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391章

作者:随遇而安

从八纵成立韩卫国就担任政治部主任,一直到冀热察军区成立,他还是担任政治部主任。在魏红军不在的时候,代理魏红军政委工作,韩卫国是最适合的。

所以大家都没有反对。

“老韩,我离开之后,你的工作就更繁忙,你要多费心。

会议结束之后,魏红军专门和韩卫国谈话。

韩卫国点头道:“政委,你放心。”

“老韩,我们在一起共事几年了?”

“这已经是第六个年头。”

“老韩,这六年来我们合作很好。在离开之前,我想拜托你一些事情。

“政委,你说。”

韩卫国刚刚来八纵的时候,因为他资历深,而且多年的地下党经历。所以他虽然是担任政治部主任,但也有一些看着王秋云和魏红军的意思。

如果有些事情他要是反对,当时来说甚至是无法通过的。

但他来八纵之后,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事情。也没有仗着自己的资历,对王秋云和魏红军的工作指手画脚。如果他有什么想法,都是很坦诚的和魏红军交流。

可以说两个人合作非常默契。

魏红军也很相信韩卫国。因此没有藏着校着道:“我虽然之前已经进行了根据地整风运动,但还是小规模的。等延安那边的文件下来,晋察冀军区肯定还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之后我们冀热察边区和冀热察军区都要跟着进行整风。到时候你一定要把握好政策。改查的一定要查。这些年我们八纵发展太快,党员数量、军队数量增长太快。党内和军内的确问题不少,龙蛇混杂,该清理要清理。这是肯定的事情。”

即将离开这里去延安,魏红军唯一担心的就是边区和军区的整风。

八纵发展太快,问题的确很多。

必须要一场整风运动,好好地整理一下。但魏红军担心的是扩大化。所以才专门和韩卫国商量。

“但我希望你能够把握几个点。第一,该教育教育,该批评批评,该撤职撤职,甚至开除出党都没有问题。但绝对不能随意的上纲上线,不能出现跟以前苏区肃反时候那种逼供情况出现。一旦开了这个头,整风运动就刹不住车。

“这个我一定注意。一定不会出现逼供的事情发生。”

“第二,没有确凿证据之前,绝对不允许出现开杀戒的情况。我们边区和军区,下面任何地方政府、军队,都没有资格私自审判杀人。一旦涉及到杀人的情况,必须要有司令员、你、洪满同志三人的批准。如果你们三个人的意见不统一,就绝对不能枪毙,先把案子押后。一切等我回来再说。

“好。”

“第三,我们根据地一些学生,身上带有不少小资产阶级作风,有很多和根据地格格不入的臭毛病。对于他们以教育、批评为主。这些人牢骚多,但不要因为牢骚多就随意给他们扣罪名。

“你放心,我和这些学生打交道比较多。

“如果让我来说,整风是我们党和干部的事情。所以整风运动主要是让我们的党员和干部接受教育。因此主要工作放在他们身上。让我们的党员和干部,槟弃“自由主义、“官僚主义,让大家走‘群众路线’。一些不合格的干部,要让他们去学习,再不行就要调离岗位。不合格的党员,可以有批评、警告、留党察看、开除等处罚。其他一些人,那些我们要团结的人,主要以批评教育为主。

还有一点,在整风的同时,我们还要有一个可以申诉的部门。那些党员干部如果认为组织对他们的批评处罚不对,可以申诉。”

“如果所有受处罚的人都来申诉呢?”

“如果真的有错误,我们就改正。如果处罚得当,但他们不认错。经过批评教育,他们依旧要申诉。那就是对自己的错误认识不清,就加大处罚。

“好。”

魏红军很是严肃道:“老韩,我们党进行整风运动,是为了党的纯洁,是为了统一思想,是为了更加团结。不是为了打击报复。所以绝对不能出现当年苏区肃反扩大化的情况出现。”

第530章 踏上延安

魏红军在做最后准备的时候,整个华北局势再次沸腾。

日军加大进攻力量之后,第二集团军、第三集团军这边压力大增。孙连仲和孙桐萱两个人率领第二集团军、第三集团军拼死抵抗日军围攻。

但随着日军出动战车师团,37师团、132师团也加入围攻,出动大批航空队之后,情况对他们越来越不利。

当然华北方面军这边情况也非常不好。

汤恩伯做出过河的态势,让36师团在新乡不敢有一丝异动。

而武士敏的98军猛攻晋城。

中条山战役惨败,武士敏是亲身经历过的。自从中条山战役之后,这几年他率领98军一直在太行山这边和八路军联合作战。

但当时的仇恨一直记着。

这一次有机会出击晋城,武士敏是非常非积极的。

37师团在晋城的留守部队,被98军打的炭发可危。

到现在华北方面军这边调动的部队有35师团、59师团的一部分部队,还有37师团、110师团、69师团、131师团、132师团、战车师团围攻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36师团坐镇新乡看着汤恩伯集团。

到处都要支援。

特别是航空队轰炸机的支援。

但华北方面军的航空队实力一般般。到处都要航空队支援,哪里有那样的实力。可是现在冈部直三郎面临的情况,不仅仅是和国军大打出手。

这种好机会,八路军部队怎么会放过。

中条山地区,129师再次开始大踏步的发展。

本来中条山地区就各方势力混杂,有129师开辟的根据地,也有国军部队,还有日伪军部队。

特别是37师团的部队,一直重点关注中条山地区,频频扫荡129师在中条山的根据地。可是37师团这一次出兵晋东南、冀南地区,本来以为可以迅速解决。没想到事情发展完全出乎预料,37师团反而被牵制在一边。

现在更是被98军断后路。

武士敏绝对是一员猛将。

或者说不管是冯玉祥西北军,还是杨虎城这个号称小西北军的陕军,都是猛将频出。98军出动之后,不仅仅是37师团的留守部队抽不出身来。就是晋城周围的日军守备部队和伪军部队,都在增援晋城。就怕98军把晋城打下来。一旦丢失了晋城,那么98军就可以出兵豫北,攻击新乡的36师团。

这一下周围的日伪军都被吸引到晋城。

中条山地区的日伪军实力迅速下降,手中都没有多少人。129师这两年发展非常好,战斗力强的部队也是比比皆是。趁着37师团被羁纤在晋东南冀南一带,其他日伪军都被吸引到晋城的机会,129师在中条山周围是迅猛扩张根据地。

几天之内连续攻下四座县城。

现在中条山地区大半的地方都已经是129师的根据地。

正太路沿线也是不太平。

正太路沿线的护卫,以前是独立混成第三旅团、独立混成第四旅团。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和其他部队合并,最后扩编成为了现在的62师团。独立混成第三旅团扩编为132师团。

因为大本营接连从华北方面军抽调了21师团、33师团、41师团,因此在山西实在是缺少部队。所以62师团进驻太原,132师团独自负责正太路安全。

但现在因为战事紧急,所以华北方面军要求132师团都抽调主力去围攻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等132师团抽调部队去了战场之后,正太路沿线直接空了。

早年独立混成第三旅团和独立混成第四旅团保护正太路的时候,129师部队就频频袭击正太路。

132师团虽然人数和独立混成第三旅团、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差不多,都是一万人左右。但战斗力下降很多。

在正太路应付129师本来就不容易。

这一次又抽调太多部队,怎么可能挡得住129师部队。

129师,包括晋察冀刚刚成立的冀鲁军区都开始派兵进攻正太路。冀鲁军区派兵再次攻下井经,129师也是接连攻下阳泉、平定、寿阳等地,彻底中断了正太路。

还有129师冀南军区。

现在翼南打的非常激烈,看起来日伪军聚集很多。但对于冀南军区来说,这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到处都是日伪军的后勤部队,冀南军区频频袭击日伪军后勤部队。

这是八路军部队最喜欢的事情。

这几年晋察冀军区强势之后,都捞不着这样的好事情。现在日伪军在晋东南和冀南地区集结,很多物资要送到前线。正好就给了冀南军区的部队机会。

然后是冀热辽军区这边。

这一次35师团、59师团都派部队南下,冀东地区的日军实力再次下降。完全是此消彼长,冀热辽军区成立之后,冀热辽军区实力一直在增长。

现在机会就更好。

冀热辽军区利用这个机会,控制的县城一直在增加。到了1943年4月的时候,冀热辽军区在冀东已经直接控制12个县城,也就是说冀东一半县城都在冀热辽军区的控制之下。

可以说现在的华北真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华北方面军因为兵力不足,所以目前他们打仗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可是拆东墙补西墙并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事情。毕竟你拆了东墙,东墙这边就会,出问题。问题是现在华北方面军战斗力下降,结果拆了东墙之后,西墙也无法补好,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现在的华北方面军是从这边抽调部队,那么这个地方出问题。然后又从其他地方抽调部队,那么其他地方出现问题。

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冈部直三郎现在最生气。

本来想要速战速决,没想到情况如此不利,反而打成了一锅粥。从成立长岛支队开始,日军突然南下围攻国军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本来是想要几天之内解决战斗,逼降庞炳勋24集团军。

结果足足士天之后都没有解决问题。

反而把华北方面军的虚弱本质显露无疑。特别是寄予厚望的110师团,不仅没有完成既定任务,反而被第二集团军打的伤亡惨重。才打了几天时间,阵亡了两个大队长,重伤一个联队长。伤亡达到2400多人。

真是丢尽了脸面。

131师团和132师团的表现也好不到哪里去。

本来这三个师团的表现不至于这么差。主要是他们都刚刚补充大量的新兵,本来是需要训练一段时间,这样才能够形成战斗力。

但冈部直三郎执意要打这场战斗,结果他们三个师团表现都很差。

不过最终还是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缺之后勤补给。毕竟突然之间被日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自身伤亡也不小。所以在1943年4月7日,孙连仲和孙桐萱决定突围。他们选择的方向各不相同。

孙连仲决定的是,从132师团这边突围。孙桐萱决定从131师团这边突围。

经过这些天的战斗,两个人也都看出来131师团、132师团这两个后面组建的警备师团战斗力的确是差了不少。因此两个人分别决定从这两个师团阵地突围。

孙连仲率领第二集团军突围出去,到了辽县和辽西县,也就是后来的左权县。这里是129师的根据地,孙连仲和八路军的关系可不好。但这个时候孙连仲没有其他办法。

现在只能是先去八路军根据地休整一下,要不然继续下去可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所以他也不管自己和八路军之间有过龈。

等第二集团军退到辽县和辽西县一带之后,孙连仲的脸色是非常难看。因为第二集团军本来近四万人的部队,跟着他退出来的只有九千人左右。一战就丢失了三万部队。

孙桐萱是带着第三集团军往西突围,进入晋察冀冀鲁军区。

孙桐萱倒是没有孙连仲的那种顾虑,因为他和八路军关系非常好。这一次孙桐萱的第三集团军也是伤亡很大。日军的飞机给部队造成的伤亡太大。

特别是平原地带。

根本没什么地方可以躲藏。就算是藏在战壕当中,也会出现很高的伤亡。孙桐萱率领第三集团军成功进入翼鲁军区的只剩下4000来人。

冀鲁军区派出第四旅接应孙桐萱的第三集团军。打退了跟在第三集团军后面的131师团的追击部队。

孙桐萱很是光棍。

进入冀鲁军区之后,和冀鲁军区的领导见面,很快宣布加入八路军。因为孙桐萱的第三集团军本来地下党就多,下面不少部队甚至直接有党组织。

因此孙桐萱决定加入八路军之后,部队没有发生任何问题。部队非常顺利的接受改编,第三集团军改编为冀鲁军区警备旅。

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损失达到四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