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冀东反扫荡的时候,八纵派出一两个团支援他们绰绰有余。以此来换取冀热挺进军的粮食支持,完全是可以的。只不过八纵和冀热辽挺进军的关系不是很好。
冀热辽挺进军的领导,对八纵,或者对整个晋察北岳区的干部都是不太满意。从晋察冀北岳区干部在冀热辽挺进军的情况就知道。
平时八纵和他们也没有多少来往。
除了冀东之外,还有一个办法是从一分区那边想办法。
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最富裕。
一分区的根据地就在北平和保定中间,这些地方在河北来说算是比较富裕的。因为控制这些地区,所以一分区有钱。一分区不仅有钱,而且根据地和冀中军区连着的。所以一分区这些年很多物资都是从冀中军区购买的。
八纵缺什么东西,完全可以和一分区那边换取。
以八纵和一分区的关系,换点东西,甚至跟一分区求援,都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魏红军从1937年开辟盛县抗日根据地开始,非常重视粮食储备。这些年八纵的粮食储备非常充足。部队、后勤机关、地方政府平时事情少的时候,都吃的比较简单,节约粮食。而且还让他们自己动手开荒,省下了大量的粮食。就算某些时候八纵部队、后勤机关、地方政府会出现一些缺粮的现象。但只要不是太严重,魏红军都是不会动手中储备的粮食。因此手中还真有一大批粮食。
部队就算有六万多人,大家省吃俭用,应该是能够坚持两年时间。
所以魏红军点了点头。
“可以。你想怎么安排新四团、新五团、新六团的干部?”
“我说一下我的想法,你看看行不行。我们八纵目前依旧干部奇缺,我们找一些军政全优的干部,担任团长兼政委,先把部队建起来。缺少的干部,可以慢慢的补充进来。新四团的团长选择40团副团长兼参谋长的石满贵担任。新五团的团长交给目前教导大队的大队长兼政委的于洋。新六团的团长交给18团副团长张山。
王秋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魏红军是部队政委,掌握部队干部的情况。
纵队重要的营级以上干部,魏红军都心里有数。甚至他们简单的履历,魏红军都清楚。当然不是说掌握所有营级以上干部,但大部分还是知道的。
石满贵当初是跟着王秋云和魏红军一起进入盛县,是一个走过长征的老红军,晋升速度不算很快,但也不慢。之前担任盛县县大队大队长,在保卫盛县根据地的过程当中立下战功。后来成立40团,担任40团副团长兼参谋长。
于洋则是跟着八纵参谋长徐罗民一起来到八纵的抗大干部。
也是目前八纵教导大队的大队长。于洋是陕军出身,早年一直在陕军内部做兵运工作。当时他们兵运工作做的非常成功,部队成功起义参加了陕北红军,也就是后来的十五军团。七七事变之后,随,着115师344旅东渡黄河,也参加了平型关大捷。后来去抗大学习,是抗大第四期毕业生,毕业之后留在了抗大,抗大二分校在晋察冀军区成立,他又带着学生来到了晋察冀军区。最后徐罗徐民来八纵,他也跟着徐罗民来到了八纵。
这是一个在陕军做过兵运工作的军官,在陕北红军当过军事干部,也干过政工干部。到了八纵之后,协助徐罗民组建教导大队,训练八纵基层干部。
至于张山,这可是王秋云和魏红军在盛县开辟抗日根据地的时候,张家村游击队的人。也是那一批张家村游击队当中,晋升速度最快的干部。
算是王秋云和魏红军一手提拔起来的军事干部。
当然张山硬仗打的也多。
从盛县抗日游击军开始,就一直在战场上打仗。他所在的部队,也一直是纵队拳头部队。一直到现在四年时间,从一个猎人,成长为八路军团级干部。
“可以。先把新四团、新五团、新六团组建然后让部队尽快有战斗力。这些新兵本来就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加上每个团分到三百名左右的连排班干部,应该能够很快形成战斗力。
为什么杨全武那么重视教导大队。
甚至因为唐范不听话勃然大怒,要把他赶走。
就是因为教导大队真的非常重要。教导大队培养那些班排级干部和老兵,出来了就是连排级干部,是部队最需要的干部。就算是组建新部队,有了这些打仗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带领,新部队都能够迅速的形成战斗力。
也就是说一支新部队,最重要的就是拥有一批打过仗的基层干部。
他们最重要。
有了这些作战经验丰富的基层指挥员,部队新兵很快也能够上手,成为合格的士兵。可惜这样的基层指挥员,并不是那么容易培养的。
“老王,还有一个事情。目前我们的察西支队下辖三个大队,还有察北支队那边下属的部队之前都是营级编制。不过此次百团大战,驻蒙军收缩兵力,给了察西支队和察北支队很大的活动空间。他们的根据地都扩大了好几倍,察北支队甚至占领了三个县城。部队扩张速度很快。但他们还没有纵队给他们的正式番号。
八纵五大支队。
察南支队和平北支队,是八纵实力最强大的两个支队,各有三个拥有军区番号的主力团。察东支队虽然只有一个有军区番号的主力团,但他们下属的其他地方部队发展都很好。像新一团、特务团、骑兵团,战斗力都是杠杠的。
只有察西支队和察北支队,目前不要说是军区番号的主力团,就连八纵自己番号的团也没有。之前察西支队和察北支队兵力不足,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现在察西支队和察北支队发展迅速。
兵力扩张速度也快。
如果再不给他们一个番号,怎么都说不过去。
虽然军区的番号申请不下来,但纵队自己的番号还是应该给他们的。这也是对于察西支队和察北支队干部的一种交代。
毕竟这两个支队的干部,如果常年都是营级干部,对他们也是不公平。抗战早期的团级干部,抗战中期的团级干部,抗战后起的团级干部,那都是不一样的。
“这的确是个事。”
王秋云点头。
察西支队和察北支队孤悬在外,得到的纵队支持有限。
他们的干部流动,或者说干部晋升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纵队不能长期忽视他们,容易引起一些不满。给两个支队团级编制,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老魏,你的想法呢?”
“我的意见是给察西支队和察北支队独立团的编制。给察西支队独立一团、独立二团、独立三团,正好三个大队依次改编。再给察西支队一个独立四团的番号,让他们重新整编一支部队。察北支队给独立五团、独立六团、独立七团的番号。平北支队那边反正的原治安军第七团,就改编为独立八团。”
各个军分区对于自己下面的部队都可以有不同的番号。
129师在这方面最特殊。
他们不同的军分区,排序的番号都不一样。有的军分区是以新编某某团,有的军分区是警备某某团,有的军分区是独立某某团,有的军分区是特务某某团。
以前冀中军区那边使用了警备旅的番号,山东,军区那边大量的使用教导旅的番号。
反正这都是各个军区、各个军分区自己随意。
目前八纵准备新设立的番号,一个是新编某某团。像新一团、新二团、新三团都是这个方式命名的。而察西支队和察北支队,魏红军准备给他们独立某某团的番号。
这样的番号,也是容易区别。
王秋云点头道:“察西支队不管是部队战斗力还是干部储备,还有部队规模,都好于察北支队。
给他们四个团的番号,给察北支队三个团番号,我看可以。”
“还有一点,那就是察北支队靠近蒙古。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跟军区申请一些蒙古族干部。然后让察北支队组建以蒙古族为首的部队。若是能够组建一两个蒙古骑兵团,不仅对于察北支队,就是对于察东支队都能够有巨大的帮助。”
随着八纵的壮大,魏红军的野心也是跟着增加。
历史上八路军攻破张家口,有一些阴差阳错。
但魏红军现在考虑的是,靠着八纵的实力,以后一旦有机会就拿下张家口,彻底控制察哈尔。
可是想要拿下察哈尔,就必须要接触蒙古。
尽早的组建几支蒙古部队,对于以后会有很多好处。
“这个你来负责。”
“好。”
“我准备让所有部队进行为期一两个月的大练兵。部队大扩军,新兵增多,必须要让他们尽快的熟悉部队。”
王秋云很相信魏红军的判断。
魏红军既然说华北方面军要攻打中条山,那么就是攻打中条山。只要华北方面军攻打中条山,那么就给八纵几个月的时间。
王秋云要利用这个时间,对部队进行一次大练,兵,提高部队战斗力。
“行。这个事情你和徐罗民同志、郑伟山同志一起负责。大练兵,是不是也应该包括地方部队和各村民兵。特别是要让他们熟练了掌握使用地雷的办法。等日军大扫荡的时候,一旦主力部队赶不上,我们根据地的老百姓就需要地方部队和民兵部队保护。他们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情况,是很难阻挡日军部队的。最有效迟滞日军的办法就是地雷战。”
“好,这个我记住了。这些年和鬼子战斗,我们纵队也掌握了不少地雷的使用战术。正好可以派人去训练地方部队和民兵部队。能炸死多少鬼子,就炸死多少鬼子。”
第355章 日军动向
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决定下一步八纵战略之后,迅速召开了纵队党委会。
在纵队党委会上,彻底确定成立新四团、新五团,新六团,以及给察西支队独一团、独二团、独三团、独四团的番号,给察北支队独五团、独六团、独七团的番号。还有反正的华北治安军第七,团,改编为八纵独八团,隶属于平北支队。对于独八团的改编工作,也交给了平北支队。
然后是通过了大练兵计划。
纵队党委会决定,未来三个月之内,根据地所有的部队进行大练兵。
王秋云和徐罗民负责制定部队大练兵的计划,同时负责大练兵整体工作。郑伟山负责新组建的新四团、新五团、新六团的训练工作。而魏红军则是组织根据地百姓,准备开春种粮。
农业一直是魏红军最关注的事情。
这几年任何一个人,什么办法都行。只要是能够让察哈尔这边的粮食产量提高,魏红军都是把他当爷来伺候。实在是因为这个年代,粮食产量太低。
当然除了开春种粮,魏红军还在规划察哈尔这边的水利建设。
以前根据地总是受到日伪军的扫荡,很多水利建设只是纸上谈兵。但现在八纵在察哈尔强势,不少根据地目前是比较安全的。
这个时候很多规划当中的水利建设要推行。
魏红军还负责指导兵工厂的工作。
魏红军对于兵工厂的要求就是,减少枪械的制,造。以八纵军工厂的胜利,其实枪械制造上是差了很多。所以魏红军要求,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生产子弹和手榴弹,以及地雷这些东西上。八纵目前不缺枪。
百团大战期间,八纵没怎么打多少硬仗,伤亡不是很大。
但缴获却非常丰富。
前前后后两个多月的时间当中,缴获了长短枪八千多条,轻重机枪缴获了三百多挺。还有反正的伪军部队,给八纵带来了2000多条长短枪。
像华北治安军第四集团军第七团,是成建制的反正过来的。
所以对于八纵来说,更重要的是子弹、手榴弹、地雷这些东西。
现在不仅仅是八纵在大练兵,准备日军的大扫荡。整个八路军系统都在如此,或者说都在休养生息。百团大战打的那么激烈,各个部队的伤亡都不小。
很多部队打高兴了,最后的结果是元气大伤。
现在都在恢复阶段。
好在八路军这边担心的日军大扫荡并没有到来。因为日军大部队一直往晋南方向开。包括日本国内补充新兵,也都是先保证晋南方向的日军。
37师团、41师团,还有就是独立混成第三旅团、独立混成第四旅团,以及从驻蒙军调到同蒲路的独立混成第九旅团,都是日军优先补充的对象。
独立混成第九旅团都没有还给驻蒙军。
而是要求独立混成第九旅团通过同蒲路继续南下。
不过这些补充,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日军每一次组织军队打仗,光是准备武器弹药、后勤物资都需要很长时间。包括那些补充的新兵,送到部队都不容易。
如果正太路正常的话,运送人员和物资还能好一点。
可是正太路被八路军破坏太严重,想要通车没有半年时间基本上不可能。当然如果平绥路通车,那么也能够提高补充速度。可惜平绥路重要地方目前还被八纵占领。除非把八纵这些部队赶出平绥路,不然平绥路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通车。所以不管是人员,还是物资,都需要走公路。
可是公路也困难。
百团大战期间,公路破坏的也很严重。虽然日军组织人一直在修复那些公路,但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完全修好的。而且更让日军头疼的是,那些公路基本上都要从八路军根据地通过。
八路军主力部队因为伤亡太大,所以并不想现在和日军大打出手。可是那些地方部队和民兵不一样。他们动不动就袭击这些日军车队。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