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加上后崛起的王秋云和魏红军,是一分区出身的干部,同样也是闽西出来的。
因此不少人都批评杨全武只重视闽西干部。
但对于这些批评杨全武丝毫不在意。平时杨全武依旧是我行我素,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误。也没有因为现在有人批评自己就避嫌。
“我们一分区和三分区,想跟你们八纵借1000发炮弹。我们主要借迫击炮炮弹、平射炮炮弹、步兵炮炮弹。当然如果你们的弹筒炮弹富余,最好也给我们一些。”
也就是杨全武敢这么直截了当的说话。
如果换一个人,王秋云恨不得了桌子。
空口白牙就跟八纵要1000发炮弹。而且不是郑弹筒炮弹,而是步兵炮、平射炮、迫击炮的炮弹。虽然八纵发财了,但也不能这样打土豪。
也就是对面这个人是杨全武。
王秋云和魏红军能够有现在的地位,和杨全武一直以来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所以看在老领导的面子上,王秋云才没有翻脸。
杨全武当然明白,这个要求有些过分。
但他没有办法。
所以继续道:“现在冀西的局势越来越严重。
日军在冀西的交通沿线部署的据点越来越多,而且进驻的日军人数也越来越多。一个据点好多个碉堡群,比以往日军据点的人数多了很多。日军这一次是下了大决心,看起来是一定要彻底解决冀中军区。一旦日军补充新兵结束,做好了扫荡的准备,必然是大部队扫荡。虽然冀中军区的实力不弱,但冀中地区毕竟是一片开阔地,想要反扫荡会困难重重。如果任由冀中军区自己反扫荡,很难成功。
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没有判断日军的计划。只是会觉得他们在封锁晋察冀北岳区。
但当有了判断之后,再看现在日军的动作,就能够看出日军到底想要干什么。华北方面军明明兵力不足,但还是投入重兵在交通沿线,切断翼中军区和晋察冀北岳区之间的联系。
等日军完全切断双方的联系,就是他们要大规,模扫荡冀中军区的时候。
“军区已经决定,一旦日军开始扫荡冀中军区,一分区和三分区就要组织部队打破日军封锁线,彻底打乱日军计划。不过日军在翼中军区和一分区、三分区中间修筑了大量的堡等工事,想要攻破这些调堡群并不容易。正好这一次你们大炮上刺刀的战术效果很好。城墙都能轰塌,那些碉堡就更不用说。而且我们还准备了不少迫击炮,可以和步兵炮一起参与。日伪军那些据点的日伪军人数太多,我们必须要在第一时间给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如果时间拉长,我们有可能就拿不下他们的据点。
所以此次作战,一分区和三分区必须要使用火炮。
但一分区和三分区手中缺乏炮弹,不仅步兵炮炮弹缺乏,迫击炮炮弹也缺乏。现在晋察冀整个军区,只有你们八纵有足够的步兵炮炮弹,还有迫击炮炮弹。”
“哎呀,老杨,你就是啰里啰嗪。”
黄勇在旁边看着杨全武解释,很是不满意。
真是啰里啰嗪。
他根本没有客气,很直接道:“我们还能占你们两个人的便宜。华北方面军这一次孤注一郑,要扫荡中根据地。如果成功,那么华北方面军面对我们晋察翼就会暂时获得上风。但是一旦这一次华北方面军对冀中军区的扫荡失败,甚至被我们重创。那么整个华北抗日局面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你们两个不是天天说要战略反攻,只要我们打破日伪军这一次的大扫荡,那么战略反攻的机会就来了。借你们一千发炮弹,等我们打下保定、石家庄的时候,还你们两干发炮弹。赶紧的,现在哪里有时间墨迹。”
黄勇毫不在意的说话。
黄勇脾气火爆。
早年还是土地革命时期,在红一师当团长的时候,就跟当时的政委邓国闹得不可开交。八路军改编之后,继续副团长兼政治部主任的邓国闹起来,最后惊动了聂帅亲自过来解决问题。后来在三分区的时候,和原来的陈满远司令员闹得很不愉快,还公开嘲讽人家不会打仗。后来到了东北,虽然打仗很厉害,但常常都是不服从命令。甚至有一次林帅想要找黄勇,竟然都找不到他去了哪里。甚至解放广东之后,他竟然私自去香港玩乐三天。面对质询,还振振有词的表示自己去香港是侦查敌情。正因为黄勇这种性格,所以最后抗美援朝的时候,上面选择的是邓国,而不是黄勇。
黄勇作为秋收起义出来的将领,资历比杨全武更深。
根正苗红的双一出身。
当年黄勇在红一师担任团长的时候,王秋云和魏红军才刚刚是排级干部。黄勇担任红二师师长,两个人才成为连级干部。黄勇连杨全武都不放在眼里,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小字辈他怎么可能放在眼里。
杨全武摇头。
都说自己跋,容不下人。但和黄勇相比,自己的性格不知道好多少。黄勇现在哪里是跟王秋云、魏红军求东西,反而是直接命令两个人。
王秋云和魏红军也是无奈。
这两位大佬亲自过来,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哪里能够反对。两个人都是老领导,哪一个也不好得罪。因此魏红军道:“两位老领导,你们根据你们的火炮配置,说个具体的数目。就是需要多少迫击炮炮弹,平射炮炮弹,步兵炮炮弹。这样我们也,好按照你们的要求,给你们准备炮弹。至于掷弹筒炮弹,我们倒是可以出1000发给你们。
魏红军虽然心疼,但倒是没有多少抗拒。
还是那句话。
八路军好了,晋察冀好了,八纵才会更好。而且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级别上升速度这么快,本身就让不少人眼红,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这一次缴获这么多炮弹,短时间之内八纵也用不上。散出去给其他一些军分区使用,对王秋云和魏红军也是好事情。
杨全武没说话,黄勇立马大笑道:“这才像个样子。你们两个人放心,等我们打下保定,一定还给你们更多的炮弹。”
“老领导,这我们可是当真了。”
“我还能骗你们不成。等打破这一次日军的扫荡,我们八路军在河北就能够占据绝对优势。不要说是保定,到时候打下石家庄都有可能。
第412章 中央批示
八路军只用了两个小时就攻下宣化。前前后后总共打了不到五个小时,就彻底歼灭日伪军1300多人。
此事轰动整个华北方面军。
岗村宁次开始都以为驻蒙军谎报军情。八路军部队越来越强大,这一点岗村宁次早就知道。自从岗村宁次过来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以来,他一直把八路军当成是主要对手。以至于大本营要求他发动中条山战役的时候,他甚至是反对的。因为在他看来,八路军在华北的威胁,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军部队。日军想要稳定华北局面,只有解决八路军部队才可以,而不是解决国军部队。
所以这段时间岗村宁次制定的新年计划当中,华北方面军大部分的力量都要放在扫荡八路军身上。
不过就算岗村宁次认为八路军战斗力提升很快,但他也不认为现在的八路军强大到可以攻下城市。八路军部队打打游击,打打伏击还可以。他们还能够攻城?更不用说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拿下宣化。宣化的日伪军虽然不多,但也有1000多人。
这样的县城,哪里是八路军能够轻易拿得下的。因此接到驻蒙军的电报之后,岗村宁次怎么都无法理解。
所以岗村宁次质问驻蒙军,这个战报是不是准确的?是不是驻蒙军故意夸大八纵的战斗力,以此来要挟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想让华北方面军派遣部队支援支驻蒙军?
但驻蒙军回答的信誓旦旦。表示从八路军攻城开始,不到两个小时宣化城内已经没有了枪声。八路军部队两个小时攻下宣化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得到确定的回复之后,岗村宁次好长时间都没有回过神。
他一直在考虑,八路军是怎么攻下了宣化?
当然岗村宁次震惊,华北方面军震惊。八路军这边也是一样。延安震惊,八路军总部也是震惊。
实在是因为八纵攻下宣化太过干净利落。
要不是因为晋察冀领导都在现场观战过,延安和八路军总部和岗村宁次一样也会质疑这个战果。
可以说谁都没有想到,八路军竟然有能力在两个小时之后拿下拥有一千三百多日伪军的宣化。
“好啊,真是太好了。” 看着宣化战报,主席、总司令他们都是非常高兴。
现在党内准备进行整风运动,主席正需要这样的一场醋畅淋漓的胜利。自从王铭归国之后一直在反对主席提出的要在敌后进行独立的山地游击战观点。他的主张是一切为了抗日,要完全服从抗日统,一战线。其实就是完全服从国民党的命令。
王铭归国,开始对中央领导架构进行整顿。特别是对于负责中央日常工作的书记处进行改组,增补了王铭、陈运、康盛三人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这一下中央书记处当中,留苏派成为了多数。
反而是主席成为了少数派。
王铭一系列的操作,结果是党内思想一片混乱。
党内一些重要领导人,对于共产国际代表自居的王铭是非常支持的。其实他们支持的不是王铭而是他背后的共产国际。当然他们支持共产国际是支持共产国际后面的苏联。对于中国中共人来说,共产国际是绝对绕不开的存在,苏联更是仰望和向往的存在。
甚至八路军的一些高级将领,他们也是支持王铭的观点。在这样的错误思想之下,八路军改编之初出现了不少投奔国军的老红军、老干部。因为他们都支持王铭的主张,认为既然已经是联合抗日,那么何必在八路军受苦。作为八路军将领,很多人的生活很贫苦。相比起来到了国军那边,可以好吃好喝。
给八路军早期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虽然遵义会议解决了军事路线问题,但为了团结各方力量,一直没有解决政治路线问题。来到了延安之后,主席一直想要解决政治路线问题,以此来强调独立自主。
但党内留苏的高级领导人太多,且盲目崇拜苏联的领导人也太多。
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中共人始终是受制于共产国际,无法自己独立发展。王铭去了长江局之后,甚至把长江局变成了第二个中央。在宣传上,甚至和延安打播台。自己写了文章之后,直接冠以主席的名字发表。甚至主席写了“论持久战”,长江局那边一直不发表,把这片稳住扣了下来。因此主席已经开始准备进行党内整风。而此时主席尤其需要八路军部队的成绩。
目前党领导的两支重要武装力量,八路军基本上遵守的是延安的命令,延安的战略战术。其实就是主席提出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新四军军部更多的是听从长江局的命令,其实就是担任长江局书记的王铭的命令。
去年发生的“皖南事变”,让新四军伤亡惨重。可以说是王铭主张的破产。新组建的新四军军部,是听从延安的命令。但就算是如此,主席想要解决早年中央苏区政治路线问题的时候,直接遭到了中央领导的否决。书记处五位书记,除了主席之外的四个人全都反对。
因为政治路线问题,不仅涉及到他们在中央苏区时候的主张,更涉及到和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如果解决政治路线问题,很多干部都要重新检讨自己的历史。
在这方面很多人都迟疑。
包括伍豪这些苏区时期的领导人,对于这个事情都是比较暖味的。
主席这边的压力也很大。
这个时候晋察冀部队两个小时打下了宣化,而且上报下一步作战计划。那就是打下怀安和王全,彻底包围张家口。这直接给了主席一个定心丸。
因为这表明主席一直主张的独立自主的敌后山地游击战是成功的。实践正在证明,主席主张的农村包围城市,游击战和运动战结合,抗战从战略相持走向战略反攻的观点都是正确的。
有了底气,主席才能够在党内推动整风运动。
“老毛,你看看他们用的战术。把步兵炮推进到离城墙只有四五百米的距离,炮兵阵地直接设置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魏红军还给这种战术起了一个名字,叫大炮上刺刀。不过从效果来看非常成功。利用步兵炮能够曲射,也能够直射的特点,近距离步兵炮命中率可以大大提高。弥补了我军炮手训练不足,命中率不高的缺点。”
“对,很聪明。我常说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前线这些指挥员的创造力,也是无穷无尽的。他们在战争当中学习战争,完善我军的战略战术,成为合格的指挥员。”
“荣臻同志的报告当中说,他们准备打破日军封锁线,就尝试使用这个战术。
总司令也是非常高兴。
指了指河北道:“华北方面军这一次在华北扫荡我们的根据地,如果晋察翼军区能够顺利完成反扫荡,再给日军重重一击,那么晋察冀军区的整个抗日局面都会出现变化,会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转变。以后不再是日军频繁扫荡,而是晋察冀部队可以慢慢的蚕食日军占领区,扩大我们的根据地。荣臻同志甚至表示,等时机成熟的时候,晋察冀部队,准备拿下保定。拦腰截断平汉路,切断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方面军之间的联系。
晋察冀的报告太鼓舞人心。
如果能够完成晋察冀报告说的那样,那么晋察冀就能够率先转入战略反攻。
“给荣臻同志回电。目前抗日依旧是敌强我弱,我们的部队需要冷静再冷静,千万不能盲目冒进。除非有绝对的把握,不然不要轻易攻打保定这样的大城市。”
“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担心八纵接连攻城成功,会让其他军区的部队觉得日军不过如此,开始盲目冒击。”
“一定要强调这一点。可以攻城,但不能盲目攻城。现阶段我们依旧是处于战略相持阶段,还没有来到完全的战略反攻阶段。我们的中央,我们的部队,都要明白这一点。” 主席在红军时期是见识过这种情况的。
当时左倾冒险,要求红军部队攻打大城市。打长沙,打南昌,包括打赣州,牺牲了多少出色的红军将士。主席担心八路军部队要是冒进,也会发生这种事情。
主席的判断是,中国抗战想要转入战略反攻阶段,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不过主席更喜欢魏红军下面的报告。
魏红军把部队进入宣化之后发生的事情全都记录下来。然后把自己的举措,也一起汇报。作为中央以后制定城市政策的参考。
“这份报告写的尤其出色。我们攻打城市,不只是占领城市,还要管理城市。你看看我们的部队,是真正的土包子进城,进城之后一片混乱。如果没有详细的接收城市、管理城市的方案,会大乱套。”
“大家多年在山沟沟里打仗,只知道做农村工作,不熟悉城市问题。没办法,只能是慢慢来。荣臻同志询问延安对于八纵组建机动兵团是什么意见?”
八纵组建机动兵团,不仅仅是晋察冀军区的事情。
甚至八路军总部都无法决定。
因为现在中央正在推行“精兵简政”,限制部队大团数量,很多大团都要改为小团。这个时候组建一个打大仗的机动兵团,是和中央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所以聂帅再次发电报询问中央的意见。
主席想了想,道:“同意。荣臻同志不是说要以点带面,从察哈尔开始战略反攻。那我们就看看察哈尔是怎么开启战略反攻。
第413章 晋察冀第一旅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