门对电影进行了报道,甚至还专门让广播剧中的配音演员做宣传。

  同时,纽约各个酒吧内的电视机也以每天轮播的方式,对电影进行了宣传。

  另一方面,洛杉矶信使电影公司旗下的影院,也纷纷换上了《超人》电影的巨幅海报,画面赫然就是当初费雯·丽杀青时,柯林所送的画册内容,由他所扮演的超人抱着露易丝,伸出左臂握拳翱翔在大都会上空的场景。

第386章 超人上映

  “什么时候开始?”

  “不知道,快了吧……”

  “怎么回事,今天广场上怎么这么多人啊?”

  “你不知道?抬头看看海报……”

  纽约,时代广场。

  萧瑟的气候并没有影响到广场上拥挤的人群,电影院前更是挤满了观影的人群。

  广场上拥堵的人群让不少人想起了前不久发生的游行事件,有趣的是两者间的确存在着某种关连性。

  所幸,在应对这类事件上,当地警局有着相当的经验。

  很快就组织了人手在电影院门口维持秩序,不过广场上拥挤的观影人群还是引来了媒体的关注,纷纷加以报道,间接提升了电影的关注程度。

  要知道,上一个在大萧条时期受到这种程度追捧的电影还是卓别林《城市之光》。

  只可惜,柯林的《超人》没有渠道邀请爱因斯坦参加首映,所以也无法复刻当初对方在看完电影后感动落泪的那一幕。

  虽然,没有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背书,但《超人》的受欢迎程度,却同样不输给电影大师卓别林。

  尤其是在这个资通讯还不发达的年代,掌握报纸这个宣传渠道的柯林,天人就占据着优势。

  这段时间以来,《信使世界报》不遗余力的宣传,已经让整个纽约半数以上的民众都知道了《超人》上映的消息,这在大萧条这样的年代已经是十分罕见的事情了,毕竟,此前从来没有那部电影能够做到如此不计成本的宣传。

  的亏了柯林本人就是《信使世界报》的老板,不然的话,单单是报纸的宣传费用,就足以让不是电影公司叹为观止。

  ……

  “时间到了!”

  “快让我进去……”

  “超人,我要看超人!”

  得益于秩序的维持,广场前的人群并未爆发像是《城市之光》那般的拥堵事故。

  很快的,第一批观影人群就被分散入影院当中,成为了《超人》的首批观众。

  “开始了,开始了。”

  电影院内,随着大荧幕暗下,原本窸窸窣窣的喧杂声也不由降下几分,很快的在气势磅礴的片头曲中,信使电影公司的logo出现在荧幕当中,随着logo暗下,一本封面印着的蓝色紧身衣、披着红色披风,胸前盾形标志上一个大大的“S”标记,将一辆汽车高高举过头顶的傲人身影的《信使漫画》创刊号漫画,赫然出现在荧幕之上。

  “超人!”

  看到荧幕上那熟悉的漫画刊物,电影院内顿时响起大大小小的惊呼声。

  而就在他们的惊呼声中,一只手出现在电影当中,只见他翻动着《信使漫画》同时一个低沉的嗓音响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世界范围的大萧条肆虐成灾,即使大都会这样的城市也未能幸免于难,在这个恐惧和混乱的时代,为大众提供信息成了《信使日报》的责任,大都会的这份报纸,以其明了真实而文明,成为大都会希望的象征……”

  熟悉《超人》漫画的读者都知道,电影背景里大都会的《信使日报》就是取材自柯林·卢珀旗下的《信使世界报》。

  因此,电影院内,在听到背景音介绍的时候,不少熟知剧情的观众脸上都不由自主的流露出会心的笑容。

  而伴随着背景梗概,超人那标志性的BGM也随之响起,激昂的音乐声仿佛带着某种特别的生命力,让影院内的众人内心也不由自主的激昂起来。

  在原本的历史中,《超人》电影的故事有着多次的演变历史,首次登上大银幕是在数年之后的1948年,由演员柯克·柯林身披手工缝制的战服在投影动画辅助下“飞行”,244分钟的系列电影被分割成15章放映。

  在那个时期的超人虽然登上的大银幕,但还并不算真正的电影,知道三年之后演员乔治·里弗斯接棒这个角色,在1951年出演《超人与鼹鼠人》,上映时正值冷战时期,银幕上超人的拳头击碎的不止是邪恶的反派,更是冷战带给大众的焦虑心情。

  那些粗粝的特效如今看来如同出土文物,也依然可以满足当时人们想要飞离地球的幻想。

  紧接着,随着漫长的沉寂,直到27年之后,也是当众意义上最被众人所认知的了克里斯托弗·里夫出演超人,才使得《超人》电影真正意义上的广为人知。

  而如今,柯林所出演的《超人》却比原版历史足足提前了十几年成为了这个超级英雄的大银幕首秀。

  得益于信使电影公司不计成本的投入,柯林这版的《超人》虽然受限于电影技术的关系,依旧无法和后世那些特效大片中的超级英雄相媲美,但在这个年代却依旧给电影院内的观众带来了无比的震撼,甚至其电影中的某些特效画面还要远超过1951年《超人与鼹鼠人》版本的粗粝镜头。

  当然,一部电影的好坏,主角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这一点上,柯林版本的《超人》显然不需要担心,当风华绝代的费雯·丽出现在电影荧幕当中,几乎瞬间就吸引了观众的所有视线,所有人都知道露易丝在《超人》故事中的角色定位。

  费雯·丽却凭借着其美貌,为后世的露易丝扮演者画下了一个无法超越的标杆。

  如果说,费雯·丽的登场,震撼了观众的眼球,那么随之而来柯林所扮演的超人却实实在在的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之外,让好莱坞那些看好戏的家伙大跌眼镜。

  柯林·卢珀,这个大众记忆力的报业大亨,超人创作者。

  如今却以其‘精湛’的演技,优雅的肌肉线条和儒雅的记者气质,定义了超人美学的标准。

  如果说,在此之前读者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超人形象,那么柯林·卢珀在电影中的表现,就是将这些超人形象彻底的统一了下来。

  尤其是随着电影故事的推进,柯林所扮演的超人在镜头前优雅撕开衬衫,显露出红蓝战衣上那标志性‘S’符号的那一幕场景,更是成为了日后所有超人,不,超级英雄电影最为经典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