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132章

作者:随遇而安

目前双方主力修整,地方部队和日军守备部队、伪军之间发生越来越多的冲突。

而魏红军这个时候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冀东部队身上。

如何稳定他们的情绪,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接受整训,接受整编,这都是魏红军目前最紧迫的工作。魏红军决定不遮遮掩掩,而是开诚布公的谈谈。面对冀东部队,你遮遮掩掩,或者强硬的改编部队,都会留下太多的隐患。还不如大家开诚布公的把问题都亮出来。

所以召集了游击总队,所有连以上的干部。

一下来了几百人。

“政委,现在都说我们要留在这里,不回冀东了,是不是真的?

“我们要回冀东。”

“对。”

游击总队这些人都是冀东本地人。

乡土观念是很重的。

从离开家乡开始,他们就思念家乡。这里很多人亲朋好友还留在了冀东,他们的情况如何,也是让他们非常担心。也正是因为这种乡土观念,游击总队西撤的过程当中,有几千人都离开了部队,回到了冀东。其他人虽然跟着大部队来到了晋察冀军区,但他们只是因为听从命令。他们一样是想要回到冀东。

现在各种小道消息在军队内部传播,都表示冀东部队要留在这里。在这里接受改编,成为晋察冀部队。

很多人不愿意。

魏红军等大家七嘴八舌说完,才问道:“你们此次西撤,去接应你们的是,我八纵新一团和新三团。你们都说说,新一团和新三团的战斗力如何?

比你们如何?”

“新一团和新三团都是能征善战的部队,战斗力比我们游击总队强大不少。”

游击总队第一纵队司令员归九很诚实。

其他人也没反驳。

因为是显而易见的。大家从燕山的丛山峻岭撤退的时候,新一团和新三团的战士纪律严明,走了那么远的路部队还能够保持战斗阵型。

到了休息的时候,都是新一团和新三团布置岗哨。

这方面游击总队就差远了。了他们撤退杂乱无章。甚至把他们分为小部队撤退的时候,都出现了不少问题。而且他们撤退一段时间之后,休息的时候都是累的东倒西歪。哪里还能够关注有没有敌人。

还有游击总队的第一纵队,是游击总队的主力部队。可是跟着新一团、新三团扫荡周围汉奸武装的时候,双方的差距就更加明显。新一团、新三团不管是从部队展开速度、还是攻击速度,都是游击总队不能相比的。

明显就是主力和乌合之众的区别。

“那大家觉得新一团和新三团跟日军的战斗力相比如何?

这么一问,大家就不好说了。

这里毕竟是八纵的地盘。

看大家不说话,魏红军继续道:“我八纵有三个主力团,分别是十六团、十八团、十九团,而新一团、新二团、新三团是额外编制。从战斗力来说,新一团、新二团、新三团是比不上十六团、十八团、十九团这样的主力团。可就是我们的主力团,人数都在2500人以上。但也不会贸贸然伏击日军一个大队,因为根本啃不下来。要是伏击日军一个大队,我们一般都是出动两到三个主力团。因为日军的实力就是这么强大。而新一团、新二团、新三团部队,集中起来也很难伏击日军一个大队。因为就算是伏击日军大队,也很难吃掉他们。

大家都沉默。

因为魏红军说的没有任何问题。

这就是现在的情况。

魏红军在大地图上,指了指道:“大家看看这是我八纵目前的根据地。我八纵目前主要的敌人就是日军混成第二旅团,还有就是五个守备大队,人数总共也就一万人左右。为了应付这些日军,我,们八纵光是主力部队就超过万人,加上县大队、区小队就有两万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在每个村都发展民兵。因为现在的我们,只能是用人数优势来和日军打仗。大家再看看冀东。”

“察哈尔地广人稀,要不是有平绥铁路,这里就是一个不受重视的地方。但冀东是东北和华北的咽喉之地,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之前这里平时就驻有七八万的日伪军。就算以后日军不会在冀东部署这么多部队,但留下一两万部队是肯定的。因为冀东就是这么重要。关东军也好,华北方面军也好绝对不会看着翼东成为我们八路军的根据地而不管。

“冀东这个地方,就是把我们八纵所有的部队放在那里,想要坚持下去都非常困难。我想问问你们,你们有什么信心认为,你们可以在翼东坚持,可以在冀东打击鬼子?”

“魏政委,我反对你这种说法。”

游击总队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冯林奇站了起来。

此人也是冀热边特委派到游击总队工作的。京畿地区最不缺少的就是文化人,冯林奇之前是在北大做学运工作的,自己本人也是北大毕业的。

“魏政委,晋察冀军区成立的时候只有三千多人。但现在晋察冀根据地有千万人口。我打听过八纵的历史,当初王秋云司令员和魏红军政委就是带着三十来人的八路军部队到了盛县。不过一年时间,就打造出了八纵,拥有近万主力部队。敌人是强大,但你们不也是发展起来了吗?冀东地区的敌人是强大,但我们在冀东有很好的基础。冀东大暴动得到了整个翼东百姓的支持。我们在翼东有如此好的基础,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冀东坚持,不能在冀东打鬼子?”

冯林奇不愧是北大出身的政工干部。

说的是一套一套的。

魏红军点头。

这一次开会,魏红军不怕冀东干部质疑。因为要改编这支部队,必须要接受他们的质疑。魏红军更担心的是,他们在会议上不质疑,不发声。

但在改编部队的时候,千方百计阻挠,这个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现在有人质疑,反而是好事情。所以魏红军道:“冯主任说的有些是对的,但有些却是错的。

就说说我八纵,的确是从几十个人发展到现在。包括晋察翼军区,开始就是不到三千人的部队。但情况不一样了。我们当初建立根据地的时候,日军在中国的兵力有限,大部队正在攻城略地。因此在那个瞬间,日军在敌后很多地方兵力严重不足。有些县城日军只有一个小队,以至于广大的乡镇农村根本没有日军部队。正是这样的好机会,才给了我们发展根据地天赐良机,让晋察冀军区、我们八纵都能够迅速发展起来。此次翼东大暴动也是如此。正好日军大部队进行武汉会战,翼东兵力空虚,才有了大暴动机会。但现在武汉会战已经结束,日本也一直往中国派遣新的部队。这样的情况之下,翼东会再次成为日军重点关注的地方。日伪军是不会给冀东又一次大暴动这样的机会。”

“那魏政委的意思是,我们永远也回不到翼东了?”

“不。”

魏红军摇头。

道:“我们的目的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冀东是我们中国的国土,我们怎么可能不去翼东。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有步骤,而不是应该是盲目。盲目的后果就是牺牲。对于部队如何回到翼东,我们认为两个步骤是必须要经过的。

“第一个步骤是提升自己的实力。游击总队包括目前在其他根据地的冀东部队,首先要做的不是考虑如何打回冀东的问题,而是要提高自己的本领。提高杀敌的本领,提高自身的战斗力。冀东部队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那就是缺乏正规的军事训练,所以战斗力比较差。甬管以后部队要何去何从,是留在我们八纵,还是回到冀东,最起码要学到真本事。本事这个东西学到了就是自己的。这样不管是在哪里,都能够好好地打鬼子。所以部队整训,部队干部学习,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第193章 统一思想2

“政委的话我很支持。”

开会以来一直不说话的洪满开口。

道:“以后我们这支部队的走向,组织会决定。但在这之前,提高部队战斗力是重中之重。如果我们游击总队的战斗力跟八路军主力部队一样,那么我们也不需要撤离东。当初我们之所以选择撤离冀东,就是因为我们游击总队的战斗力差,无法抵挡日伪军的围剿。因此现在不管大家心里怎么想,部队的整训、干部的学习是重中之重。等我们翼东部队战斗力提升,有了可以和日伪军较量的本事。到时候我们回到冀东,才不会被日伪军剿灭。”

其实洪满也想听听魏红军接下来要说什么。

洪满是冀东人,当然希望在冀东坚持抗战。但魏红军说的非常有道理。现阶段冀东部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杀敌的本领。

而且魏红军表示打回冀东要走两步。第一步说的很有道理,他要听听魏红军说的第二步。如果魏红军的计划不怎么样,他是绝对会跟上级反应的。

“对。不管部队以后如何,苦练本领是最重要的事情。部队整训,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隋十二开口支持。

游击总队的核心,很多都是冲着他们两个人来的。

现在他们两个人表态,大家很多人都静了袭来。

看大家情绪还算稳定,魏红军就继续道:“我们党是做工人运动出身的,所以一直认为占领城市是最重要的。但后来经过十年的士地革命战争实践,最后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之所以提出这个战略,是基于当时敌人在城市的实力强大,我们一时半会无法打下城市,控制城市。所以采取的方法就是先控制广大的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然后在农村积蓄实力,发展军队,最后拿下城市。目前的抗日战争也没有逃脱这个规律。

“就说说我们八纵。在我们八纵根据地最大的敌人就在张家口。张家口不说,张家口周围都是日军防御重地。若是我们能够控制张家口,那么整个察哈尔抗日局面都会出现大变化。但我们八纵却不能直接冲着张家口去。为什么?因为张家口日军强大,我们还不是对手。那我们就放着张家口不管吗?当然不能。我们的办法就是在察南、察东、察北建立根据地,占领察哈尔广大的农村,争取察哈,尔农村百姓的支持,发展我们八纵的实力。等我们八纵的实力足够解决张家口日军的时候,我们就会去攻打张家口,占领张家口。不仅仅张家口是如此,我们晋察军区周围的大城市都是如此。像北平、保定、大同这些这大城市,我们就是要这样收复。先控制广大农村,慢慢的一步一步包围这些大城市,最后攻克这些大城市。”

“回过头说说冀东。冀东的问题和张家口一样。冀东处在北平、天津、唐山几个重要城市之间,而且还是东北和华北的咽喉之地。关东军、华北方面军,伪满军、伪蒙军、华北治安军,都会在这里部署重兵。他在河北的地位,和张家口在察哈尔的地位一样。面对这样的地方,我们不能盲目,要有步骤,要有计划的拿下冀东。”

隋十二听着魏红军的话很是感兴趣。

隋十二和中共组织接触过很多。但大部分党员都是做城市工作、学运工作、工运工作的地下党。这些人组织、宣传都是一把好手。

但他们跟军队的党员又不一样。

就像是眼前的魏红军。

虽然是纵队政委,还是察南特委书记,但讲话风格很是朴素。没有什么听不懂的话,没有什么大道理。都是可以让很多人都听懂他说的意思。就是隋十二这样不懂军事的人也听懂了魏红军的意思。

避开强大的日军,占领广大的农村。

积蓄实力,最后战胜强敌。

因此隋十二忍不住道:“魏政委,那你说说,冀东要怎么做?”

这是在场所有冀东干部的问题。

冀东要怎么办?

“大家看看,这是冀东。日军为了维持东北和华北的通道,在这里部署重兵。可是日军的兵力始终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占领所有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停的在冀东周围地方开辟根据地,分散冀东的日伪军兵力。只有冀东的日伪军兵力分散,冀东的日伪军人数变少,目前留在冀东的抗日武装他们的压力才会减少。围剿他们的日伪军少了,他们就能够在冀东开辟更多的根据地。那你们说说,在冀东开辟根据地的部队,他们是在冀东抗,日。那么在冀东周围开辟根据地,吸引冀东日伪军的部队,他们对于冀东抗日有没有贡献?

魏红军拿出了大大的地图。

这是八纵司令部做出来的大地图。

听到魏红军的话,很多冀东干部都沉默。因为他们听懂魏红军的意思。留在翼东抗日的部队是有功劳。那么分散翼东日伪军部队的冀东周边的抗日部队,对于翼东抗日有没有贡献?

当然有贡献。

没有周围抗日部队的牵制,冀东的抗日部队怎么开辟根据地。

魏红军看冀东干部在思考,所以指了指地图,继续道:“目前我八纵的新三团开辟赤城、龙关、延庆根据地进展很是顺利。我们决定把新一团也派上去,加强此地的武装力量。我们下一步可以配合四纵,开辟怀柔和密云抗日根据地。只要怀柔和密云抗日根据地开辟顺利,那么我们八纵和冀东的道路就能够打通。到时候翼东和热河的日军必然要派兵扫荡,这样就可以大大分散热河跟翼东的日军兵力。这是我们八纵和四纵要做的。大家再看看冀东南边,这里是我八路军冀中军区。他们也在不停地往北发展,往冀东发展。他们的发展,日军必然要派兵阻拦。这样冀东的日伪军会进一步分散。”

“我现在说说冀东部队的问题。如果现在翼冀东部队不管不顾一定要回到翼东,面对强大的日伪,军,和他们作战。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会是被强大的日伪军击败,部队损失惨重,甚至可能全军覆没。我想问问各位同志,这样的结果对冀东抗日有什么作用吗?除了表现出勇敢之外,对于冀东抗日能有多少帮助?没有,完全没有。这种行为如果按照民间说法就是傻瓜才干的事情。”

“冀东部队这一次改编六个团,在哪里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就是开辟冀东周围的抗日根据地,把在冀东的日伪军吸引出来,然后慢慢的从外围打进冀东,这个时候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八纵司令部讨论的结果是,等改编游击总队为34团、35团之后,部队往怀柔、密云发展根据地,往热河发展根据地。同时和留在冀东的部队联系上,大家内外合作,推动冀东抗日。

“这是我们八纵的想法。我们认为部队整训之后,直接回到冀东和日伪军大部队交战并不是一个好的想法,反而是一种冒险的愚行动。最好的办法还是有计划、有步骤的一步一步往冀东发展。

“当然这是我们八纵的想法。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都可以敬开的说出来。

冯林奇举手。

魏红军抬手道:“冯主任,你先说。”

“魏政委的话,我听懂了。可是我们的战士都是冀东本地人,亲戚朋友都在冀东。甚至很多人老婆孩子都留在了翼东。从感情上他们都希望能够快点回到冀东。”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魏红军点头。

道:“而且这个问题我很理解,因为我是闽西出来的。我十五岁参军,跟着部队在福建、江西打仗,后来跟随部队长征,来到了陕西。抗战爆发,我们改编八路军东渡黄河来到了山西。不仅仅是我,晋察冀很多走过长征的老干部老战士,都和我一样来自闽西。我们也想家,也想知道留在老家的家人安全,希望明天就能够打回老家。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游击总队的指战员们想家,想要打回老家的心情,我在感情上可以理解。但作为一名八路军干部,党的干部,我却是反对的。”

“大家都想要回到自己老家干革命,都想要打回自己老家。那么我们的党,我们的部队不就散架了,不就成为了一盘散沙。我们的党、我们的部队是有纪律的。我们八纵有不少干部是原东北军出身,或者是东北流亡学生。像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超同志,他就是东北军出身。他们也想早一点打回东北,但他们不会说,我现在就要带着部队去东北打鬼子。因为这是完全荒唐的事情。”

“如果我们都只顾自己的家乡,那么以后冀东抗日是不是不需要其他地方之人支持?冀东抗日只有翼冀东人自己,东北抗日只有东北人自己,山西抗日就山西人自己。大家说,能这样抗日吗?抗日是全中国的事情,如果大家各管各的,那么我们还如何一起合作抗日。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概念,那就是在抗日的战场上,任何一个根据地的发展,最终都会有利于我们根据地的发展,都有利于全中国的抗日。因为我们是一个整体。”

“当然,这个并不是说一两句话就能够可以的。我之所以跟大家开这个会议,就是为了先统一干部的思想。只有干部的思想统一了,战士的思想我们可以慢慢做。”

第194章 总部整训命令

魏红军真的是忙的脚不沾地。

不仅仅是魏红军一个人,八纵整个政工干部目前都非常累。因为要安抚游击总队官兵的情绪。魏红军作为八纵政委,几乎是每天都要去游击总队的基层连队,和官兵谈话。

当然仅仅靠着谈话是不可能的。

魏红军和八纵领导商量之后,从游击总队抽调了五百名干部和学生,组成一个临时的教导大队。

全部送入察南干部学校学习。

分为军事和政治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