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357章

作者:随遇而安

“抽调多少人适合?”

“这个让贺胡子和八路军总部、129师、晋察冀军区那边协商。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联防军这边最少需要一万人以上的部队。”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成立,是中央直接领导的。

但要从129师、晋察冀抽调部队,还是需要和八路军总部也协商。

主席深吸一口烟,道:“我看这样。120师全权负责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工作,联防军司令部放在延安。统一领导晋绥军区和留守兵团。让冀中军区的吕正超同志率领冀中军区六到十个团进入晋西北和绥远,担任晋绥军区司令员。不过从冀中军区抽调这么多部队,会不会影响晋察冀在河北的发展?

还是要问一问荣臻同志的意见。”

“吕正超同志如果能够带着六到十个团来到晋绥军区,那么一定可以改变目前晋绥军区被动的局面。”

总司令点头。

120师既要保护党中央的安全,还要在晋西北、晋西南、绥远地区抗日,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可是如果有吕正超率领这些部队来到这里,从实力上会改变被动局面。

主席看着地图继续道:“晋察冀军区发展这么快是我们都没有想到的事情。但现在晋察翼军区发展太快,反而出现了不少问题。现在晋察冀军区下辖14个军分区,分的太多,分的太细,反而影响各自的配合。特别是现在晋察冀部队武器装备大为改观,战斗力提升很快。有些主力部队甚至有实力和日伪军硬碰硬。如果以前需要打游击战,要给下面的部队足够的自主权,所以成立这么多军分区是可以的。但现在这种情况,晋察冀部队开始转为大兵团作战,不再需要这么多军分区。更需要的是组建一些大兵团,需要从更高的层面指挥作战。

晋察冀军区的大发展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中央都没有想到。

八纵提出以点带面,完成从战略相持到战略反攻阶段的提议,主席也只是觉得这个是有可能的。

所以批准了八纵的想法,让八纵率先在局部地区转入反攻阶段。

可是没想到反攻来的这么快。

晋察翼积蓄的力量,远比想象当中强大。得到了张家口的武器支援之后,在河北真的是横扫一切。河北抗日局面如此发展,是延安都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正因为晋察发展太快,以前的组织架构有些不合时宜。

军分区太多。

“老毛,那你的想法是?”

“晋察冀不需要这么多的军分区。要按照我说,晋察冀军分区可以合并一些,成立比较大的军区。像晋察翼二分区和五分区,就完全可以合并起来,组建一个雁北军区,统一管理晋察冀在同铺路一段所有的根据地。冀中军区的五个军分区也不需要留下,并入一分区、三分区,还有冀东军区那边。晋察冀军区下面,成立五六个大的二级军区,这样管理方便,还能够精兵简政。”

“说的有理。老毛,要不你给荣臻同志写份建议,让他们晋察冀军区自己考虑一下。”

“好。”

晋察冀越强大,其他八路军根据地都跟着收益。

现在正因为晋察冀强大,吸引了华北方面军一半部队,所以山东根据地、晋冀鲁豫根据地乃至于晋绥军区,都压力大减。看看129师的部队,根据地这两年一直在扩大。

还有山东八路军部队。

“老蒋要我们退出保定,这个怎么回复?”

“让晋察冀军区自己决定。不过可以告诉他们,一城一地的得失不重要。”

第487章 划分二级军区

主席他们讨论之后,立马召开政治局会议。

专门讨论晋察冀的问题。

在政治局会议上,中央对于晋察冀的成绩进行了肯定,接着对于晋察翼进行了一番新的调整。先是调整了晋察冀分局的领导机构。七七事变之前北方局工作陷入停顿,中央派遣修养同志重建北方局。修养同志能力还是很强,迅速恢复了华北地区的党组织,也让华北地方党成为了基本盘。七七事变之后,山西、绥远、察哈尔、河北、热河地区的抗日都受北方局的领导。

不过还是那句话。

就跟八路军总部不能直接领导下面所有八路军打仗一样,北方局虽然负责华北地区的抗日,但也不可能直接领导所有军区的工作。因为这些都受制于这个年代的交通、信息的落后。

因此北方局成立之后,北方局主要工作都在129师这边。晋察冀军区大发展之后,为了领导晋察冀的工作,在北方局下面成立北方分局。后来北方分局改名为晋察冀分局,接受北方局领导。但一般情况之下,晋察冀分局几乎是独立的,直接受接中央领导。

政治局会议之后,中央正式任命聂帅为北方局副书记,晋察冀分局书记。在这之前聂帅一直是北方局委员,晋察冀分局代理书记。这两年晋察冀发展这么好,聂帅作为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在党内、军内的影响力和地位迅速提升。晋察冀发展越快,实力越强,聂帅在党内的地位就会越高。因此政治局才会决定任命聂帅为北方局副书记,同时被正式任命为晋察冀分局书记,还是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随着政治局这一次的任命,晋察冀真正的完成了一元化领导,聂帅也真正的成为了晋察冀党政军一把手。

政治局不仅仅提升了聂帅的地位,而且加强了晋察翼分局的实力。政治局这一次决定重组晋察冀分局,正式确定晋察分局下面有三名副书记,还有三名委员。三名副书记,一个是原冀中军区政委程志华,此次被任命为晋察冀分局副书记,同时担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委。

这是没什么可说的。

程志华资历深,对于中央红军落脚陕北立下了大功劳。北方局成立的时候程志华就是北方局委员,晋察冀分局成立他又是晋察冀分局委员,一直以来在党内地位就很高。而且冀中军区是晋察翼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次要撤掉冀中军区,程志华作为冀中军区政治委员担任晋察冀分局副书记是应当的。

这也算是一种平衡。

撤掉冀中军区,对于冀中军区的干部当然要安抚一下。

另外一名副书记是是刘华福。刘华福抗战前是天津市委书记,晋察冀边区成立之后担任过边区区委书记。彭珍当初担任晋察冀分局书记的时候,刘华福就是彭珍的手下大将。彭珍离开晋察冀分局之后,刘华福就成为晋察冀这边的地方党代表。此次刘华福担任晋察翼分局副书记的同时兼任晋察冀军区副政委。

不过刘华福这个军区副政委和程志华的副司令员、副政委是完全不一样的。程志华在晋察冀军区是有明确的分工,而刘华福的这个副政委,更多的是体现地方党和军队之间的合作关系。平时军区的工作,刘华福是不会参与的。

最后一名副书记不是晋察翼这边的干部,而是中央派到晋察冀的。原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罗起容,此次被派到晋察翼分局担任副书记,同时担任晋察冀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因为晋察冀军区这一年来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了整个八路军系统实力最强大的军区。因此晋察冀的地位在八路军内部是急速上升,中央也开始越来,越重视晋察冀军区。

所以中央开始给晋察冀派干部。

这一次派遣的就是罗起容这位大将。

剩下三名委员分别是赵震生、杜丽清、杨全武。

赵震生是晋察冀军区目前的党务负责人之一。

七七事变之前担任北平市委书记,全面抗战爆发之后担任晋察冀省委书记,后来晋察冀省委改为晋察冀边区,他担任晋察冀边区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后来担任晋察冀分局组织部部长。他本来就是晋察冀分局委员,这一次继续担任晋察冀分局委员。

杜丽清是工人出身的领导人。早年是安源煤矿的学徒,在这里接触主席、修养他们,受到他们的影响入了党。积极参与了当年主席和修养他们领导的安源煤矿大罢工,成长为一名工人领袖。后来到了中央苏区,一直到现在基本上都在政治保卫局工作。两年前来到晋察冀,在晋察冀分局担任社会部部长。他在晋察翼不仅负责保卫工作,而且也在探索八路军根据地的公安建设。

目前八路军这边的公安建设和以前的保卫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整体来说公安建设是比较粗糙的。杜丽清目前工作之一,就是摸索如何在根据地发展公安工作。

最后一个晋察冀分局委员就是杨全武。

晋察冀越强大,晋察冀的那些将领名声越大。

而说起晋察北岳区的发展,肯定是离不开杨全武。因为认真说起来,目前晋察冀北岳区六七成的部队,源头都是当初杨全武的独立团。晋察冀北岳区的大部分部队往上数,都能够跟独立团扯上关系。所以如果说晋察冀的代表,除了聂帅,往下就是杨全武。

就是八纵在战场上出色的表现,绕来绕去还是要绕到杨全武身上去。谁让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都是出自独立团,都是杨全武的老部下。

因此这一次重组晋察冀分局,杨全武虽然在晋察翼将领当中资历算是比较浅的,但还是靠着强横的表现和实力,后来居上成为了晋察冀分局委员。

赵震生、杜丽清这一次能够成为晋察冀分局委员,是中央开始重视城市工作。他们两个人当中,赵震生一直在城市工作,对于城市经济建设肯定比农村出身的干部知道的多。杜丽清目前负责根据地公安建设,相比起目前晋察冀农村根据地来说,城市更需要公安建设。

而杨全武应该是属于中央论功行赏。

晋察冀表现这么好,晋察冀干部当然要论功行赏。聂帅成为北方局副书记,杨全武成为晋察冀分局委员,都有“劳”军队干部的意思。

至此政治局完成了对于晋察冀分局的领导安排。

整体来说经过这一次的调整,晋察冀干部在党内、晋察冀在八路军系统之内,地位都得到了提升。虽然晋察冀其他干部看起来级别都没有提升。

但晋察冀一把手聂帅在党内、军队内地位提升,必然会带动其他干部地位的提升。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接着中央给了晋察冀分局两份文件。

两个文件,一个是命令,一个是建议。命令是告诉晋察冀分局,目前陕甘宁边区的情况很不好,胡宗南给陕甘宁边区的压力太大。所以中央要从翼中军区抽调六个到十个团,让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超带着这些部队来晋绥军区。中央任命吕正超为晋绥军区司令员。

这是命令,晋察冀军区必须要完成。

一个是建议,要求晋察冀军区讨论一下,是不是改变目前晋察冀军区这么多军分区的局面。最好把这些军分区合并一下,成立五到六个二级军区。

太多的军分区不利于晋察冀部队从游击战转为大兵团作战。

晋察冀分局重组之后第一个工作就是这个。

“志华同志,这里面你最熟悉翼中军区。陕甘宁边区那边目前情况危急,国民党顽军一直在威肋中央安全。所以中央任命吕正超同志为晋绥军区司令员,要求他带着六到十个团。你看翼中军区目前能调走这么多部队吗?”

“上一次反扫荡,冀中军区各部队伤亡都比较大。不过这两个多月恢复了不少。如果要带走六到十个团,也不是不可以。但我想说的是,如果冀中军区抽调这么多部队,那么以后冀中军区要怎么办?是要彻底废除冀中军区吗?”

程志华对于冀中军区是有感情的。

毕竟战斗那么多年。

但看现在中央的意思是,要晋察冀军区保留五六个二级军区。现在又要调走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超去晋绥军区,自己这个政委又担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委。冀中军区的军政首长都要离开冀中军区还不得散架。

中央文件虽然没有明确说要废除冀中军区,但程志华明白冀中军区的未来很不乐观。

聂帅沉吟道:“那我先说说我的想法。中央建议我们只保留五六个二级军区,是符合目前的情况。现在我们下辖的军分区太多,但战斗规模打的越来越大。我们的部队要转向运动战,要转向大兵团作战,那么我们部队作战区域会扩大,我们部队后勤补给也要加强。如果继续保留这么多军分区,那么各部队配合上都会出现问题。所以我的想法是,二分区和五分区合并,一分区和八分区、九分区、以及冀中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合并,三分区和四分区、六分区、七分区合并,十一分区和十二分区合并,十分区、十三分区、十四分区合并。如果需要的话,十一分区和十二分区那边,以张家口为界西侧那边单独成立一个军区也可以。”

“这样的话,我晋察冀军区下面就有六个军区。二分区和五分区合并之后称为雁北军区,一分区、八分区、九分区合并之后可以改为新的冀中军区,三分区、四分区、六分区、七分区合并之后可以改为冀鲁军区,十分区、十三分区、十四分区合并之后改为冀热辽军区,十一分区和十二分区合并,张家口以东和宣涿怀一带改为冀热察军区,张家口以西包括集宁一带改为察绥军区。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些想法。

中央的电报一到,聂帅就已经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对于如何划分二级军区,他心里都有腹稿。聂帅被人垢病不会打仗,这一点倒是没有太大问题。

聂帅在打仗当中,的确是没有多少建树。甚至很多时候因为犹豫失去战机,因为对于敌人的战术判断失误,所以造成很大损失。

但发展根据地上,他是一等一的好手。

从接到中央文件开始,他早就想明白,怎么划分二级军区。

聂帅说完之后,看向了程志华和罗起容两个人。因为在目前的晋察冀分局当中,大家在军区都有职务。但涉及到军队问题,真正能够拍板的是他们三个人。

程志华和罗起容看着地图,还真是没有可说的。

聂帅把能考虑的都考虑了。

“聂书记,冀热辽挺进军刚刚解散不久。自从设立13军分区、14军分区之后,冀东和热河的局面都打开了。这个时候把他们重新合并起来,是不是会有一些问题。”

罗起容对于重新成立一个翼热辽军区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冀热辽挺进军在延安、总部那边都成了一个笑话。本来中央、总部都期待翼热辽挺进军可以做一番大事业。可是他们在翼东和热河浪费了好几年。

最后只能是解散。

一把手黯然离开,只能是回到延安。

现在重新成立冀热辽军区,会不会还出现以前的问题。冀热辽挺进军内部矛盾重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聂帅想了想道:“让邓国同志担任翼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你们觉得怎么样?”

第488章 划分二级军区2

这是聂帅想了很久的事情。

冀热辽军区是一定要成立的。因为冀东和热河太重要,战略地位无与伦比。当初中央和总部为什么对于冀热辽挺进军那么重视。肖子敬在翼热辽军区搞内,但中央还是支持肖子敬。

就是因为冀东和热河太重要。

在这里立柱脚,八路军以后就能够以冀东和热河为跳板打入东北。

再说翼东和热河的人口是很多的。热河属于比较穷的地方,但翼东可是物产丰饶。两个地方加起来有一千多万人口,地盘也大,是一个能够有大发展的地方。中央早期的想法是冀热辽挺进军能够成为下一个晋察冀,可以看出中央是多么重视这个地方。

所以冀热辽军区是一定要成立。

但要派谁去领导冀热辽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