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137章

作者:随遇而安

魏红军想了想道:“这个简单。就跟上一次临时成立东进支队一样,我们成立一个支队。既然是开辟察东根据地,就成立察东支队,把新一团和新三团并入到察东支队。老王,你看呢?”

“可以。张大虎同志担任察东司令员,让夏侯文同志担任政委。”

王秋云支持魏红军的想法。

新一团和新三团本来就是小团,相比起单独发展龙延赤根据地,合作起来力量更大。有了宣涿怀三县根据地,再加上龙延赤三县根据地,那么八纵的根据地就稳了。

因为总共是七个县城,人口快百万了。

“同志们的意见呢?”

“是应该统一领导机构。我赞成成立察东支队。”

“新一团和新三团之前合作很默契。”

楚河、韩卫国、李世平、肖勇实他们都是点头赞成。

如果不统一领导,新一团和新三团在龙延赤根据地就无法统一力量。成立一个察东支队,统一指挥新一团和新三团,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至于以后察东支队怎么发展起来,就看张大虎和夏侯文的能力。

“除了这些既定的根据地之外,我们还要接管昌平县、宛平县、房山县。这三个县人口超过五十万,且直接摸着北平。是北平到我们根据地的重要通道。冀热辽挺进军组建之后,主力部队都在昌平和顺义一带。所以我们需要尽快的派遣部队进驻此地,稳住这里的局面。”

“司令员、政委,目前纵队适合去这里的部队是34团和35团。”

轰轰烈烈的冀东大暴动,虽然没能够完全拿下冀东,但影响是巨大的。

特别是相比起历史上,冀东大暴动的部队后撤到根据地的人数多了很多。历史上冀东大暴动后撤部队伤亡惨重,来到根据地整训的部队只改编了一个团。

而就是这个团,还因为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肖子敬枪毙了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所以分崩离析。

最后就剩下了一千人,组建了一个小团,始终是没能够打出来。

但现在不一样。

后撤到根据地的部队,改编之后足足有了六个主力团。当然除了这六个主力团,还有不少被打散之后,补充了其他主力团。像一分区、八纵都在反二十五路围攻当中伤亡很大。幸亏有了西撤的冀东部队,打散补充了主力部队,迅速的让主力部队恢复元气。

所以现在的八纵是真正的兵强马壮。

调动部队很有余地。

王秋云在旁边点头。

道:“三十四团比较合适。三十四团是冀东部队游击总队的主力,战斗力比较强。昌平、宛平、房山现在都是地方部队在支撑。之前华北方面军兵力不足,地方部队可以坚持。但武汉会战结束,华北方面军兵力很快就会补充。光是靠着地方部队是无法在这里坚持的。”

“34团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部队文化程度高,里面有不少学生。他们进入这个地区,可以吸引更多的平津地区的学生加入我们八路军。

魏红军也是赞成让34团去维持这里的局面。

这个地区说好,是真的好。毕竟这里离华北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的北平近在尺。只要在这里有一个稳固的根据地,那么就能够打通和平津地区的联系。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北平、天津这些地区弄好东西。

但说不好,也有很多不利因素。

离北平近,容易被日军反复扫荡。同时这个地区的城市比较富裕,但这里的农村却一点都不富裕,而且粮食产量也低。后勤估计需要纵队的支持。

但不管如何,这个地区是不能放弃的。

34团人多,足足有2900多人。武器装备也齐全,更重要的是学生多,容易在这个地方开展工作。

“之外纵队还有19团和35团两个主力团。19团一直在三区和四区,主要任务就是防备大同日军进入盛县,同时也配合一分区作战。”

“19团不能动。”

魏红军直接表态。

19团保护的是八纵的西大门,一部分驻守在盛县三区和四区,一部分和一分区部队一起驻守在定北县。主要防备大同方向上的日军。

魏红军对于自己老上级的作战风格非常熟悉。

在晋察冀军区,敢于随随便便就放弃坛坛罐罐,放弃根据地的只有自己这位老上级。他碰到日军大部队从来不会硬碰硬,主力部队“跑”的比谁都快。

其他军队领导,对于这种打法有很大的疑虑。

毕竟放弃根据地容易,恢复根据地困难。

他们也做不到跟杨全武一样,大开大合。退的时候大撤退,进攻的时候也是大踏步前进。但杨全武可以如此作战,但八纵不行。因为盛县是八纵的根基,一旦一分区面对大同方向上的日军,接连放弃几个县城,包括定北县城,那么八纵就要自己保护盛县。

所以19团不能动。

“对,19团不能动。”

王秋云支持魏红军的想法。

魏红军继续道:“至于35团,我认为可以放在这里。”

第201章 重新整编3

“昌平?可是政委,目前冀热辽挺进军的司令部就在昌平。”

陈中和提出了质疑。

魏红军在地图上指的就是昌平,魏红军是想要让35团去昌平。35团和34团一样,都是出自于翼东部队,是一个人数2900人的大团。经过几个月的整训,现在的35团战斗力提升很快。

这样一个主力团进入昌平,那就是为了开拓昌平抗日根据地。

但现在的昌平,那是冀热辽挺进军的地盘。冀热辽挺进军的司令部就在昌平。而冀热辽挺进军目前拥有四个主力团,除了一个主力团在冀东之外其他三个主力团都在昌平、怀柔、密云、顺义一带开辟根据地。

这个时候35团去昌平,总是感觉不合适。

魏红军开口道:“35团应该去昌平。35团是冀东子弟兵组成的部队,虽然经过这几个月的整训,广大官兵觉悟有了很高的提升。但思乡情绪并没有彻底消失。我们要体谅广大官兵这种思想,也要尊重他们想要打回冀东的想法。部队放在昌平,就是告诉广大35团官兵,我们八纵会一直往冀东发展,同时支持目前的翼热辽挺进军。还有翼热辽挺进军目前在昌平,只是权宜之计。他们未来主要发展方向是冀东和热河一带。我们的部队进驻昌平,是给冀热辽挺进军一个稳固后方,让他们可以毫无顾忌的往东发展。”

现在的冀热辽挺进军,相比起历史上的冀热察挺进军实力更强,同时周围的八路军实力也更强。

35团去昌平,对于八纵来说是扩展根据地,对于冀热辽挺进军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后援。

“不仅仅如此。35团到了昌平,往南可以和34团配合,支援34团开辟宛平、房山的根据地。往北配合察东支队,开辟龙延赤抗日根据地。往西支援,16团开辟的怀来根据地。”

扩大八纵的根据地纵深,是目前八纵最重要的一个任务之一。

八纵目前开辟的根据地,整体来说是属于人少、贫穷的地方。想要满足八纵目前继续扩张的部队需求,就需要不停的扩张八纵根据地范围。控制的地盘越大,就能够开辟更多的耕地,养活更多的人。

“政委说的很全面。”

王秋云点头。

目前八纵已经是拉开架势。主力团撒出去,互相配合,开辟察哈尔根据地。

“宋志远同志,冯林奇同志。”

“到。”

“你们到了昌平,我会支援你们地方干部。还有我会派人和冀热辽区委商量,协调当地地方干部和地方根据地。至于你们你和冀热挺进军,可以互相配合,但你们不需要听从翼热辽挺进军的命令。明白吗?”

“是。”

不是魏红军要搞派别。

而是部队互有归属。翼热辽挺进军要经营冀东,开拓热河根据地,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冀热辽挺进军上上下下都是资历很深的大佬,要是对35团下手,那八纵的损失就大了。

千万不要以为八路军这边就没有扣留别人部队的事情,其实历史上这种事情多了去了。不要说其他地方,就是晋察冀军区历史上也有这种事情。

历史上杨全武扣留过晋察冀分给其他部队的军政干部,甚至都没给人打声招呼。当时影响非常不好,但杨全武依旧是我行我素。就像是解放后防空军和空军合并的时候,杨全武就说过“老子从来都是吃掉别人,从来没有人吃掉了我”。为什么聂帅去世的时候,杨全武哭的最伤心。就是因为年轻时候的杨全武如此跋扈,是聂帅一手包容他,才造就了他在晋察冀的传奇。

当然杨全武跋富,不代表其他人就是病猫。二分区司令员郭田民历史上就扣留了杨全武一分区来雁北打仗的一个主力团。事情闹到了军区,最后杨全武都没能够拿回自己的主力团。

所以魏红军肯定是要小心。

要是自己的35团,被冀热辽挺进军扣留,那真是哭都没地方哭。

所以魏红军才会嘱吋宋志远和冯林奇两个人。

和翼热辽挺进军配合打仗可以,但不需要听从他们的命令。明确告诉他们,你们是八纵的部队。

“把34团调到宛平,35团调到昌平,那纵队手中只有警卫团和新二团。

魏红军提出自己的担忧。

纵队也是需要有自己直属的部队才可以。

毕竟盛县这么大的根据地,如果纵队手中没有直属的机动部队,一旦有什么突发事件必然会措手不及。看看晋察冀军区就知道。

别看晋察冀军区手底下拥有那么多部队。

但军区直属的部队很少。

所以每一次日军部队插入阜平,直接冲着军区机关去的时候,晋察冀军区反而是没有部队保护。

那个时候一般都是一分区派部队支援军区。

一分区的一团,每一次日军扫荡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护驾。

这一次整编冀东部队,为什么军区也要拿走一个团。就是因为军区也需要直属的部队,保护手中两万多人的后勤机关。

“可以把警卫团和新二团合并,组建一个新的部队。”

肖勇实开口。

肖勇实作为副司令员,主持八纵干部培养,教导队的组建,以及指挥司令部警卫部队。所以这方他是很有发言权的。魏红军点头道:“我同意肖勇实同志的想法。把警卫团和新二团合并,组建纵队直属的独立团。”

新二团实力可不弱。

是以早年新兵第二营组建的五营,加上三分区过来的十大队三营合并而成的部队。

是有八个连的团。

如果再合并警卫团,那么独立团也能够成为一个拥有12个步兵连的大团,人数达到两千人。

“纵队独立团?”

王秋云想了想,缓缓地点头道:“这个想法不错。就组建纵队独立团,陈祖宁同志担任独立团团长兼任政委。陈祖宁可以胜任这个位置。”

陈祖宁来到八纵之后,一直都是默默无闻。

但他带兵能力是真的不错。

新二团被他带的,表现非常不错。

王秋云看着地图道:“我们八纵司令部继续放在北岭庄。纵队独立团跟着司令部驻扎在北岭庄可以兼顾盛县、怀来、宛平。”

这一次会议是八纵一次非常重要的防区划分。

部队散出去,各自发展自己的防区。大家现在级别虽然有些差别,但差别不算很大。但根据他们接下来的表现,部队发展情况、根据地建设情况,他们未来的发展也会各有不同。

会议结束,纵队司令部这边还要进行讨论。

“察绥支队一直是120师下属的部队。虽然中间也受到了一分区的支持,但隶属关系是大青山那边。这一次察绥支队并入我们八纵,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为了支持八纵发展宁(西宁县)高(阳高县)镇(天镇)根据地,以及开辟怀(怀安)万(万全)兴(兴和)根据地,所以把在怀安一带活动的120师下属察绥支队并入到了八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