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罗仁发负责和沿途八路军部队和地方政府接触,解决部队后勤问题。35团和38团都是八纵老部队,主力一团团长陶来峰又是魏红军老部下。所以魏红军负责指挥这三个团,保证这一路的安全。
部队的行军、安营,平时平的保卫工作,战斗工作,交给魏红军。
各自分工之后,聂帅结束了这一次的会议。魏红军现在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地位的确是不一样了。以前魏红军代表八纵去军区开会的时候,都是坐在最后面,不乱发言。因为北岳区军区领导人和那些军分区领导人,很多曾经都当过魏红军直属领导。所以平时军区开会的时候魏红军尽量的让自己低调。可是自从晋察冀军区成立二级分区之后,魏红军在晋察冀军区的发言权大大增加。
就是聂帅也给与魏红军足够的尊重。
魏红军也感受到这种变化,明白自己到了延安也要适应。因为自己到了延安代表的就是晋察冀军区,就是冀热察军区。如果唯唯诺诺,还把自己当一个红军时期的基层干部,那么反而会让聂帅他们受到耻笑。
聂帅给了魏红军和部队两天的修整时间。
魏红军利用这个时间,去见见军区的那些领导。不管是军队领导,还是晋察翼分局领导,魏红军都去拜访一下,给他们汇报一些工作。
因为魏红军既是冀热察边区地委书记,又是冀热察军区代理政治委员。所以军队事情,根据地的事情都要汇报。特别是罗起容这边。
聂帅去延安之后,罗起容将会负责晋察冀的全面工作。所以冀热察的有些工作,必须要给罗起容汇报,好让他心里有数。所以魏红军做了详细的报告给罗起容。罗起容也是很认真的听了魏红军的报告。
特别是魏红军在翼热察根据地的“整风”报告,罗起容听得最仔细。因为聂帅、魏红军他们去延安,其实就是为了参加延安整风。同样晋察冀分局、晋察翼军区,接下来也要在根据地和军区进行整风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并不仅仅是在延安进行。各个根据地,各个军区接下来都要进行整风运动。
聂帅走了之后,罗起容是晋察冀分局代理书记,又是晋察冀军区代理政委。所以接下来的晋察冀分局和晋察冀军区的整风运动,罗起容要一手抓起来。
所以他对于魏红军抓的“整风”很感兴趣。
魏红军在政工方面的表现,主席都赞扬。表示魏红军是天生政工干部。仔细看了魏红军的报告,罗起容开始心里有数。魏红军在冀热察军区做的“整风”,力度不小,调整的干部也不少。但整风的度把握的倒是非常好,没出现很大的事情。罗起容一边看资料,一边仔细询问魏红军具体的问题。
这个工作是魏红军亲自抓的,所以魏红军还是对答如流。
在罗起容这里,魏红军报告用了快三个小时。
虽然罗起容真正认识魏红军的时间也不到一年,但两个人在工作上倒是非常合拍。
等魏红军跟这些领导汇报工作,时间都已经到了晚上。不过很快在这边的老战友、老同事都过来看魏红军。
魏红军毕竟在察哈尔革命多年,从开辟盛县根据地开始,在这里战斗了五年。老战友、老同事、老部下一堆,特别是张家口还是八纵攻克的。
当时张家口的那些日伪部门都是八纵的人接收。后来军区搬到张家口,这些八纵原工作人员都并入到军区部门当中。所以在张家口这边的熟人非常多。
魏红军和他们谈谈最近的情况,彼此叙叙旧。
最后留下的都是当年八纵的干部。
第六旅旅长高伟,政委卢伟生。第七旅旅长冯木林,政委张超,副旅长兼参谋长曹,38团团长兼政委薛勇,38团副团长李广荣。除了他们还有各团团长和政委,都是原八纵的干部。
这些人当中,有高伟、石满贵这样当初跟着魏红军一起来到盛县的,一个连队出来的老战友。也有张超、卢伟生这样,在八纵时候魏红军在政工领域的哼哈二将。
其他像冯木林、曹垦、薛勇,都是后来加入八纵,得到王秋云和魏红军器重,走向八纵高级将领行列的干部。八纵发展到这个地步,虽然已经分家,但也成为了晋察冀一个小山头。
赵陆这位领导真是一个厚道人。
成为察绥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之后,并没有往第六旅和第七旅派遣其他外来的干部,插手第六旅和第七旅的工作。还是很好的保持了原来的编制,对于这些原八纵的干部很是尊重。
当然他也不是没有改造。
他担任察绥军区司令员之后,接连成立了自卫一旅和自卫二旅。就是把原来察西支队和察北支队成立的自卫团,以及新五团等部队整编成立的。
不过就算是这样整编,赵陆都很是照顾各方情况。除了在旅级部位置上,使用了他从四分区带来的干部。对于原来自卫团和新五团等部队干部很照顾,没有进行什么大换血。
他在察绥军区,对于军队的情况,更像是无为而治。潜移默化的慢慢渗透自己的影响。魏红军喜欢赵陆,因为他看起来像是好好先生,没有什么魄力。但他却能够很稳定的过度,不会出现一些大乱子。就像是冀热辽挺进军那样内订的情况不会出现。
其实对于现在的察绥军区来说,稳定比折腾更重要。因为八纵早年已经在这里打下了完整的基础。如果跟冀热辽挺进军那样为了领导权瞎折腾,察绥军区就不会如此稳定的发展起来。
“部队现在情况如何?”
“现在都在练兵,主要是剿匪。”
高伟有些不满道:“现在也不打仗,整天就练兵。还有那些士匪,让地方部队去剿灭就可以。让我们这些主力部队去剿匪,真的是大材小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去攻打包头。
魏红军皱眉。
魏红军最担心的就是高伟。
这小子脾气不好。虽然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嘴,里没有把门的。所以魏红军道:“什么时候攻打包头,自然有察绥军区和普绥军区决定。怎么当旅长不满意?要不要我跟聂司令员建议一下,让你担任察绥军区司令员,或者担任晋绥军区司令员?
高伟这性格,魏红军以前一直敲打他。
但后来他独自带人开辟察西根据地功劳不小。
毕竟他当初只是带着一个加强排就去了察西,几乎是单枪匹马开辟了察西根据地。这些年自在惯了,狗脾气又开始上来。
打不打包头,自然是察绥军区和晋绥军区商量。包头那边虽然看起来是死地,但毕竟有4000日军正规军,以及后来武装起来的近2000人的日本乡民。周围还有一堆伪军部队。攻打这样的城市,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晋绥军区一直下不定主意,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把握。
更重要的是,目前晋绥军区那边对傅作义的情况把握不住。傅作义现在到底是怎么想的?反正自从上一次包头战役之后,傅作义的部队就尊在五原不动。除了在五原种地之外,傅作义部队没什么动作。跟包头的日伪军互相干瞪眼。
正因为如此,晋绥军区更是谨慎。
看高伟的样子,魏红军就知道,他平时没少发牢骚。也就是赵陆这个领导心大,换了另外的领导,早就收拾了高伟。魏红军是高伟的老领导,可以包容一下他的狗脾气。但其他领导那里,凭什么容忍你的狗脾气。八路军是缺干部,战争年代像高伟这样能打仗的干部也吃香。但八路军也不是说缺少了哪一个干部就打不了仗。真要是犯错,把你扔到后方分分钟的事情。
高伟看到魏红军生气,立马道:“政委,我就是发发牢骚。”
高伟最怕的就是魏红军。
魏红军碎碎叻,一旦被魏红军町上,大小会议一直不停地说。高伟从以前开始就非常害怕被魏红军町上。魏红军冷哼道:“发什么牢骚,好好带你的兵。别到时候真攻打包头的时候,你们第六旅掉链子。
“正好大家都在这里,我就再说两句。赵陆同志是井冈山下来的老干部,有水平、有胸怀。他能过来担任察绥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是你们的荣幸。
回去之后都老老实实训练部队,不要发牢骚。特别是你高伟,多跟赵陆同志学习。都知道了吗?
“是。”
其实魏红军是心痛的。
八纵分家,自己一手培养的部队有两个旅都归了察绥军区。像卢伟生和张超,那可是魏红军在政工系统中的哼哈二将,是魏红军重点培养的干部。
本来是为了提高察西支队和察北支队的政治水平,没想到一去就归了别人。
但事已至此,魏红军必须要让他们好好跟着赵陆。
要是和赵陆处理好了关系。以后有赵陆给他们撑腰,很多事情都能够轻松解决。
“卢伟生,好好看着高伟。绝对不能让他滋生山头主义”、“宗派主义”。他要是有这种迹象,你就开党委会批评他。直到他认识到错误为止。让他记住我们是党员,部队是党的武装。要是他听不进去意见,你告诉我。我和赵陆同志商量,让高伟去地方训练地方部队。”
“是。”
魏红军批评高伟,是因为高伟是多年跟着他的老部下。所以以他为举例,敲打在座的这些人。
大家都很严肃。
有些人本来还想跟魏红军诉苦。突然之间从八纵部队成为了察绥军区的部队。赵陆虽然很豁达,心胸开阔,但他也是带来了不少自己人。特别是他离开四分区的时候,从四分区带来了不少干部。
双方干部之间磨合起来肯定会有一些问题。
但他们现在都听懂了魏红军的意思。魏红军目前非常忌讳“山头主义”,应该说整个晋察冀这边的干部都非常忌讳“山头主义”。特别是一分区出身的干部,目前最忌讳“山头主义”。因为杨全武已经成为了一个靶子,魏红军他们在晋察冀都已经听说延安那边的晋察翼干部开会批评最多的就是杨全武。
魏红军认真说起来也是杨全武的“山头”,所以现在这个时候魏红军当然也非常忌“山头主义”。到了延安还不知道会有多少这方面的批评。
如果察绥军区这边闹出“山头主义”,最后不仅王秋云、魏红军,就连杨全武乃至于聂帅都会受到牵连。
第533章 延安
“全体听命令。褪去枪衣,步枪上刺刀。”
魏红军带着部队,跟着聂师帅一路来到了延安。
这是魏红军来到这个时空之后,第一次踏上延安这个革命圣地。在离延安还有四里地的时候,部队开始修整。
一路风尘仆仆,整个部队都是比较疲劳的。但现在要进入延安,当然不能随随便便进入。要是让延安的领导和百姓看到晋察翼部队如此“脏乱差”,那不是给普察翼抹黑。
作为部队,怎么能允许出现这种事情。
所以聂帅要求魏红军整顿部队。部队修整片刻,然后必须要以最饱满的精气神进入延安,来表现出晋察冀部队的风貌。魏红军接受命令之后,在休息的地方召集1团、35团、38团营级以上干部开会。告诉他们回去之后,部队要绑腿带,整理衣服,然后褪去枪上的枪衣。迫击炮、掷弹筒,晋察冀军区兵工厂自己生产的五〇小炮,轻重机枪都要直接亮出来。
还有步枪上刺刀。
以最好的精神状态进入延安。让延安的领导,延安的百姓,甚至延安这边还有国内外的记者。一定要让他们看到最好状态的晋察翼部队。
部队到达延安的时候,真的是人声鼎沸。沸因为延安这边的百姓也都听说晋察冀军区要调百战精兵进驻陕甘宁边区,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延安,保卫中央。延安这边的百姓,包括很多学生,也有一些中央干部,都想看看晋察翼军区的百战精锐是什么样的。
晋察冀军区这几年可是真正的大名鼎鼎。
打了太多大仗、硬仗,光是击毙的日军少将、中将就有一大把。以至于现在八路军击毙日军少将,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实在是击毙的日军少将太多。
而且百团大战之后,晋察冀军区的胜仗更是个接着一个。攻下了张家口,攻下了保定,在整个八路军系统都是独一份。因此晋察冀在延安这边是大名鼎鼎,更不用说主席直接给晋察冀一个“模范根据地”的称号。所以他们都想看看,打了这么多胜仗的部队是什么样的部队。
聂帅和罗仁发骑马走在最前面,他们身后跟着一个骑兵连。然后就是步兵部队,魏红军就在步兵部队最前面。进入延安街头,看到了延安的百姓魏红军高声道:“向前!向前!向前--,预备,唱!”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这是目前八路军部队最喜欢唱的“八路军进行曲”,未来他会成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解放后更是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三个主力团,近万人的部队一起唱着这首“八路军进行曲”。声音亮,周围的百姓都听到了歌声。
1团在前,38团在中间,35团在后。
这是一支百战部队。
不管是1团,还是35团、38团,部队的指战员看起来都瘦瘦弱弱的,脸黑黑的。甚至因为这些天一直是风尘仆仆的行军赶路,绥远和晋西北这个地方还缺水,因此部队也找不到可以洗澡的地方。结果不少指战员脖子这些地方还有很多泥。三个团的指战员穿的军服不能说是破破烂烂,但也到处都是补丁。很多指战员脸瘦的非常明显,一看就知道吃的不好,营养太差。甚至不少人脸上都能够清晰的看到战场上留下来的疤痕,但这根本挡不住这些部队的精气神。
坚硬如铁的步伐,火一般炙热的斗志,杀气从目光当中流露出来。特别是步枪上的刺刀,擦的是锂亮锂亮。在阳光下面,更显得杀气腾腾。
1团也好,35团也好,包括38团,在正规化方面做的都非常好。1团和35团不用说,38团的团长薛勇陕军出身,也是陕军自己的随营学堂毕业的。
三个团行军当然和新中国时期那些仪仗队相比。但这个年代,八路军普遍打游击战,所以部队正规化并不怎么样。或者说根本不重视这些东西,因此他们这几个团就真的非常显眼。
整齐的步伐,刚硬的面庞,让延安百姓,延安的那些学生,都是非常震惊。
这是真正的百战余生的精锐部队。
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硝烟之气,可以看到身上散发的杀气。
虽然说起来不好听,但晋察翼出来的这些部队,真的比之前延安调回来的120师部队更加精锐。武器装备比他们好,战斗力比他们强大。打过的硬仗、恶仗,也是非常多。
聂帅很是高兴。
因为这是他们晋察冀的部队。虽然之前吕正超带着十个团的部队去了晋绥军区,但认真说起来晋察冀真正嫡系的血脉不在冀中军区,在北岳区。
今天来延安的这三个团才是晋察翼真正的嫡系血脉。
这就像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得到了别人的夸奖样。聂帅现在的心情就是如此。
一传十,十传百。
很快整个延安都知道普察翼精锐部队来到了延安,而且是真正的精锐。他们在延安看过那么多部队,也没有看过像这一次这样让人大吃一惊的精锐部队。
所以部队进入延安一路上,越来越多的人过来观看。
魏红军在前面也是很激动。
现在他们代表的就是晋察冀几十万部队。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