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政委,这是潘秃子。”
潘秃子这个时候已经被打的到处都是伤。
这不是游击军打的,是宋家庄护村队那些人打的。要不是王秋云上去,潘秃子就要被他们当场活活打死。魏红军看了看潘秃子,外号是秃子,但潘秃子其实不是秃子。也不知道这个外号是从哪里来的。
潘秃子三十五六岁的样子,别看是土匪,但相貌堂堂。
看着潘秃子,魏红军是非常惊讶。想起了小品当中“你这个浓眉大眼的也当了叛徒”。潘秃子长相很好,一米七五左右的个子,怎么看都不像是当土匪的。
真是人不可貌相。
魏红军忍不住道:“潘秃子,你堂堂一个男子汉大丈夫,做什么不好,竟然做土匪。做土匪抢点钱还能理解,打家劫舍、杀人抢女人,简直是丢尽了爹妈的脸。”
“哼,成王败寇,有什么好说的。这个世道哪有好人。我当土匪杀人抢女人,那些当官的哪一个不做这种事情。他们能做,我就不能做?”
潘秃子毫不在意。
王秋云过来道:“跟这种杀人放火的土匪有什么好说的。拉回去,公审枪毙。”
“嗯。”
魏红军点头。
王秋云挥手,道:“所有人都带走。”
俘虏四百人。
当然其中有一半不是土匪,但也要带走。带走之后审讯之后才能判断。魏红军看着王秋云道:“缴获如何?”
“潘秃子能力不错,土匪东西挺多。武器弹药、粮食都囤了不少。此战不亏。”
第042章 扎根宋家庄
游击军、宋家庄护村队压着俘虏,带着战利品,浩浩荡荡的朝着宋家庄而来。等来到宋家庄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快八点。宋家庄大路上,有无数的火把。
宋老太爷拄着拐,来到了魏红军面前。
激动的道:“潘秃子真的被灭了?”
“老太爷,你放心。潘秃子这股土匪被我们彻底歼灭,潘秃子也被我们抓了。”
“抓了,抓了?”
“爷爷,我们抓了潘秃子。那个潘秃子我们在看押,绝对跑不了。”
宋老五走过来激动的跟宋老太爷说话。
宋老太爷听到之后,双手不停的颤抖。突然给魏红军鞠躬,微微颤颤的道:“老朽,老朽感谢魏政委,感谢游击军。你们是老朽的恩人,是我们宋家庄的恩人。”
“哎呦,老太爷,您这是折煞我了。”
魏红军立马上前扶住宋老太爷。
不过宋老太爷摇头道:“不,这都是应该的。就是让我给你磕头都是应该的。”
这个时候魏红军才发现宋老太爷是老泪纵横。
宋老太爷现在的感受是谁也不明白的。宋老太爷一辈子儿孙成群,但家里后辈全是男的。宋老太爷生了六个孩子,五男一女,五个儿子都养活了,但女儿却夭折了。
等到孙子辈,生下的全都是孙子,一直到大孙女诞生,家里才有了女子后代。
可以说完全是被宋老太爷娇宠着长大的。
在那么多的后辈当中,最宠爱这个孙女。含在嘴里怕化了,可是被潘秃子祸害,自杀死了。本来宋老太爷别看年纪大,但身板非常硬。可是这次的打击,让他的身体迅速垮了下来。
那可是自己从小宠着的孙女。
“魏政委,我在这里表态。你们游击军永远是我宋家庄的朋友。”
“老太爷,我们八路军是百姓自己的队伍,本来就应该保护老百姓。像潘秃子这样的土匪,我们见到一个就会灭一个,这是我们该做的事情。”
看宋老太爷如此激动万分,再看看宋家庄这些百姓在那里欢声笑语,魏红军心里就有数了。
盛县抗日游击军进驻宋家庄没有任何障碍,以后这里就会成为抗日游击军的老巢。
宋家庄是魏红军看好的未来部队指挥驻地。这里地理位置很好,处于盛县南部地区。离来源不到150里,而来源正是未来晋察冀主力部队主要活动的地区。
从宋家庄有一个山道,可以直通涞源。虽然路不是很好走,但也是一条通道。
在宋家庄设立指挥机关,往南可以和晋察冀军区联络,接受他们的帮助。同样晋察冀军区有战事的时候,自己这边也可以抽调部队去帮忙。
“老王,部队都安置了。”
“都安置了。”
“来,这就是宋家庄的宋老太爷。老太爷,他是我游击军司令员王秋云,这一次剿灭潘秃子就是王司令员指挥的。”
“王长官,老朽谢谢你。”
“老太爷,你严重了。”
王秋云也知道部队想要驻扎在宋家庄,眼前这个人是不能绕过去的。所以赶紧道:
“老太爷,我们八路军就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除了抗日打鬼子,这些为祸乡里的土匪我们也要消灭的。”
“好,好。”
宋老太爷连连点头。
当初他不是没有去找过驻军,但他们对这个完全没有兴趣。除非宋家庄拿出一大笔钱。但这笔钱太高,宋家庄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怎么可能拿得出那么多钱。
特别是一次性拿出那么多钱。
而且正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蓖,这些在各省分界线的军队约束力很少。虽然都说家乡兵不祸害家乡,但那个都是理想状态下的。盛县这个地方在山西边缘地带,只是名义上隶属于山西。平时上头都不怎么管。
宋老太爷之前听过八路军,但对于八路军不熟悉。可是光凭借着八路军帮自己报仇,宋老太爷就对于八路军有了好感。再说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八路军军官,给他的印象也很好。
“爷爷。”
“怎么了?”
“游击军一些留在宋家庄的部队,这几个小时在村西边弄了一个简易的临时营地。
他们都要去那里过一夜。”
“这怎么可以?这么冷的天,在外面过一夜,就算是烧火,身体也受不了。”
“他们说他们有军纪,不能打扰老百姓。”
“仁义之军,仁义之军。”
宋老太爷不停地赞叹。
想了想,问道:“对了,我看游击军唱的歌,好像什么三大纪律,没听清楚。那是什么歌?”
“这个我问了。魏政委说这是八路军的纪律,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他们在延安的时候,有人把八路军这条纪律编成了一首歌。”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你知道什么吗?”
“我就记得其中一些。好像是什么‘一切行动听指挥’,还有一个说的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还有‘买卖公平’,有‘不调戏妇女’等等。我就记得这些。”
“你快去,把这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给我抄过来,我看看。”
“那他们住的?”
“既然他们不住在村民家里,那就把村里学校和祠堂收拾出来。他们是我宋家庄的恩人,我们怎么能让这些恩人住在外面。”
“对啊,我们还有学校和祠堂。学校和祠堂大,大家依偎着也暖和,可以住几百人。”
“快去。”
其实部队晚上并没有都休息。
魏红军更是一点都没有休息,连夜突击审讯这些土匪。这么多土匪,里面还有被土匪抓来的。就算是那些下山抢劫的土匪也不可能全都枪毙。
所以魏红军他们审讯,要找出最恶贯满盈的土匪进行枪毙。
忙活了一晚上,有了结果之后,第二天就在宋家庄进行了公审大会。周围十来个村子都来了人,潘秃子在这些地方名声实在是太臭,祸害了太多老百姓。这些农村很多都跟潘秃子有仇。
所以听到潘秃子要公审,所有人都过来看。
公审大会足足开了三天时间。
枪毙了恶贯满盈的土匪三十七个人。可以说潘秃子这股土匪这几年在这个地区是血债累累。对潘秃子土匪的公审大会,让游击军在这个地区名声大噪,比打日本人更有名气。
毕竟对于很多农村来说,他们连日本人的影子都没有见过。日本人凶残还是不凶残,他们哪里知道。相比起来旁边的潘秃子,那是最大的恶人。
现在游击军把这股土匪消灭了,在他们心中游击军就是最厉害的。
果然游击军征兵令下来,参军的络绎不绝。好几个农村护村队,更是整体参加游击军。而且他们都是带着枪参军的,一下给游击军带来了二百多人枪。也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游击军的规模已经膨胀到了一千人,而且目前阶段不缺枪。
不过随着军队人员的扩大,后勤成为大问题。
吃喝拉撒,都不是小事情。
目前减租减息工作在三区、四区、五区发展的如火如荼,魏红军把目光放在了妇救会上。根据地建设绝对不能缺少妇女的参与。部队以后的军服、军靴,还有行军干粮,都要妇救会的帮忙。
现在情况稍微稳定,妇救会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
第043章 妇救会
“姐,姐。”
妇救会的成立并不容易。
主要是因为魏红军手中没有得力的妇女干部。盛县地方党当中倒是有几名女性党员和积极分子,可是魏红军和他们见过面,她们并不是在农村做妇女工作的好人选。
这几名地方党员,不少都是李世平发展的。之前都是一些女学生,宣传能力不错,但不适合做农村妇女工作。
魏红军更倾向于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干部。
李世平介绍的郑六嫂,原名张秋萍,就是魏红军准备委以重任的农村妇女干部。不过魏红军是青年男子,张秋萍也不过是二十四岁的寡妇,不好直接接触。正所谓寡妇门前是非多,农村的风言风语是非常严重的。
魏红军可以不在乎,但不能影响人家张秋萍的名声。
好在游击军有人和张秋萍关系很亲。
特务队副队长张山是张秋萍的亲弟弟。所以魏红军就带着张山过来找张秋萍。张秋萍二十四岁,正是大好年华。而且说起来她还是女学生,甚至在大同上过女学。
不过现在的样子和农村妇女没什么两样。
看不出丝毫曾经在大城市上过学。
穿着一身臃肿的上衣,头发也是很随意的扎起来,正在收拾柴火。她旁边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小姑娘,也就是十七八岁。虽然穿的衣服到处都是缝补,但却很是干净。另外一个人看起来十五六岁,是一个男孩子。他的衣服就脏不少。
“小弟。”
张秋萍听到张山的声音抬起头来。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