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宋史伦、邓国、高知远这些人之间因为并肩作战,所以私人交情还是很不错。他们两个人都是军政委员会委员,在会议上都反对肖子敬枪毙高志远。他们认为如果肖子敬认为高志远有问题,可以送到延安接受学习。不说他们以前并肩作战的私人交情,光是为了翼热辽挺进军未来的发展,也不应该枪毙高志远。枪高志远之后,31团怎么办?那可是高志远在冀东大暴动的时候,一手打造出来的部队。
而且更重要的是高志远在冀东地区名望很高。
这样的人物投奔八路军,你把他枪毙了,以后在翼东发展肯定会受到阻力。别人还怎么相信八路军部队。
但在会议上,五个人当中三个人同意,只有宋史伦和邓国两个人反对。三比二,肖子敬决定枪毙高志远。
宋史伦脾气最火爆,直接和挺进军司令员肖子敬发生了冲突,甚至在会场直接拍了桌子。最后肖子敬是以宋史伦要负责冀东大暴动的失败为理由处罚了宋史伦。宋史伦只能是离开挺进军,去延安学习。其实就是变相的去延安受处罚。
邓国是聪明人。
一看肖子敬如此处罚宋史伦,所以不愿意留在冀热察挺进军,立马就表示自己也要去延安学习。
在经过晋察冀的时候,聂帅知道此事之后,直接把邓国留在了晋察翼。
“不说这个。现在雁北地区的情况越来越复杂。阎锡山往雁北地区派遣了8名县长,让他们在雁北地区组建县政府。而且为了保护他们,派白志沂为第十专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带着十九、二十、二十三团共1500余人来到了雁北地区。而且日军对于八路军在雁北地区发展太快很是忌惮。日军41师团已经调到太原,随时都能够出击雁北地区。雁北地区现在是处在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军双重压力之下,急需要一名大将坐镇。所以聂司令员留下了邓国同志,让他担任新成立的五分区司令员兼任政委。”
杨全武简单说明了一下现在的情况。
说起来晋察冀军区上上下下其实都没有和国民党顽军打交道的经验。因为和其他八路军军区不一样。晋察冀军区的地盘是八路军从日本人手中夺回来的,周围根本没有国民党军队。
所以双方也没有什么冲突。
但其他根据地不一样。
各种冲突都很多。
“八纵19团多年在雁北地区作战,而且目前正好驻扎在定北县。五分区手中目前没有什么部队,所以军区决定把19团交给五分区指挥。你们两个放心,我和邓国同志的矛盾,不会牵涉你们,更不会影响19团的广大官兵。”
杨全武是坦坦荡荡。
杨全武和邓国的确是有矛盾。特别是当年平西支队成立的时候,两个人因为分家的问题,发生了严重的争执。不过两个人在历史上都是正人君子。
两个人有矛盾归有矛盾,他们从来不会把矛盾扩大化。
两个人都是八路军干部,上面让你去哪里,他们就要去哪里。所以后来两个人的嫡系干部在另一个人手底下的时候很多。但两个人别看彼此矛盾很深,但他们从来不会因为他们之间的矛盾,就迁怒其他人,对他们下面的干部怎么怎么样。在这方面两个人都是真正心底很敬亮的人。
所以这些干部后来对他们两个人的评价都很高。
王秋云和魏红军点头。
如果是其他干部手底下,魏红军还真的会担心19团被人穿小鞋。但邓国这位老领导的品质,魏红军是信任的。魏红军想了想问道:“司令员,难道五分区就只有19团?如果只有19团,五分区怎么稳定雁北局势。”
这是魏红军比较担忧的。
之前一分区在雁北地区,时常保持两个主力团的规模。加上随时调动八纵19团,也就是说一分区在这里常年保持三个主力团的规模。而且一旦有什么事情,还有二分区的支援,120师358旅的支持。
但现在五分区只有一个19团,怎么看兵力都太薄弱。
“这个不用担心。11团那边有的是干部战士想要跟着他。不过11团是冀热辽挺进军的编制,也不可能全部带走。所以11团主力部队一分为二,留下来的部队继续叫11团,跟着去五分区的部队军区给了6团的番号。这样五分区成立的时候,手底下就有6团和19团。”
“6团有多少人?”
“3000人左右。”
王秋云不相信的道:“司令员,冀热辽挺进军允许这么多部队去五分区?”
冀热辽挺进军那边的领导肖子敬,那可是资历很深的干部。他能够允许这么多部队离开翼热辽挺进军。杨全武算算肩道:“要是不给人,11团全跑了咋办?”
王秋云和魏红军都是喷喷赞叹。
邓国这位老领导的个人魅力的确是让人佩服。
王秋云和魏红军只是给邓国这位老领导当了很短一段时间的下属,所以跟他不算很熟悉。但和他共过事的很多干部,对他的评价都非常好。
当初成立平西支队的时候,他本来是带着主力三团离开。没想到他离开的时候,之前他招收的那一批学生,竟然一个不拉全都跟着他走了。那些学生当时是独立师政治部的干将,丝毫没有留恋的离开了独立师,去前途不明的平西支队。这个结果让杨全武暴怒。
毕竟杨全武也是一个深受下面干部喜爱的将领。
有一天自己手底下的那些学生竟然都跑了。
没想到邓国这位老领导离开冀热辽挺进军,11团整个部队都是军心大乱。其实情况比王秋云和魏红军知道的还要紧张。11团官兵听说老领导要走,都着表示要跟着他一起走。反正11团本身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的部队,是独立师第三团,干部基本上都是115师出来的。回到晋察冀,那就是回到了娘家。
他们和冀热辽挺进军司令员肖子敬没有什么隶属关系。虽然现在隶属于冀热辽挺进军,但他们才不愿意听从肖子敬的命令。所以根本不给肖子敬面子,直接要表示离开冀热辽挺进军。
但11团目前是冀热辽挺进军战斗力最强大的主力团,在热河开辟了那么多的根据地。冀热辽挺进军当然不可能放弃。最后双方做出了妥协,当然也是延安和八路军总部也做了一些工作,平衡了晋察冀和冀热辽挺进军双方的利益,最后是11团部队一分为二。
可以看出邓国是多么让下属喜欢的领导。
第283章 交换
“对了,司令员。我怎么听说三分区的黄司令准备组建第六团?”
“晚了。六团番号被五分区要走了,军区已经决定给三分区七团的番号。知道三分区要组建主力团,聂司令员不知道有多高兴。”
三分区发展壮大,对整个晋察冀军区都好。
因为三分区可以阻挡来自石家庄和保定的日军,而且还能够直接支援冀中军区。之前正是因为三分区立不起来,因此一分区在河北的压力非常大。所有的日伪军扫荡,都是冲着一分区。为了让三分区立起来,所以军区只能是不停的从一分区调配部队去三分区。
现在三分区慢慢的强大起来,就会大大减轻一分区在河北的压力。
“司令员,既然军区让我们把19团交给五分区,我们也服从命令。可是军区是不是也应该给我们一些补偿。”
“你们想要什么补偿?”
魏红军立马道:“抗大二分校的徐罗民部长。
听说他要带二十来名抗大二分校学生去冀热辽挺进军任职。我希望军区能把徐罗民部长和这二十来名学生分配给我们八纵,给冀热辽挺进军其他人。
“徐罗民?你们认识他?”
“司令员,您忘了?抗战之前他在红四师,我们在红一师。那个时候他是团参谋长,我们两支部队配合打过仗。后来我们还有过交流。”
“想不太清楚了。”
杨全武摇头。
不过也不在意。红军、八路军这么多干部,也不可能每个干部的事情他都清楚。杨全武道:“你们怎么想要他了?”
“年初我们八纵不是接收了一批抗大二分校的毕业生吗?我们发现他们当中某些学生的训练水平很不错,功底很深。让他们去训练新兵,也非常有办法。所以我们了解了一下。他们都说徐罗民同志就是训练队队长,抗大二分校成立的时候担任训练部部长。他非常擅长训练学生,训练部队。现在我们八纵新兵非常多,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加起来有上万的新兵。所以我们想让徐罗民同志来我们八纵,帮我们训练一批基层指挥员,让他们提高训练新兵的能力。
“你们知道他要去冀热辽挺进军是担任什么职务吗?冀热辽挺进军副参谋长,兼任作训处处长。
而且未来有可能会任命他担任翼热辽军区参谋长。
你们能给他什么职务?”
目前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对于冀热辽挺进军是寄予厚望的。
希望他们能够能在冀东和热河打开局面,甚至可以发展到东北。所以冀热辽挺进军领导意见不合的时候,延安都是支持冀热辽挺进军司令员肖子敬。以至于连宋史伦、邓国这些大将都给调走。而且在干部配置上,也会优先考虑冀热辽挺进军那边。
王秋云立马道:“只要军区和司令员同意,那么我们可以给他八纵副司令员兼任参谋长。
“你们倒是很有魄力。”
杨全武笑了笑。
魏红军立马开口道:“司令员,冀热辽挺进军现在那么乱,以后说不定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徐罗民同志来我们八纵,更有用武之地。现在我们八纵更需要他这样的干部。”
听到魏红军的话,杨全武立马道:“瞎扯,这种话可不能乱说。”
冀热辽挺进军的问题太复杂。
就是聂帅都不会插手。更何况是他们几个人。
“我们明白。”
魏红军点头。
不说冀热辽挺进军司令员肖子敬的资历,就说目前延安和八路军总部都对于冀热辽挺进军是寄予厚望的。所以现在这个时候,延安和总部都是力挺肖子敬。
所以冀热辽挺进军名义上隶属于晋察冀军区,但聂帅也不插手冀热辽挺进军的事情。
杨全武想了好一会道:“行。徐罗民同志去翼热辽挺进军的事情,还只是军区内部正在商量,并没有形成文件。翼热辽挺进军那边也不见得喜欢他过去,要不然他早就赴任了,还能轮到你们捡便宜。我回去之后,就去军区跟聂司令员商量一下。”
“谢谢司令员。”
随着八纵实力强大,地盘扩大,对于干部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
各种能力的干部都需要。
徐罗民在红军时期就是一员多面手的猛将。当过排长、连长,又负责过师部通讯,后来担任过团参谋长,抗战前期还短暂担任过团长。
资历非常深。
而且因为是红四师出身,所以和王秋云、魏红军一样都是隶属于115师的。参加过115师前期重要战争,然后去抗大训练学员。
这样的干部八纵是非常需要的。
“司令员,邓政委那边是不是也应该有点表示。我们可是一下就给他一个装备齐全的主力团。
我们19团的战斗力如何,司令员你可是知道的。
“你小子可别得寸进尺。
杨全武苦笑。
就是自己被军区拿走那么多部队,都没跟军区讲那么多条件。没想到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小子是什么都想要。自己刚刚已经答应了徐罗民的事情,可是他们还不满足。
“你们看上了谁?”
“原冀东第三支队司令员,现任15团副团长蔡德宝同志。
“你们消息很灵通啊?”
“司令员,我们八纵的特务团就在丰宁县,和11团一起作战。冀热辽挺进军那边的情况也知道一些。”
这个杨全武没有直接答应。
而是在思考。
蔡德宝是红三军团出来的军事干部。他本来是被军阀抓壮丁的,被红军俘虏,就加入了红三军团。加入红军之后他作战勇猛,且各种小战术用的出神入化,所以很快就成为了出色的基层指挥员。
当初第四纵队从平西根据地出发去冀东的一路上攻城略地。其中攻打昌平县城的时候,就是蔡德宝一马当先,率领部队第一个攻上了城墙。
不过让他真正大放光芒的还是这一年的时间。
冀东大暴动之后,冀东大部队跟着第四纵队撤回根据地。而在翼东留下了少数部队,让他们在冀东坚持革命,等待主力回来。其中就有刚刚升任营长的蔡德宝,带着一个连的部队留在了冀东坚持革命。
当时冀东大暴动刚刚结束,冀东有日军109师团、110师团,还有关东军部队,伪满四个旅的部队。他们对东是反复的扫荡,几乎是三天小扫荡,七天大扫荡。在这样频率的扫荡当中,留在冀东的部队没有几个坚持下来的。但蔡德宝就坚持了下来。
而且他的部队是越打越多。
特别是进入1939年,华北方面军抽调部队扫荡晋察冀军区开始,蔡德宝是大放光芒。从开始只有一个连的部队,半年过去发展到了两千人。
手底下已经有六个大队,三个独立营。
甚至他手底下主力部队号称每班都有一挺歪把子,每个连都有郑弹筒,战士都是用三八大盖。当时留在冀东的部队当中,就有三支部队发展最好,其中就有蔡德宝的部队。这三支部队分别编为第一支队、第二支队、第三支队,蔡德宝就是第三支队的支队长。当中蔡德宝的部队人最多、枪最多。这这个支队都是第四纵队留在冀东的部队发展起来的。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