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这一次就是如此。
这样的机会,他怎么会放过。集中了上万部队,配合120师雁北支队,打的雁北地区的鬼子是鬼哭狼濠。八纵这边都已经打完了,一分区在燕北地区还打的热闹。没想到一分区还在打仗,一分区司令员杨全武就来到了八纵这边。
“师长,你怎么突然过来了?”
“过来看看你们有没有发财。怎么样,这一次收获不小吧?
“还行。”
大家彼此很熟悉。
都是闽西出来的八路军干部,又一起打了多年仗。
杨全武毫不客气,直接坐在中间中位置上,然后道:“说说,都有什么收获。下一步你们八纵准备怎么做?”
没时间客套。
杨全武也不是那种客客气气的人,喜欢直来直去,不隐螨自己观点。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立马给杨全武介绍这一次的收获,也没有任何的隐螨。
八纵有多少干部都是从一分区调过来的,怎么也瞒不住一分区。不仅仅是瞒不住一分区,就是晋察冀军区也满不了。而且杨全武不是那种欺负下属的干部,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也不怕。
杨全武听着八纵要设立四个大根据地,还要成立三个团,连连点头。
八纵的实力是真的不错。
可以这么说,目前八纵的实力,八路军旅级单位当中没有部队可以战胜。本来八纵实力就强,光是军区给出的主力团番号就有五个。除了主力团之外,八纵还有宁高镇支队、察东支队,实力都很强悍。加上独立团,以及再组建三个新团,八纵手中能够打仗的部队就有十来个团了。一个八纵甚至比晋察冀其他几个军分区加起来的实力还要强大。
不过八纵越强大,杨全武越高兴。
因为八纵是一分区的部队。
“三个团,你们八纵吃得下?”
“师长,不要说是三个团,就是五个团我们八纵也吃得下。”
魏红军立马开口。
杨全武哈哈大笑,道:“怎么,怕我抢走你们的部队?”
“师长怎么会干这种事情。”
“别拍马屁。我告诉你们,最近抗大二分校,还有延安公学等其他学校的毕业生大量分配到了我们晋察冀军区。我们一分区可以分到不少。我正在考虑,是不是给你们八纵分配一百人到两百人之间。”
“师长,真的?”
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都站了起来。
惊喜莫名。
八纵扩张太快,干部是真的非常缺的。虽然八纵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培养干部,但依旧是严重缺干部。如果这个时候能够有一百多名抗大毕业生进入八纵,对于八纵的干部缺口会有很大的补充。
虽然现在的抗大毕业生,相比起抗大前面的毕业生,实力、能力都差了不少。毕竟前面三届,主要是红军中高级干部。第四届是红军中级干部和那些大学学生领袖。后面的干部主要是大学生为主。
但抗大聚集了八路军最顶级的教员配置。
这些人培养干部都是一等一的好手。从红军时期开始,一直到现在,他们都有非常充分的办学培养干部经验。抗大这些学生,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各方面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对于八路军各个军区来说,这都是宝贝。
“我还能骗你们不成。”
“师长,二百人。你这一次给我们八纵二百人,我们出2000人的兵源。
“你小子想的倒挺美。”
杨全武忍不住吐槽。
有两百干部,要啥2000人的兵源。不过还是点头,道:“好。我也不跟你们抢那些国军俘虏,就把那些被日军抓过去的民夫给我2000人就可以。”
“是。”
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都很高兴。
这买卖划得来。
这一批毕业生,只要好好锻炼一下,就能够给,部队带来大量合格的政工干部。现在的八纵,就缺乏政工干部。主要是政工干部牺牲太多。
很多政工干部要被派去开辟新的根据地。
但新的根据地危险也大,会碰到日军时不时的,扫荡。在这个过程当中,地方干部、政工干部的牺牲比例非常大。
“我这一次过来,不仅仅是因为这个事情。首先要表扬你们,你们打出了红一师的威风,没给我们红一师抹黑。再有就是你们两个人还不能休息。”
“司令员,有什么事情你直接下命令就行。
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立马正色。
之前干部问题、兵源问题可以讨价还价,但正经事情不能嬉皮笑脸。杨全武缓缓开口道:“我是从聂司令员那里过来的。聂司令员要我们一分区离开定县、唐县等地,把这里移交给三分区。
“三分区?司令员,三分区能接收这些根据地吗?”
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都有些怀疑。
晋察冀军区成立之后,三分区的发展并不是很顺利。为了成立主力团组建的十大队、十一大队、十二大队,一直以来没有一个能够成为一个主力团。而三分区本来就是以115师骑兵营为核心主力打造,可是骑兵营一直以来发展也不怎么样。
为了支持三分区,军区先是用十大队换了一分区的主力二团,之后又是用21团(十二大队),调走一分区骑兵营,加上军区骑兵营都交给三分区,成为了三分区骑兵团。其实三分区自己组建的21团,虽然有了番号,但人数才一千多人。
杨全武摇头道:“军区把30团交给三分区指挥。三分区陈满远同志担任冀热辽挺进军政委,黄勇同志担任三分区司令员。”
第226章 一分区的动作
“军区把30团给了三分区?”
“嗯。”
王秋云和魏红军都是羡慕。
军区对三分区是真的好。这样一来,三分区就拥有了二团、三十团、骑兵团,实力已经是今非昔比。三十团是军区整编冀东第一总队组建的部队。
这可是一个大团。
2700人的大团。虽然刚刚组建才几个月时间,但毕竟是一个全副武装的大团。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调整领导机构。
三分区的陈满远司令员,那可是资历比杨全武还要深的老革命。聂司令员自己就是政委出身,所以在晋察冀也喜欢重用那些政工干部。重用政工干部优势明显。
根据地发展好。
看看晋察冀军区发展的情况,冠绝全国所有八路军根据地。因为晋察的这些干部,在开辟根据地、发展建设根据地上都非常有办法。
但劣势也明显。
一旦碰到作战能力不足的干部,会影响根据地八路军的战斗力。杨全武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政工干部转为军事干部很是完美。不仅发展根据地是一等一的好手,打仗也不含糊。虽然是政工干部出身,但现在谁不知道杨全武是一员不可多得的战将。
而三分区的陈满远司令员则是反面典型。
不太会打仗。
聂帅为了让陈满远司令员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事干部煞费苦心。八路军整编的时候,就让一直做政工工作的陈满远担任344旅参谋长,让他开始接触军事指挥。晋察冀军区成立之后,更是让他担任三分区司令员。
可惜陈满远政工干部转为三分区司令员之后,几次指挥打仗都很差,被很多人病。
当然作为司令员,不会打仗其实也没有太大问题,会用手底下战将就可以。偏偏三分区的黄勇副司令员是一员战将,但又是一个桀鹭不卵的刺头。
八路军整编的时候,他本来是685团团长。685团是拥有3000多人的主力团,比杨全武独立团厉害很多。但他不满意当时685团副团长兼政治处主任邓国。因为邓国这个职务是因为当时八路军不允许设立政委,所以妥协之下的产物。所谓副团长兼政治处主任,其实就是685团政委,手中拥有最后决定权。黄勇认为八路军都改编之后已经没有了政委职位,哪来的最后决定权。认为邓国这是要分自己的权力,因此两个人闹得不可开交。最后这个事情甚至闹到了师部。
当时聂帅非常生气,因为这可是直接挑战红军,时期制定的军队原则。自从中共三湾改编,以及古田会议之后,党领导部队已经是建军原则。而黄勇的做法,违反的就是这个建军原则。所以狠狠地批评了黄勇,但黄勇不服气。结果聂帅撤了他的他职,把他调到了独立团当副团长。可是到了独立团,他不服气杨全武,因为论资历杨全武也比不上黄勇。黄勇可是参加秋收起义,从井冈山走下来的战将。所以在独立团杨全武和黄勇也发生矛盾。聂帅一怒之下再次处罚黄勇。
好在黄勇资历深,的确又是能打仗的。所以晋察冀军区成立,让他担任三分区副司令员。聂帅是希望黄勇能够帮助三分区陈满远司令员好好打仗。
或者说聂帅是希望他们两个人能够互相学习。陈满远跟黄勇学习打仗,黄勇跟陈满远学习如何收敛自己脾气。
没想到黄勇脾气太臭,当然陈满远司令员也没有好好用黄勇。三分区成立之后,两个人之间就一直不断。他们两个人作为三分区主要领导,不好好配合,三分区的工作怎么可能顺利展开。
特别是陈满远司令员,真的不是能打仗的干部。
几次反扫荡亲自带兵出征,结果打的非常不好。河北可不是山西。特别是三分区的根据地,就在石家庄和保定中间。你在这里打不了胜仗,就打不开局面。陈满远司令员是一位很出色的政工干部,聂帅是希望他能够开辟根据地。可是打不了胜仗,打不开局面,部队也发展不了。 聂帅已经给了三分区陈满远司令员一年多的时间。
但三分区的情况依旧没有改变。而且军区总是支持三分区,其他军分区已经非常不满。所以聂帅最后决定调整三分区的领导班子,也得到了延安和总部的支持。
陈满远司令员是一个很出色的政工干部,但作为司令员来说是不合格的。所以延安让他重新做政工干部,去冀热辽挺进军当政委。
认真说起来这是升官的。
因为冀热辽挺进军的级别是高于晋察冀三分区。可是陈满远司令员离开了晋察冀之后,并没有去翼热辽挺进军任职。他和挺进军没什么关系,也不想离开老部队。主要是他觉得在三分区他并没有错误,有错误的是黄勇。他对于晋察冀军区把他调走并不是很满意,所以决定回到延安。
调走了陈满远司令员之后,聂帅扶正了黄勇。
黄勇脾牌气大,桀不驯,眼晴里揉不得沙子。像定县、唐县本来都应该属于三分区的防区,只不过之前三分区实力不足,一分区部队就在这些地方建立根据地。黄勇和杨全武关系也不怎么样,现在黄勇担任三分区司令员,就要求一分区把地盘让出来。
军区聂司令员最后的决定是,不打击三分区现在的积极性。所以还是委屈一下自己的爱将杨全武,让一分区吐出三分区的防区。
杨全武心情不好。
但军区都下了命令,只能是执行命令。
“司令员,那你现在的意思是?”
民国时期的河北是好地方。
人口近三千万,各地来北平、天津、保定等地读书的学生一抓一大把。从经济上讲,此时的河北省都是相当不错的。山西全省人口才一千万上下,和河北省相比各方面都比不上。
看看一分区部队大发展,都是进入河北之后发生的事情。
这一次一分区让出好几个县,对于一分区的打击是非常大的。毕竟那可是近百万人口的根据地可以给一分区提供好几万兵源的根据地。杨全武铺开地图道:“既然离开定县、唐县等地,部队当然要找新的落脚地。所以我的想法是,部队往北走。
你们来看。
“这一次一分区放弃的是保定南边的根据地,部队北上就要控制保定北边的根据地。目前我们在保定北边,主要的根据地有涞源、满城、易县、涞水,涿县。下一步一纵的发展方向是定兴、徐水、新城、容城、安新,以及继续往北固安、良乡、大兴等县城。”
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仔细看着地图,才明白杨全武的野心有多大。
杨全武这是要把北平到保定中间的地方都纳入到了一分区的根据地范围。如果一分区真的能够发展到这个地步,那么往南可以和冀中军区、晋察冀三分区,往东可以和冀东根据地联合。
再说这些地方人多读书人多,而且钱也多。
再扩建十个团都没有问题。
“司令员,你想让我们怎么做?”
“你们的34团在宛平,35团在昌平是不是?”
“是。”
“集中34团和35团,在宛平和房山一带活动,弄出大声势。”
杨全武在北平画了一个圈,道:“华北方面军目前极度缺之兵力,北平周围也是如此。就连常年和我们作战的109师团都拉出去,准备围剿冀东部队。目前北平、保定周围的部队,日伪军加起来也不过是两万多人,机动部队不到五千人。你们在宛平和房山吸引北平、保定周围的日伪军部队,把他,们的机动部队全都吸引过去。我会趋着这个空挡,让部队北上,一路攻克那些兵力少的县城,以及在这里扩张农村根据地。”
“司令员,一分区这一次准备动用哪些部队?”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