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夏侯文是龙关党政军一把手。
所以每天都是忙的脚不沾地。因为夏侯文知道,日本人是不可能给自己太多时间。驻蒙兵团目前正在接受日本那边送来的补充兵,一旦重新组建之后,就会再次扫荡根据地。
如果根据地建设不足,那么一旦被日军扫荡之后,想要再恢复就会很困难。
因此夏侯文很是紧迫。
“团长。”
“康水兄弟,最近如何?”
“挺好的。把那些汉奸一个一个都解决,心里不知道有多痛快。
康水满脸都是骄傲。
他没有想到自己还能有一天这么痛快的杀那些汉奸。
“康水兄弟,我今天找你,其实是想跟你跟谈谈特务队的未来。”
“团长,什么事情你直说。”
虽然入伍当了特务队队长,但康水依旧是改不掉自己吊儿郎当的毛病。
但夏侯文依旧是平常心对待康水。
这是康水非常信服夏侯文的原因。康水自己曾经就是读书人,对于读书人的想法很了解。自从自己当了土匪,后来见过的那些读书人谁愿意再搭理自己。唯独夏侯文这个八路军团长,对自己却丝毫没有嫌弃。这种对于康水来说,就是一种知遇之恩。
所以夏侯文很直接的说,要谈特务队的未来,但康水并不担心。因为康水相信,以夏侯文的胸怀,对特务队的安排一定不会对自己不好。
“康水兄弟,你知道特务队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
“知道。”
“你说说。”
“纪律不好,一盘散沙。打仗的时候,让他们冲,就一窝蜂的冲上去。让他们撤,他们就争先恐后的逃跑。没有一点军队的样子。”
夏侯文哈哈大笑。
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民间一定是藏龙卧虎。
这一点夏侯文是深切感受到的。
像周远明,还有康水,他们都有闪光点。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都能够表现出非常高的能力。康水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但人非常聪明。
只是看了看新三团一营一连的训练,就知道自己的特务队出现了什么问题。
“对。特务队需要整训,需要接受正规训练。
包括你也一样,你要学习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带兵打仗。现在你率领的特务队,人数几乎可以算是一个营了。你以后带兵会越来越多,不能跟以前一样。”
“团长,我愿意学。你说吧,我怎么学?部队要怎么整训?”
康水可不是天生的士匪。
康水是来自富裕家庭,从小也是接受过正规教育的。虽然被逼无奈之下当了土匪,但依旧有光宗耀祖的想法。现在好不容易从军打鬼子,他当然想要干一番事业。
“康水兄弟,我想让你带着特务队去这里接受整训。”
“这是哪里?”
康水看了看地图。
不是很明白夏侯文指的是什么地方。夏侯文道:“这里是盛县北岭庄,是我们八路军八纵司令部所在地。我们八纵所有的部队,需要的时候都会去北岭庄接受整训。特务队的战士都是好样的,大部分枪法都跟老兵一样,都是神枪手。但他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更像是一个独行侠,而不是一个整体的军队。所以他们必须要接受整训,成为一支部队。除了你之外,特务队其他的指挥员,也要学习如何打仗。我敢保证,只要特务队能够去进行整训,那么特务队未来必然会成为一支强军。还有你,康水兄弟。这里是八纵指挥部,有我们八路军八纵的领导。你去那里接受一段时间的学习,成为一个合格的八路军干部。”
“我?”
康水有些为难。
看着夏侯文道:“团长,我就直说了。我这个人就这种德行。夏侯团长,你就像是我的亲兄长一样,不计较我这种样子。但我也知道很多人看我都不顺眼。这个地方是你们什么八纵指挥部,八纵的领导都在。他们看我这个样子,说不定一气之下就要把我开除了。”
夏侯文笑了出来,道:“你放心。我们八纵的领导不是那么没有水准的。”
“真的没事吗?”
康水的心里没底。
夏侯文点头,道:“康水兄弟,你相信我吗?”
“当然。夏侯大哥,我这么多年也见过很多人。但从来没见过你这样让我信服的人。我不知道你们什么八路军政策,八路军纪律。但我只知道你这么好的人既然是八路军的人,那么八路军肯定就是好样的。我就愿意跟着八路军干。
“那你就相信我。我不会害了你和特务队的。”
“好吧。
康水去北岭庄,其实还是排斥的。
但康水是真的非常相信夏侯文。既然夏侯文这么说了,康水就愿意去看一看。看看夏侯文的领导是什么样子的。夏侯文看到康水同意,心中大定。
虽然特务队战斗力不弱,但毕竟还是土匪打法。
打个顺风仗,就会一窝蜂的上去。一旦碰到困难,最不能指望的就是这样的部队。夏侯文对于康水和特务队都寄予厚望,所以才会派康水和特务队去整训。
夏侯文希望整训出一支强军。
当然夏侯文也是非常担心康水的这个德行。所以专门给魏红军写了一封信,详细的介绍了康水的情况。希望魏红军不要只看表面,表示康水还是有很多优点。
康水答应了夏侯文之后,很快就带着特务队448人南下进入怀来。又从怀来进入春花堡,最终进入了北岭庄。因为一路上都有八纵建立的根据地,所以还是很顺利。
康水来到北岭庄的时候,北岭庄这边整训的部队很多。
察南干部学校在上课,培养基层干部。包括军队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还有培养地方干部。虽然八纵成立的察南干部学校,比不上抗日军政大学,也比不上晋察翼冀军区干部学校,但对于八纵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学校。因为他给八纵培养基层干部。
然后是八纵的各个部队,都在北岭庄整训。包括各个县大队,甚至是一些区小队也会过来进行一段时间的整训,提高部队战斗力。
王秋云、魏红军、肖勇实等人亲自领导部队整训。康水的特务队也进入了整训范畴。
第167章 部队归属感
“那还是民国十八年的时候,当时因为干旱,家里粮食不够。我们镇里的周地主愿意借粮食给我们,当时我们都当他是活菩萨。我们家借了他们一担粮食。第二年年景又不好,但我们家还是努力还上了一担粮食。不过因为有利息,我们第三年还要,继续还。等到了民国二十一年的时候,年景就好了很多。我们家又还了周地主家两担粮食,前前后后我们家还了周地主家四担粮食。可是民国二十二年的时候,一算账我们家竟然还欠周地主家三十多担粮食。”
魏红军在八纵开始推行新式整军运动。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诉苦运动。
几十年后吃饱饭的网络键盘家们,他们是绝对不会懂得民国时期农村高利贷的情况。很多人用一句合同,还有一句你为什么借,来回避民国农村严重的高利贷问题。
民国农村的高利贷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是寄生在这个时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上,根本无法回避的东西。在小农经济的中国农村,只要年景稍微不好,天公不作美,那么贫雇农不要说,就是大部分自耕农都要陷入粮食不够吃的情况。因为大部分土地在地主手中,人数众多的自耕农和贫雇农,他们抗风险能力是非常低的。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家里就揭不开锅。
这样的情况,不是你想不想借高利贷的问题。
而是你要活下去,只能是借高利贷。是这个世道逼追你必须要借高利贷。
为了活命,从地主家借一点粮食。
而这种借的所谓粮食,就是高利贷的基础。这是可以让你家破人亡的高利贷。你只要借了,那么根本还不起。这种高利贷利滚利,几年之内膨胀到你根本想象不到的数据。
这还算是明面上的高利贷。
甚至有些地主放高利贷,欺负你农民不识字。
忽悠你签字之后,变成了你们家一辈子都还不清的债务。
因为高利贷家破人亡的农民不是一个两个。农村的土地兼并当中,地主利用高利贷兼并农民的士地,是最常用的手段。特别是现在的民国,农村情况还不如满清时期。
满清时期最起码起还有朝廷,一些地主家有读书人,为了读书人的功名、名声,稍微还收敛一点。可是进入民国之后,整个原来的国家体系都破坏。
军阀混战,土匪遍地,那些农村地主慢慢的谁还关心什么名声之类的东西。都是赤裸裸的扩张自己的土地。因为他们也需要去贿赂军阀。
这就成为了农村的一个恶性循环。1地主压榨农民越狠,反抗越激烈。而反抗越激烈,就要打压这种反抗。而为了打压这种反抗,农村地主开始公开的养护卫队。养护卫队的钱从哪里来,还是要去压榨农民。
民国农村这种结构性矛盾完全是解不开的。
诉苦运动,本质上是让大家感同身受,让大家慢慢的理解目前农村存在的土地问题。同时让他们知道,目前八路军推行的减租减息运动的正当性。
也让这些战士对于八路军有归属感,同时支持八路军的减租减息运动。
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毕竟八纵大部分人都是农民出身。不管是联庄会,还是土匪,都是和那些农民一样,出身没有那么好。农村的很多他们都清楚。
诉苦运动从来不是什么灵丹妙药。
但却是给八路军减租减息工作赋予正当性非常重要的一环。
年轻战士继续道:“周地主带人过来,要求我们家交钱。可是三十多担粮食,我们家一年都打不出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借的是高利贷,今年不还明年就是上百担,我们更加还不起。那个时候我们才知道,我们借的钱是我们根本还不起的。不仅仅,是我们家,我们好几个村都是如此。借的钱根本还不起,周地主就把我们家的地拿走了。而且周地主说,我们家的地不足还债,又把我哥哥和姐姐带走,去给他们家干活。我爸不同意,我们家有十几亩地,不可能不够还债。但周地主硬说我们家的地都是坏的。我爹一生气推了他一下,他一怒之下就打死了我爹,把我们家房子烧了。我,我娘当天晚上就上吊自杀。我哥哥就带着姐姐和我,一起上山当了胡子。”
听着他的故事,很多战士都流泪。
因为不少人都是感同身受。
很多“逼上梁山”的土匪情况都是类似。只不过很多人当了土匪之后,就开始慢慢的变成了真正杀人不眼的土匪。目前八纵有不少改编的土匪武装。
他们开始也没有多少归属感。
意淫那些士匪多么有爱国情怀,如何主动的和日伪军拼死作战,那都是后人演义出来的。就是马洪元、康水这些人虽然和日伪军不对付,但也没有那么多家国情怀,要怎么怎么抗日。
都是需要教育的。
没有教育,土匪就是土匪,不可能成为革命战士。
诉苦运动就非常好。
让这些土匪出身的战士,开始回忆起他们当初是怎么当的土匪。
另外一个战士也开口道:“我们家也是借了地主家一担粮食,因为当时大旱,所以地主家就折十块大洋。一年以后加上利息是,春秋要各交十块银元的粮食。最后计算下来,我们家仅仅一年时间,就要还地主六担粮食。”
高利贷的形势各种各样。
有的是直接借粮食的,还有是给钱的。但一些灾年,粮食不够的时候,粮食价格会非常高。地主故意借粮食,但不是用粮食计算,而是用钱计算。
可是等粮食足够之后,粮食价格就会下降。然后地主要求还同样价格的粮食,加上利息,就不是当初,借的那点粮食。
就像是这个战士说的那样,明明就借了一担粮食,一年之后要还六担粮食。
反正都是非常聪明的。
农村的土地兼并为什么厉害。
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高利贷的存在。大地主靠着高利贷,兼并那些自耕农的土地。甚至一般小地主和富农一旦借了大地主的钱,最后只能是把自己的土地都赔给大地主。
民国时期的破产农民很多。
诉苦开始,整个部队的情绪都调动起来。
大家都苦,但大家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苦。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农民起义,很多都是活不下去的那些农民。他们为了一口吃的,或者为了活着,就只能是参加起义。开始他们的想法很朴素,那就是活下去。包括那些农民起义的领袖也是如此。后来他们有人会想,要改变这种情况。但他们不知道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所以反而是迅速的陷入了腐化堕落当中,结果农民起义最后的结果都是失败。
这就是因为李朝历代的农民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他们不懂怎么行动。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