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349章

作者:随遇而安

在各个战线上全线出击。按照常凯申的说法就是,让各条战线上的日军部队首尾不能相顾,让日军处处布防,处处漏洞。在一些重要战线上集中兵力成建制歼灭日军部队,光复国土。

常凯申这一次倒也没有应付。

常凯申仔细研究过目前的中日战场,也看到了目前日军兵力不足的情况。相比起1939年发动的冬季攻势,这一次的秋季攻势常凯申更有把握。

认为怎么也能够打下一些重要城市,或者是歼灭日军一些部队。

可惜常凯申对于自己手底下部队的了解太少。

上面是什么心思,会直接影响下面的部队想,法,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是八路军东渡黄河之后,有段时间王铭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回国,直接搞乱了党内思想。

结果当时八路军和国军并肩作战,很多八路军中高级将领觉得既然要“服从统一战线”,那就没必要在八路军这边吃苦。一时之间投奔国军的老红军、老干部不在少数。

为什么正确的指导思想很重要。

因为他直接影响下面。

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常凯申不想拼了自已老本,不想和日军打仗,等着英美和日军决出胜负。下面的那些人都是聪明人,都明白常凯申的意思。所以各个战区都是这样的思想,都在等待胜利。因此这个秋季攻势常凯申明明是真的想要打一场胜仗,但下面的将领想的却不是如此。自从秋季攻势开始以来,各个战场看起来很热闹,但打的一点都不激烈。

今天打一炮,明天打一枪。

有些战区说是出动了多少多少个师,十万部队去打仗。但其实真正参战的兵力也就一两万人。

国军唯一动真格的就是河南。

因为常凯申分析,华北方面军现在是一条落水狗。晋察冀土八路能欺负他们,国军也应该痛打落水狗,在华北进击。

因此命令蒋鼎文和汤恩伯,发动豫北战役。

目前在豫北的日军是36师团,在上面的冀南地区是独立混成第一旅团。两支部队都是刚刚从翼中军区撤了回来。新兵补充也没有完成。所以常凯申更有信心拿下豫北。

从豫北往北,部队可以进入冀南、冀中地区。

再怎么说自己也是中国战区最高领导人。只要部队进入冀南、冀中,那么到时候让八路军让出冀南、冀中一带,让国军驻扎。如果八路军不听,那就是破坏抗战。

反正这种事情常凯申做的又不是第一次。

抗战爆发之后,因为地盘问题双方双冲突很多。只要不是触及核心利益,八路军这边不会轻易和国军发生冲突。甚至为了避免和国军发生武装冲突,会放弃一些根据地。

常凯申的想法就是这个。

利用目前华北方面军很狼的机会,让国军重新回到河北。

国军第一战区,部队还是很多的。此次豫北战役国军出动了汤恩伯手底下的第28集团军,孙连仲第2集团军,庞炳勋的24集团军,孙桐萱的第3集团军。

日军36师团在新乡,而国军部队从三面围攻。庞炳勋的二十四集团军在晋东南、晋南一带驻扎,汤恩伯的28集团军和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在豫南,孙桐萱的第3集团军在许昌。

汤恩伯和孙连仲的部队还需要保护豫南的安全。

所以不可能全军出动。

特别是汤恩伯,这个时候在河南开始当中原王。手中除了嫡系31集团军之外,还扩编了三个集团军,手中兵力超过近30万人。实力大为膨胀。

不过为了保卫豫南,他这一次命令出动的是28集团军。28集团军虽然是刚刚组建的部队,但下辖85军和92军,以及新编15军,还有骑兵第2军。

兵力还是非常雄厚的。

算是这一次豫北战役的主力部队。

此次豫北战役,国军出动了7个军,一个骑兵第二军,总人数超过十万人围攻36师团所在的新乡。

“司令官阁下,36师团电报。

“他们这是疯了?”

1942年集中兵力扫荡冀中军区没有成功,反而让晋察冀部队在河北大肆扩张,已经让岗村宁次非常恼怒。只不过华北方面军是真的兵力不足。

所以眼静静的看着晋察冀八路军攻陷河北那些乡镇农村。

因为华北方面军没有足够的兵力去阻止这个。

这段时间华北方面军主力都窝在大城市,窝在主要交通线。现在的岗村宁次正在等着补充新兵,让华北方面军的兵力重新回到巅峰状态。

到时候才能够和八路军再次较量。

可是没想到一直老老实实的国军部队竟然发起了豫北战役,也来落井下石。36师团本来就是日军兵力不足,所以新组建的三联队师团。

之前的中条山战役,1941年晋察冀北岳区扫荡,加上这一次冀中军区大扫荡,老兵几乎是换了一茬。战斗力下降很多。现在被国军十多万部队围攻,36师团是真的顶不住了。

所以只能跟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求援。

“司令官阁下,现在怎么办?要是丢了新乡,那么国军这些部队就会进入豫北。而且36师团和独立混成第一旅团要是伤亡过大,那么我们再也控制不住八路军129师的太行山根据地和冀南根据地。

新上任的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安达二十三中将忧心。

自己来的真不是时候。

正好在华北方面军情况最危急的时候来到这里,现在实在是太困难。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的八路军越来越不听话。

特别是41师团被调走之后,整个山西就没剩下多少人。

而对付八路军总部和129师的,也就是37师团和62师团,以及独立混成第三旅团。加上驻扎豫北新乡的36师团也会参与扫荡太行山和冀南根据地。

随着晋察冀军区的强大,吸引了华北方面军主力不停的扫荡晋察翼。结果是129师这边压力大减,让129师也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历史上这个时候129师的冀南根据地已经基本上完全丢失。

但这个时空不一样。

冀南军区虽然受到日军几次大扫荡,但目前还活的好好地。甚至发展是越来越好,部队甚至还派人进入豫北地区发展根据地。豫北不少乡镇农村都成为了129师的根据地。

还有国军撤离中条山之后,129师短时间之内派出大量工作组进入中条山,在这里开辟根据地。

中条山战役结束一年,129师已经在这里发展出了上万的部队。

这个情况之下,如果36师团和独立混成第一旅团被国军歼灭,那么再也控制不住129师。一个晋察冀军区就让华北方面军很是头疼,如果让战斗力强大的129师猛虎出笼,那么华北方面军就真的控制不住华北的局面。

“你的想法呢?”

“司令官阁下,我的想法是我们必须要把重庆军打下去,而且要狠狠地教训他们。重庆军毕竟部队多,一旦让他们尝到了甜头,对我们非常不利。

目前我们前线很多不重要的地方,兵力都是很少的。能够和重庆军保持微妙的平衡,就是因为重庆军不怎么主动进攻我们。这里面有他们保存实力的想法,也有他们畏惧我们的原因。可是如果这一次重庆军歼灭我们在豫北的36师团,拿下了豫北地区,那么重庆军就再也不会忌惮我们。

八路军很强大,是华北方面军的主要对手。

华北方面军目前九成的兵力,都用来对付八路,军。但中国前来说,还是国军实力强大。因为重庆政府手中有几百万军队,还能够从美苏得到物资的支援。要是让重庆政府尝到甜头,认为日军不过如此。到时候他们对日军进行大规模反击,那么很多日军防线都守不住。因为不少地方日军兵力很少,只不过对面的国军不动,他们有不动而已。

整体来说,国军部队对日军还是有畏惧情绪。

所以要继续保持这种畏惧情绪,他们才能够老老实实。

岗村宁次点点头。

看着地图道:“现在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扫荡八路军,绝对不能让国军过来捣乱。调独立混成第一旅团、独立混成第三旅团,东西合击庞炳勋24集团军。调110师团南下,会和36师团冲垮过河的重庆军。69师团进驻石家庄。”

独立混成第一旅团驻扎在邯郸,独立混成第三旅团在井经一带。岗村宁次准备利用两个独立混成旅团进攻24集团军、庞炳勋的24集团军虽然号称是一个集团军,手中其实只有两个军。

其中孙殿英的新编第五军,一直跟日本人眉来眼去,部队也只有一万来人。而且庞炳勋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24集团军也没有以前那样的锐气。

岗村宁次准备一战击溃24集团军。

然后抽调110师团南下。

“司令官,如果69师团全部进驻石家庄,那么我们在保定兵力不足?”

“第一旅团不是刚刚在冀南整编了一支七八千人的东亚同盟自治军。让这支部队进驻保定。”

“是。”

第478章 胆大的黄勇

老蒋突然决定发动秋季攻势,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不过也可以理解。

进入1942年之后十万远征军刚刚大败而归,但在华北的八路军部队却是越战越勇。光是看看那一串被击毙的日军将军名单,还有被八路军俘虏的驻蒙军司令官甘重太郎。

八路军从百团大战开始,报纸上天天都是头条。

在常凯申看来,舆论对于八路军太宽容,对于国军太苛刻。八路军打了败仗,他们也不说什么。

但八路军打了胜仗,报纸天天都在鼓吹。

国军这边只要战败,就是一顿秤击。

胜利了也没人说什么。

民心都要转向八路军,这是老蒋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

他才是这个国家的领袖,他才是这个国家合法政府的负责人。现在连美国人都过来捣乱,一群美国佬哪里懂得中国的事情。所以他才会决定发动秋季攻势。

让所有人看看,他是怎么抗日的。

让那些天天叭叭歪歪的人闭嘴。

结果本来就憋了一肚子气的岗村宁次,直接调,兵冲着国军而去。他抽调了驻扎石家庄的110师团,抽调了驻扎邯郸的独立混成第一旅团、抽调了驻扎井轻一带保护正太路的独立混成第三旅团。

其实日军非常不愿意出动。110师团还好说,之前扫荡冀中军区的时候,110师团主要是镇守石家庄和沱河一带,并没有和八路军部队作战多少次,所以伤亡不是很大。

但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和独立混成第三旅团是刚刚结束扫荡。

特别是独立混成第一旅团,撤离冀中军区的时候伤亡2000多人。到现在都没有补充新兵,现在又要出兵,一个个怨声载道。

但没有办法。

这是岗村宁次亲自下的命令,部队只能是南下参加豫北战役。

不过这些部队战斗力的确是下降很多。

如果是抗战初期,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五千人左右,打国军两三万人都不是问题。但这一次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和独立混成第三旅团抽调七个大队,六千人左右参战。

竟然第一时间没能够解决庞炳勋的24集团军。

庞炳勋此人别看历史上成为了汉奸,但此人和那些真正的汉奸又不一样的。他是打到弹到尽粮绝,最后被俘才成为了汉奸。成了汉奸之后,他也没有做多少事情。甚至还想反正,被日军发现阻止。他被俘的时候年纪不小,身体一直不好,以至于最后打仗的时候,甚至是被人抬着指挥打仗。

应该说庞炳勋如果历史上没有发生过43年被俘投降的事情,他绝对是一位抗日英雄。在台儿庄战役的时候,庞炳勋快六十岁的年纪,却在一线阵地作战,立下了赫赫功绩。

虽然庞炳勋此人跟随老蒋中共,但在抗日这一点上还是可以肯定的。

这一次就是如此。

庞炳勋手中不过两万人左右。但日军两个混成旅团抽调六千人参战,第一时间竟然没能够干过24集团军。虽然阻止24集团军南下进攻新乡,但也没有完成他们的目标。

实在是因为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和独立混成第三旅团刚刚从冀中撤离,还没有修整。部队很疲劳,加上伤亡也大,战斗力受到很大的影响。

110师团倒是没管这边的战斗。

从石家庄出发,坐车直接冲向了新乡。国军部队北渡黄河,和36师团打的正激烈。110师团必须要赶到战场,把国军部队打下去。

110师团南下之后,把第一个目标放在了汤恩伯在河南重建的28集团军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