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290章

作者:随遇而安

但晋察冀高层却非常重视。因为日军看起来只是沿着交通线设立调堡,但堡的数量和位置,正是冀中军区和晋察冀北岳区的一分区和三分区的分界线。

如果没有之前的会议,大家只是觉得这是日军的常规动作。但有了那次会议之后,晋察冀军区就紧张很多。更加确定了日军会对翼中军区进行大扫荡。

因为日军现在的动作就是要切断翼中军区和晋察冀北岳区之间的联系。

第401章 宣化战役

1942年2月2日凌晨5点。

寒冬腊月。

宣化城外是大军集结。

此次攻城八纵组织了5个主力团,加上纵队和察南支队的炮兵部队,以及纵队直属的警卫团,人数加起来达到19000人左右。

一次攻城战,集中了近两万人的部队。这是七七事变之后,八路军部队第一次集中这么多部队攻城。

像百团大战参加的部队是多。

不过百团大战是几千上万次战斗组成的。而不是跟这一次一样,是一次战斗就动员近20000人。

应该说进攻一个小小的县城,不至于动员这么多部队。

可这毕竟是八路军第一次进攻拥有1000多日伪军的县城。

冬天挖战壕比较困难,但一点无法阻止八路军将士们的热情。甚至周围很多百姓也是自发到来,帮忙挖战壕。短短几天之内,宣化城东面、北面、西面一千米到三千米左右的空间当中,挖开了几十里的战壕。八纵之所以在城外重视挖战壕,就是担心日军的炮火、重机枪,当然更主要的是担心日军的飞机。

北平那边目前兵力缺乏,无法派出地面部队支援。

但有可能会派遣飞机。

这么多部队如果直接在外面,让人家日军飞机扫射轰炸,那后果就太严重。为了防备日军飞机的轰炸和扫射,挖战壕都是在晚上挖的。而且不仅要挖战壕,还要在地面上到处设置很多假目标,迷惑日军飞机。

部队靠着战壕一步一步往前推,一直推到了宣化城外五百米左右的地方。到了这里想要继续挖战壕推进是很困难的,因为日军的重机枪、弹筒都会威胁你。

所以到了五百米左右之右后,部队挖战壕是非常小心翼翼的。而作为主攻的16团这边,已经开始部署重机枪阵地、弹筒阵地。

而步兵炮、山炮、速射炮、平射炮,还有迫击炮,都已经开始进入阵地。

八纵这一次把一半家底都拿了出来。

光是九二式步兵炮,八纵和察南支队就拿出了26多门。山炮6门,速射炮6门,平射炮17门,迫击炮44门。千万不要小看迫击炮,八路军缴获的这些迫击炮,口径都不小。 经过改装之后,这些迫击炮能曲射,也能平射。这些迫击炮的威力,比速射炮强大很多。

这些年八纵打了好多伏击战,好多次全歼日军大队,缴获了不少重武器。唯一可惜的是,因为在敌后活动的日军部队,手中并没有什么重炮。要是能够缴获几门榴弹炮,那可真是厉害。宣化城这种小县城,如果榴弹炮上去,几下就能够撕开城防。

这一次宣化战役,晋察冀这边组成了一个观摩团。其实就是晋察冀下面几个军分区军事干部过来看看。大家一直都是打游击战,虽然偶尔打一些规模不小的伏击战。但整体来说,依旧是属于游击战的升级版本。

但现在八纵要攻城,强攻一个拥有一千日伪军的县城。

所以大家都很好奇。

想过来看看八纵是怎么打仗的。特别是一分区和三分区的军事干部,最关注这一次的攻城战斗。

随着日军修筑的碉堡越来越多,虽然一分区和三分区已经派出一些部队骚扰日军,拔除一些碉堡。但并没有阻止日军修筑调堡的决心。日军目前真的是丧心病狂,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当中,在交通沿线已经修筑了700多个碉堡。

而且在交通沿线挖掘上百里的沟渠。

岗村宁次这一次真的是压上了所有,是真正的孤注一掷。如果这一次对冀中军区的大扫荡一旦失败,华北方面军在河北的生存情况会非常恶劣。

因为岗村宁次已经明白,光是靠着军事打击,已经是无法解决晋察冀北岳区。所以必须要斩断晋察冀北岳区最大的物资产地。如果这都没有成功,那么晋察冀北岳区和冀中军区必然会越来越强大。

一分区和三分区的军事干部都在讨论,如何支持冀中军区的反扫荡。晋察冀军区的命令是,一分区和三分区要组织重兵,打破日军的堡群。内外呼应,彻底打破日军扫荡。

但日军这一次是真的下定了决心。

大量的部队驻扎在交通要道。想要打破这些日军据点,必然要打硬仗。攻坚战更是必不可免。所以他们都想来看看八纵是怎么攻城的。

“王秋云、魏红军,你们怎么把步兵炮摆在了那么近的地方。

聂司令员都亲自来到战场。

他从望远镜看着主攻方向上部队的配置很是惊。以为他看到了八纵竟然把一些九二式步兵炮推到了最前沿,离宣化城墙只有六百米左右的距离。

这个和八路军部队使用九二式步兵炮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

日军也好,八路军也好,使用九二式步兵炮都是作为支援火力。打仗的时候主要是支援步兵部队。什么时候见过九二式步兵炮都跑到步兵阵地上去。

好在九二式步兵炮很是矮小,简单伪装之后根本看不出来。

徐罗民介绍道:“首长,这是政委想出来的办法,我和司令员都觉得可以试试。我们虽然缴获了不少大炮,但炮弹可是宝贵的东西。我们的炮手没有多少机会可以实弹操作,因此整体来说水平肯定是比不上日军的。加上我们的炮弹数量有限,无法和日军一样随心所欲的使用九二式步兵炮。虽然这一次我们把炮弹储备都拿了出来,但按照常规使用,炮弹依旧是不足的。所以政委就提出来,九二式步兵炮很是矮小,正好可以利用夜色,利用战壕,悄悄地把它放在前沿阵地。等打起来之后,这些九二式步兵炮就能够在近距离开火。既能够省炮弹,还能大大提高大炮命中率。要是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利用这些九二式步兵炮,炸开城墙,那么接下来就好打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效果如何,还是要看看实际情况。”

聂司令员点点头。

这可真是异想天开的战术。

但仔细想想还是很有道理。八路军的炮手,大部分水平肯定是比不上日军,也比不上一些国军专门的炮手。毕竟八路军这边大炮有限,炮弹有限很难实弹练习。连打仗的时候炮弹都不够,哪里有足够的炮弹让你练习。

要是距离远,命中率就很难保持。

但要是把距离拉近,那么甚至不用考虑曲射的问题。直接把步兵炮当成是平射炮来使用。

“首长,我给这种战术起了一个名字。”

“说说。”

“给大炮上刺刀。”

魏红军这只是把历史上解放军使用九二式步兵炮的方法移植了过来。

其实魏红军对于自己的炮兵是真的没有多少信心。别看这一次集中了26门九二式步兵炮,但以八纵这些炮手的水平。要是把步兵炮放在1500米或者是2000米左右的位置,命中率是根本无法保证。

所以魏红军才想到了这个办法。

王秋云和徐罗民经过分析之后,认为还是可以试一试的。接着和张子华讨论,毕竟他是主攻部队的攻城总指挥。张子华实际操作了一下,发现这样命中率真的很高。

距离近,直接当平射炮使用。打中目标误差很小。

所以才有了现在这个情况。

聂司令员听到之后,连连点头道:“大炮上刺刀,好名字,好名字。我真想看看你们的大炮上刺刀成果如何?”

第402章 宣化战役2

宣化战役的总攻城时间是早晨6点。

这个时间点天还没完全亮,但也不是漆黑一片。可以给日伪军一个突袭,同时进攻的时候不会完全看不清。当然自从八路军部队这几天一直在挖战壕之后,宣化城内的日伪军可是人心煌煌。因为日伪军就算是再笨,也知道八路军这是准备攻城。

宣化城内的日军是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第五独立大队,人数不到五百人。把这里的伪军、伪警备队和伪警察加起来才一千多人。如果是抗战早期的时候,有这么多兵力守城当然啥也不怕。

但现在不一样。

日军第五独立大队大佐大队长未腾盛次根本没有把握能够守住宣化城,所以这几天就没有好好休息。

因为城外的八路军部队太多。南门、北门、东门,都有大量的八路军部队挖战壕。只要到了晚上,日军轰炸机没有威胁的时候,八路军这边就开始挖战壕。等到了白天八路军部队留下少数部队在战壕,其他部队都隐蔽休息。现在战壕都挖到了城墙下面,一眼看下去周围都是八路军。

当然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因为不少是迷惑日军飞机的。

他不知道八路军什么时候会进攻。

他已经给驻蒙军发了求援的电报。不过这只是例行公事,他比谁都明白现在驻蒙军的情况。驻蒙军手中哪里还有部队。驻蒙军司令官甘粕重太郎害怕八路军进攻张家口,几次和华北方面军求援。可是岗村宁次手中也没有部队可以支援,甚至想要补充新兵都过不去。

无奈之下甘粕重太郎只能是把在张家口的日本侨民武装一下。

反正张家口最不缺少的就是武器弹药。

除了驻蒙军自己的武器弹药之外,日本关东军大量的军火库也在张家口。张家张口是关东军防备苏联和蒙古的重要后勤基地之一,所以在张家口修了不少军事仓库。虽然比不上东北那些大型军火库,但手中的武器弹药、物资都是不缺少的。

如果说八路军是有人缺乏武器弹药,那么现在驻蒙军的情况是有武器弹药但没有人。主要是张家口周围都被八纵控制,华北方面军的新兵无法补充到张家口。

那怎么办?

张家口越来越危险。

甘重太郎只能是武装在这里的日本人。给他们发放武器,简单训练他们,直接补充部队。

可是那些日本侨民远不如国内补充的新兵。

就算是给他们武器,但战斗力很弱。加上他们在这里都有老婆有孩子,并不想扛枪打仗。这样的情况之下,张家口又能派遣多少部队增援。至于华北方面军,岗村宁次现在第一目标就是解决冀中军区,哪里有精力管你宣化的事情。能够派飞机威慢八路军,已经是岗村宁次能够帮助驻蒙军的极限。

所以未腾盛次有些认命。

他和晋察冀八纵打过很多仗,知道八纵的战斗力很强。

“记住了你们的目标。一连目标是城门,最好第一下就给我把城门轰开。其他部队到时候就集中火力,按照计划轰塌城墙。这些城墙都是砖头和夯土,外面是转头,里面都是夯土。根本挡不住大炮的轰击。只要你们能够集中轰击一个地方,几下之间就能够完成目标。速射炮和平射炮,你们的任务就是到时候掩护步兵炮和迫击炮。一旦步兵炮开炮,日军很快就会知道我们的步兵炮就在眼前。到时候日军的迫击炮、掷弹筒必然会攻击我们的步兵炮阵地。所以只要日伪军的迫击炮、郑弹筒、重机枪阵地出现,立马给我干掉他们。

离最后的攻城就剩下了半个小时。

李勇在前沿阵地,做最后的动员。李勇也是第一次指挥这么多的炮兵,而且还是新的战术。所以李勇也是非常紧张。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指挥室大家都坐不住,等着时间的到来。当时间来到六点钟的时候,之前一直藏在前沿战壕的九二式步兵炮开始出现。

“轰”

“轰—轰—轰—”

经过一晚上的挖战壕,步兵炮的位置更靠前。

离城墙甚至不到四百米。

这对于步兵炮来说是非常近的距离。是可以大大提高命中率的距离。这一次放在前沿阵地的步兵炮就有16门。他们准备好了之后,突然开火,日军完全没有防备。

因为这个实在是太违背炮兵战术。

当然时间太早,日军还没有完全防备。这几天日军精神绷得很紧,几天下来他们也顶不住。所以这几天日军都是一部分人睡觉,一部分人守城。

但日军人数不够。

四个城门,怎么防备。

所以突然遭受了炮击,日军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但攻城部队的步兵炮可没时间管日军怎么想,他们还是按照计划轰击。

后世很多人夸大城墙的作用。

认为古城墙如何如何结实。

其实那些城墙,也就是冷兵器时代有用。就算是明清时期的城墙,对那些实心弹有些作用。真正面对热兵器时代的大炮,面对那些威力很大的炮,弹,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为这些城墙都是砖头和夯土组成的。就连南京城墙这种级别,都挡不住日军的炮击,更何况是小县城的城墙。这些城墙和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根本无法比较。

所以抗战时期出现一个非常搞笑的局面。

中国政府和军队这边是拼命的扒开城墙,因为城墙根本挡不住日军的大炮。城墙的作用远不如部队自己构筑的防御阵地。因此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是大量的扒开城市的城墙。

几乎是一路撤,一路扒开城墙。

相反日军占领中国城市之后,却维护城墙,甚至修补城墙。因为日军欺负中国军队缺少大炮。日军不需要在城外构筑太多的防御工事,只要有城墙就可以欺负中国军队。所以日军防御基本上都在城墙上,只要占领一个城市就修补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