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142章

作者:随遇而安

二十六师团和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遭受如此毁灭性的打击,想要恢复哪里是那么容易的。甚至申请的新兵目前到位还不到一半。本来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都不想搞太大的动作,更多的是准备扩张根据地。

可是现在驻蒙军既然想要增加部队。在驻蒙军恢复之前,加大对于日军的打击,增加八纵的实力,也是一个好办法。

“老王,你准备打哪里?虽然是主动出击,但还是要慎之又慎。

“我知道。”

王秋云点头。

铺开地图道:“老魏,我的想法是拿下这里。”

“下花园?”

“对。”

“怎么做?”

魏红军知道王秋云为什么想要打下花园。

因为这里是张家口一带最大的煤矿基地。正因为这里有煤矿,所以日本人占领察哈尔之后,在宣化还弄了一个钢铁厂。用的煤炭就是从下花园这边弄来的。围绕着下花园煤炭,周围这边有很多工厂,工人非常多。张家口、宣化、下花园一带是整个察哈尔工人最多的地方。下花园一带的各类工人有七八千人,甚至说不定有上万人之多。可以这么说,在抗战时期打煤矿是八路军最喜欢的事情。

一个是可以中断日本人的煤炭补给,一个是可以从煤矿获得很多机器设备,最后一个是可以解救大量的矿工。这个年代的矿工是最好的兵源。

他们受到日本人最大的压迫,死在矿区的矿工不知道有多少。因此每次八路军攻破矿场之后,解救的很多矿工都会参加八路军。

王秋云就是看上了下花园的那些矿工。

察南地区还是人少。

青壮年并不是想象当中那么多。部队想要扩军,解救矿工是非常好的一个办法。

“声东击西。”

第209章 下花园战备

“司令员,这个批不批。”

涞源。

一分区司令部放在了这里。

本来一分区司令部在灵丘,后来一分区部队大量涌入冀西地区。易县、涞水、涿州、定兴,乃至于保定周围都有一分区的部队。冀西相比起山西这边好很多。

人多、经济好,物产丰富。

而且学生也多。

一分区在冀西的几个县城控制的人口,比一分区在山西控制那么多的县人口还要多。冀西的这些县城,动不动就是二三十万人。是发展根据地非常好的地方。

为了就近指挥一分区在冀西的部队,所以把指挥部放在了冀西和山西最重要的交通要道源上。

日伪军扫荡一分区的时候,涞源是他们一定会占领的地方。因为涞源一边连接冀西地区,一边连接山西。

“王秋云和魏红军这两个小子胆子是越来越大。”

杨全武看着地图悠悠道。

八纵虽然一直是独立发展,但毕竟是隶属于一分区指挥。八纵如果只是打一些小仗,甚至就算是动用一两个团,都不需要报告给一分区和军区,得到他们的同意。但是想要动员大部队打仗,而且是打大仗,就必须要得到军区和一分区的同意。

所以王秋云和魏红军立马给一分区上交行动报告。

“司令员,从军事角度来看,他们两个人的选择不算错误,或者说很有操作可能。现在这个时候正是驻蒙军虚弱不堪之时。八纵这么一动,说不定整个察哈尔地区都要发生很大的改变。现在的驻蒙军想要抵挡八纵可不容易,到时候日军可能要从平北、冀东一带调兵,这对于冀热辽挺进军是好事情。还有日军有可能从大同调兵,这会减轻雁北地区压力。对我们一分区也好,358旅也好,甚至129师都是好事情。”

一分区参谋长黄发开口。

黄发和杨全武一样都是闽西出来的战将。应该说目前的一分区很多干部都是闽西出来的干部,像一分区政治部主任罗仁发也是闽西干部。后来杨全武受到批评,其中一个罪名就是杨全武太重用闽西干部,搞“山头主义”。 不过杨全武重用的闽西干部,那都是能打能拼的。因为杨全武本身就是敢打敢拼的战将,号称,是“军中赵子龙”。所以他重用的都是有真本事的。

杨全武喜欢用闽西干部干,但没有能力的闽西,干部,他是不会重用的。

黄发就是如此。

不仅仅杨全武重用,就是晋察冀的聂司令员也非常器重。虽然黄发是一个粗人,是大老粗出身,但他真的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军事干部。不仅能打硬仗,还能打巧仗。历史上一分区击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中将旅团长阿部规秀,轰动整个华北,就是黄发在一线指挥的。要不是后来黄发开枪打死妻子的事情发生,新中国成立之后黄发最少也是一位开国中将。

“可是这么大的军事行动?”

杨全武还是有一些犹豫。

八纵如果真的调动三个大团打仗,这个就不是普通的军事行动。不过黄发从军事角度说的的确是非常好。因此杨全武稍微犹豫一下,但最后还是拍板道:“回电,同意八纵申请。聂司令员那边我亲自去。”

“司令员,一分区这边呢?”

“这样,你去定北县。既然是八纵惹出来的,就让八纵把十九团借给我们。你去定北和浑源,带着一团过去,指挥驻扎在周围的二十团、二十一团,还有地方部队。只要大同部队有动静,就出击雁北地区,也可以攻入东大同。你手中有四个主力团万把人,扫荡雁北地区的日伪军。若是有机会攻入大同矿区,顺便毁了大同矿区,解救那里的矿工。如果没机会,那就算了。记住,不要意气用事。要用最少的伤亡,打出最大的战果。”

“是。”

“十六团、十八团把能参战的部队都报上来。

王秋云召集了十六团和十八团主要千部。

要有大行动。

纵队必须要完全掌握十六团和十八团的情况。

虽然之前十六团和十八团都报了他们的情况,但王秋云和魏红军还是要得到更准确的数据。

王秋云先是看了十六团团长,也是八纵副司令员兼16团团长张子华。

张子华咳嗽一声道:“十六团目前有四个主力营,每个主力营四个连五百人。除了主力营之外,十六团配备特务营、警卫营、炮兵营,加上后勤保障的部队和机关干部,总人数3400人。

“还有呢?”

十六团是八纵除了盛县之外,第一个派出主力部队正式开辟的根据地。西宁县抗日根据地,当时八纵只是派出了高伟和一个加强排,以及一些地方干部。但怀来根据地,八纵是派出了两个主力营。

一个是当时八纵头等主力一营,一个是盛县县大队改编的三营。

而且这一年来八纵和日军几次交战,都在怀来县境内。因此八纵对于十六团的支持也是最大的。

“十六团有一个新兵营。”

“继续。”

“怀来县大队有两个营。”

“都能打仗吗?”

“能。虽然是新兵营和县大队,但指挥员和老兵不少。”

张子华回答。

王秋云和魏红军点点头。

这才是十六团的实力。十六团不仅得到纵队支援多,而且十六团的干部储备也很充足。组建十六团的一营,那是读书人最多,党员最多,同时军事干部也最多。后来吞并了平西支队派往怀来工作的干部,又大大补充了十六团的干部储备。虽然张大虎、夏侯文等干部和新一团去开辟龙延赤根据地。

但十六团干部储备依旧是八纵数得着的。

十六团手中有五千主力部队,并不是什么让人吃惊的事情。

魏红军继续问道:“你们的区小队和民兵队呢?”

“我们的区小队队长都是部队连排级干部,民兵队长都是打过仗的老兵班长担任。为了组建怀来县的区小队和民兵队,十六团当时从每个营抽调了一个排。”

“有多少人?”

“我们怀来有六个区小队,一百一十八个村民兵队。不过这些民兵队当中,有战斗力的民兵部队大约有二十来个。其他的民兵部队主要是为了配合主力部队转移百姓,或者运送物资之类的事情。我,们的区小队是连级编制,参加战斗的民兵部队是排级编制。”

“好。”

十六团在八纵是第一个提出发展壮大地方部队。

之后得到了魏红军的支持。在这方面十六团做的是真的非常不错。十六团把手中一些精干的基层指挥员派到地方部队,让他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打造地方部队。

在主力部队休息的时候,区小队和民兵部队,就跟汉奸部队不停的作战。一边是提高自己的战斗力,一边是为了抢夺武器弹药,后勤物资。

虽然都是地方部队,但十六团手底下的地方部队实力尤其出色。

“十八团呢?”

“报告司令员、政委,十八团目前下辖四个步兵营,一个骑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警卫营,加上机关后勤人员总共拥有3600人。”

十八团团长吴清河汇报。

十八团和十六团,是八纵目前最出色的两个团。因为这两个部队组建的时候,就拥有当时八纵的两个拳头营。一个是一营,一个是特务营。

十八团是特务营发展起来的,后来并入了三分区十大队一营。特务营是当时八纵的拳头营,十大队一营是三分区的主力营。加上十八团很早就在宣化发展根据地,因此实力很强大。

十六团还没有组建的时候,十八团这边就已经以各种名义发展部队了。

而且十八团手中还有一个骑兵营。

“还有呢?”

“十八团还组建了两个游击军,以及宣化县大队和涿鹿县大队。

“什么编制?”

“营级编制。”

十六团和十八团知道现在要打仗,因此都开始露家底。

看看十八团。

因为十八团是军区给出的主力团编制。所以你稍微人多没有什么,可是人太多是不行的。一分区和八纵都有大团,都是三千人左右的大团。

放在其他军分区,两千人就是大团。但在一分区三千人是大团,两千人是普通的主力团。

不过不管是十六团还是十八团,实力都很强大。毕竟八纵接连打了大胜仗,打的驻蒙军都准备增加编制。所以十六团、十八团发展都非常好。

但编制不足怎么办?

只能是仔细想办法组建一些部队。

十六团直接增加了一个所谓的新兵营,然后是,大力发展地方部队。而十八团则是组建了游击军,以游击军的名义养着多出来的部队。

第210章 下花园战备2

“武器装备呢?”

“主力营不缺枪,其他编制的部队也能满足八成。

“轻重机枪数量如何?”

“十六团有187挺轻重机枪,其中36挺重机枪,151挺轻机枪。

“十八团有201挺轻重机枪,其中29挺重机枪,172挺轻机枪。

“子弹够吗?”

“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