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143章

作者:随遇而安

魏红军对着王秋云点了点头。

十六团和十八团不仅人多,而且看起来武器装备也不差。两个团加起来上万人,拥有近400挺轻重机枪。在八路军内部来说,这已经是装备相当好的部队。

不过也能理解。

毕竟八纵可是两次重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第二次更是几乎全歼了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光是各种轻重机枪就缴获了300挺以上。加上察南地区曾经有中央军、西北军、东北军、晋绥军部队驻扎过,丢下了大量的武器弹药。

在这里一个地主武装都能够拥有机枪,可以看出这里散落的武器有多少。

既然有人有武器,那么此仗能打。

看到魏红军点头,王秋云也是豪气干云,道:“十六团、十八团不错。此次我和政委把独立团也带了过来,这样我们就有三个团。能够调动的部队超过万人,此仗可以打。

魏红军当然是得意。

独立团虽然不是在军区挂名的主力团,但也不是乌合之众。独立团是八纵警卫团和新二团合并起来的。而新二团是八纵原五营和三分区十大队二营合并起来的。

所以独立团实力不弱,人数也有两千多人。放在其他军分区,那也是一等一的主力大团。

“司令员、政委,现阶段打这么大的仗,合适吗?”

张子华皱眉。

虽然八路军东渡黄河以来,打了很多大仗。也组织过上万人的大仗。但除了早期是主动伏击日军之外,后面更多的是发展根据地。日军扫荡根据地的时候,八路军才会组织大部队跟日军交手。其他时候都是小部队打仗。因为八路军部队的战略就是敌后敌独立的山地游击战。

要做的就是积小胜为大胜。

游击战也是为了避免八路军部队攻坚能力不足的缺点。所以除非是打伏击战,要不然八路军部队是不会主动组织这么多部队去打攻坚战。

在张子华看来,现在八纵最好的办法就是派部队不停地扫除周围的汉奸武装,摧毁日本人在察南地区建立的汉奸政府。又或者把日本人在平绥路沿线修筑的一些碉堡摧毁。这样一步一步占领察南地区所有的乡镇和农村,把日军完全逼入县城,或者逼入张家口。

这样一步一步蚕食,才是八纵最佳的战略。

而不是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王秋云开口道:“此战不是我和政委头脑发热,好大喜功。而是因为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从军区得到情报,日本在太原新组建的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将会编入驻蒙军,两个月之内就会移防到张家口。也就是说我们以后的对手会增加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因此我和政委商量,利用驻蒙军目前还没有完全恢复好的机会,给驻蒙军狠狠一击。这样就算是独立混成第九旅团编入了驻蒙军,在短时间之内也无法威胁我们。

上一次解决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八纵这边的伤亡也很大。

但八纵这边有非常好的梯队。因为八纵加强了地方部队建设,所以很快能够补充主力部队的缺额。更有利的是,九千多的冀东游击总队来到了八纵根据地整训。

能够从冀东走到八纵根据地的,那都是有坚韧的意志。这支部队后来整编了两个主力团,还有不少有专业能力的干部到了地方。就像是冀东游击总队政治部主任隋十二的女儿,是非常出色的医生。

之前在天津的大医院都是一等一的医生。这样专业能力的大佬,八纵当然是要人尽其才。目前隋十二的女儿不仅是察南医科学校的老师,还是察南医院副院长。

这样冀东游击总队还有近两千人。

这些人补充了八纵主力团。每个主力团都分到了几百人。因此八纵这边迅速的恢复了实力。相比起来日本驻蒙军就没有那么快恢复元气了。现在日军到处都缺兵,补充驻蒙军的新兵到位还不到一半。

目前的张家口周围,就是我强敌弱,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除了驻蒙军的变化,还有两个原因。”

魏红军点了点下花园,道:“这里是察哈尔最大的煤矿基地。此地有日军的矿场,有日军建造的发电厂,还有日军的医院,甚至日军在这里建造了炸药厂、机械厂等等。围绕着这里的煤矿,日本人在宣化打造了钢铁厂、机械厂,还有其他各种工厂。打下这里,我们能够获得根据地需要的很多机器设备。甚至根据地的军工厂都能够有一个很大的进步。”

八纵虽然很早就打造了兵工厂。

但兵工厂发展还是缓慢。不仅仅是人才缺乏还有一个原因是机器设备也差。好的机器设备总部、军区都抢,到了下面还有军分区。八纵的军工厂,很难得到上面的支持,只能是自己解决。但从敌占区购买机器设备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下花园作为察哈尔最大的矿区,有的是好东西。

要是把这里的机器设备拉回来,对于根据地军工厂也好,医院也好,其他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好处。

“第二是,这里作为察哈尔最大的煤矿基地矿工数量很多。据我们得到的情报,此地的矿工数量有五六千人。加上围绕着煤矿从事其他工作的工人,周围工厂的工厂,此地工人有上万人。而这些矿工当中,一大半都是国军俘虏,也有少量的我八路军俘虏。一旦我们打下了下花园,解救这里的矿工,那么他们就是最好的兵源。等他们的身体恢复之后,我们就可以新组建两个团的部队。日军增加一个独立混成旅团怕什么?我们也能够组建两个团的部队。”

“而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下花园作为日军在察哈尔最大的煤炭基地,平时一直是重兵防守。不仅仅是下花园有重兵防守,下花园还处于宣化县城、涿州县城、怀来县城之间。这几个县城的日军,几个小时就能够支援下花园。在驻蒙军部队齐全的时候,我们是没有机会攻破下花园。但现在的情况是,驻蒙军伤亡惨重,未能恢复实力。我们得到的情报是,日军补充的新兵首先是补充大同26师团,其他部队都是靠后的。所以在张家口周围各县城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目前的兵力也就2000人出头,这还是他们补充了将近1000来人的新兵之后的兵力。就算这些新兵都接受过训练,但短时间之内战斗力肯定不如之前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而平绥路的五个守备大队之前伤亡也不小,目前也就2000多人。因此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一次拿下下花园的机会。”

“此战我们如果赢了,我们八纵实力会大大增强。未来我们的兵工厂,会给我们源源不断的生产炸药,生产弹药。我们的医院会有更好的实力,让我们的伤员接受治疗。而且我们还能够获得几千名有过作战经验的兵源,以及几千名受到日本人压迫的工人。”

“所以此战一定要打。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第一个就是“服从命令听指挥”。

但强硬的下命令,效果怎么都不如心甘情愿来的好。所以魏红军尽量的说服有不同意见的指挥员。更不用说张子华不仅仅是十六团团长,还是八纵副司令员,属于是八纵的领导。

如果张子华心中抗拒这一次计划,一定会出问题。

“张子华同志,你觉得呢?”

“司令员、政委,可是我们这里一旦打响,驻蒙军兵力不足,周围必然会有其他日军增援。到时候就会是一场大仗。”

“所以我们要做好计划。”

第211章 下花园战备3

王秋云说完,陈中和站起来。来到了地图前面道:“十六团、十八团、独立团负责此次下花园战役。在张家口周围,包括宣化、涿鹿、怀来三个县城的日军加起来也不过两千来人。张家口是察哈尔最重要的地方,几个县城日军也不可能完全放弃。

因此日军能够调动的部队有限。最多就是从各个据点调动一两个中队的守备部队。除了这些部队之外,日军能够调动的,东边是平北地区,西边是大同地区。”

“日军想要从平北地区调兵,就要经过目前冀热辽挺进军的防区。目前冀热辽挺进军,除了冀东的部队之外,在怀柔、密云、顺义一带就有三个主力团。过了翼热辽挺进军之后,就是我们八纵的龙延赤根据地,这里有我们的龙延赤支队。过完了这,里,才能够到达战场。

“至于大同过来的援军,就要过我们八纵的宁高镇根据地。而且我们的计划已经上报给军分区,杨司令员已经同意我们的作战。一分区会在燕北地区闹出大动静,支援我们的作战。再说26师团去年遭受重大打击,虽然补充了不少新兵,但现在的实力还没有完全恢复。”

陈中和现在虽然只是作训科科长,不过做的是参谋长的事情。

此战王秋云和陈中和两个人做了很多计划预案。

还是那句话。

从全局上看,中国和日本的情况是敌强我弱,整个中国战场都是这种局面。但放在察哈尔这个地方,现在这个时间段,是典型的我强敌弱。不仅仅察哈尔地区如此,因为一分区和八纵的强大,山西东部、河北西部一带日军兵力严重缺乏。

当然日军也发现了这种情况,所以开始大规模增加部队。

开始整编十个师团,七个独立混成旅团,可是日军占领的地盘太大。这些新整编的部队,每个省份多放一两个师团依旧不够。特别是华北方面军这边,情况更是如此。

山西、河北、山东一带,处处都是敌后抗日武装。

日军这些兵力分配之后,对于地方的控制力依旧是严重不足。更不用说这些新整编的师团和混成旅团,目前才刚刚刚开始整编。等这些部队完全整编,进入中国怎么也需要三个月到半年时间。

“此战只要我们胜利,那么不仅会严重打击驻蒙军。就是日军援军,也能够重创。到时候不仅我们八纵根据地局面会大大改变,冀热辽挺进军、雁北一带,抗战局面都会有巨大的改观。

魏红军开口。

这不是魏红军说大话。

而是真的如此。

一旦日军兵力不足,从平北地区调兵,那么这个地区日军兵力就会减少。冀热辽挺进军成立之后,目前还没有打什么仗,部队主要是在进行整训。

一旦这里的日军兵力减少,那就是他们发展的大好机会。

“你们谁还有问题。”

“没有。”

“陈中和同志,你继续。”

“是。”

“部队第一阶段是,十八团派出部队进攻大井镇,十六团派兵进攻康庄。大井镇和康庄,一个是大同到张家口的重要通道,一个是平绥路的重要站点。到时候必然会有日军增援。

陈中和开始传达作战计划。

大井镇也好,康庄也好,都被八路军攻陷过。

但他们地位太重要,所以日军派部队重新夺了回去。这一次又是以这两个地方为攻击地点。

“等日军增援之后,十六团和十八团分出部队,分别攻击宣化和怀来县城。这样就会吸引张家口周围的日军都往这两个县城方向移动。独立团走这条路,从宣化南部地区移动,直插下花园。下花园以前倒是有不少部队,但前段时间抽调大量部队扫荡八纵根据地。到现在都没有恢复,下花园主要是以当地警备队为主。只要十六团和十八团一动,那么下花园的兵力会更加单薄。独立团要第一时间攻下下花园。”

八纵在察南发展一年半的时间。

在张家口周围,构筑了自己的情报系统。对于察哈尔地区的日军情况,还是非常了解的。

在察哈尔,张家口是一等一的重镇,也是日军重兵把守的地方。其他县城日军其实并不多,很少有一个大队驻守的县城。因为这里是平绥路所在地。日军为了保护平绥路的安全,在沿途弄了不少,调堡之类的东西。这些碉堡上日军分散驻守,保护平绥路。

所以驻蒙军遭受重大打击之后,日军兵力不足的情况是越发明显。

“若是北平日军从春花堡进入我根据地怎么办?”

张子华指了指春花堡。

春花堡是怀来、涿鹿、盛县、宛平几个县中间的一个重要隘口。

八纵司令部就放在春花堡南面的北岭庄。现在八纵把独立团调上来,十六团、十八团都要参加这一次战斗。一旦日军从北平出发,攻破春花堡,那么盛县也好、怀来、涿鹿根据地都会被日军轻松扫荡。因为主力部队都参战,留在地方的都是地方部队。很难阻挡日军主力部队。

王秋云解释道:“纵队把盛县县大队调到春花堡驻守,把34团两个主力营调到宛平,和春花堡的盛县县大队形成角之势,防守春花堡。而且35团就在昌平,也可以南下。”

“那我就没问题了。”

“我和政委,还有作战科随独立团行动,肖勇实同志带着司令部其他人坐镇指挥部。十六团和十八团各自行动,随时和指挥部保持联系。

“是。”

1939年2月19日。

察哈尔地区的温度还是很低。

离上一次二十五路围攻过去了四个月时间。这四个月时间,大家都不安稳。八纵主力部队伤亡大,所以这段时间部队一直在整训。但八纵根据地的地方部队却一直在往外扩张,打击汉奸部队。

驻蒙军就更加不安稳了。

和一分区、八纵打完了之后,又在绥远和傅作义35军交手。被35军打的丢盔弃甲。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最近这一个多月才稍微稳定下来。

但显然八纵是不想让他们休息整顿。

上万的部队行动。

大井镇。

七个月前十八团的前身特务营拿下过大井镇。

之后日军开始重视大井镇的防御,在大井镇驻扎了日军一个中队,以及伪蒙政府组建的警备师一个团六百人。除了这些部队之外,大井镇还有日军一个两百人左右的特务队。也就是说在这里有日伪军一千人。

而且离大井镇往北往南各二十里日军设立了一个堡。里面各有日军一个小队,一个伪军警备连。在目前日军兵力缺之的时候,大井镇和周围碉堡当中部署了三百多人的日军一个加强中队,可以,看出日军多么重视大井镇。

“砰一

第212章 攻其必救

“田边君,外面有多少人?”

“大佐阁下,据我们的判断,外面的支那军队应该不少于1500人。

“这么多?”

河田武雄皱眉。

大并镇很重要,所以这里的部队也多。河田武雄是大井镇最高负责人,是一个大佐军官。敌后这些重要地方的日军负责人,军衔都比较高。因为河田武雄这样的地方最高负责人,负责整个大井镇的事情。不管是军事上的,政治上的,还是经济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