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28章

作者:随遇而安

“行。正好张大虎同志就是出自这支部队,我们让他去联络一下。”

第045章 吴清河

北水沟镇。

在盛县非常靠北的地方,继续往北走就是没有多少人的地方。最多就是有一些农村,当然也开始有蒙古部落。再往上就是张家口重镇宣化、涿鹿等地,也就是平绥铁路经过的地方。

北水沟镇不大,因为是盛县靠北的地方,人口也不多。一个乡镇好几十个农村加起来,人口也不过四千来人。这里的百姓很穷,而且这里还有不少土匪、马匪。

北水沟镇东南部驻扎的是晋绥军残部。

虽然晋绥军也是败退之兵,但盛县再怎么说也是晋绥军的地盘。阎锡山再怎么不重视这里,这里也是山西的地盘,晋绥军在这里还是有一定底蕴的。

而北水沟镇西南部地区驻扎的是二十九军残部。

他们的情况就非常不妙。

二十九军其实对于山西不算太陌生。中原大战之后,西北军余部退入了山西。后来二十九军部队一直在察哈尔、热河这些地方驻扎,因此二十九军对于山西也不能说完全陌生。

但盛县真的不一样。

往北有平绥铁路,山西北部重要地方和察哈尔重要地方都在平绥铁路沿线。往南有正太铁路,过的是石家庄、井陉一带,是山西最南部地区。山西中间有同蒲铁路,那是走大同、太原。

可是盛县每一个都挨不着。

甚至于盛县离北京、保定也不能说很远,但盛县这边交通很差。所以北京、保定都是从涞源一带靠着公路进入山西。都是完美的避开盛县。

结果盛县在晋东北存在感太低。

所以对于二十九军来说,盛县依旧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地方。加上北水沟镇这个地方穷,人口也少,后勤非常困难。他们要自己找后勤。如果是其他部队,早就开始纵兵劫掠地方了。

好在这支部队军纪还可以,所以忍到了现在。

但这也只是暂时的。

若是后勤问题一直不能解决,那么想让他们保持原来的军纪是非常困难的。这几天冯安民一直派人和他们接触,让他们接受冯安民的改编。只要愿意接受冯安民改编,那么冯安民就给他们一个救国军第三团的番号,还会给他们粮饷。当然也是有条件的。

那就是冯安民要给第三团派遣一个副团长,然后第三团增加一个第三营。全权交给这个副团长组建。

二十九军残部虽然落魄了,但这样的条件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能答应。这样以后这支部队谁指挥还不一定。可是现在情况越来越糟糕,他也没有办法。

就在此时张大虎来到了北水沟镇,找二十九军残部的指挥官吴清河。

“团长。”

“副团长。”

吴清河没好气的回答。

吴清河三十七八岁,但两鬓已经有了白发。

看到张大虎进来,也不搭理他。

张大虎并不在意吴清河的态度,直接坐在了吴清河前面。吴清河瞥了一眼张大虎,道:“你不是觉得日军不可战胜,所以跑了吗?又回来干什么?”

“团长……”

“副团长。”

“好,副团长。我是走了,不过我回到张家沟组建了张家沟村游击队。”

“张家沟村游击队是你组建的?我怎么听说张家沟村游击队是八路军的武装。也幸亏张家沟村游击队打了胜仗,把日本人赶入了县城,我们还能在这里说话。”

吴清河说道这里,抬头道:“怎么?你真是张家沟游击队的?”

“是。现在改为盛县抗日游击军。”

“他娘的。你还真成了共党。不过也没什么,共党就共党。”

吴清河不在意这些。

吴清河是陕西人,民国十年冯玉祥担任陕西督军的时候,参加了冯玉祥的部队。到现在已经有十六七年时间,是真正的老兵。刚刚参军的时候,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刀客。

不过在当时的部队当中,冯玉祥算是一个另类的将军。他的部队很重视文化教育,让新兵都读书认字。虽然比不上红军、八路军,但在当时的军阀队伍当中算是独树一帜的。吴清河也是在部队认字。

后来跟着冯玉祥南征北战,也打过很多仗。

中原大战西北军大败,吴清河就跟着宋哲元驻扎察哈尔。参加过长城抗战,后来驻守北平。几年之内二十九军兵力大膨胀,吴清河虽然不是军校毕业生,但也随着升官,担任了部队副团长。

后来二十九军在七七事变之后战败,很多部队溃散。吴清河也是如此,被日军加强中队一路追击,最后只带着130人左右进入到了盛县。

所以别看吴清河只是一个副团长,但他在西北军的资历是非常老的。早年冯玉祥和苏联、中共关系好的时候,部队有很多中共党员。

吴清河也听过他们的课。

对他们的印象还可以。所以并不在意张大虎投奔八路军。

“怎么,你是想要替八路军来收编我的?我他奶奶的都成了香饽饽。”

吴清河苦笑。

当年二十九军在京畿地区是多么的牛气。有十万部队坐镇北平,那可是名副其实的北平王。可是现在二十九军败退,军队一些将军也遭受了全国的骂名。

而自己成为了丧家之犬。

一个个都想要过来收编自己的部队。

“不。副团长,我此次过来是为了解决部队的后勤问题的。”

“解决我部的后勤问题?”

“是。”

“没有条件?”

“没有条件。”

“我不信。我从来不信天上掉馅饼。说说吧,你们想怎么解决我们部队的后勤?条件是什么?”

吴清河现在也不在意了。

不管是冯安民,还是八路军,他要看看给的条件。谁给的条件好,就听谁的话。现在最重要的是部队活下去。

“团长,真没有条件。不过你们的后勤,需要你们自己去拿。”

“到底是什么?”

“这里。”

张大虎来到了吴清河地图前面指了指盛县县城。

吴清河一愣,道:“你们要打县城?”

“对。”

张大虎点头道:“我们准备攻打县城。目前日军在盛县县城的兵力不到一个小队,能打仗的应该不到五十人。我们想邀请团长一起攻打县城,然后分城内的战利品。

至于怎么分,我们可以谈。我想只要打下县城,部队的后勤轻易就能够解决。而且打下县城之后,部队名气扩大,还能够在这里招兵买马。”

“打县城,县城。”

吴清河是真没有想过,游击军竟然要打县城。

之前了解的情况,这个游击军就是一个游击队,枪都没有几个。虽然有击溃日军进攻的事情,但也没想到游击军竟然敢打县城的主意。

吴清河可是了解日军战斗力的。

能打下来?

“你们游击军能打下县城?”

“团长,我们游击军现在可是兵强马壮,小小的县城手到擒来。”

“那你们还找我?”

“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团长,游击军实力如何,你完全可以亲自去看看。不会是团长不敢打县城?”

“狗日的,你别激我。”

吴清河是粗人。

能够走到副团长的位置,靠的就是猛冲猛打,积累的战功。这些日子足够憋屈了,被张大虎这么说,吴清河立马道:“我倒要看看你们游击军有多少实力,敢打县城的主意。”

第046章 联合作战

吴清河对于击败日军中队的游击军也是非常好奇。毕竟他撤退的时候手中可是有几百人,但被日军加强中队打的是丢盔弃甲。

日军的战斗力,吴清河是有亲身体会的。游击军击败日军部队的消息传来,吴清河当时并不相信。因为他实在是不明白,一个刚刚组建成功的部队,是怎么击败的日军部队。

所以跟着张大虎来到了宋家庄。

现在的宋家庄和之前已经完全不一样。目前游击军上千部队,新兵队驻守在张家沟村,独立队驻守在曹杨庄。剩下一队、二队、特务队这些都在宋家庄。

整个游击军的指挥部设立在了宋家庄。

吴清河来到宋家庄的时候,正是游击军大搬家,在宋家庄大建设的时候。毕竟这么多人涌入了宋家庄,一下就增加了五百多人。

加上之前投奔游击军的部队,增加的人数超过七百人。

这么多人住的地方,其他还有很多需要协调的地方。看着热热闹闹的人,再看正在训练的部队,吴清河是大吃一惊。没想到游击军都做到了这个地步。

看看那些训练的部队,虽然吴清河看出来有不少新兵。但这么多人,依旧是让吴清河吃惊。然后再看看游击军和宋家庄百姓之间的关系,那更是好得不得了。

双方一起干活,一起聊天。

和自己部队的情况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说是在盛县,以前二十九军驻扎察哈尔,驻扎北平的时候,军队就是军队、百姓就是百姓,什么时候军队和百姓之间关系这么融洽。

这还是二十九军的军纪还可以的情况之下。

吴清河是直皖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参加冯玉祥部队的,看过无数的军阀部队。不说别的,就是当时陕西的家乡部队陕军当中,军纪差的部队一抓一大把。像陕军当中名气很大,作战能力很强的郭坚,他的部队什么土匪都有。在陕西本地都是臭名昭著。

至于西北军来到河南的时候,河南这边的镇嵩军,那更是土匪组成的武装。中原大战的时候,各路军阀就更加混账,劫掠地方的事情非常多。

所以吴清河才看的惊讶。

“吴团长,你好。”

王秋云作为游击军司令员在门口等着吴清河。

吴清河看到王秋云的一瞬间,心中更是大吃一惊。没想到轰动盛县的游击军司令员竟然这么年轻。这完全还是一个孩子。张大虎上前给吴清河介绍道:“团长,这是我们游击军王秋云司令员,这是我们游击军魏红军政委。”

吴清河啧啧赞叹道:“王司令员、魏政委,你们可真是年轻。我在你们这个年纪,在部队连班长都没有混上。”

“我们红军干部很多都年轻。我们的老首长,十七岁就是团政委,二十一岁就是师政委。”

“不简单,真是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