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魏红军才看到了张秋萍的容貌。虽然头发很随意的扎起来,但张秋萍的容貌的确是很出色。虽然这几年因为生活憔悴了不少,皮肤也干燥了很多。但双眼炯炯有神,脸上没有丝毫的颓废。这种精神面貌在目前很多农村妇女身上是见不到的。
“你怎么来了。”
“是我们政委有事情找你。”
“魏政委。”
魏红军他们在张家沟村待了不少时间,张家沟村村民当然都知道。
张秋萍也是远远的见过游击军几个领导。现在看到魏红军,立马道:“魏政委,快,屋里坐。”
“六嫂,不用这么客气。今天来找你,是因为有事情拜托你。”
“我一个家庭妇女,能帮游击军什么忙?”
张秋萍做事情很是爽利。
这个年代的女子,就算是在城市当中,也不是随意和男人交谈的。在农村这个封闭的地方更是如此。小媳妇大姑娘碰到男人,都会非常注意影响。
但张秋萍没有这些顾虑。
在魏红军前面也是落落大方,丝毫没有扭捏的样子。
“六嫂,你可能也知道,我们游击军是八路军下属的部队。等以后有了上级的命令,我们应该也会改编为八路军部队。到时候我们就要穿上八路军军服。”
“是。”
张秋萍是在大同上过学的,所以很轻松就理解了魏红军的意思。
游击军不是没有根底的部队。
以后要成为八路军正规军。不过她还是没有理解魏红军到底找自己做什么。魏红军继续道:“我们八路军有自己的军服厂,但都在总部。我们现在是在敌后打仗,总部不可能给我们送军服过来。所以我们要自己解决军服问题,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自己成立军服厂。说起这个做衣服,我们男人是拍马都赶不上女人。所以我想组织村里的妇女,帮我们做军服。我们会根据军服数量,减免公粮,或者直接发放一定的粮食。但组织妇女,我们部队都是男人,有很多不方便。还是需要女子带头组织她们。”
“魏政委是希望我出面?”
“对。我知道六嫂读过书,有学问,见过世面。而且这几年顶门立户,在方圆几十里谁不知道郑六嫂的大名。没有比你更加合适的。”
“只是做军服吗?”
张秋萍总觉得只是为了做军服,也不至于这样大张旗鼓。
其实在做军服的时候,在村里宣传一下。减免公粮,或者直接发粮食,让妇女可以挣钱。只要给钱,还是不会缺人手的。
用不着魏红军这个大领导亲自出面。
魏红军笑笑。
张秋萍此人不仅有文化,有魄力,更有玲珑心思。所以摇头道:“六嫂,我们八路军提倡男女平等。这个平等包括很多东西。男女都有接受教育的平等,男女都有婚姻自由、恋爱自由的平等,男女双方在家庭当中地位平等。但这种平等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几千年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在我们这片土壤上扎根。要把他拔出,是需要时间,也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因此我们八路军在根据地会成立妇救会,全称是妇女救国会。值此亡国灭种危机时刻,女子也要和男人一样参与救国救民的伟大革命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妇女救国救民,同时也在救自己,摆脱封建枷锁,走向人身独立。我希望六嫂组织妇女,不仅仅是为部队做军服,还要成立盛县妇女救国会。”
“妇女救国会,妇女救国会。”
张秋萍大吃一惊。
虽然想过魏红军找自己应该不是简单的事情,但没有想到魏红军是想让自己出面组织妇女救国会。张秋萍十六七岁在大同读书的时候,他们也是意气风发。很多人都想参与轰轰烈烈的革命当中。
只不过后来都把这个当成是年轻时候的冲动。
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竟然还有人邀请自己参加救国救民的大洪流当中。张秋萍虽然有文化,也见过世面,但依旧是被魏红军的邀请不知所措。
好一会张秋萍才稳定了心情。
道:“魏政委,如果成立妇救会,那么应该要做什么?”
张秋萍是真的不清楚。
妇救会能干嘛?
魏红军笑着道:“妇救会能做的事情太多了。不过首先要从做军服这种事情开始做起。农村男女不平等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在农村男人在外面出力挣钱,是男人养家。可是如果女人也同样可以养家,可以和男人一样挣钱,那么就表明女人也不差于男人。慢慢的一些旧有的思想就会出现变化。然后我们还要教妇女读书,让他们懂得更多道理。六嫂是在大城市读过书的,应该知道。现在女子做老师的、做医生的,甚至从政、从军的也有。我们成立妇救会的目的,就是让这里的妇女也有机会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人,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
“魏政委,男女真的能平等吗?”
“当然。”
魏红军肯定的点头,道:“虽然过程会很艰难,漫长。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那么男女平等一定会实现。在我们八路军所在的地方,都会实行男女平等的政策。”
“好,那我做。”
“感谢六艘支持我们的工作。”
“魏政委,你刚刚不是说了吗?这是我们女人的事情,我义不容辞。应该是我们感谢八路军。”
“六嫂,有一点我想跟你说清楚。这个妇女工作不能着急,一着急就什么都做不了。男女平等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实现的,我们必须要一步一步做起来。”
“我清楚。”
“那你先发动一些愿意走出家门的妇女,等我们的消息。”
第044章 盛县政府
盛县三区、四区、五区进行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运动,虽然也有不少矛盾和问题,但整体来说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而且减租减息运动的同时,魏红军也抓紧时间组建盛县三区、四区、五区的地方机构。
因为这一次减租减息工作之后,明年开始游击军要收公粮。
减租之后,盛县三区、四区、五区的地租就会下降到20%,可以说是砍了一半。其实这样减租是比八路军政策还要低。不过现在部队和大部队失去联系,魏红军也管不了那么多。地租下降之后,公粮规定是25%。这样游击军就开始有了后方,有了补给。
如果几十年后的人看这个数据,会觉得收的太多。但盛县的老百姓听到这个减租减息政策之后,兴奋之情都是溢于言表。以前他们种地上交60%左右,就算再少都会超过一半。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自己一般也就留下30%到35%。但经过减租减息政策之后,他们每年都能够留下55%。
这对于他们是大好事情。
所以别看征收25%的公粮,但盛县老百姓都兴高采烈,拥护抗日游击军。部队在盛县真正开始有了根据地。
然后是妇救会的成立。
虽然妇救会还没有正式成立,但张秋萍已经开始动员妇女。工作做得还是卓有成效,主要是因为魏红军表态,会按照她们的工作量,给他们足够的报酬。
而王秋云则是忙着整编部队。
部队扩编速度太快,快的让王秋云和魏红军都吃惊。
如何让这些部队不发生混乱,如何增加部队战斗力,是王秋云这些日子一直在思考的。现在的部队什么都缺,特别是基层指战员。
却军事干部,政工干部。
部队一千人,已经是一个团的规模。但部队内部的党员数量非常稀少,老红军数量也少。这样的部队很危险,现在聚集在了一起,可是一旦碰到严重的事情很有可能四分五裂。
所以魏红军也好、李世平也好,目前都在观察一些积极分子,准备作为入党预备人员。军队和地方都要扩大党组织。就在忙着的时候,李世平来了。
“司令员、政委,发生了大事情。”
“怎么了?”
“冯安民在北岭庄宣布重建盛县县政府,自认盛县县长。北岭庄周围的土匪、地主武装都已经投奔了冯安民,被改编为盛县抗日救国军第一团。而且听闻北水沟镇的晋绥军残部,也在跟冯安民讨论改编事项。要是晋绥军残部接受改编,就会成为救国军第二团。”
“这个冯安民是谁?”
魏红军很是疑惑。
这个冯安民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之前没听说盛县有这么一号大人物。没想到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整编那么多当地的土匪和地主武装。
“盛县陷落之前,这个冯安民是盛县副县长。后来日军尾随二十九军残部进入盛县,当时盛县大小官员都跑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他们的消息。谁能够想到冯安民在北岭庄那边招兵买马,现在直接宣布重建盛县县政府。”
李世平对这些熟悉。
所以立马给王秋云和魏红军介绍这个冯安民。
王秋云不屑道:“狗屁县长。打仗的时候没见他冒头,我们把日军赶入了县城,他倒出来要摘果实。他手底下那些什么土匪武装、地主武装,能有多少人,多少条枪。还敢宣布成立一个团。”
“老王,此事需要谨慎对待。不管他的实力如何,一旦他得到阎锡山的支持,那么他就是名正言顺的盛县县长。目前我们是联合抗日,在这方面必须要小心。”
“政委说的对,我担心的就是这个。如果冯安民以盛县县政府的名义给我们下命令,到时候我们怎么办?”
“他敢。”
王秋云大怒。
盛县抗日游击军可是王秋云和魏红军他们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到现在的地步。而且这支武装是八路军的武装,岂能让其他人插手其中。
“有备无患总是好的。李老师,你一定要派人关注北岭庄的情况。”
“好。”
“晋绥军残部愿意接受冯安民的改编可以理解,毕竟他们以前在一起共事。二十九军残部呢?现在情况怎么样?”
“目前看二十九军残部和晋绥军残部的关系没有那么好。之前有日本人威胁,他们两家还能够合作在一起。自从我们把日军赶入县城之后,他们两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特别是二十九军隶属于西北军,和晋绥军的关系不是很好。晋绥军虽然是残兵败将,但他们武器装备精良,而且还是在本地。他们恢复起来很快。但二十九军在盛县水土不服,后勤补给也困难,兵源补给更是无从谈起。现在可能还没有答应冯安民,可是一旦冯安民答应给他们军饷,给他们提供后勤补给,估计他们也会过去。”
“这样不行啊。”
王秋云摇头,道:“老魏,这个冯安民如果有阎锡山的任命,那么就掌握大义名分。而且他又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估计发展起来会很快。若是把二十九军残部这样有战斗力的部队也收编了,那么他们在盛县的实力就会大大增强。这样对我们不利。”
“嗯。”
魏红军点头,同意王秋云的看法。
“司令员,但这也没办法。二十九军在这里就是客军,人生地不熟。他们的军纪还可以,到现在没听说有什么纵兵劫掠地方的事情发生。可是这不是长久之计,他们没有后勤,最后肯定是会屈服的。”
李世平也感觉可惜。
二十九军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或者说冯玉祥的西北军部队战斗力一直很强。西北军部队吃苦耐劳,军纪也好,战斗作风勇猛。就是后来成为汉奸的西北军部队,他们的战斗力也不弱。
若是能够把这支部队拉拢过来,甚至整编到游击军当中,那么对于提高游击军的战斗力有非常大的好处。但游击军想要改编这支部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可是很明显现在的情况,二十九军残部是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谁说没有后勤的。”
王秋云笑着道:“有,有后勤。你们忘了,盛县最富裕的地方在哪里?”
“老王,你的意思是说县城?”
“对,就是县城。日军目前在县城没多少人,说不定还不到一个小队,就算他们回到县城大肆招募汉奸部队,那也没什么战斗力。和我们作战的时候,他们丢失了一大半的重武器。你说我们要是进攻县城,他们挡得住吗?”
“你的意思是,我们邀请二十九军残部一起进攻县城。”
“对。”
王秋云点头道:“我们游击军目前人多、枪多,唯一的缺点就是新兵太多。打打土匪还可以,想要打日军把守的县城,就算拿下县城,必然也是伤亡惨重。甚至可能都打不下县城,最后怎么都是赔本的买卖。可是二十九军残部,他们战斗力不弱,现在缺乏的是后勤。只要打下县城,那么他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后勤问题轻松解决。只要打出了名声,扩军都有可能。我们两家合作进攻县城,把县城的东西分一分,都能发大财。有了后勤,二十九军会愿意投奔冯安民吗?”
“有意思。”
魏红军连连点头。
是啊。
游击军人多,同时新兵也多,战斗力成问题。二十九军残部人少,但战斗力强。双方合作打下县城,那么县城那么多的好东西,不都是便宜了游击军和二十九军残部。
“冯安民不是自称盛县县长吗?我们打下县城,倒要看看他拿什么跟我们要县城。”
“对。冯安民想要名正言顺的成为县长,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到县城。但他拿什么让我们把县城交给他?我想他应该还是有些底子,要不然也不可能这么快拉起一支队伍。我们到时候就跟他要钱要枪。”
“老魏,你觉得可行?”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