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再说1941年反扫荡,一分区的实力越强,整个晋察冀军区都会受益。
毕竟一分区部队最多。
战斗力也最强。
杨全武笑着道:“我不占你们这个便宜。你们是不是要新组建一些团?”
“是。我们新组建了三个新兵团,每个团在1500人到2000人之间。准备训练半年,或者补充老部队,或者直接组建新部队。
“那这样如何?我把一分区教导二大队给你们。我可告诉你们,这个教导二大队,是我从一分区各个部队当中挑选的五百名班排级干部,加上伤愈归队的五百名老兵组建的。已经训练了四个月左右,下面各个部队都在虎视耽。你们要组建新部队,肯定需要大量基层指挥员。教导二大队,我把他们整体移交给你们八纵。当然大队长和政委,还有教导二大队的教员,我是不可能交给你们八纵的。我还要再次组建一支教导二大队。
杨全武是非常重视培养基层指挥员。
一个教导大队不够,他在一分区组建了两个教导大队。第一教导大队,第二教导大队,都是以班排级干部和老兵组成。一批一批的培养。
杨全武的目标是,一分区所有的基层指挥员,都要接受这样的学习。
只有这样,部队才能够真正的知识化、正规,化。
要不是一分区弹药消耗太多,他是不可能把一个教导大队给八纵。但现在来说,弹药更重要。杨全武手中目前还有一些弹药储备,但杨全武心中并不放心。现在一分区部队这么多,每次作战消耗的子弹数量惊人。所以他需要更多的弹药储备,这样才能够在日军大规模扫荡当中不落下风。不过整个晋察冀部队,都在百团大战当中消耗大量弹药。唯一拥有足够弹药储备的,只有八纵。
八纵在百团大战没打多少硬仗,消耗子弹有限。可是缴获却非常惊人。
三十万发子弹,对其他军分区来说是天文数字。但杨全武知道,八纵是能够拿得出这么多子弹的。
王秋云最高兴。
道:“老领导,你太客气了。”
一个一千人的教导大队,200人左右就能够满足一个小规模团需要的基层干部。连排班三级基层干部都足够了。这个教导大队拉到八纵,完全可以,满足三个新兵团所需要的干部。
而且这些干部是打过仗,带过兵,还在教导大队学习过的出色指挥员。
这都是一分区的宝贝。
八纵部队扩张速度快,所以基层指挥员方面肯定是比不了一分区。能够从一分区一次性拿回一千人的基层指挥员,王秋云和魏红军都非常满意。
这是真正的优势互补。
八纵有弹药,一分区有干部。这样资源分配之后,一分区和八纵的实力都在增长。
“回去的时候,把教导二大队直接带走。”
杨全武是心疼的。
毕竟是自己培养了四个多月的基层指挥员。不过想到三十万发子弹,还有五百发炮弹,杨全武就觉得很是划算。有了这么多的弹药,下一次日军扫荡,就不再担心。
第350章 岗村宁次和派遣军矛盾
1940年12月未,华北方面军迎来了他们新的司令官岗村宁次。
这个历史上给八路军带来巨大困境的日军大将,从东京飞到了北平。岗村宁次接到任命之后,从华中方面军11军司令官位置上卸任,然后飞回了日本。在日本火速升为大将,然后都没有在日本待上几天,就匆飞到了北平,正式就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此次任命非常突然。
岗村宁次自己都憎了。他在华中方面军11军还在考虑接下来的作战方案。就突然接到了命令,让他就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不过也正是让他接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所以大本营才给他升了军衔。要不然岗村宁次想要成为大将,还要等一年时间。这一次大本营之所以匆匆忙忙的任命岗村宁次为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实在是因为华北的情况太糟糕。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之后,华北方面军反应太慢。八路军发动正太路破袭战好几天,在山西的第一军都没有反应。等第一军反应过来之后,正太路的局面已经是控制不住。华北方面军这边也是几天之后才开始调动部队。而且华北方面军虽然有了反应,但整个过程都非常慌乱。甚至后来的报复性扫荡,成果也不明显。更严重的是热河、察哈尔、冀东地区治安形势越来越严重。
特别是察哈尔。
察哈尔已经完全成为八路军的地盘。连接北平、张家口、大同、绥远的平绥路,目前完全中断。驻蒙军被八路军打的撤到了张家口当缩头乌龟,任由八路军部队在这里肆无忌惮。
察哈尔虽然是华北方面军管理,是驻蒙军驻守。
但关东军把察哈尔当成是,他们在蒙古的第二条防线。所以关东军在张家口这边放了很多物资。
一旦蒙古这边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从张家口调物资。
可是现在的察哈尔都成了什么熊样。
还有那个冀热辽挺进军11团,在热河闹得天地覆。热河是关东军直接控制的地盘。有八路军部队在热河闹腾,关东军更是不能接受,日本大本营也不能接受。热河离东北这么近,一旦热河不保东北也会受到影响。东北对于日本来说是非常特殊的地方,他们不能允许东北出现问题。
日军好不容易把人数众多的东北义勇军打了下去,剿灭了战斗力强悍的东北抗联大部队。如果让关内的八路军渗透进来,和在东北的抗联部队联合起来,那么东北安全形势就会再次出现问题。
日本大本营是绝对不能接受发生这种事情。大本营和中国派遣军对于多田骏已经无法忍受,所以华北方面军的军事行动都没有结束,就撤掉了多田骏的职位。让多田骏赶紧滚回国内,接受大本营的质询。
撤掉多田骏之后,当然要任命新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最后选择了华中方面军11军司令官岗村宁次。
所以这一次的任命很突然。
岗村宁次本人都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就糊里糊涂就成为了大将,成为了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不过这是一次升官,从11军司令官,成为了方面军司令官。
因此岗村宁次还是非常乐呵呵的来到了北平。
他来到北平之后,做的第一个事情就是开始盘点自己手中的兵力。刚刚结束的百团大战,日军这边伤亡很大,近40000人。岗村宁次当然要知道自己现在能够调动的部队有多少。可是就算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盘点华北方面军的家当之后,他是深受打击,有一瞬间他甚至后悔来到了华北。堂堂一个华北方面军,现在的情况竟然是如此之差。
之前是想过华北方面军情况不好,但没有想到情况会这么不好。
此次百团大战,虽然战果辉煌。但还真没有像以前反扫荡那样,成建制的消灭日军一些大部队。
所以目前华北方面军编制大部分都在,号称是20万部队。但经过岗村宁次认真调查之后发现,整个华北方面军目前还在一线部队的,甚至不到14万人。
比想象当中少了很多。
除了此次百团大战伤亡巨大之外,还有很多驻扎在地方的守备部队竟然严重缺人。有些守备部队明明应该是有五百人,但实际情况是少了三四十个人。
都是出去扫荡的时候,被八路军或者是八路军地方部队给伏击,或者是打了冷枪。
一次阵亡几个人,甚至可能只有一个人。
这种战斗,他们都没有上报。结果是这些守备大队名义上人不少,真实情况是人少了不少。各个据点和调堡都有这样的问题。驻扎调堡的一个小队,鬼子,调查之后发现都少了一些人。
然后是大量的病患在医院。
这个病、那个病,各种病患都没有在一线部队,而是在医院躺着。结果目前还在一线部队,可以作战的人数不到14万人。
这种情况让岗村宁次大怒。
华北这么大的地方,一线部队还不到14万人万。这点兵力光是驻守大中城市和一些交通要道都略显兵力不足,哪里还能够抽调机动兵力去解决八路军。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不就是因为看到了日军兵力分散,兵力不足的情况。
所以岗村宁次只能是要求大本营,尽快的补充新兵。
随着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伤亡越来越多,日军后面补充的兵源,真的是比不上最开始时候的兵源。不管是训练水平,还是战斗意志,都差了很多。但差归差,现在华北方面军缺了这么多人,当然是尽快的补充。除了补充新兵,岗村宁次还要做的就是恢复被八路军破坏的交通。
这真的不容易。
八路军在山西和河北,破坏铁路超过千里。
特别是那些隧道和桥梁,破坏那么严重,比新建一个都要费劲。
除了铁路之外,那些重要的公路,也被破坏非常严重。对于日军这样需要铁路和公路运输部队,运输物资的部队来说,铁路和公路被破坏,直接影响日军的战斗力。
现在他要组织人,去修这些铁路、公路。
消耗多少钱,多少物资。但没有办法,没有了铁路和公路,日军打仗的时候,就无法迅速调集部队。所以岗村宁次捏着鼻子,要修复这些铁路公路。除了铁路公路,八路军这一次摧毁了那么多矿场,那么多发电厂,以及扒走了那么多电线杆、电话线。这些都需要恢复。
光是处理这些事情,岗村宁次头都大了一圈。
反正了解了华北方面军的情况,了解了华北前的情况,了解了八路军的情况之后,岗村宁次明白,以现在华北方面军的实力是根本无法解决这些八路军。而且山西那边,还有晋绥军,以及中央军、陕军各部队。国军在山西还有二十多万人马。
再说华北方面军还要管山东。山东地区的国军和八路军部队,人数不比山西这边少。
因此岗村宁次跟大本营表态,光是补充新兵根本不够,无法解决目前的华北局面。岗村宁次也明白多田骏之前的一些做法。多田骏之前就几次跟大本营要求增加兵力,说华北方面军兵力不足。可是大本营都没有同意,反而是从华北方面军抽调五个独立大队支援华中方面军。
多田骏因为这个事情,和大本营、中国派遣军闹了很长时间。
当时岗村宁次心中还嘲笑多田骏。
但现在他完全理解了多田骏。
所以岗村宁次这一次非常诚愿,非常认真严肃的跟大本营和中国派遣军申请增加华北方面军兵力。当然大本营和中国派遣军也被八路军百团大战表现出来的实力震惊,也认为华北方面军兵力不足。因此同意了岗村宁次的要求。岗村宁次就任华北方面军一个月之后,大本营就同意从华中方面军抽调17师团、33师团列入华北方面军序列当中。也就是说华北方面军一下就增加了两个师团。
而且大本营从关东军这边也抽调部队加入华北方面军序列。关东军飞行第32、第83战队,第3飞行集团主力,也部署到了华北方面军这边。
但岗村宁次依旧觉得华北方面军在河北和山西不占优势。
所以岗村宁次再次决定,负责鲁西南、苏北、皖北、豫东地区的21师团调到山西。岗村宁次在河北和山西增加了三个师团,等新兵补充到位之后,岗村宁次准备对八路军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岗村宁次是真的准备好了。
可惜大本营和中国派遣军和他的看法完全不一样。大本营和中国派遣军的计划和1940年一样,是要逼迫重庆政府投降,尽快的解决中国战场。在目前的中国,重庆毕竟是合法的中央政府,手中的部队也最多。因此日本为了结束中国战场,首先要做的就是逼迫重庆投降。
所以要求华北方面军也服从这个战略。否定了岗村宁次接下来要集中兵力扫荡八路军根据地的计划。
岗村宁次当然不满。
所以立马坐飞机来到了南京。
“烟俊六阁下,现在华北最大的威胁来自八路军,来自中共。八路军不除,华北不安,遗患无穷。八路军他们缺乏弹药,此次打了如此规模的战斗,他们的弹药肯定是更加不足。所以现在是最好的机会。等我们补充新兵,集中兵力扫荡八路军会有很好的效果。在华北只要灭掉了八路军,那么剩下的势力都不算什么。这个时候怎么能让我们去攻打中条山。”
岗村宁次没有任何的委婉,上来就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八路军在华北都闹成了什么样子。大本营和中国派遣军竟然放着八路军不管,要去攻打中条山,这不是本未倒置。所以他立马来南京,找到了新任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烟俊六。
两个人这一次都是突然升官。
烟俊六之前是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七七事变发生之后,烟俊六算是战功赫赫。所以这一次大本营让烟俊六担任中国派遣军司令官,岗村宁次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岗村宁次之前一直在烟俊六手底下打仗,因此两个人很熟悉。所以岗村宁次才如此直接说出了自己对于华北的看法。打什么中条山,这个时候应该要集中部队解决八路军才对。
在岗村宁次看来,国军和八路军、新四军之间的摩擦越来越严重。
在山西双方甚至爆发了好几次军事冲突。
而且经过1939年和1940年,华北方面军对于山西国军和八路军之间看的也很清楚。多田骏之前几次从中条山前线抽调部队扫荡八路军。当时中条山的国军基本上都是按兵不动。而是在外面看热,闹,看日军和八路军打仗。
卫立煌和八路军关系是好,但这个好也是有限度的好。
如果日军进攻,双方在中条山地区会有密切的配合。但离开了中条山地区,日军扫荡八路军,中条山的国军是绝对不会主动出击的。
这个分寸卫立煌还是能够掌握的。
岗村宁次到了之后,是仔细了解过这方面的事情。既然中条山上的国军不主动出击,何必去和他们打仗。岗村宁次分析了华北的情况之后,就制定了先扫荡八路军,后解决国军的方案。认为相比起盘踞在中条山上的二十万国军,八路军的威胁更大。中条山的国军部队是,你不去打他,他们也不会出来跟你打仗。因此华北方面军的任务应该是扫荡八路军根据地,而不是去攻打中条山。
但在岗村宁次看来,非常好的计划,却被大本营和中国派遣军给否定。
俊六道:“岗村君,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也是大本营的战略。支那战场拖得时间太长已经影响了帝国整体的战略。所以帝国需要我们尽快的解决支那的问题。但你可知道要解决支那战场,唯一的办法就是逼迫重庆投降。只要重庆不投降,支那问题就无法解决。你也知道现在是重庆政府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就要抓住这个机会,狠狠地打击重庆政府力量,在军事上逼迫重庆政府接受谈判。至于华北的八路军,的确是一个大问题。但和大本营制定的大战略相比,就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第351章 恼怒的岗村宁次
“俊六阁下,你确定能逼迫重庆政府投降?”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