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张大虎是做了准备的。
碉堡是个什么东西,也就是欺负八路军没有重武器。
特别是那些简易的堡,甚至都防不住重机枪。威力强大的重机枪,集中几挺重点扫射碉堡,甚至是可以打透那些碉堡的。
张大虎是早年独立支队参谋长出身,后来担任十六团参谋长,新一团团长到现在担任察东支队司令员。对于八纵的家底还是很清楚的。
纵队手中可是有一批好的平射炮的。
这是去年八纵端了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辐重队,以及后面伏击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之后缴获的。目前纵队手中有13门平射炮。
张大虎就是看上了这个。
日军聚集在一起,以察东支队的实力,肯定是吞不下他们。甚至察东支队作为新成立不久的部队,在战斗力上肯定是比不了十六团、十八团这种主力团的。
所以日军必须要分散。
只要日军分散,察东支队就能够个个歼灭。
当然日军龟缩在调堡,必须要打破碉堡。只要有平射炮,那么日伪军的一些简单的调堡就是囊中之物。这样就能够一边消灭日伪军部队,还能够大大的补充部队所需。需调堡毕竟是一个小军事基地。
好东西还是不少的。
魏红军点头,明白了张大虎和夏侯文的意思。
魏红军也在思考。
今年五六月左右,也就是两三个月之后,日军集中兵力扫荡晋察冀根据地是必然的事情。毕竟这几个月日军在这里吃了太多亏,丢了太多的面子。
日军大部队扫荡,到时候从哪里撕开缺口,也是魏红军这段时间考虑的事情。
现在听张大虎和夏侯文的想法,魏红军模模糊糊抓到了一些东西。在日军集结兵力准备围剿晋察翼根据地的时候,如果察东支队突袭平绥路沿线的这些碉堡。最好是打出平绥路破袭战,就能够打乱日军的计划。
这是一个可行的计划。
不过具体还需要和王秋云商量。同时也要看那个时候的具体情况。毕竟日军一旦要扫荡,龙延赤根据地的情况也不知道会是怎么样。
“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了。我需要和纵队其他领导商量一下。
“政委,一定要快。再晚一段时间,等驻蒙军补充新兵结束,到处都设立调堡。到时候想要轻易越过平绥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我明白了。”
魏红军点头。
破局,破局。
很多时候破局并不需要全面破局,只要有一个缺口被打开,那么就能够扭转整体的局面。日军扫荡晋察冀根据地,必然会动用比二十五路围攻时候更强大的部队。
到时候整个晋察冀根据地都会压力很大。
八纵也不例外。
到时候以点破面,破局说不定就在察东支队身上。所以他们的事情魏红军更加上心。想了想道:“察东支队整体发展趋势是很好的。但察东支队成立太晚,手中的军事干部不足。像十六团、十八团,那都是从主力部队抽调军事干部去发展地方部队。每个村的民兵部队队长都是老兵担任,就是为了提高地方部队的实力。但你们察东支队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龙延赤根据地的地方部队战斗力薄弱,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政委,我们这也是没有办法。主力部队现在都缺干部,总不能抽调主力部队为数不多的干部。”
“我回去之后和纵队其他领导接触一下。看看能不能给你们察东支队抽调一些干部过来。
“政委,这是最好的消息。”
张大虎和夏侯文很是高兴。
他们两个人的部队,大部分部队不是土匪出身,就是地方联庄会出身。所以干部是非常稀少的。多一个干部,对于察东支队都是好事情。
“你们派人去联系一下察北支队的冯木林同志。本来我这一次过来,是要去崇礼、活源根据地看一看的。但我还有其他事情,只能是中断此次行程。让他把支队的情况、根据地的情况做成详细的报告,送到纵队。”
“是。”
第235章 未雨绸缪
“老魏,你终于回来了。有好多事情需要你回来一起解决。”
“怎么了?”
“来,进来说。”
自从八纵司令部驻扎在北岭庄以来,这里是越来越热闹。
虽然八纵的大后方,包括那些工厂、医院、学校都留在了宋家庄那边。但北岭庄这边跟上来的后勤机关人数依旧是非常庞大。
“老魏,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先听 哪一个?”
“好消息吧。我刚刚回来,先听听好消息。”
“军区批准了一分区增加四个主力团番号。司令员给我们发了电报,他们会留下两个番号,给我们八纵两个主力团番号。
“什么番号?”
“军区给我们一分区26团、27团、28团、29团的新番号。司令员留下了27团、28团、29团,给我们八纵25团和26团。”
“25团?司令员要把25团给我们?”
魏红军很是惊。
25团可是一分区组建快一年的主力团,有两千多人。在一分区是战斗力比较强大,和17团、20团一起是一分区第二梯队的主力团。日军二十五路围攻的时候,25团的表现也是非常不错的。
如果一分区把25团交给八纵,那八纵的实力立马就提高很多。
“怎么可能?就咱们师长的小气劲,怎么可能给我们25团。司令员准备把原来的25团改编为27团,只是给我们25团的番号。
“让我白高兴一场。”
魏红军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也是,自己这位老首长,哪里是那么好说话的。也就是军区聂帅可以从杨全武手中扣走部队,其他人想要占他的便宜,那是难上加难。
不过就算一分区没给25团这个主力团,但给八纵两个主力团番号也是好事情。有些军分区实力不济,你给他主力团番号也没什么用。但像八纵这种有实力的,给主力团番号好处太多。不说干部的安排,光是主力团番号之后,就可以从军区分到弹药、军服这些东西。
要不然杨全武也不会使劲的跟军区要番号。
只要是军区挂名有番号的主的力团,军区有什么好东西都有份可以分享。
八纵原来拥有16团、18团、19团、34团、35团五个主力团番号,现在增加25团和26团,那就是有了七个主力团番号。
“你想怎么安排?”
“我本来的想法是,八纵主要的根据地都要有主力团。这样说出去也好听。不过我看了你给的宁高镇支队的资料。他们现在刚刚并入了察绥支队,如果给他们一个主力团番号,我担心他们不好安排。”
“嗯。”
魏红军想了想道:“那就给新三团。这一次去察东支队看了,新三团发展不错。给他们一个主力团番号,对他们也是一个激励。”
“可以。”
王秋云同意魏红军的想法。
因此道:“那就给我们的独立团25团的番号新三团26团的番号。陈祖宁同志担任25团团长,乔宇同志担任25团政委。张大虎同志担任26团团长,夏侯文同志担任26团政委。”
“我同意。过后在党委会讨论通过。”
陈祖宁是独立师干部,是当初杨全武支援八纵的干部。这些年一直在盛县,在纵队司令部周围之前是独立团团长。乔宇是三分区来的干部,也就是当初三分区十大队二营教导员。十大队二营并入独立团之后,乔宇开始担任独立团政委。这一次独立团改编为25团,乔宇担任25团政委。
十大队这些干部现在都慢慢的融入部队当中。
“这是好事情,坏事情呢?”
“军区传来的情报,日军新兵补充速度加快了。那些新兵会跟着36师团、37师团、41师团这些新编师团一起进入我国。估计很快驻蒙军这边的新兵会补充完毕。”
“这个我早就想到了。”
算不上是什么坏消息。
因为这一点魏红军早就想过了。其实按照日军补充新兵的速度,驻蒙军早就应该补充完毕。可是因为晋绥军35军,还有一分区、八纵这些部队频繁出击,打击驻蒙军。所以才导致驻蒙军到现在都没能够完全补充完毕。
现在华北方面军是真的着急了。
要求国内必须要尽快的补充驻蒙军部队。要是驻蒙军部队
“日军109师团要回国内修整。
“109师团要走了?”
魏红军很是高兴。
目前在河北,华北方面军直属有35师团、109师团、110师团三个师团。如果109师团撤回国内,对于河北这边的压力会大减。王秋云笑了笑道:“你想啥美事。109师团是要撤回去,但日军以109师团下面的三个联队为基干部队,准备在北平打造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独立混成第十六旅团。
也就是说109师团撤回去之后,河北会增加两个独立混成旅团。
“这样日军在河北的部队增加了?”
“对。”
109师团是七七事变之后日军除了常设师团之外,第一批新组建的特设师团。是日军标准的四联队设置。不过作为第一批投入中国战场的部队,109师团在华北打了很多败仗,表现并不好。部队伤亡严重,目前部队可作战之兵不过万人左右。因为伤亡太大,而且之前表现也不好,所以这支部队被日军大本营命令调回国内。
现在109师团虽然是要撤回去,但以他手底下三个联队为基干力量组建两个独立混成旅团。
这其实就是一种变化。
在华北地区,没有大规模正面战争的情况之下,对付八路军部队四联队师团反而是没有三联队师团、独立混成旅团这些部队好用。
少了109师团,但多了两个独立混成旅团,日军在河北的实力丝毫未减。
反而机动力量更强了。
“这样河北就有35师团、110师团、独立混成第八旅团、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独立混成第十六旅团,加起来有近五万人。配备那些伪军部队,地方警察,人数可不少。”
魏红军仔细计算了一下。
计算结果让魏红军脸色不是很好看。
1939年,不仅日军数量再增加,就是伪军数量也在增加。特别是华北治安军,也就是常说的皇协军部队开始增加。
“还有驻蒙军的变化。驻蒙军不仅编入了独立混成第九旅团,而且日军骑兵集团也归属驻蒙军。”
“骑兵集团?”
“是。”
“有多少人?”
“日军骑兵集团下辖骑兵第1旅团、第4旅团,每个骑兵旅团下辖两个骑兵联队。满员的骑兵旅团定员为5600人,配备军马5668匹、步骑枪3705支、重机枪12挺、野炮36门及速射炮4门、战车7辆。”
“也就是说,又有大约一万人的部队进入了驻蒙军?”
“嗯。”
魏红军苦笑。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