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156章

作者:随遇而安

毕竟自己才刚刚上任,八路军就这样不给自己面子,让自己不停的受到大本营的斥责。真是是可忍熟不可忍。

但不忍又能如何?

手中没人。

多田骏也不是没有想过从山西、山东调兵。可是山西、山东的抗日力量也不弱,一旦从他们手中抽调兵力,会导致当地的局势混乱。

所以多田骏现在只能忍。

想了一会道:“给大本营发电,说出我们的困难。要求36师团、37师团、41师团尽快就位。还有大本营想让109师团回国,我代表华北方面军反对大本营的想法。要么大本营再派一个师团接替109师团,要不然就留下109师团。109师团目前伤亡比较大,可以补充新兵。也可以用目前剩下的109师团部队为基干,组建两个新的独立混成旅团。

本来多田骏已经同意109师团回国。

毕竟马上就要增加四个师团。可是一分区在河北出击之后,多田骏改变了想法。109师团虽然战斗力一般,经过一年的战斗伤亡也比较大。但相比起109师团直接回国,留在这里最少还能打仗。

这一次要是没有109师团,光靠着110师团,估计一分区连天津都拿下了。

“我要用109师团,在北平组建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和独立混成第十六旅团,希望大本营能够支持。”

“司令官阁下,你的要求估计很难?目前国内扩军速度太快,军费都跟不上了。大本营今年给我们的军费,已经是比不上前年和去年了。而且我听说北边情况不好,大本营就算新增一些部队,也会率先给关东军,而不是我们。

日军扩军速度是真的很快。

七七事变之前,日军的常设师团只有17个,当中有些只有番号。可是七七事变之后,到现在不过一年半的时间,日军已经有40多个师团。除了师团编制之外,还有十几个独立混成旅团的编制。

不过目前日军扩军三分之一都要分配到关东军。

因为日军高层当中,目前还有很多幻想北上。

关东军主力现在都在黑龙江、呼伦贝尔一带,和苏联军队对峙。所以山下奉文才说,就算扩军,也没有华北方面军的份。

“尽力吧。对了,还有关于驻蒙军的。驻蒙军要尽快的补充新兵,26师团、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都要补充好新兵。等部队都到位,一定要拔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这个毒瘤。”

第230章 察东支队

1939年,不安稳的开局。

都很忙。

所有部队都动员。

主力部队打仗,地方部队配合。

八纵也是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主动出击。整体来说这一次八纵的行动,效果非常好。好到什么地步,就是很多地方的抗日形势活了。

冀热辽挺进军活了。

本来冀热辽挺进军窝在昌平,实在是无法往前发展。甚至内部是矛盾丛生。但这一次冀东和热河突然抽调兵力支援张家口,在冀东和热河留下了空挡。

冀热辽挺进军也没有时间内订。

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延安、八路军总部、晋察冀军区都命令冀热辽挺进军往前挺进,不允许他们继续留在昌平墨迹。冀热辽挺进军实力再怎么有问题,那也是拥有三个主力团的。三个主力团进军冀东和热河,一下就点燃了这个地区的抗日热情。

特别是冀东本地。

虽然大部队撤了,但留在冀东的部队发展也非常不错,组建了三个支队。围剿冀东八路军的主要是110师团和伪满军部队。冀热辽挺进军涌入冀东之后,冀东的抗日形势迅速变好。

热河更是如此。

热河抗战之后,这里就被日军占领。这都五六年时间,热河没有打过仗。现在翼热辽挺进军一个主力团进入热河,接连和伪满军部队交战。伪满军拙劣的战斗力,碰到八路军主力团之后连吃败仗。

八路军正式开始在热河发展。

这是冀热辽军区。

另外一个发生大变化的是绥远。

在绥远晋绥军35军和八路军120师本来就很强势。这一次35军和八路军120师部队联合作战,几乎把绥远地区的日伪军全部扫除。

日军26师团留在绥远的部队和伪蒙骑兵师部队,这一次几乎是全军覆没。完全可以取消他们的番号的地步。华北方面军恼怒之下,命令26师团两个联队进入绥远,让独立混成第九旅团驻扎集宁。

以及把他们在山西整编的伪军部队,悉数派到了绥远。

然后是雁北地区。

雁北地区是120师、晋察冀二分区的防区。只不过一分区实力强劲,部队不停地往雁北地区发展。有了一分区强有力的支持之后,雁北地区的120师、晋察冀二分区都在雁北地区立柱脚。

雁北地区同样是一个贫穷的地方,养兵非常困难。

但正因为有了一分区的支持,八路军在雁北地区的实力逐渐的压倒当地日军。而雁北八路军的强大,又从侧面保护晋察冀军区的安全,往北威胁大同,往南威胁太原。同铺路更是时断时续,八路军想要断同铺路就能够断了同铺路。

至于目前横行在河北的一分区部队就不要说了。

可以说1939年年初,八纵的主动出击,大大影响了华北抗日局势。

不过八纵现在的工作很繁忙。

十六团、十八团在这一次行动当中伤亡也不小。特别是十六团撤离之前,和独立混成第八旅团硬碰硬打了几仗,自身伤亡很大。

从进攻康庄开始,伏击日军中队,到后面进攻怀来,以及和独立混成第八旅团作战,前前后后16团加上地方部队伤亡超过千人。这可不是小伤亡。

十八团伤亡虽然比十六团少,但拿下宣化的时候,也有不少伤亡。之前还伏击了日军一个中队,前前后后伤亡六百多人。

十六团、十八团都是八纵最有战斗力的部队。

此次伤亡如此大,必须要尽快的补充,要不然会影响十六团和十八团的战斗力。

还有34团和35团,在宛平县和日伪军部队交手十几次。

还是吃了不少亏。

日军很生气,因此一直咬着34团、35团。34团、35团毕竟是新成立的团,也没有打过这种硬仗。部队不仅伤亡不小,甚至还有不少失踪的。

不到一个月之内,损失超过了1500人。

对于34团和35团绝对是伤筋动骨。

不过经历了这样的残酷战斗,34团和35团才能够成长。

除了大量的伤亡,八纵还要进行那些国军俘虏和被抓民夫的整编工作。毕竟从下花园、宣化带来了上万的青壮年,除了去根据地当技术人员,当工人之外,剩下的人总不能都去种地。这么好的兵源,最好的办法就是整编成部队。

用一句来说,整个晋东北、察哈尔、绥远、冀东、热河、冀西、雁北都乱了。反而是挑起这场大乱的八纵,这个时候开始忙自己的事情。

而八纵政委魏红军这个时候并没有坐镇指挥部。而是已经过了平绥路北上,来到了龙关察东支队司令部。要不是中间发生了下花园战役,魏红军早就到了龙关。因为考察察东支队和龙延赤根据地也在魏红军既定行程之内。

“察东支队的基础很好。新一团、新三团的发展都不错。不过也不是没有问题。这个地方很是贫,粮食产量有限。关于粮食的问题,你们一定要注意。等日军恢复过来,华北方面军未来第一个扫荡的必然是我们晋察冀军区,我们八纵也会是重中之重。而龙延赤根据地必然也会成为敌人扫荡的重点。到时候粮食就比什么都重要。我们的部队能不能坚持下去,就要看我们手中有没有足够的粮食。”

魏红军不管是到了哪一个根据地,第一个强调,的都是粮食。

因为魏红军知道,日军1937年和1938年在前线的攻的势,到了1939年已经是降了下来。武汉会战之后,这几个月日军也在修整恢复。

武汉会战日军的伤亡的确是很大。

所以很多战场上减员严重的日军师团,都开始回国修整。

等到1939年六七月份的时候,日军的修整也基本上结束。而且到时候日军的目的就是巩固他们占领的地方。到时候敌后武装遭受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其实很多人都认为是百团大战之后,日军才开始重视敌后八路军。

其实早在1939年开始,日军就逐渐的把注意力转移到八路军身上。也正是因为如此,日军在华,北开始了“囚笼政策”,压缩八路军活动空间。所谓的百团大战,其实就是为了打破日军“囚笼政策”的。

未来怎么面对日军大规模的扫荡,最重要的就,是部队要有足够的粮食储备。

所以这是魏红军最重视的。

根据地从现在开始储备粮食,等到最困难的时候,就能够挺过去。

“政委,去年我一直在鼓励根据地百姓开荒。

而且让部队有时间的时候也组织开荒。只是去年部队任务重,百姓也有很多顾虑,所以开荒规模有限。不过去年年未到今年年初,我们已经加大了宣传,扩大了开荒的规模。我们准备今年龙延赤根据地百姓开荒六万亩到十万亩。我们的部队、后勤机关、医院学校今年努力开荒五干亩左右。

察东支队政委夏侯文回答。

魏红军点头。

道:“并不是我危言算听。我们已经得到了情报,日军军费是有限的。但日军兵力在增加,而且日军还在武装那些伪军。这么多部队吃的喝的都是钱,日本国内哪里有那么多钱,哪里有那么多粮食。因此我估计今年夏天和秋天的时候,日军必然会来我根据地抢粮食。未来几年我们和日军之间为了粮食一定会发生更多的战斗。所以现在多储备一些粮食,未来我们就占据更多的主动。”

“政委,我们明白。”

战争和和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情况。

和平年代的干部,那都是按部就班,甚至不少人靠着资历就能够升官。能力平庸一点没有关系能够保持部队稳定就可以。但战争年代干部能力平庸就是罪。

这个时候需要那些能力强悍的干部去披荆斩棘。

所以在战争年代,很容易涌现出能力强的干部。就像是夏侯文,在创建龙延赤根据地的过程当中,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组织能力、宣传能力,全局能力。

几个月之内,迅速的成为了一个独当一面的大将。

魏红军都是非常喜悦。

八纵越是出来这样出色的干部,魏红军就越高兴。

“我们已经做好了不少预案。其中就有如何应付日伪军抢粮食。

“那就好。”

第231章 察东支队的实力

“根据地建设方面做的不错。”

夏候文绝对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能型人才。

不仅察东支队发展很好,就是根据地发展也很好。夏侯文在龙延赤根据地上,不管是减租减息工作,还是发展党员上,还是妇女工作上,做的都是红红火火。

现在八路军就缺少这种独当一面的干部。

要不是夏侯文资历浅,而且在八纵属于后发展的干部。魏红军都想要把夏侯文调到纵队,给自己当副手。

“我现在想听听察东支队最准确的人员情况包括武器情况。因为我要根据你们的真实实力,给你们部署新的任务。”

“政委,察东支队目前有五支部队组成。新一团、新三团、骑兵团、特务团、龙延赤县大队。其中新一团拥有1370人,拥有长短枪770条,一挺重机枪,六挺轻机枪。

察东支队司令员张大虎汇报。

说起来察东支队和夏侯文是分不开的。不仅仅龙延赤根据地是夏侯文开辟出来的,就是怀来东南部地区的农村根据地也是夏侯文开辟的。甚至怀来东南根据地和新一团,是夏侯文当年单枪匹马开辟的。

新一团还是发展空间有限。

怀来是16团的地盘,新一团只能是捡剩下的吃,发展不起来。后来新一团并入到了老领导夏侯文麾下,成为了察东支队的一员。 不过底子有限。

实力上还是比较差的。

“新三团1820人,长短枪1490条,4挺重机枪,11挺轻机枪。还有3门迫击炮,8具掷弹筒。

新三团人数比开始组建的时候还少了很多。

主要是骑兵部队独立出来,且去年日军扫荡的时候,新三团损失太大。张大虎担任察东支队司令员之后,开始对新一团、新三团进行整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