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157章

作者:随遇而安

把一些不合格的兵源踢出去。

不过就算如此,新三团近2000人的团,实力还是很强的。

“骑兵团1060人,有战马620匹,马步枪530条。特务团850人,长短枪630条,2挺重机枪,6挺轻机枪,4具掷弹筒。龙延赤县大队有1200人,长短枪880条,4挺轻机枪。

“你们的武器怎么会这么少?”

魏红军皱眉。

察东支队的实力还是可以的。所有的部队加起来有6000人左右,实力和当初的独立支队差不多。

但察东支队的武器装备,比魏红军想的差了不少。

察东支队之前打了不少仗,歼灭了不少日伪军。当初吴石反正的时候,歼灭了日军一个加强中队,还有伪满军一个团。缴获了不少好东西,但现,在他们的武器怎么会这么差。

“政委,主要是坏的太多。这一年来我们频频作战,加上我们的武器本身就有很多老式的,损坏,比例很大。察东支队和龙延赤根据地成立时间太短,只能修一些就简单的武器。损坏稍微严重的,只能是放在一边。

“这样的武器多吗?”

“多。光是各种长短枪就有一千四百多条,还有十多挺重机枪,三十挺左右的轻机枪。

“全装起来,我走的时候带走。回去之后,我让支队给你们二百条长枪怎么样?

“政委,你这个生意做的太精了。”

张大虎哈哈大笑。

道:“你把这些坏枪带回去,鼓捣鼓捣应该能够弄出四五百条枪,轻重机枪也能够组装出不少来。只用两百条枪就敷衍我们。

“就两百条,你们要不要?”

“要,当然要。不过政委,你可不能拿一些老套筒糊弄我们。我们要三八大盖。

“没有。晋造步枪或者汉阳造。”

魏红军没好气的回绝了张大虎。

随着部队扩军,武器弹药开始不足。光是从战场上缴获,已经很难满足八路军发展的需要。三八大盖在各个部队都是宝贝。就算是在纵队,能够完全装备三八大盖的,都是一等一的主力部队。让魏红军从哪里给察东支队两百条。

晋造步枪和比较新的汉阳造,那都是抢手货。

“那要晋造步枪。”

“好。”

张大虎和夏侯文两个人交流了一下眼神,还是很满意这个方法。

毕竟二百条枪,可不是小数目。用那些已经坏的枪,换能用的枪,还是很合算的。当然他们两个人也知道,这么多枪拉到八纵的军械所,可以弄出好多能用的枪。整体来说还是纵队拿到了更多的好东西。

但这个慕也没用。

八纵的军械所,那可是八纵的宝贝。

“你们不是伏击了伪满军一个旅?应该缴获不少。

“是。缴获了1300多条三八大盖,22挺歪把子。”

“看来你们的武器弹药还是很充足。”

为什么喜欢打伪军。

就是因为打伪打军之后,缴获会很丰富。同样打2000日军,最后的缴获远远比不上打伪军。虽然日军的装备更好,但日军更有战斗力。打完仗弹药都没有剩下几个,且很多武器都坏了,甚至日军自己弄坏了。

伪军不一样。

几个小时解决战斗,弹药留下很多,武器没有多少损坏的。

“还行,还行。这一次歼灭伪满第四旅之后,部队的武器装备好了很多,弹药也充足了很多。

“龙延赤县大队的出身我也知道。这支部队反正也有一段时间,部队改造的如何?”

“政委,我们正要汇报。龙延赤县大队成立之后,大队长吴石表现还是很积极,并没有和我们玩心眼。这支部队上上下下很多人都多年跟着吴石一起打土匪,关系非同一般。所以我决定任命吴平山同志担任赤城县委书记,同时担任龙延赤县大队的政委。吴平山同志是吴石的独生儿子,吴石对这个儿子非常在意。

魏红军静静的听着报告。

1938年10月的“赤城反正”,那可真是轰动整个察哈尔。

毕竟吴石可是带着一千多人反正。正因为他的反正,新三团歼灭近五百名日军,以及伪满军一个团,控制了赤城。直接打破了日伪军对于龙延赤根据地的扫荡。

但这支部队不好管理。

八路军这边也是担心刺激吴石,让这支反正的部队再出现问题。

“吴平山同志的表现如何?”

“这是一个人才。”

提起吴平山,夏侯文满脸的赞赏。道:“年轻人,很有朝气,也有锐气,但做事情很稳重,一点,都不着急。担任政委之后,既没有大肆宣传我党的主张,也没有大肆插手县大队的事情。但就是不经意之间往县大队塞进了不少人,真的是神不知鬼不觉。我估计吴石是知道的,但县大队很多人应该都没有反应过来。做事情真的是润物细无声,一点看不出来他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于部。

“年轻人有大将之风。”

改造一支部队,最怕的就是下猛火。

我党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新旧部队无法融合的事情。除了一些旧部队出身的人无法适应革命军队,的纪律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负责整编的干部太着急,不懂的什么叫循序渐进。

结果和原来部队的干部发生了冲突。

现在冀热辽挺进军的问题也是这个。冀热辽挺进军司令员肖子敬同志,来到翼热辽挺进军之后,就像是短时间之内完全控制手底下的部队,让他们完全听从自己命令。但这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你一个外来的干部,凭什么一来就插手部队,控制部队。

显然这个吴平山就知道何为欲速则不达。

夏侯文继续道:“而且吴平山同志最厉害的是,他虽然没有做县大队那些军官的工作,但他们的孩子都成为了我们的人。

“是吗?”

“是,政委。他们很多都是一起长大的。吴平山同志把工作做在了他们身上,发展了好多名党员和积极分子。吴平山同志下一步计划是,让他们这些年轻人进入县大队任职。这样一步一步改造县大队。”

“赤峰的地方根据地建设如何?”

“在根据地建设上,吴平山同志还是有一些问题,主要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过在发展党员,宣传抗日上,目前的赤峰搞的是红红火火的。赤峰那边的抗日根据地,我派人一直教他。不过吴平山同志现在很忙,事情也多,所以这方面就欠缺锻炼。”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吴平山是因为他老爹吴石的原因,所以才能够担任赤峰县委书记。

但他是学生,之前主要工作是学运,是宣传工作,并没有根据地建设经验。目前他作为县委书记,根据地建设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可是他平时还要管龙延赤县大队的事情,所以没时间补上这一课。

这是一个有能力、有前途的年轻干部。

只是经验缺乏。

“让他好好干工作,特别是龙延赤县大队的整编工作。毕竟这可是一千人枪的部队。等他对这支部队改造好了,我推荐他去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然后来纵队学习一段时间,我再还给你们。”

第232章 察东支队的未来

“政委,在我们八纵这些部队当中,就数我们察东支队干部少。你还要从我们这里调走干部。吴平山你要是带到了纵队,还能还给我们?”

张大虎立马叫屈。

察东支队成立时间最短。包括察东支队的新一团、新三团、骑兵团、特务团,都不是红军部队改编的。很多都是整编其他民间武装。

所以干部非常缺。

像吴平山这样出色的政工干部,察东支队最缺乏。

看看去年日军的大扫荡。

新三团相比起战场上伤亡,逃跑的更多。本来夏侯文都把新三团扩军三千人以上,但最后能够集中起来的只有九百来人。可以想象部队减员是多么的严重。

夏侯文知道,这就是因为部队训练和思想工作没上去。

但夏侯文也没办法。

他又不是哪,有三头六臂。就算夏侯文每天不睡觉,那么多的工作也做不过来。好不容易涌现出了吴平山这样出色的年轻干部,看魏红军的意思,是要把他带走。

“放心,一定会还给你们。我只是让吴平山学到更多东西,以后做更多的事情。我不会跟你们抢吴平山的。还有过段时间给你们察东支队一员虎将,包括一些成建制的出色部队。

“政委,是谁?” 八纵的虎将,没有张大虎不认识的。

所以张大虎并不是很相信。

八纵现在开辟这么多根据地,手中缺乏的就是各种类型的干部。怎么会有虎将可以来到察东支队。更不用说成建制的部队并入察东支队。

“我还能骗你不成。活跃在房山、涞水一带的铁血抗日队听说过没有?”

“听说了。曾经伏击过杉山元的车队。”

“就在前段时间,他们袭击了日军南苑机场摧毁了日军四架飞机。他们这支部队全是文化人,光是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这些大学生就有一百多人。这支部队马上就要加入我八纵。”

“政委,你准备让我们察东支队领导这支武装?”

张大虎很是兴奋。

这支铁血抗日队虽然只是一个营的规模,但名气可是不小。而且全都是学生组成,却能够有现在的战斗力。察东支队最多的是绿林好汉,最缺的就,是文化人。

张大虎和夏侯文为什么喜欢吴平山。

就是因为吴平山拉来了一大批的学生加入了察,东支队。

“想啥呢?给你们多少人,需要我和纵队党委商量才能够决定。不过铁血抗日队队长姜鹤白同志,会调到你们察东支队。而且我努力一下,铁血抗日队当中最少给你们察东支队一个中队。

“这已经足够了。”

张大虎和夏侯文都非常满意。

铁血抗日队的一个中队,那就是一个连的部队。

至于姜鹤白,这可不是普通人。有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东北学生出身。九一八之后回到家乡,赤手空拳开始打日军警察所开始,半年之内打造出了三千人的抗日义勇军。当时的姜鹤白才二十岁。

不过热河抗战的时候,这支过来参战的部队,被国军缴械。

姜鹤白离开部队,又来到北京继续上大学。后来的一二九运动当中姜鹤白就是其中学生领袖之一。七七事变之后,带着一群学生组建的抗日游击队,那就是现在的铁血抗日队。

真的都是枪都没有摸模过的学生。

姜鹤白带着这样一群学生,竟然硬生生的打造出了战斗力强悍的铁血抗日队。而且驰在房山和涞水之间,日伪军好多次扫荡都没有打他们。

这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将。

这种大将,哪个根据地都需要。

“好了,现在回到原来的话题。我要给你们察 东支队下达命令。看看这里。”

“政委,这地方龙蛇混杂。日本人进入热河已经五六年了,都没有完全控制这里。

“我知道。此地山高林密,但算不上是富裕的地方。日军在这里主要是拉拢旧警察、土匪等人,帮日军维持秩序。不过那些人桀骜不,和日本人能合作就当伪军,合作不来就上山当土匪。日本人也不管,只要不影响日本人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