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你想让他干什么?”
杨全武不是一个刻薄的领导。
不会断了别人的前途。
唐范的问题是领会不到杨全武的深意,杨全武虽然恼怒他,但也不会说要毁了人家。虽然杨全武准备把他退回军区,但对他的以后也做了安排。
他不适合自己,不代表他在别的地方不能发挥才华。
不过被一分区退回去,对于唐范的影响的确是不好。毕竟他是抗大分到了一分区的,被一分区领,导退回去,让抗大领导怎么想,军区领导怎么想。
所以杨全武都想到了怎么弥补唐范。
就是让他去其他军分区。要么是去冀热辽挺进军,要么是去冀中军区,都有他发挥的空间。而且杨全武还会去军区做工作,把唐范的级别提上去,算是杨全武弥补他。
可是魏红军说的话也有道理。
抗大分配的干部,被一分区退回去,就是一个污点。
“我准备让他给我们八纵培养一批连排级干部,以及帮我们培养两个新兵团。
“你能用就行。”
杨全武点头,道:“我虽然恼怒唐范,但他的能力我是承认的。要不是他能力足够出色,我也不会让他负责一分区基层干部的培养。你们八纵如果真想要他,就以军分区的名义给我们一分区打个报告。他这个级别的干部调动,需要军区批准。军区那边的事情我去协调。我尽量在一个月之内把事情给你们办好。”
“谢谢老领导。”
“不说这些。你们回去尽快完成11军分区和12军分区的组建工作,把名单报上来。这可不是小事情,因为这些都会在延安和总部报备。
这都是履历。
只要上了军分区领导名单当中,未来都可以拿出来。这次八纵分家,成立两个军分区,不仅仅是对于王秋云和魏红军是大事情。对于整个八纵干部来说都是大事情。
因为军分区成立之后,不仅仅王秋云和魏红军的级别开始明确,八纵其他干部的级别也会明确。
“是。”
第317章 升格军分区3
“老魏,郑伟山同志担任12军分区副司令员,这个是军区明确的。可是他在八纵要担任什么位置,你有没有想过?”
从涞源离开的路上,王秋云从成为军分区司令员的喜悦当中,算是回过神来。
心中真的是非常高兴。
毕竟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军分区司令员。
不过回过神之后,王秋云突然挠挠头。
军区这一次可是给八纵派遣了一名大将。郑伟山,四方面军师政委出身,而且还是四方面军猛将。如果不是西路军全军覆没,以郑伟山的资历,八路军改编的时候应该是会去129师。
就算不能成为旅参谋长,最差也能成为一名主力团团长或者政委。
不过时也命也,西路军的失败让他们这些干部都受到了影响。好不容易回到延安之后,只能是去抗大学习。1938年从抗大毕业之后,分配到了晋察冀军区。在晋察冀军区当中,也没能够带兵打仗。
只能是去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当军事教员。晋察翼军区缺干部,但聂帅也没想起他来。或者说聂帅潜意识当中,也没有想过用他们。所以他只能是一直在晋察翼军政干部学校当普通的军事教员。
在军政干部学校,郑伟山表现非常出色。郑伟山是真正的红小鬼,十二岁黄麻起义的时候就参加儿童团,十三岁就在少年队中队长,十五岁就入党同时担任赤卫队副指导员。作战勇猛,十八岁就成为了师政委,所以具有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因此讲起课来有理有据,能够把那些战斗融入到课堂当中。那些战术知识,他能够简化起来,易懂好记很受学员们的欢迎。无论讲射击、投弹还是刺杀他都亲自做示范,反复给大家传授要领。郑伟山传授的作战方法,经过战场检验,得到大家普遍的认可。
这个吸引了当时的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校长孙义的注意。孙义看到郑伟山能力如此出众,所以给军区建议,提拔郑伟山担任晋察冀干部学校副校长。后来晋察翼二十五路反扫荡的时候,晋察冀干部学校的学生碰到了日伪军部队。郑伟山临危不惧,用一支小部队诱敌,然后带着学员侧击日伪军,获得了成功。
孙义就更加认同郑伟山的能力。
孙义是宁都起义过来的部,后来交流到了一军团、三军团,八路军改编之后担任115师343旅参谋长。晋察冀军区成立的时候,聂帅唯一开口提要求的就是,师随营学校留下,还留下了师教导大队队长孙义孙。然后任命孙义担任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校长,现在又开始担任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
孙义是非常受聂帅器重的干部。孙义认为郑伟山能力出众,晋察冀军区不应该浪费。所以再次给聂帅举荐郑伟山。因此才有了39年年初军区成立教导团,郑伟山担任教导团政委的事情。
王秋云和魏红军都是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干部接触不多。所以王秋云并不认识郑伟山,但也知道郑伟山红军时期是师政委。
所以颇为头疼。
八纵成立之后,虽然也来过一些资历深的干部。但十八岁就担任师政委这种资历、级别的干部还是第一次。
魏红军也是在考虑。郑伟山,这可是一员良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都是立下赫赫战功的战将。这样一位将领来到了八纵是好事情。
但现在的情况如何安排他,的确也是一个难,题。
还是先要过渡一下,熟悉八纵之后才好安排。
因此魏红军道:“他既然是12军分区副司令员,那就让他担任八纵副司令员,担任察南干部学校校长,负责纵队教导大队,负责新兵训练如何?先让他在八纵立柱脚,他熟悉我们八纵,我们也熟悉他。”
其实出去带兵是最好的。
可问题是,现在的八纵下面各个支队目前发展都很好。各支队这两年也都是战功赫赫。没道理来一个干部,就去顶替他们的位置。
现在正是八纵升格为军分区的时候。
这种时候最容易出事情,也是很多干部最敏感的时候。
而郑伟山的级别,让他去带一个团,那更是大问题。外面人会怎么看八纵,认为八纵在抱团,玩山头主义,打压四方面军过来的干部。这种罪名魏红军可承担不起。所以魏红军的想法是,八纵升格为军分区,还是需要稳定。在稳定当中,调整一些位置。所以让徐罗民以后只负责司令部的工作。
其他察南干部学校、教导大队、新兵训练,都交给郑伟山负责。等郑伟山熟悉八纵,也熟悉八纵干部。重要的是郑伟山用水平让八纵干部接受,这个时候才是郑伟山出去带兵最好的机会。
“这个行。我们和郑伟山同志不熟悉,我们的干部对他也不熟悉。大家最好先熟悉一段时间,磨合一段时间。
王秋云长舒一口气。
之前这个事情让他很是头疼。现在和魏红军达成了共识,那这个就不是大问题。
八纵终于分家了,但又没有分家。
既然是军区的命令,王秋云和魏红军回到根据地之后,立马开始了分家。很快11军分区和12军分区成立,王秋云任11军分区司令兼政委,魏红军任12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
看起来很正式。
11军分区和12军分区设立了一些只有军分区才能有的机构,以及军分区各个机构干部名单都报了上去。不过为了精简机构,11军分区和12军分区上报的机构,比其他军分区机构少了一半左右。这些,报上去的干部名单在军区,还有在八路军总部,包括延安都有备案,以后两个人是正正经经的军分区司令员、政委。
11军分区和12军分区司令部都放在了盛县北岭庄当中。
说白了根本没有分家。
只是名义上分家。
八纵和根据地内部,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甚至在根据地这边,依旧是以八纵的名义活动。就连延安、总部、晋察冀军区给王秋云和魏红军的电报,也很少用11军分区和12军分区的名字,一直都是使用八纵这个称号。
可以说晋察冀八纵不仅在内部继续称呼,甚至一些正式文件当中,也会使用八纵这个称呼。
当然这一次升格军分区,八纵出现不少新面孔。不过大部分都是级别比较低的,只是补充军分区新的位置。唯一高层新面孔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郑伟山。
郑伟山今年才25岁。
很年轻。
八纵的干部,虽然来自各个单位,但往深里追究基本上都是中央红军。所以郑伟山虽然是四方面军师政委,但大家对他并不熟悉。大家对他唯一的印象就是,他是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军事教员,讲课非常厉害。
他此次过来,主要负责察南干部学校、教导大队、新兵训练。所以八纵的干部对郑伟山的到来,倒也没有什么排斥。郑伟山这一次来到八纵之后也是很低调。
因为他知道这是他很难得一次机会。
如果在八纵未能够待下去,那么以后这种机会一定会越来越少。再说八纵是晋察冀传奇部队,郑伟山相信自己在八纵一定会有机会。
成立11军分区和12军分区之后,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以军分区的名义给军区打报告。跟军区要四个团的番号,11军分区两个,12军分区两个。军区没有驳回来,直接给了八纵四个团的番号。
37团、38团、39团、40团。
王秋云和魏红军商量之后,给警备一团、警备二团、警备三团,以及平北支队的游击支队,这四支部队给与了37团、38团、39团、40团的番号。
这样名义上11军分区下辖5个主力团,12军分区下辖5个主力团。到了这个时候八纵部队再次扩张,手底下拥有10个主力团番号。而且八纵的十个主力团番号不是空番号。目前很多军区或者军分区,都是先弄一个空架子,然后让他们自己发展。
这种主力团番号就是空番号,之前晋察冀军区这种空番号也有不少。
但经过1939年的整训之后,这种空番号基本上都消失不见。
而八纵这边是真正有实力的主力团。八纵现在的情况是,部队比番号多。只要军区敢给八纵番号,八纵就能够给你弄出主力团来。
不过跟军区索要番号的不仅仅是11军分区和12军分区。
有实力的都可以申请番号。
一分区也申请番号。
一分区的游击军,军区之前一直没给番号。这一次军区给了一分区游击军61团的番号。光是从这个番号就能够看出来,目前的晋察冀军区实力多么强大。
因为晋察冀军区的主力团番号,都到了6字头。
杨全武倒是很谨慎。
其实以现在一分区的实力,还能够升格好几个主力团。但杨全武认为目前一分区部队增长速度太快,主力团的训练有些跟不上。就算是升格为主力团,战斗力跟不上,那就不是真正的主力团。
因此杨全武准备大练兵,好好提高一分区主力团的战斗力。
特别是成立不久的那些团。
像27团、28团、29团,都是一分区北上之后,整编的抗日武装。因为反复扫荡,杨全武还没来得及好好整训这些部队。但就算是如此,一分区现在都已经有了13个主力团。
八纵新成立的主力团,只要从原来的部队改名字就可以。
只有游击支队需要改变的比较多。
因此魏红军亲自和游击支队的蔡德宝谈话。
“蔡德宝同志,纵队决定平北支队的游击支队和盛县县大队合并为一个团。军区已经给了40团的番号。以后你就是40团团长兼政委,石满贵同志担任副团长兼参谋长。谭俊同志担任一营长,庄涛同志担任二营长。至于三营、四营的干部,你们团自己决定,然后上报给平北支队批准。40团隶属于平北支队,你继续担任平北支队副司令员。
八纵的团都是大团。
人数最少的起码也是12连队的团。像16团、18团目前都是16个连的大团,人数三千人。而平北支队的游击支队目前兵力不够,大约只有1600人左右。本来之前游击支队有2000多人,但反扫荡当中伤亡不少,现在就剩下了1600人左右。
所以纵队党委会决定把盛县县大队并入40团。
石满贵在日军偷袭宋家庄和剿灭日军225联队当中表现出色,又是走过长征的老红军。所以这一次搭档蔡德宝,担任40团副团长兼参谋长。
一营营长谭俊是蔡德宝从冀东带来的特务连连长,是蔡德宝的爱将。庄涛是盛县县大队副大队长,是上一次日军大扫荡时期受伤的25团连长。之前是21团的干部。伤好之后,没有回到25团,而是去了盛县县大队,担任副大队长。此次担任40团二营营长。
“是。”
蔡德宝来到八纵还是比较满意的。
主要是因为八纵领导信任他,给他足够的发挥空间。他在宛平和房山活动的时候,八纵领导并没有干涉他的军事行动,让他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华。
“蔡德宝同志,纵队有件事情想跟你商量。”
“政委,您说。”
蔡德宝性格耿直,但不是那种不识好互的人。
或者说对于有能力的人,蔡德宝是佩服的。就像是他们在冀东打仗的时候,虽然他的第三支队发展人数最多。但平时他们支队配合打仗的时候,他还是听从第二支队司令员包深的命令。从来没有对包深的指挥说三道四。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