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回去再说吧。我们搁时间太多。古北口过来的独立混成第八旅团已经进入了怀来,和十六团的部队交上火了。我们这边如果耽误太多时间,十六团那边的压力会很大。”
“行。”
拿下宣化之后,把东西拉走也需要时间。
八纵能够接连打下下花园和宣化,就是打了一个时间差。驻蒙军受到重创,还没有恢复过来的时间差。但日军的战斗力很强,这是无可置疑的。
独立混成第八旅团虽然刚刚组建,但这一次出动三千多人。
就算中间有损失,但主力依旧存在。
十六团阻挡他们压力是很大的。所以王秋云和魏红军这边必须要下手快,尽快的撤离。宣化这边的撤离,比下花园快不少。因为相比起下花园,宣化这边要撤离的人少了很多。
宣化这边也有很多人愿意一起撤离。
一直到3月6日,整个部队才完全离开了宣化。
“老王,我有一个想法,你也琢磨琢磨。”
“什么事情?”
“我的想法是,我们八纵打造四个主要根据地。宁高镇根据地一个,龙延赤根据地一个,宣涿怀根据地一个,昌宛山(昌平、宛平、房山)根据地一个。现在宁高镇根据地是察西支队负责,龙延赤根据地是察东支队部队。但宣涿怀根据地和昌宛山根据地缺乏一个统一的指挥。”
“你的意思是,成立可以统一指挥的支队。”
“嗯。你觉得呢?”
“我同意。具体如何做,我们回去商量。”
“好。”
第224章 四大根据地
“从下花园和宣化来到根据地的总人口16758人。其中国军俘虏4700人左右,被日军所抓民夫4900人左右,自愿加入我八路军的工人、医生、老师及其家属5200来人。还有投奔我八路军的下花园和宣化等地农民有870人左右,投奔我八路军的张家口周围学生480人左右,俘虏伪军440来人。还有200多被俘八路军。”
在十八团指挥部,八纵临时开了一个会议。
八纵副司令员李世平给大家介绍这一次人员大迁徙的情况。
“人员都安排妥当了?”
“按照身体情况,安排妥当。一些身体情况无法坚持南下的,就近安排,先让他们养好身体再说。”
李世平也不是一年半前那个柔弱书生。
跟着部队一年半时间,负责过宣传、征兵、开荒种地,到现在负责纵队后勤,人也成长了很多。
虽然这一次撤离人有些多,但李世平和地方干部合作,还是把人都安排好了。
“在目前这个时候,之所以召开这一次会议,是为了讨论纵队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先谈谈关于这些人的情况。我们把人带出来了,下一步要怎么做?”
“政委,我们当初制定进攻下花园的计划,就是因为下花园拥有兵源。察哈尔整体来说,人口还是太少。我们八纵想要扩军,除了受制于武器弹药和粮食之外,还会受制于察哈尔人口情况。像这一批这么好的兵源,实在是不多见的事情。所以我的建议是,八纵增加三个团的编制。
八纵副司令员肖勇实开口。
部队扩军,可不是玩游戏。手指点一点,就能,够爆兵,其实制约因素是非常多的。武器弹药的不足,后勤物资的不足,都严重影响扩军。
就像是之前的平西支队。
穷啊。
特别是手中没有粮食。没有枪,没有炮,拿着大刀梭镖也能出去打仗,从敌人手中抢夺武器弹,药。可是手中没有粮食,那么根本无法扩军。因为部队都是脱产的,没有粮食就养不活部队。当时的平西支队就是这样的情况。
他们控制的地方土地贫痞,粮食产量太低,手中根本就没有粮食供他们发展部队。要不是如此,当初第四纵队怎么会把带到根据地的冀东部队拱手让给一分区和晋察冀军区,自己只留下三千人。说白了还是人太多,第四纵队根本养不起他们。
另外还有一个牵制因素,那就是人口。
人口少的地方,扩军就会有一个屏障。你总不能把青壮年都拉去当兵,如果这样谁来种地,谁给根据地提供粮食。察哈尔就是典型人口不多的地,方。整个察哈尔人口也就三百万左右。
八纵能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开始触摸到这种瓶颈。
想要继续扩军,察哈尔人口不足的情况会持续的影响八纵。八纵为了摆脱这种局面,也在积极的扩张根据地规模规,就是为了增加根据地人口。现在下花园的这一批兵源,对于八纵是非常重要的。
“三个团?我们有足够的武器弹药吗?”
“要看什么样的团。如果是一千人的小团,纵队可以轻松解决武器弹药的问题。如果是两千人的,团,纵队应该可以解决两个团的武器弹药。如果稍微降低一些标准,那么装备三个团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三千人的团,纵队是没有实力整编的。”
李世平开口回答。
八纵想要新整编三个团,武器弹药的问题也开始变得严重起来。
“三个团,两千人的团。此次我们废了这么大劲,从下花园整出来这么多人,总不能都浪费。三千人的大团,我们现在没有实力组建。十二个连的团,我们八纵还是能够承受得住的。
王秋云可不想浪费这么好的兵源。
一千人的小团根本不考虑。这样的小团,连解救的国军俘虏都无法安排。而像十六团、十八团这,种三千多人的团,八纵目前还供不起。
那就组建十二个连,两千多人的团。
魏红军点头。
支持王秋云的想法,道:“对,下辖三个主力营,一个主力营下辖四个连,十二个连的团正合适。纵队武器弹药不够,先从下面其他部队那边调配一些武器弹药。纵队要是多了三个两千多人的团,对于整个纵队都是好事情。任何一个根据地需要支援的时候,纵队都能够给他们派去一个主力团。”
八纵如果能够再组建三个主力团,那么八纵的实力就能够再次飞跃。特别是新组建的三个主力团不是新兵团,而是拥有大量军官和老兵的部队。
所以三个团是一定要建起来的。
“那么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组建这三个新团,交给楚河同志负责。”
魏红军点了八纵副政委楚河的名字。
魏红军这些年在八纵也培养了不少政工干部。
不过八纵实在是太缺干部,培养的干部都要去部队。就像是魏红军最器重的两个政工干部,一个是去宁高镇支队担任副政委的卢伟生,一个是去担任34团政委的张超。
手中独当一面的干部太少。
因此把组建新的三个团的任务交给了楚河。楚河可是翼东大暴动领导人之一,一手负责联络和指挥冀东游击总队,后来更是领导和参与了冀东游击总队的改编当中。
“是。”
“除了这个事情,我和司令员还有一个事情想跟大家商量。那就是组建察南支队,负责宣涿怀根据地。组建平北支队,负责昌宛山根据地。主要是为了统一宣涿怀根据地和昌宛山根据地的领导机,构。”
“政委,有些根据地加强统一领导势在必行。
我们现在的根据地规模大了,纵队想要直接指挥问题很多。我支持组建察南支队和平北支队。
“支持。”
“支持。”
八路军为什么要让各部队各自发展。
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通讯落后。以现在八路军的通讯水平,前线都打完仗了,总部都不一定受到打仗的消息。这样的情况之下,只能是让下面很多部队自行发展。
八纵也是一样。
之前只有几个营,或者几个团的时候,纵队司令部可以直接指挥这些部队打仗。但随着八纵规模扩大,编制增加,纵队司令部不可能直接指挥这些部队。纵队司令部最多制定一些大的战略,至于他们如何打仗、如何发展等具体事情,需要他们自己把握。
但还是那句话。
八路军是中共领导的正规武装,不是没有纪律的士匪。因此放的同时,也要加强领导。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加强前线领导机构,以此来贯彻上级的命令。
这一点大家都清楚。
魏红军看大家都支持,所以道:“成立察南支队,我提议16团团长张子华同志担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18团团长吴清河同志担任支队副司令员,十八团政委雷佳斌同志担任支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郭林同志担任十八团团长,十六团政治部主任郭永怀同志担任十八团政委,张山同志担任十八团副团长。李万福同志担任十六团团长,俞平同志担任十六团政委,孙家和同志担任十六团副团长。
目前的八路军还没有完全形成党委制。
或者说目前的八路军部队,军政首长是可以直接决定部队事情的。一直到解放战争的时候,党委制才慢慢的成为部队的普遍决策制度。
关于新成立的支队,还有下面各团的人事部署,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已经商量好,基本上就能够确定下来。不过魏红军在八纵倒是一直加强党委会的力量。
所以就算是自己和王秋云已经有了默契,但还是要得到纵队党委会的同意。
大家对于这个都没有什么异议。
因此很快通过。
魏红军继续道:“成立平北支队,我提议肖勇实同志担任平北支队的司令员兼任政委。肖勇实同志,你看呢?”
“我服从命令。”
肖勇实当然不会反对。
他来到八纵,就是想要打仗的。只不过八纵缺乏干部,所以办教导队,办察南干部学校,都需要肖勇实负责。现在察南干部学校也好,教导队也都,都开始走向正轨。不需要肖勇实亲自负责。
肖勇实当然想要出去打仗。
王秋云和魏红军也不愿意让肖勇实这样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继续留在司令部。
第225章 等价交换
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本来做好了日军报复的准备。
毕竟八纵这一次发起的下花园战役,让整个华北都热闹了好一阵。
可是没有。
日军手中真没有可以报复的兵力。独立混成第八旅团一路风尘仆仆来到了怀来,跟十六团交了几次手,伤亡也不小。十六团是凶狠的。
当然主要是因为独立混成第八旅团才刚刚成立,到现在也不过是一个月时间。
要不是因为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命令,像这种部队这么也应该两三个月之后才能够出去打仗。现在走了几百里,中间一直受到八路军的袭扰,伤亡也很大。来到了怀来,和十六团硬碰硬打了几仗。
虽然把十六团从平绥路彻底赶走,但自身伤亡也大。并不想继续南下追击十六团。
另外的独立混成第九旅团,本来是要来张家口的。
但傅作义的35军谨凶集宁。
影响力不比八纵攻打几个县城小,应该说影响力远远超过八纵。对于华北方面军来说,傅作义部的威胁更大。如果不把傅作义部打下去,整个绥远都会成为傅作义的天下。结果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和周围其他一些部队,包括本来支援张家口的伪蒙骑兵师都退了回去。他们联合发动攻击,从傅作义手中夺回了集宁。
不仅如此,日军集结重兵开始追击傅作义部。
把傅作义部再次赶入了五原。日伪军接连控制归绥、包头等绥远重要城市。
不过虽然日伪军在绥远打压了傅作义部,但傅作义的35军是真的非常凶悍。
双方在绥远几次交手,35军虽然一直在后撤,但也给日伪军很大的打击。
而大同那边刚有一些动作,一分区部队加上十九团,光是军区主力团就有四个。加上一分区地方部队,横扫雁北地区。一分区部队再次打进了东大同。甚至把大同煤矿都攻破,解救了几千矿工。
魏红军这位老领导,从来都是看见便宜就上。
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就从来不会放过。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